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枪手》是一部来自泰国的电影,影片剧情丰富,一波三折,画面精致,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还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一
[ 1 ]
心脏到现在还在剧烈跳动,没吹干的头发滴着水,在公司保持了一天“匚形”姿势工作后,再坐在自己的MAC前,手臂和肩周都有一种要废了的感觉。这一刻,可以听见窗外混着车辆来往杂音的风。
一张精心挑选的剧照,一条言简意赅的朋友圈,再加一条144字的微博,也无法平复我此刻万分激动的心情。《天才少年》真的是一部非常非常好的电影,你一定要去看。
昨晚又失眠了,导致今天下班前3个小时头痛得快裂开。有一瞬间,不想去了,反正是一个人,也不会对谁失约。
刚下地铁,收到一条同事F在企业微信上发的信息,没点开,瞥见几个字:外面雨很大。没带伞,大不了淋一下。19:30的电影,离开场还有11分钟,2个红灯的距离。走到出站口,才发现有个阿姨在卖一次性的雨伞,老价钱,10块钱一把,从钱包里快速抽出一张,随便拿了一把白色的透明雨伞就冲进雨里。
黑的夜,冷的风,凉的雨,透明伞面上映着红红绿绿黄黄的斑点,在电梯关门前一秒飘进去。运气还算不错的一天。
我们必须付出更多,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
[ 2 ]
如果用几段白话文描述这部电影的剧情,大概是这样:
家境普通,或者说有些困难的天才少女小琳,在生活的捉弄、金钱的诱惑和骨子里那股不肯轻易认输的执拗的共同作用下,决定帮同一所学校富二代们集体作弊,赚取高额外块。从那后,一发不可收拾。
一个考场两套试卷的突发状况,让作弊败露,小琳因此被取消了参加新加坡全额奖学金留学考试的资格。
当小琳还沉浸在痛失考试机会、让爸爸失望而内疚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时,一份“天价”的作弊委托从天而降。这一次,小琳深思熟虑,接下了委托,想了一个极为周密的横跨两大洲的完美作弊方案,还拉了记忆力超凡的学霸班克入伙。
事情并没有按照他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班克被抓,被永久取消STIC考试的资格,梦想破碎,再也不能去国外留学。琳那一年的STIC成绩也作废了。
最为讽刺的是,班克和琳,被各自所处生活制造的绝望和悲伤紧紧勒住时,作弊通过了考试的富二代们正在开豪华派对庆祝。奢华的包间,刺激的音乐,昂贵的酒水,炫目的灯光,放肆的笑意,扭动的身体,热烈的气氛。
他们的人生原本就顺风顺水,不出意外,以后只会更加光辉灿烂。会有人穿透这种光辉灿烂,去探究背后的暗流汹涌和浮尸遍野吗?会有人在意他们是否赢得光明正大吗?午夜梦回,他们会问心有愧吗?会偶尔想起曾经欺负、打压过的同学吗?
让我们团结起来,战胜这场考试!
[ 3 ]
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无疑,富二代们优越的家境和出生,是他们一路开挂的资本,砸钱买装备,花钱请代练,对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来说,赢是可预见的,差别在于,选择什么样儿的方式赢。就好像,对大部分有钱人来说,赚钱是很简单的,差别只是,他们用哪一种方式赚钱罢了。
可那些出身平凡甚至家庭极度困难拮据的孩子,他们哪里敢把人生当游戏打啊,他们真的个个都深藏着陈孝正的特质,奋斗打拼的道路上不敢出一点点差错。不管是求学、工作还是创业,人生关键阶段的每一步,他们都像是在走华山的长空栈道,万分小心谨慎。
M中学毕业前一年,被班里家境优越成绩好的L邀请去参加生日会,思考了很长时间准备什么样的礼物。生日会前一天,L通知他不用去了,生日会取消。
M有点失落。过了很久,M辗转从他人口中得知,L的生日会当时是照常办的,只是L有朋友嫌弃M平常穿的太寒酸了,L就找了个理由把M给踢开了。可L大概这辈子都不会知道,M很早就买好了礼物,买礼物的钱还是M从妈妈钱包里偷偷拿的。
对了,L是女生,M喜欢她。
H大学时做兼职礼仪,被带头兼职骗去参加了一个异常诡异的饭局。吃饭的地方挺高档,一看就不便宜那种,到场的人有点杂。临近尾声,有个家伙从包里拿出一叠钱往桌上一拍,目光对着几个女生:今晚留下,这些钱就是你们的。
那一晚,有人留下,有人离开。
下了公交,吹着冷风走回宿舍的H,吹着风哭着给远在另一座城市的男朋友打电话。她没有就范,但那种屈辱感,终身难忘。她只是想存下个学期的学费啊,怎么会想到遭遇那种不堪的场面。
几年前,看韩剧《清潭洞爱丽丝》,很是佩服编剧的功力。
女一,韩世景,成绩不错,学分不错,拿过很多奖项和一堆证书,一心想当设计师,好不容易进了梦想的公司,还不是正式员工,还只能干跑腿的工作。
在帮老板夫人跑腿的过程中,一时贪恋,试戴夫人的天价珠宝,因此弄丢了保证书,面临着解雇和高额赔偿的风险。
办公室里,一坐一站,一个衣着华丽,一个略显寒酸。
一个翻着履历,漫不经心又带着嘲讽地问:“你为什么要做这种跑腿的工作?世景的梦想不是设计师吗?”
