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环游记》是前段时间热映的一部外国音乐动画电影,影片剧情丰富,感人,画面精致,很多网友对这部电影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一起来看看吧!
1
很温暖的一部电影,亲情、友情、爱情娓娓道来,虽然哭得哗哗的,但结局完美,还是很治愈的。
影片呈现出来那‘另一个世界’画风很美也有趣,比如说不需要厕所,没有味觉嗅觉却还会根据以前的感观自处,一样的活得五颜六色又更超脱。
其实前半部分是略无聊了点,太流水式的交代故事背景了,从伊梅尔达歌唱那一瞬间,跟前面的剧情串连起来变得有趣多了,伊梅尔达跟埃克托之间的合作哭得无法自拔,太美了。
影片展现的这个亡灵节处处温暖,跟亲人、爱人之间的牵绊的这种展现非常温暖,这样的表现手法非常讨喜,国内类似的节日只有恐怖气息,但其实认真想想,又没有什么不同,想再见的人真的又再见到了,还有比这更圆满的吗?
coco是爱情结晶,又把整个家族紧紧的连在一起,是埃克托在外无法切断深深的牵挂,虽死尤不可忘的念想。名字起得太棒了。
2
恐惧会令一个女人歌唱,即便她早已死亡。
簌簌发抖的她面对恐惧,面对步步逼近的豺狼,她望向依然深爱的人。他抱起吉他轻叩:就像当年那样,我为你伴奏,你来歌唱。
犹如招魂,犹如旭日于幽冥而升。开头只是简单的几个音节,然后就像踉跄的脚步胡旋成风,呼啸成火。摇荡的裙裾就是大火变成了大河,空气骚动地变成小兵。可卷石也,可裂云也,短短的舞台被她变成了沙场,追杀的恶犬匍匐成了虔诚的舞伴。披荆斩棘,死亡之地怒放着情欲,她是被爱之人,她所向披靡。
聂鲁达说你的乳房就是振翅欲飞的火烈鸟,你的秀发就是蠢蠢欲动的利箭。就那么一往无前的高歌,所有的旋律都是你的旌旗高展。就那么看着所有的人,烫着所有的人,炙烤着所有的人。
这不仅仅是歌唱,这是革命。粉碎的是无数的理所当然,覆灭的是无穷的还能怎样。革命当然充斥着血污和痛苦,而这些却正是可供红旗燃烧的力量。
这种力量就是性欲。那种摧枯拉朽的性欲,冲破一切,冲破时间已经相隔百年,冲破距离已经是阴阳永隔。曾经的恐惧,现在依然存在的恐惧,一切恐惧就这么变成齑粉。跟着那种力量,俯首称臣,从死亡走向死亡。
死亡便是太初有时,万籁俱寂。死亡是干涸,是枯骨,是磷光都那么垂头丧气。可就是在这寂静之地,那女人唱着歌,将火织成红裙,将火酿成陈酿,刺穿你的眼睛,穿透你的喉咙,斩尽阎罗,和死亡交媾。
十万旌旗,有音乐的地方,有你的裙,有为你颠倒的小兵。
3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后汉书·列女传》
西汉时期,在外游学的梁国榖丘人氏乐羊子思乡返家,结果被妻子当面批评教育,乐羊子反省,离家返学,七年不归。(在接下来的另一个故事中,乐羊子妻面对强盗,自杀以保贞洁,太守以礼藏之,号曰“贞义”)很遗憾,如此被儒家颂扬的女性典范,依然无名无姓,“不知何氏之女”。
《coco》里女性戏份活色生香,所以我自然就想起乐羊子妻这个和影片价值观完全相反的故事。说这故事的道理是告诫人们“做事不可半途而废”,那是骗学童的。成年人都知道《列女传》是古代“如何做女人”的官方教材,乐羊子妻的故事一方面宣扬“女德”:“跪”问其故,感化夫君;一方面告诫男性应该功名当先、不要陷于家庭和儿女情长。
男性为了前程功名需要离家远行,妇女在家熬得灯干油尽含辛茹苦值得被颂扬,官府还会给你树一个贞节牌坊。所以会有王宝钏寒窑苦守十八年,终于等到薛平贵荣归故里;会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妻子化为望夫石,石破蹦出奴隶社会开山帝王——禹的儿子启。诸如此类女性在选择中作为被牺牲一方的事情,历史上简直不要太多。到了宋儒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开始,妇女地位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到了朱元璋号召大建贞节牌坊开始,女性干脆不成为男性面对困境中的一个选项了,功名面前自然要放弃妻子。就像电影《相亲相爱》里的场景:女儿问张艾嘉贞节牌坊是啥意思,张艾嘉说,做女人难。
谁都知道好的文学作品善于表现人生困境,“此岸和彼岸”、“故乡和前程”、“现实与理想”、“家庭与个人”这种“两难”选择的“人生困境”戏剧冲突,能够很好地推动情节。《coco》里面,小米盖尔就是始终围绕这个困境来做选择,只不过考虑到动画片要给孩子们一个天堂,最后强行安排了音乐反身成为解决困境的方法。
