《茉莉牌局》同样是一部来自国外的电影,影片画面精致,剧情丰富,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很高,大家一起来看看网友们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一
在看《茉莉牌局》前,并没有做什么准备工作,只是瞄了一眼剧情剧情介绍,以为是一个女扑克手在牌桌上大杀特杀的故事。
看过两分零二十四秒后,我去仔细的看了下影片的页面。
果然是,《社交网络》的那个人。
快速而凌厉的剪辑,飞速的台词语速,以及主角语气里不自知的嘲弄一切的戏谑和自然而然的优越感。
一脉相承。
只不过这次艾伦索金由编剧变成了导演,而故事的主人公也从IT极客马克·扎克伯格变成了攒局妈妈桑茉莉·布鲁姆。
一样的传记片,一样的传奇人生。
不一样的起伏和味道。
摧毁者:上位的魔鬼
玩家X是故事前半段重要的角色之一,作为好莱坞巨星,他有金钱,地位,名声,作品……拥有常人羡慕的一切。
甚至还有天赐的聪明头脑,和与生俱来的冷酷野心。
他也是牌局的核心,很多大亨来玩牌的目的,无非就是要和他同场竞技,搭几句话,聊聊八卦而已。
所以这样一个什么都不缺的人,为啥来玩牌?
出于兴趣?
可是他说,他不喜欢玩牌。
“那你为什么要打牌?”,茉莉像我们一样好奇。
“我喜欢摧毁别人的生活。”
之后,便是整部电影中唯一的一场牌桌对决的戏码。但是即便是有茉莉的解说,我也看不明白牌桌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然而我明白的是,这场戏过后,那个小心谨慎,总是赢的哈伦的人生,被彻底的摧毁了。
我们当然可以说是哈伦自己葬送了自己的人生,说到底作为一个赌徒,加入了一场自己根本玩不起的游戏,早晚都可能到这么一天。
但是后面我们知道,玩家X,是把哈伦推向深渊的重要黑手。
推向深渊还不算,他还要牢牢的掌控失败者的人生,让他们一生依附,求生不能。
而当茉莉了解这一切提出抗议时,X稍微周旋了一下,就把她踢出了局,摧毁了她在洛杉矶的“事业”。
顺我者生,逆我者亡,概莫如此。
电影中的茉莉的父亲,也是一个摧毁者。
虽然在电影中出现不一定超过十分钟,可是我们知道,父亲不仅犯错摧毁了茉莉还算幸福的家庭,也一直通过表面的严厉摧毁茉莉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
而这种摧毁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并不能通过量化得到,只是在与父亲和解之前,茉莉之后的人生,每一次选择,都或多或少的,有这一层阴影。
一直在抗争,却一直也走不出来。
其实想一想,所谓教育的本质,父母对子女,无非也就是塑造,或摧毁。
而已。
茉莉算不算一个摧毁者呢?这是一个问题。
她小心翼翼,严守底线,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守着牌局这一亩三分地,不逾雷池一步。
被踢出洛杉矶就只能乖乖的去纽约,被黑手党痛揍也只能打掉牙和血吞,连去医院都不敢。
影片更多表现的是她的自强,独立,不服输,反抗,甚至是正直的一面,让我们看到,她走到今天,是多么的不容易。
然而不要忘了,有人在她的牌局输到自杀,有人在她的牌局失去一切。
不过好像也不怨她?都是自找的?