一个低着头,红着眼睛:“我的梦想做设计师,虽然是合同员工,我会继续努力,一年后成为正式职工,无论需要五年还是十年,我都会加倍的努力,直到成为GN的设计师……”
没等她的慷慨陈词说完,富二代也就是女三号,打断了她:“那有可能吗?韩世景你根本不可能成为设计师。”
女主不甘心:“是因为没有留过学的寒暄履历吗?”
“……不是履历,算了吧……”
“……请告诉我,告诉我到底缺少的是什么,知道自己缺少什么,才能去完善,才能发展……”
不耐烦的申印画终于一口气浇了一大盆冷水。
“是眼光!韩世景你的眼光不够档次!你那双鞋是三年前国内品牌Candy Say以廉价出品的五万元皮鞋吧?外衣是……与其说是没留过学时候问题,倒不如说无法无留学的处境,只能拥有那种程度的眼光。你刚刚说知道不足之处才会有发展,眼光,那是韩世景你如何努力都不会改变的东西。眼光是自出生起,你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感觉到的而决定的。那是早就注定的了。”
考试变成交易,谁能笑到最后。
[ 4 ]
这几个故事,是多么冰冷残酷而又血淋淋的现实。
没有人知道,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一生要对魔鬼说多少次NO, 才能平安无事地长大。
每一次选择,每一个决定,都不恐怖,直到他们事后站在悬崖边回放剧情,耳边呼啸的风让人打着寒颤联想起高速旋转的榨汁机刀片,那种毛骨悚然都无法用语言形容。
有时候,错一步,就再难回头了。魔鬼远比你想象得更具有契约精神,对魔鬼来说,你可以拒绝签约,但绝对不能违约。
如果你拒绝签约,合同无法生效,哪怕你一时处于弱势地位,也总有魔鬼难奈你何的时刻,可一旦你受了蛊惑,颤抖着在合约上签了字,那短则一时,长则一生一世都在魔鬼的控制之下了。有骨气,会上瘾,被奴役,同样上瘾。
谎言像滚动的雪球,罪恶像越陷越陷的沼泽。诱惑,是披着仙子纱衣的恶魔。这些,你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或许知道了假装不知道。
但不论,你相不相信这个世界能变得更好,都请你不要让自己变坏。因为这样,我们才有改造这个世界的机会,因为这样,我们才有赢的转机,因为这样,诚实、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才不会显得孤独无助。
如果你签了跟魔鬼的合约,那不论是在故事里,还是在现实生活里,不论你最后是赢了还是输了,不论你是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可欲望还在膨胀,还是众叛亲离一无所有,悔不当初。这个游戏,从最一开始,你就输了。一败涂地。
你输了骄傲,输了尊严,输了可以尽可能保持干净的灵魂。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三样东西都不值钱,不具备交换价值,也不具备收藏价值,不能买衣服鞋子包包豪车豪宅,不能让任何人高看你一眼,也不能让你过梦寐以求的生活,毫无用处,不要也罢。那真是对不起,浪费你3分钟读这篇文章。
山长水远,我们,就此别过。
二
大海印象中上一部在国内爆红的泰国片,还是7年前的《初恋这件小事》。
不过最近泰国片《天才枪手》引进内地院线,票房三天过亿,口碑刷爆朋友圈。豆瓣8.4的高分,让国庆档一众7分多的国产佳作也黯然失色。毫无疑问,《天才枪手》很可能是继《摔跤吧爸爸》之后又一部现象级电影。(本文有剧透)
《天才枪手》讲述的是发生在校园中的故事,主人公是帮富家子弟考试作弊的枪手。因此国内有很多人感叹:没有恋爱,没有堕胎,泰国电影告诉我们青春片原来还可以这么拍。