不管男女,面对人生困境做选择是永恒的。以帝王将相功名利禄的“肉食者”给老百姓灌输的价值观里,既定的社会统治秩序在个体之上,追逐功名代表着对秩序的认可,要追求“进步”,妻子儿子这些东西切不可成为拖油瓶,“大丈夫何患无妻?”所以陈世美之流常有,革命成功进城换老婆之流常有,祁同伟厅长之流常有,打着今上独生女儿主意者常有。只要是站到强势真理一边,“理想和现实”“大义与小节”“集体与个人”这种人生选择永远简单,当然是要选择成功、选择被人传诵。易牙会烹子给齐桓公,刘邦在逃难中三次将妻儿推下马车,曹操杀吕伯奢全家……历史上无数这样的成功人士,我们都相当熟悉。
时代在进步,“你的良心不会痛么?”这么真挚的话,只有我们被互联网洗礼过的一代人才问得出来。读了历史上那些成功人士的事迹,我就很好奇他们在毅然抛家弃子、成大事不拘小节的“人生困局”解决方案中有没有过什么内心的挣扎。具体到电影里,德拉克鲁斯毒杀拍档埃克托的时候怎么想?坏人就是这么平面化,没有原因的坏,这是剧情的硬伤。考虑到人的内心活动到现在也没有科技手段去很客观地展现,文学太过个人色彩,心理学无法考古,我只有求助哲学。
关于面对人生困境之内心挣扎而选择困难的情况,黑格尔提供过一个听起来相当奇怪的方案:“在理想和现实二选一的答案之外,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为了追求理想,而刻意选择现实’”。
这种方案的基础是“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对立事物,两者产生冲突时,就会出现更上一层次的能够将两者都纳入其中的第三种立场,就是“正题”和“反题”的“合题”。通过接受现实获得发展的机会,待时机成熟再追求并实现目标,为了理想而刻意接受现实,就是“正题”(理想)“与“反题”(现实)的“合题”。
这种逻辑听起来难以理解,实则经常被实践。就像电影《南征北战》里我军指挥员那句成为经典的台词:“我们今天大踏步地后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地前进,不要怕砸烂坛坛罐罐。”(葛优《不见不散》里说服徐帆时就这么说过);就像一直主张“和平救国“的汪精卫叛逃时给蒋留书称“今后兄为其易,而弟为其难。”意思是当汉奸这么难的路我都走了,把抗战这条简单的路留给你,可够仗义?为了救国,我汪某深明大义,其心可昭日月。
这种逻辑我们听起来相当熟悉:为了将来更甜,今天就要吃苦;为了将来的善,今天要经受必要的恶;为了更崇高的目标,可以牺牲眼下的生活;为了一朝翻身将敌人踩在脚下,今天可以为奴吃屎。
中国历史故事里真就有吃屎的。勾践为奴当牛做马尚觉不够,就在夫差重病的时候尝其粪便,夫差被感动从而放松警惕,后来勾践终于报仇雪恨吞灭吴国。“卧薪尝胆”“韩信能忍胯下之辱”这种表述,非但不是贬义词,反而成为励志鸡汤。我始终对勾践吃屎、韩信钻裆这种事情的真实性存疑,大家都是人,都有尊严,普通如你我这样的升斗小民都不会轻易吃屎钻裆,何况要面子的古人?更何况,我不觉得吴王夫差和韩信对面的无赖真像形容的那么坏,他们不是红卫兵,他们更不是电影编剧——你要是搬出“善良限制了你的想象力”这种说法,我首先就得说你根本上就不是个善良的人。
人的本能是活在当下,而且靠着本能人类发展到了今天。很少有人会对自己说,为了将来让自己更爽,今天我要让自己不爽。这种话一般都是别人对你说的,别人这么说的时候,自己要想一想他的动机是什么。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要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有客观规律与自己的节奏,你强制公私合营就加快了?为了继续考研,选择曲线救国,边工作边考——别侮辱考研了好吧,能做出这种妥协性的选择,压根证明考研不是你的first priority。
所以,我不理解黑格尔“为了追求理想,而刻意选择现实”这种看上去很“曲线救国”的哲学表述,你真心喜欢就应该去追求,你迫切需要就应该去搞定。中国古人和黑格尔好像很有呼应,太极八卦、相反相成、辨证施治……但我真的不懂什么叫“正题”和“反题”的第三种状态“合题”。我觉得你不能通过追求班花的男朋友去成为班花的下一任男朋友,更不能可能像汪精卫一样通过卖国当汉奸来“爱国”。
美帝的电影,常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感召力,观众们看的内心触动,有司紧张得坐卧不安。《coco》这部电影,美术音乐自不必说,简直是墨西哥不花钱的广告,就价值观而言,小米盖尔面对现实和理想的困境,坚定选择理想,才是最感人的部分。当然,同样困境面前坚定选择现实和选择理想同样高贵,就像里维拉家族其他坚决反对音乐专心做鞋的人一样,非常值得尊重。
