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的科幻大片,故事发生在未来,画面震撼,剧情丰富,关于这部电影,褒贬不一,小编这就带您看一下大家都是怎么说的吧!
一
2013年上映的《环太平洋》给人带来的爽快刺激真的是永世难忘。影片凭借酷炫的特效机甲、厚重的打斗风格和无敌的配乐,在全球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但在票房上,《环太平洋》在全球只得到了4.11亿美元票房,和其1.9亿美元的制作成本对比,简直惨不忍睹。冷淡的北美市场基本为续集判了死刑,但中国市场出乎意料的1.12亿美元爆仓却又给了它一线生机。
从2013年刚上映,续集电影的消息便不绝于耳。3年时间里,导演、编剧、主角全部换血,预算也缩减到1.4亿美元。2017年又经历定档改档确认2018年3月23日上映。对于这部坎坷的续集,也许我们也该放低期待了。
作为第一部最大的卖点,机器人痛殴怪兽绝对是续集必不可少的元素。但这部续集中怪兽的戏份却少的可怜。看完全片,我几乎也成为了影片中一闪而过的怪兽崇拜者。怪兽呢?机甲大战共有5幕:拳击手(机甲)躲避阿甲托斯(城管型机甲?);黑曜石(机甲)袭击流浪者(机甲);流浪者击杀黑曜石;远程机甲失控;怪物决战。
五幕大战中仅仅只有最后一场是怪物,其余都是机甲VS机甲or怪物脑控制的机甲。活生生变成了《环太平洋:变形金刚》。就算最终战是三合一的巨兽也不能弥补电影前期的单调和故弄玄虚。而且1、2、4幕,根本就不算打斗戏,都是一方被虐的无聊过场。如果只是想看超大号机器人酷炫打架,那你肯定要失望了。第一部极其出彩的BGM《Pacific Rim》居然只在续集他们修理机甲时怒刷存在感,更让人怀念第一部了。
面对这部电影坎坷的命运,对剧本确实不能要求太高。但这次剧本也太水了。从黑曜石出场,一切就走向了失控。第一次黑曜石袭击,流浪者被打的亲妈都不认识了。第二次流浪者号去单挑,完爆黑曜石。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流浪者战斗力怎么疯狂飙升?
对于怪物目的的解释。怪物的血可以和稀有元素发生剧烈反应,所以怪物都前往富士山,以求引爆火山,释放有毒气体,从而改变地球环境。但是,为什么你们这群外星人开虫洞为什么不能开近点?怪物很累的好么,又得拆迁障碍物,还得被机甲暴揍,心疼怪物。
这一部的反派被设定为第一部的科学家纽特,之前他在与怪物大脑连接时被先驱控制了心志。他在电影里先后制造了黑曜石和外星大脑控制的无人机甲,但他却防不了邵老板的一手电脑病毒?这些无人机甲碉堡了好吗?把无人机甲聚集起来完全可以血洗主角团,打爆人类基地。何必着急于释放外星怪物。纽特这个智商还是别混外星卧底圈了,退群吧。而且在经历了10年前的大战后,人类的机甲数量居然还是个位数,驾驶员也少的可怜,让人绝望。
最后那招从天而降的掌法真的打破了我的脑洞。流浪者号居然摆着超人的Pose一拳终结了一动不动似王八的巨兽。One punch robot!物理学重力攻击的一拳机甲!人类最后居然使出了这么简单粗暴的大招,怪不得先驱纽特都看傻了。
牛顿欣慰的笑了:你个外星垃圾终究也抵不过重力势能吧?!
人物上。全片片长仅为111分钟,两小时不到,想把人物立起来相当困难。主角团人物塑造都相当失败。杰克和阿玛拉的关系发展的好像光速。从你个小混蛋偷了我东西,到咱俩以后是老铁。发展的太快了。俄罗斯女学员对阿玛拉从高冷、厌恶到激励、老铁发展的也超乎寻常。阿玛拉是魅魔转世?就没有她交不上的朋友。
影片对于前作人物的处理也相当简单粗暴,第一部的男主罗利·贝克特在戏外惨遭“剧情癌”击杀,女主则在剧情不久便怒送一血,真的就是单纯的虐观众的心脏。看到杰克在自己姐姐去世之后接着重振雄风后,更是一脸懵逼。
说实话,这次景甜本身发挥正常,没必要无脑黑。戏份不多,都只是走走过场。有了黑人景甜和白人景甜的陪衬,大甜甜反而成了为数不多的看点。但摊上这个剧本,很无奈的。一个天才女性居然连个下手都防不住,外星程序员这么厉害色吗?还有是谁设计的对话?中英双语疯狂尬聊啊。
总之,续集的质量和第一部不可同年而语,让人颇为失望。第三部看上去将会是有生之年系列了。
二
环太平洋2 已阅:中国影视基地的长篇广告
在希腊看了这部“国产”好莱坞大片,扎金索斯的小镇电影院极有可能历史上第一次有中国观众。由于片中大量的中国元素植入,和中国文化背景的切入,影院的工作人员在中场休息和正片结束后多次问我对影片的看法……
虽然环太平洋早在第一部之前就构想了三部曲的计划,但是这个第二部已经是姗姗来迟,而且从立项并完成选角开始,我就预感此片可能会崩。毕竟脱离了怪兽之王的指导,本片在创意方面已经很难再拿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最后完全沦为堆砌特效。本片作为第二部更像是完全重演了一遍第一部的大主线,而且由于特效场景在本片中所占比重过大,导致没有任何演员能够在片中凸显出来,包括主角也完全没有存在感,甚至电影中最重要的“战前演讲”部分也是有气无力。