但是大海觉得,与其说《天才枪手》是一部青春校园片,不如说是一部高智商犯罪片。
布局周密的作弊计划,紧张刺激的考试环节,简直就像是《银行大劫案》、《惊天魔盗团》这样的犯罪电影。同样是巨额赃款,同样是高智商的犯罪计划,唯一的区别就是抢银行变成了跨国作弊案,不过抢银行与当枪手又有着同样的诱因:无法逾越的阶级鸿沟。
影片根据2014年真实发生的一起跨国作弊案改编,这场轰动世界的作弊案也促使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对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
主人公琳(茱蒂蒙·琼查容苏因 饰)生活在家境一般的单亲家庭,她成绩优秀,从小各种奖杯拿到手软。在父亲的要求下,她高中来到一所私立贵族学校读书,因为是尖子生,校长为了招到琳,不仅免除了她的学费,还提供免费午餐。
女主角茱蒂蒙·琼查容苏因是第一次演电影,此前她是超模身份,身材长相都没的说。不过为了演绎学霸的气质,她在影片中的扮相很素,看起来真的就像那些不会打扮、埋首书本的普通女孩。
戳张图大家对比一下:
入学之后,她与长相甜美、成绩糟糕的格蕾丝(依莎亚·贺苏汪 饰)成为闺蜜。
格蕾丝是学校的戏剧社红人,为了获得出演舞台剧的机会,她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课成绩,于是格蕾丝报了老师的补习班,还让琳辅导她的功课。
结果到了考试的时候,琳发现试卷上的题目都是补习班资料上的原题。那些上过补习班的考生拿到试卷,顿时面露喜色。监考老师还意味深长的对考生说,那些成绩差还不报补习班的人,等着不及格吧。
更要命的是,学渣格蕾丝虽然报了补习班,但补习资料上的内容一个都没记住。为了让好友顺利通过考试,琳用橡皮+鞋子的方式第一次帮格蕾丝作弊。
上过学的都知道,虽然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但学校老师私自开补习班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看来泰国也是一样。而琳之所以帮助格蕾丝,一方面是对朋友的同情,另一方面就是出于义愤了。
之后琳又认识了格蕾丝的男朋友小巴(披纳若·苏潘平佑 饰),一个学渣富二代。
小巴想让琳也帮助其他富二代作弊,并且开出了诱人的价格,琳一开始不为所动,甚至有些生气。但是小巴随后说,你赚了这些钱,足够弥补家里交给学校的“赞助费”了,琳这时才知道父亲背着她给了学校20万泰铢的“赞助费”。
20万泰铢折合人民币约4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绝对不是小数目。而且成绩越差的学生,交的“赞助费”越多。
这里反映的现实就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了,别人不敢说,大海(90后,生于北方某个小城)以前就是个学渣,上高中就交了一万多的“择校费”。
我记得当初上学的时候,一个能装60个人的教室,学校只招30人,剩下的30人不是不招,而是全招择校生,必须交钱才能入学,每年学校收的“择校费”就是一笔巨款。
作为学渣,没能考进年级前50%是我的错,但是依据这个排名敛财,excuse me?
据说这几年有地方开始整治这个现象,比如合理分配学校间的师资力量,比如择校生不能超过学生总数的10%等等,不过具体有没有落实,学生和家长应该更有发言权。
了解“赞助费”的真相后,琳的三观可能就发生了一些转变:既然校长和老师可以利用考试敛财,我为什么不可以?