影片设置的关键逻辑是:用音乐唤醒垂暮coco女士的记忆——coco拿出缺角补齐照片供在灵堂——埃克托就得以在阴间存活并能在每年亡灵节实现阴阳交流。全家反对音乐是源于coco妈妈对丈夫的恨,现实中只有coco经历过但已经年迈不语,全家误以为coco也是坚定恨父亲反对音乐,直到她被从阴间穿越归来的小米盖尔用一首《remember me》唤起,拿出珍藏的照片缺角,全家人看到珍藏,方才发现coco其实一直想念父亲。至此,矛盾冲突消失,埃克托也如愿以偿。全片必须以团圆结尾。
小米盖尔坚定追求音乐梦想,埃克托选择放弃音乐回家、即便到了阴间也坚持想在亡灵节和其他有人祭拜的鬼魂一样回到人世。这种面对人生困境经过挣扎做出选择并坚持追求,是能打动人的地方。影片稍有不足在于反派歌神德拉克鲁斯人物形象过于平面化,他不顾一切追求唱歌事业同样值得尊重,但影片没有呈现挣扎和坚持,而是用毒杀拍档这种片面化的情节一笔带过。这种处理方式,非常童话视角。
面对人生都要经历的困境和选择这种永恒问题,中国人也不都是广为人知的那一套抛弃妻子、追求功名的嘴脸,也有很多人坚持自己的选择。
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在晋文公落难时十九年不离不弃,还在饥饿时割下大腿肉给晋文公吃。晋文公后来返国上位,论功行赏,介子推没有像功臣狐叔一样邀功,而是自己带着母亲跑到绵山里隐居。晋文公非要赏他,奈何山大林密找不到人,便听信小人谗言放火烧山逼母子出来。介子推坚决不出被烧死山中,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寒食节”。
西汉的京兆尹(而今北京市委书记)张敞就不太理会一些朝廷规矩和社会陈规,退朝回家还要经过伎馆众多的章台街并用扇子拍马屁股。最重要的是他喜欢给老婆画眉毛,令人侧目。有时候画的时间长了耽误上朝,被有司参奏。汉宣帝问他,他答道:“我听说闺房之内,夫妻亲昵的事情有比描画眉毛还过分的。”皇帝惜才没责备他,此后也不重用。当官当到张敞这个位置,肯定知道自己这么做的后果,他觉得闺房之乐或许真的比当官重要;
晋灭蜀汉后,司马氏招揽蜀中人才,著名文学家李密写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抒情名篇《陈情表》给晋武帝。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自己觉得重要的是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西晋的张翰很有才,老家在包邮地区,到洛阳当齐王东曹掾,算中央部委。张翰在洛阳见到秋风吹起,就想起老家包邮地区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这个吃货说:“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弃官回家。西晋物质条件有限,张翰也不是杨贵妃想吃岭南荔枝就有皇家快递几千公里送来,他最终选择老家的舒适生活。
水浒的情节大家就更熟悉了,面临重大的“历史进程”,“兄弟”多选择就都多。征方腊死伤甚众,鲁智深、已经独臂的武松和重病的林冲定居杭州继续搞基;李俊童威童猛七人成立帮会下南洋去泰国发展;燕青劝不回卢俊义、自己带着巨额财富浪迹天涯;比较神叨的道士公孙胜干脆就没有去征方腊,在北京一带修仙。
当然很多人会提出反驳意见:介子推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所以不做官;张敞这是主动放浪形骸使皇帝不要对自己有戒心保个善终;李密是有骨气的四川人不愿给北方朝廷做官要青史留名;《世说新语》评价张翰“后来齐王在八王之乱中落败,中原一片血海,当时的人都说张翰有眼光。”《水浒》里后来回朝做官的一个个横死,还是不回去可以保命。
如果任何事情都这么分析,那整个世界都是成功学,所有人生都在苟活。
好在中国民间保留了浪漫和美好的传统,完全不同于统治阶级的成功学说教。民间有牛郎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体现人的价值、歌颂人的尊严的故事,才会有“韩寿偷香、相如窃玉、张敞画眉、沈约瘦腰”这种四大风流,才会有唐传奇、元杂剧、明清戏曲里大量丝毫不输《coco》的情节。那里面都是些主人公的不懈坚持,并没有什么黑格尔说的“为了追求理想而刻意选择现实“的做法,也不讲玄乎的太极“相克相生”和现实主义的“曲线救国”。面对人生的困境和选择这个永恒话题,中间道路就是对自己的背叛。《coco》这部电影情节如果是一个小孩无法实现音乐梦想只好苦学手艺,长大成了鞋业托拉斯之后仍然不放弃音乐一把年纪还去参加选秀节目的情节——你确定你会掏钱?