或许作为上位者,无论本心如何,都不免会摧毁那么一两个人的人生吧,这与美德无关,只关乎世间秩序。
只怪你自己不够强,还偏偏要去玩危险的游戏。
掌控者:失控的玩笑
茉莉希望能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是命运却总是爱和她开玩笑。
在滑雪场上,再进一步本来就可以达到人生的巅峰,然而只是因为一颗杂草一切都化为乌有。
在洛杉矶,虽然在表面上主持着牌局,她却一直不是掌控者,即便摆脱了老板,真正的玩家资源也始终牢牢的握在X的手里。
在纽约,她终于走上了事业的巅峰,然而牌局也渐渐失去控制,越来越密集的牌局让她染上毒瘾,越来越大的赌局让她不得不开始耍点技俩,越来越混杂的牌友甚至让她有了性命之虞。
这本身就是危险的游戏,总是在失控的边缘徘徊,稍一不注意便会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影片中其实对茉莉的动机交待甚少,旁白的口述都是在说“我怎么做的”,而几乎不谈“我为什么这样做”。
通过牌局,茉莉赚到了很多钱,这当然是重要的一个原因。
但是显然,钱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抗争。
脱离前老板和大客户的掌控,创造自己的事业;
摆脱父亲的阴影和自卑的心理,相比于四平八稳的生活做出更为冒险的选择,作为牌局的主人享受掌控他人的快感。
就算命运阻断了滑雪之路,也依旧不服输。
但是茉莉的抗争,茉莉的掌控,都不是因为自觉,而是建立在“向别人证明”的基础之上的,自始至终,她都在阴影之下,而不是走出阴影,这就让她的这些女性主义的标签,大大的失去了光彩。
“你们都说老娘不行,老娘就偏偏做给你们看!”
“老娘才不管你们怎么说怎么看,老娘就是要这么玩这么搞!”
说到底,前者的茉莉,还是缺少那么一份自信和洒脱。而带着心结的掌控,最后往往都会变成失控。
尴尬:不上不下的茉莉
没看过茉莉的自传,仅从电影来看,茉莉这个人物,是有点尴尬的。
从上面来说,总觉得茉莉还有点不够格,无论是做成的事业,还是人物的传奇性,甚至仅仅从直观上赚了多少钱,茉莉都差那么一点。牌局无非就是一群有钱人的游戏,而茉莉无非就是一个攒局的,没有核心资源和技术,即便是出书大家更多关注的也都是名人秘闻好莱坞八卦,影片试图把大家的目光聚焦到茉莉的人生起伏上,然而扑克女王的人生起落,是高,是牛逼,但是好像……也就是那点老爹挫折的小九九嘛,没有那么牛逼。
从下面来说,茉莉显然是不接地气的,精英家庭的出身,她做的事情,都和常人绝缘。电影本身也不是给普通人做传,加上导演一贯的精英主义,想落到地下,也是做梦。
所以当看清了传主就那么几斤几两之后,会觉得这部140分钟的电影,好像有点撑不起来。
不过作为导演的处女作,能有这个质量,也没啥可以苛责的了。
电影后半段的台词好像比前半段要慢,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都最后也没搞明白她那个牌局到底合不合法;
更有点疑惑的是在没有暴力的情况下,牌局是怎么维持下去的;
或许大家都是认赌服输的谦谦君子吧,不过茉莉的那200多万的债怎么算?
所以这应该是个不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再开下去恐怕茉莉真要破产了;
所以还不如提早抽身,写写书,卖卖版权,赚钱多轻松。
二
根据自传改变的电影有很多,但是这样一部犯罪题材的女权电影可以说是很少出现。
这样一部电影给予我们的感觉就好像是一步一步地犯罪,正嗨到极点的时候却突然一切回到现实。
最终由家人端上一碗热气腾腾地鸡汤灌醒你,告诉你人生应该怎么去走。
所以牌局我看到了,但是结局我却深表遗憾。
这样一部电影,可以看到热血,犯罪,打斗,励志。但是都是昙花一现。
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却也让我又爱又恨,也是我今天要说的就是这部——
《茉莉牌局》
Molly's Game (2017)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创作,讲述了“扑克公主”茉莉·布鲁姆(Molly Bloom)的故事。在影片中采用了一种插叙的方法。在茉莉被起诉的时候,穿插了她如何从一名滑雪运动员慢慢成为全美开设扑克牌局最大者。