于是琳与小巴、格蕾丝等人组建了一个作弊团体,打着教钢琴的幌子,帮富二代学渣们作弊。这门生意算下来,一学期就能赚23.4万泰铢。
琳使用的作弊方法非常复杂,她用四首不同钢琴曲的指法代表ABCD,然后在考场上像敲摩斯代码一样传递正确答案。说实话,大海看到这里的时候一脸懵逼,心想换作自己,可能根本看不懂敲的是什么。
我们作为过来人,当然有更多简单的作弊方法。不过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琳的暗号太简单,不是付费会员也能得到正确答案,收费作弊的生意就没法做下去了。
而且后来确实有个戴眼镜的学渣小东看不懂暗号,转而求助另外一名学霸班克,结果被班克告发,导致了琳的作弊生意被学校发现,琳争取留学奖学金的机会也被学校取消。
学霸班克也是出身于贫寒家庭,他的父亲早逝,母亲辛苦经营洗衣店供他上学。他一开始是正直的,鄙视作弊。但他揭发琳的作弊行为后,也没料到琳会受到这么严重的处分,因此心怀愧疚。
与此同时,富二代小巴和女友格蕾丝被父母安排去波士顿留学,所以他们必须通过STIC国际会考(原型是SAT国际会考)。而琳为了弥补自己留学奖学金的损失,也需要再当枪手赚一笔。
琳想到了利用澳大利亚与泰国的时差实施作弊计划:她先飞到悉尼参加考试,随后把正确答案发给三个小时后开考的泰国考生。因为澳大利亚与泰国同属亚洲考区,所以试卷也是一样的。
小巴和格蕾丝则在印刷厂待命,收到琳的短信后立刻把答案印在2B铅笔上,用条形码代表正确答案。(2B铅笔是为数不多能被带进考场的工具)
随后他们把印有答案的2B铅笔发给每一位付费的作弊考生,这一笔生意做下来,能赚几百万泰铢。不过实施这个计划还需要一个帮手,就是学霸班克。
班克自然不会入伙,但是小巴略施诡计让班克也失去了奖学金,再加上沉重的家庭压力,班克急需一笔钱。
并且,琳对班克说了一句十分扎心的真相:就算你诚实,生活依然会欺骗你。
对比一下班克与小巴的生活,就会发现人与人的命运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个是勤奋努力的好学生,放学后还要帮家里的洗衣店工作,还要发愁自己的学费;一个是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含着金汤匙长大,用钱就可以摆平一切。
最终班克也决定加入,当他知道自己能分到一百万泰铢的时候,直接瘫在了椅子上。
就像很多高智商犯罪片一样,天衣无缝的犯罪计划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来实施。
班克加入后,一个包含各种能手的作弊团队正式成立:眼镜男小东人脉广,负责寻找客户;富二代小巴口才好,负责向客户推销和解说作弊方案;格蕾丝懂电脑,负责排版打印铅笔上的答案;琳和班克飞往悉尼考试,每人各背下一半的正确答案,然后传回泰国。
他们不仅一遍又一遍的演习了作弊流程,还排练了被抓后脱罪的口供,可谓相当专业。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跨国作弊的行动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内部,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集中爆发;在外部,琳和班克的怪异举动引起监考官的怀疑。
其中一个眼神犀利的白人考官给大海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网友评论说:这个考官以前可能是FBI的。
一波三折之后,他们的跨国作弊计划终于成功,但是班克却被那位白人考官抓了个现行,不仅被STIC终身禁考,还被泰国的母校开除。
琳在看到班克付出的代价后幡然醒悟,打算洗手不干。而班克却已完全黑化,打算把枪手这条路一直走到黑,他说:“当枪手一年就能赚几百万,为什么还要上大学,毕业后一个月赚几万块?”
小巴和格蕾丝通过考试后打算让琳一起去波士顿留学,因为他们需要琳在大学继续帮忙作弊,但是琳告诉他们:“难道你们不知道大学的考试没有选择题吗?”
最终琳选择自首,揭发了她参与跨国作弊案的事实,这个结局是否强行“正能量”暂且不说,大海觉得琳的醒悟始终缺少一个关键点。
这个关键点就是,琳曾在劝班克入伙的时候说:“作弊让别人通过了考试,让我们赚到了钱,是双赢。”
而小巴向作弊考生们演讲的时候也说:“让我们去选择大学,而不是大学选择我们。”
他们的逻辑说得通吗?其实不,因为作弊最大的危害不是让不学无术的人获得更好的机会,而是让真正寒窗苦读那些人的机会,被作弊的人所顶替。
蛋糕就这么大,作弊的人拿走了,就会挤掉其他人的名额,作弊破坏的是公平。
而这个核心影片始终没交代出来,这是大海觉得比较失望的一点。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作弊破坏的是公平,如果这场考试(or人生)本身就不是公平的呢?
如果达官显贵的子女多交点“赞助费”就可以上好学校,如果学校本身故意拔高标准,让更多的学生只能交“择校费”获得入学机会,这样的“考试”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作弊者呢?