这个世界可爱,是因为有很多不考虑别人怎么说,而按自己的想法一条道走到黑的人。就好比你喜欢女神,直接开始追就好,但你不能期望通过跟女神现男友“在一起”的方式去把女神撬过来——如果你真是这么操作且追到女神的,我无话可说,因为这已经超越了包裹在现阶段男女情感认知甚至婚姻制度大前提下追求异性的意义,我还需要时间去理解。
4
在《寻梦环游记》里,你可以看到为了音乐梦想单纯追逐的米洛,为了成名不惜一切代价的德拉库斯,为了事业放弃家庭的埃克托,当然还有一家大小为了不让悲剧重演的世世代代。
贯穿在整部影片里的众多对白,与唯美的画面,展现了一种打动人心的精致与细腻。
---我受够了征求同意,我不要循规蹈矩,我要跟随自己的心。
---他一心想唱歌,想去更远的舞台,而我想的是在生活里好好扎根,女儿是比音乐更重要的事。
---可以不需要原谅,但不应该被遗忘。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记得你,因为遗忘意味着真正的死亡。
---在爱的记忆像是面前,请记住我。
人生80岁,一路旧曾谙。
假设人的大限,大多数都在80岁左右,乍眼一看各个阶段的人生似乎每个人都不一样,然而细细考究起来,却是一种久违熟悉的相似。
1岁-20岁
《寻梦环游记》里活泼的米洛,对音乐的热爱,有一种从血液里流淌的灵魂。
面对家族里所有人的反对,他背地里藏着吉他,暗地里收集着关于歌神的每个一个音乐专辑,看到机会之后,奋不顾身的冲向前去。
甚至连盗吉他这件事,他为了音乐依旧义无反顾。
米洛的曾曾祖父,对音乐的执着,就像现在的小米洛一样,而米洛现在的路,似曾相识。
因为年轻,所以无所畏惧。
这不就是20岁之前的我们每一个人吗?我们会对某一件事忽然的热爱,忘乎所以;我们会对一个想法莫名的执着,不舍昼夜。
我们可以畅想所有可能,尝试所有不可能,并且有一种突破的情怀展示自己的强烈愿望。
但在这个阶段,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都被父母或者社会指画所拘束,这个不对,那个不行,孩子你不能这样,于是我们只能艰难呵护着心中所想。
对自由的无限坑渴望,做自己的热爱的事,是我们这个阶段奋斗的目标。
我想离开家,我想自己生活,我们身背包袱,就算包里负重的不是我们所喜欢的,我们依然会在反抗中暗自追求,追求那一个叫做“梦想”的东西。
20岁-40岁
被世人所铭记,在亡灵世界的另一端,依旧风光无限的德拉库斯,却隐含了不为人知的丑恶。
他对成功的渴望,对机会的把握,哪怕背叛全世界,哪怕超越个人与道德的底线也在所不辞。于是他暗杀了好友埃克托,窃取了埃克托的音乐创作,一战成名。
从此在人世间繁华似锦,成为众多人的偶像,走上人生巅峰。
贪奢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
在这一个阶段的我们,拥有了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
我们发现通过努力的工作,一个关于金钱的秘密显露而出:金钱,它能让我们独立,摆脱父母的约束,获得我们20岁之前渴望已久的自由。
尤其是爱情、生活中,金钱仿佛成了一个安稳、踏实的护城河,而护城河内酝酿已久的成功,将荣誉、权力表现的更为诱人,让人沉迷。
的确,这些东西能够让人主宰自己的命运、人生,但人们往往忽视了拥有它们之后,伴随而来的贪婪。
贪婪于是就在这一步步追寻中,潜移默化中,侵蚀了我们当初如此纯洁的灵魂。
在这个阶段,渴望成功,重获自由,走上人生巅峰,每个人都一样。
区别只在于,有些人抵制了诱惑,有些人守住了底线,而有的人则用灵魂做了交换。
40岁-60岁
埃克托的形象朝气、欢脱。在亡灵国度,他没有了当初在人世间一心寻梦的决绝,而是为了能够见到女儿,寻觅所有可能。
在事业与家庭的悖论中,永远没有真理能够让人毫无犹豫的做出选择,而当女儿的出现,埃克托才明白了家庭的意义。
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事。
人都是感性动物,生育是一件伟大的奇迹。它让你看到了关于生命的传承,希望的延续。