茉莉一开始是一名滑雪运动的佼佼者,但是在参加奥运会选拔时一次意外事故,导致了她后面的故事。其实也是因为两个弟弟过于的优秀,而选择自我逃避,远离原本的生活。
在外的生活,因为对于金钱的渴望。所以干起了卖酒女郎,到后面说是干起了一份文职工作但是实际是帮忙组织牌局,而茉莉也似乎爱上了这样的生活,觉得这是来钱最快的方法,但是她所认为的是这只是在法律边缘试探,并没有犯法,这也为她后面的人生续写了一个开篇。
到后来因为原来老板觉得茉莉要取代她从而让她出局,到茉莉自己开设牌局。再一次地被出局,到纽约重新开始新的人生,到最后犯法——因为她贷款太多,而没收回来债,从而导致了牌局的差点崩盘。
所以她收取了2%的佣金,这是她被拉下水的开端。原本顺风顺水的人生也因为这样一次错误而毁掉。到最后被起诉,直到他的父亲,他的律师帮助她强行给她灌下了一碗鸡汤,茉莉从此醒悟。
看完给我的感觉,就是牌局的组建,个人的发家史真的很精彩也很独特。至少那一次次组建牌局的想法,我是能够看地热血沸腾。但是导演似乎不满足简简单单地叙述,所以强行加上了一次次煽情。从一开始的参赛失利,父亲的责备,弟弟的优秀从而走上自己的路。
导演似乎要让所有人知道,女性并不比任何人差,只是因为大多数家庭看不起女性而造成的女性低人一等的感觉。没错,导演的确做到了让我觉得有此感悟的感觉。但是却在最后来个反转,让所有人觉得在最危急的时候只有家人会帮助你,那么请问为何在犯错的时候,父亲不来帮助你,那么一个恨父亲的女性,独立的女性,能在几句话一碗鸡汤中就释然吗?
还有导演要缔造一个善良的人格:茉莉并不是因为爱钱而走上犯罪的路,而是因为她无法支付贷款带来的支出,而欠下的高额债款从而选择抽取佣金。因为哪怕茉莉出卖任何一个曾经组建牌局的人的花边新闻都能赚回这280万。可是不,她有良知所以选择不这么做。
但是这不是我认为的感觉。因为从一开始她咨询律师她收取小费是否合理时,律师暧昧的态度就说明——茉莉正在法律边缘游走,很可能一不小心就跌入了犯法之路。
我们不能否认茉莉是善良的,但是也不能否认我们如果去沾染这些违法之物,哪怕还没触及,但谁能保证呢?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啊!
三
整部电影中印象最深的还是茉莉的那句——我是你们每个人都想要的女人。
其实肯定是这样的,如此聪明的一个女人,又会有哪个男人不要呢?可是茉莉却一直洁身自好,不知道这个词用的是不是准确,但是茉莉确实没有跟任何一个男人发生关系。她知道的很清楚,一旦发生了一些事情,自己就失去了一切。
其实茉莉还是很有原则的,尊重牌局上的规则,宁愿失去游戏也要保持着游戏的公正。原则还体现在当烂人想剥夺她白天的工资的时候,她拒绝并且反抗了,成不成功另说,但是这份举动就足以让每个男人动容。
事实上,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很是可以了。一个人可以这么努力,并且精干,这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并且有着自己的原则。这原则不仅仅是指游戏上的公平,同时还有她对自己名誉的在乎,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一种尊严。记得有一句台词是她的名字已经是她所有的了,在第二次说这句话的时候name被翻译为了名声,十分感谢汉化组,光是这一句就翻译的让人眼前一亮。是的,一开始还以为茉莉在乎的是有多少人会因为自己硬盘上的数据而妻离子散,遭受牢狱之灾,但是后来的name又是让人真正理解到了——在如此困难的生活中还是坚守的自己的名声,自己的尊严。
影片的结尾有点皆大欢喜,但是这种情况真的是很少见,甚至是不可能发生在正常人的生活中的。虽然是皆大欢喜,而且片尾还暗喻着茉莉还是会站起来的,给人打了一针鸡血,但是着实很诡异。也许就是因为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吧,对于结尾的真与假也是不清楚的,但是这也不是很重要,重要么?