三
今年中国的院线格外热闹,各种国外佳作被引进,形成爆款。
印度《摔跤吧,爸爸》、西班牙《看不见的客人》后,正在热映的泰国电影《天才枪手》持续霸屏。
不堕胎不打架,甚至恋爱都不谈。《天才枪手》另辟蹊径找到了一个我们共同的青春记忆——作弊。
作过弊的人永远记得住那一瞬间的紧张刺激,没作过弊的同学也会有摇摆不定的艰难抉择。
不少影评家借《天才枪手》批评国产青春电影,但负责深扒电影真相的我却有点哭笑不得——这部电影的原型竟然是中国人。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泰国考官举报了轰动一时的中国考生作弊案,时隔三年拍摄成电影,中国引入院线成爆款。
有点绕,我们慢慢来说。
在关于这部电影的推送和介绍中,都有提及《天才枪手》改编自2014年轰动一时的亚洲考场作弊案。
电影中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TIC”,实际上是现实当中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
电影在中国宣传时仅提及亚洲考场。很多观众误以为是泰国考生的实锤,但其实这场轰动一时的作弊案主角是中国考生。
《亚洲学生SAT考场作弊过程准确描述》
无论是在电影还是在原型中,都是利用时差来完成作弊
在真实事件中,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SAT考试开发单位)接到泰国曼谷NIST国际学校高中部负责人Joachim Ekstrom的举报。
一名中国女生被抓了现行:在考试中偷看手机被抓。
她的手机上满满都是当天考试的正确答案。这些消息来自一个叫“BlueOcean”的人,也就是她的培训老师。
在比泰国早三个小时的澳大利亚墨尔本考场上给她发送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考生在国际考场上还有更多的花样——聘请枪手。
2015年5月,15名中国人因为在SAT美国考点的考试中被查出欺诈行为,被美国司法部起诉。
其中六人被指控付钱请人替考,四人为替考者,另外四人则是涉嫌制造假护照。有五人已经被美国驱逐出境。
回归正题,《天才枪手》被恒业影业用330万一次性买断了在国内版权。而上映首日的票房就高达3000万。是彻彻底底地赚翻了。
而中国的青春电影还沉迷在高颜值、怀旧风以及热门IP的三大法宝当中不能自拔。斥资巨额来请流量小生以及买热门IP,票房却依然不尽人意,甚至是血本无归。
本土的原型,绝佳的创意,却被人抢先一步。
不禁让我们反思,究竟是国内编剧无能,还是在国内作弊早已司空见惯?
四
看完了这部《天才枪手》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真的太棒了。
无论是从电影的各个方面而言,都可以说是无懈可击。
而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疑惑就是:规矩是为何的存在的?
我们来讲讲男主
他一开始是一个遵守规矩的人(从一开始的拒绝作弊,到对作弊的深恶痛绝而去打小报告)
然后被规矩背叛(殴打)。并且殴打自己的犯人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惩罚。
在这时候对规矩的存在产生质疑。
为什么有人违背了规则却不会遭受惩罚?
为什么我遵守了规则却遭受无妄之灾?
是规则的错误?还是制定规则的人的错?
然后我们看看女主:
模范生,(曾经)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第一次作弊也是因为有人违背了规矩(老师透题给给钱参加补习班的学生。)而不会得到惩罚,所以自己也决定违背规矩。
而后参加大型作弊,是因为校长违背了规矩也不会受到惩罚(原本承诺免去学费,而交了高额的赞助费。)
从这时候开始对规矩的存在产生质疑。
如果别人违背了规则也不会遭受惩罚,那么就是说规则并不是公平的。
那么只要成为强者,那么规则对于我来说也是可以利用的存在了。
两个人都经历过,遵守规则,维护规矩,然后被规则背叛,最后不再相信规则能保护自己,也不再相信规则存在的必要性。
两位天才这时候下定了决心——要将利用规则,(摧毁规则)。
摧毁规则需要做的事情?
STIC考试无疑是最能成功摧毁规则的事情。
STIC考试的定义:全球学生统一考试,并且以此成绩来证明学生的成绩。
如果说之前女主的学校考试作弊只是摧毁了学校的考试规则,摧毁了学校考试对学生的定义。
那么这次的全球性的考试作弊,摧毁的是整个世界的规则。
——如果在这个考试作弊并且成功。那这个“全球学生统一考试,以此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考试规则,便如同儿戏一样。
两位天才,是否不单单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追求这种颠覆一切规则的快感。所以才接受了这一次的作弊题案?