到了这一阶段的人生,大多数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我们面对生活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忽然回首,才发现梦想的不切实际。
逐梦的人,在这一刻如果还没有实现,很多都会选择放弃、向生活妥协。但我想说,回归家庭并不是一种失败,而是一种责任、担当,面对困境的选择。
《寻梦环游记》打动我的那个场景,是埃克托与妻子相遇时不被原谅之后,身旁家人所说的那句话:“可以不需要原谅,但不应该被遗忘。”
的确,人的一生中,现在很珍贵,未来很珍贵,过去亦然。
60岁-80岁
在影片的最后,为了不让埃克托在亡灵国度烟消云散,米洛来到了曾祖母Coco的面前,唱起了当初Coco父亲给她唱的一首歌《请记住我》。
旋律响起,看影片的观众都潸然泪下。
时光的残酷不在于告诉彼此失去的伤痛,而在于曾经的拥有,曾经的回忆。
这个阶段,我们已经经历过了人生的大起大悲,饱尝过了人情冷暖,更是看穿了穷峦叠嶂。
有一句话是:“见过地狱的人,不曾留恋人间,也不希冀天堂。”
心灵的通透,万事的开化,是人生醒悟过后的淡定从容。
如果在40-60岁中,你感到彷徨、压力、无助,那么到了这个阶段,就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就像最后Coco死去之时,来到亡灵国,大家族的人再次相亲相爱的在一起,充满老者的智慧,解脱的不仅是生活,更是自己。
人生80岁,其实都是熟悉的样子
1岁-20岁,
我们身背包袱,怀揣梦想,渴望自由;
20岁-40岁,
我们向往成功,获取财富,冀盼人生的巅峰;
40岁-60岁,
我们上有老,下有小,才明白生活的不易;
60岁-80岁,
我们沉淀的智慧,看开了自己与生活。
每个人的现在,都在最好的年纪,做着最美好的事。
5
1、虽然从开始到结尾一直噙着热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啊。但最终让我泪如泉涌的是中段,流浪汉亡灵(埃克托)向老友去借吉他,老友要求流浪汉弹奏一曲,在聆听经年未遇的美妙旋律后,心满意足地随风而逝。大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感。”流浪汉“告诉米格,”他“这样随风而逝,不仅因为他的肉体已经死去,更因为他身后不再为人们提起,将被人们永久遗忘。这就是“终极死亡”。古往今来,在历史上留名的艺术家、诗人寥寥无几,也就屈指可数那几个。他们或许身前漂泊,为贫困所累,毕竟也身后荣名,得偿所愿了。然而还有多少无名的艺术家,只为所爱,终身浸淫,不为世人所知,这就是“终极死亡”的悲哀。(Ultimate death?)
2、米格与流浪汉双双跌落谷底,一度以为再无翻身的可能,最后却绝处逢生,而且发现真相。情境让人想起天龙八部中的“枯井底,烂泥处”,不过后者还掉落一个大和尚,一个表哥下来,不仅有情人成眷属,而且化干戈为玉帛。
3、关键词亲情、梦想、穿越,十分正能量,适合举家老小一同观看。叙述巧妙细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墨西哥无毛狗活灵活现,家里也有这么一头。
4、亡灵节恐怕是最奇特的节日,上一次看到是在《007幽灵党》里。把自己扮成死人,骷髅,与“亡灵”一起载歌载舞,比万圣节更匪夷所思。甚至还有为死者沐浴的风俗,即把尸骨从坟墓里挖出来,擦洗后重新入殓。初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但往宽处一想,却有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生老病死的达观。如佛家语:“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 菜根谭 》里也有句云:“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