四
其实我不明白导演为什么一定要替Molly找一个理由,仿佛Molly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童年被父亲打压。
难道不能单纯的渴望权利,享受斡旋吗?这也是人的本性吧。
Molly原本可以是一个更意气风发的角色,这样一来多少有点憋屈。
不过这是传记片,真实、不夸张最重要。作为一部传记片,叙事流畅,即使采用了回忆与现实的交叉叙事也没有很混乱,反而对女主角有更全面的展示。
Molly的好胜心和正义感穿插在她的三次事业发展中,每次都高潮迭起。某个角度上,也反映了她面对肮脏的赌场及男人的对抗。
快语速的台词轰炸虽然有点烧脑,但能烘托赌场的紧张刺激,和Molly挣扎的内心。
人在赌场里泡久了,心智都会变得不同,身体也会虚弱。最后Molly终于脱离苦海,也是好事一桩。
五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茉莉牌局》的话,这个词一定是野生,没有别的词语比它更合适了。
为什么用这个词?茉莉性格上的顽强让她配得上这个词语,或者说,像是为她量身打造的。
还是得先说一说这部电影,对于这部电影,我要说是,颗粒感。请品味一下这个词,小炮不是在夸奖它。看这部电影,让小炮有吃六味地黄丸的感觉,一颗颗数,就怕吃多了,一次只能吃8颗,吃多了,死不死人不知道,但肯定对身体不好。
看片之前,对它的期待值过高,但是冗长的旁白暴露出了导演在拍摄上没有天分,电影是什么?是艺术,是画面,一直靠旁白推动,算什么回事?
剧情很重要,理一下剧情。茉莉和父亲意见不合之后,她独立谋生,开设牌局发家致富,中间波折不断,最后被拘捕,碰到了辩护律师的慷慨相助,穷困潦倒之后,买不起热狗,用价值800美元的香奈儿手套换一条围巾,最后又和父亲和解,在法庭上,她免于拘留,只需要做200个小时的社工还有一部分罚款。
就是这么个事儿,今天的重点不是在这里,而是在茉莉身上。朋友们,之前说过,茉莉是野生的。
这个词语,有力量,像荒原上长出的小草,也像沙漠上的植被,甚至是冈仁波齐上的阳光。
茉莉小时候,是一位滑雪运动员,体育是残酷的,人们只记得住第一名。茉莉训练受伤,无缘赛场。她在外面,是可以被谈论的,一旦到了家里,不是那样的,她的两个弟弟都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功,有一位是滑雪冠军。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她和父亲产生了罅隙,她也不想听爸爸的话,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需要自己应付生活。
所以,她组了牌局,中间被很多人使绊子,摔倒一次,她还要再来一次,在这个过程中,见识到了很多人,赌徒一旦想要扳本,最后会非常狼狈,哈伦是活生生的例子。茉莉身上的那种野生的力量很有魅力,招男人喜欢。
法庭上,律师为茉莉辩护,之前,他们有过一场讨论。律师要求茉莉将参与牌局的人供出来,换取自己的自由。被茉莉拒绝了,她宁愿牺牲到自由,而要保护自己的名声。
他不是在维护参与牌局的人,而是在保护自己的名字,活得非常有尊严。一位女人有尊严,一定招人喜欢,一定会有人敬佩,真的非常了不起。
到了这里,可以划个等号。野生=尊严。
茉莉和爸爸吵架,爸爸告诉茉莉,要好好说话,不然,你就自己去挣钱。茉莉为了尊严,自己去挣钱,帮助人组牌局。失去了牌局后,为了尊严,她撬走了老板的客户,自己组牌局。自己的牌局被人挖掉后,又开始找最大的牌局,坐拥几百万美金。最后,被控告后,也在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失去自己的名声。
这样的女人没法不爱,但,女人在顽强的时候,也是脆弱的,如果茉莉有机会,她一定想做爸爸的掌上明珠,从世界的荆棘中艰难跋涉,取得的荣耀、金钱、地位,比得上和父亲涣然冰释后的一个拥抱吗?
比不了!茉莉和父亲和解了,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和解,茉莉在被枪指着醉的那一刻死了,那么,结局将变成《三块广告牌》,只不过母亲的角色会变成父亲。
关于两代人对抗的作品太多了,杜拉斯的《情人》中有,老舍也写过《月牙儿》。妈妈让自己的女儿去当妓女,维持她们两个人的生活。两代人的对抗是什么样的?鲜血淋漓!如果处理不好家庭的关系,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失败。
小炮想表达的是什么?非常简单。
有尊严的女性是美的,她们的美与生俱来却从不主动释放,她们自由又大胆,温柔又脆弱。好好爱她们,这一点很重要!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