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影片里面有一个细节——女主来到了男主新的洗衣店。而地上有一块被踩得看不出原型的破布,上面写着。我在STIC考试中获得了1460的高分。(忘了具体数字)
在富二代眼里用来庆祝高分的特别的衣服,在洗衣店里被踩的不成原型。
而女主看到了也是会心一笑——她大概能懂男主的意思。
被大家视若珍宝的,能够定义人前途一生的,STIC考试的分数,也就是所谓的“规矩”。
——被他们踩在地上,破烂不堪。
这里才是整部片的最精彩最细节的地方。(个人认为)
那么,为什么女主到最后是不肯和男主继续一起作弊了?
我个人的愚见。
——女主对规则感受到的“绝望”并没有男主的深刻。
女主是被规则“欺骗”,但是并没有收到实质性的伤害。——物质上的伤害,已经从“钢琴课补习”中拿了回来。
而这一次的作弊成功,她所得到的成就感已经让她感觉到了满意。
但是男主并不一样。
男主感受到的绝望是更为深刻并且无力的,无论是在物质上(损失了奖学金)还是身体上(被殴打到住院)亦或是在精神上(自己能够离开这个地方,追逐更加美好的未来的希望破灭)。
而通过富二代男对男主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男主在上学的这一时间,根本没有所谓的朋友,他一门心思全扑在学习之上。
他一直是一个人。
就在他觉得自己得到了“伙伴”的时候,他也绝望地发现,这个伙伴就是曾经将自己一切都摧毁的人。
所以他对于作弊成功的满足,并不仅仅是在摧毁规则之后的“成就感”。更多的是“复仇感”。
这就是为什么,在女主已经对这次结果满意的时候,男主并没有满足。
男主所期待的是,所有规则的毁灭。
所以,(在男主眼中)规则到底是什么?
“规则,只不过是强者限制弱者的手段。”
所以,只要成为了强者,那就可以使用规则去限制弱者,欺凌弱者。
而这样的规则,只会使自己的悲剧不断重复在别人身上。
所以,要将规则全部毁灭。
如此沉重的理念,并不是女主可以承受的。
因为女主想要的,并不是对规则的复仇。而是利用规则,达到“双赢”。
而最后女主去自首。
以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如果规则全数被摧毁,那么自己也将没有规则可以利用。”
所以为了自己可以在成为强者之后利用规则,必须要将想要摧毁规则的人一网打尽。
说实话,可能这个可能性很低,但是笔者也将它写了出来。
毕竟这只是一部电影。
男主觉得证明自己是强者,是以能摧毁规则为定义。
而女主觉得证明自己是强者,是以能够利用规则为定义。
两人给自己下的定义,是不是也是一种“规矩”?(笑)
五
导演渲染气氛的手法一流,影片的架构完整,剧情流畅,剪接手法跟节奏配乐配合得很好,不过一直吊着观众的情绪跟所以后面感观略显疲劳。
虽然作弊过程还蛮搞笑,这些作弊的人有脑子去记这些奇怪的作弊细节却没脑子去学习。但题材是真不错,就是虽然看着爽快,但会带来反思的片子,一部小小的影片牵扯到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譬如教育、校园暴力、成长的陪伴与引导等等。
还是会心疼班克,不同于女主小琳主动的选择,班克一直是那个被动的人,一个正义单纯的人一直在被动的选择,一失足成千古恨。
小琳这个人物,怎么讲呢,头脑灵活(不断的发现漏洞、藏手机等细节),也懂得利用别人的缺点(与校长的一番精打细算),尽管一开始是出于对格蕾丝的喜爱才助她一臂之力,后面是基于对美好未来的规划,她在反抗不公平的同时也是在创造另外一种不公平。尽管后面去自首,但一切都是可选、可控的主动选择。
而班克呢,因为正义而被报复,错失了人生中一个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家庭带来的重压,想要改变困境的欲望一步步把自己逼进了绝境。被动的踏进沼泽,却在欲望中失控。
而对于片子里那些花钱买答案的学生,其实一切与他们无损,错失一个机会会有另外一个。更多的钱意味着更多机会,更多可能性。现实很残酷,所以成长的陪伴引导真的很重要,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那么成熟理性的长大。
忽而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句话:人要为自己的欲望买单,若办不到,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