全片最后一战的虎头蛇尾,烧了几十分钟的经费突然不烧了,让观众有些意犹未尽。不知道按这个节奏还会不会有第三部,要是老托罗回来继续执导的话,可能还有点期待。不过在斩获一大波奖项之后,吉尔莫德托罗大叔应该不会再回来趟这个大坑了。
小伊斯特终究不能达到他爹的高度,仍然停留在卖脸卖萌的表演水准上。无论是跟主角对戏还是串场的表演,跟老爷子当年的不怒自威完全无法匹及。
大甜甜依旧正常发挥,走位正常,表演正常,台词正常,动作戏正常。反正就是没有啥出彩的……但是在这异国他乡在看好莱坞电影的时候,听几句中文喷人也是非常愉悦的。
三
仍记得上周六奔赴电影院时的兴高采烈,与电影结束时的满脸茫然。
走出影院时,虽默默在豆瓣打了8分表示鼓励与怀念,心中依旧满满「第一部的超高水准难道是自己臆想中的产物?」的自我怀疑。毕竟身为续集,只是更换了导演,效果应该不会差如此之多哇。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回家后翻出了第一部重新刷了一遍,那热血澎湃与五年前丝毫未差。
满床打滚儿激动得不能自已的同时,对「雷霆再起」涌现出强烈的「恨铁不成钢」之感,遂怒上豆瓣扣掉一星以示不满。
从豆瓣评分可以看出,「雷霆再起」的表现是公认远逊于第一部的了。
可是与第一部相比,「雷霆再起」究竟差在哪儿了?
1.基本设定
若论「环太平洋」的剧情核心,不过是「机器人打怪兽」罢了,并无任何新意。可它却有一样令人眼前一亮的「基本设定」——即,由于与Jaeger(即机体)的交互对单一驾驶员的神经负荷过大,而实施了双驾驶员系统。
这个设定虽然并非「环太平洋」首创,却足以使它从强邻环伺的机战片中脱颖而出,并拓展出更多的「可能性」与「亮点」。
比如,对于「驾驶员同步率」的要求。
由于驾驶员之间需要通过记忆进行精神融合与巨大的机甲躯体相连,结合得越紧密,战斗得越出色,因此驾驶员之间的「同步率(or絆?)」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而第一部中驾驶员之间多为亲属关系。
插一句。在我心目中,卡德诺夫斯基夫妻简直是钢炼阿姆斯特朗少将与下属巴卡尼亚大尉的真人版!
就算是较为特别的Raleigh&Mako CP,也是经过严格选拔而组成的。
然而「雷霆再起」中,Jake与Nate作为全片的「老司机担当」,配个CP还勉勉强强可以理解。可7名学员是因为啥分成3组,又因为啥选择了各自的Jaeger,未有丝毫解释。
再比如,对于「驾驶员本人武力值」的要求。Jeager的具体表现除驾驶员同步率外,还和驾驶员本人的武力值成正相关。
在第一部中,按设定,Stacker将军和男主角Raleigh身为全片唯二曾单人驾驶Jaeger的驾驶员,本身就有一些「规格外」的含义在。
至于其他驾驶员,魏氏三胞胎曾7次成功保卫香港港口,卡德诺夫斯基夫妻在西伯利亚城墙外围巡逻守卫了六年,哪怕最没有经验的Mako也是曾经在模拟战中51战51胜的优等生,可以说全员武力值爆表。
再说「雷霆再起」。一群学(cai)员(niao)就不提了。
连全片「武力值天花板担当」的男主角Jake也并未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实战经验。相比Stacker将军生前极其为之自豪的义女Mako,Jake却一直却未能取得父亲的认同。
2.战前准备细节
「环太平洋」第一部能够被我认为「宛若梦的具现化」,其主要原因就是片中的处处细节都能透漏出导演对机甲的执着与热爱。
比如开头,单单Becket兄弟为迎战做准备的片段。从穿作战服到正式出发,足足用时4min30s,算算简直奢侈。
那4min30s简直就是身为机甲控的导演精心为机甲控的观众准备的礼物,每一帧都充满诚意。且与此同时,该介绍的背景都顺带介绍了,该聊的天也聊了,最为经典的抱拳动作也Show了,啥都没耽误。
以外,还有其他的多处特写,处处都令人心潮澎湃。
然而对于「雷霆再起」,一切准备过程都显得太过潦草仓促。复仇流浪者(Gipsy revenge)头部下落镜头未见一次,也许相比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机体设定有更改吧,还可以理解。
可每次战斗前,驾驶员出现时都已经不知不觉穿上了作战服,下一个镜头就跳到了驾驶舱中,再下一个镜头就开打。一切似乎只是为了应付任务一般,细节中无法感受到导演的热情所在。
3.战斗场景
战斗所处「环境」可以说对观众感受影响巨大。第一部中的战斗场场精彩,有一个原因就是战斗所处场地不是在狂风骤雨之中,就是在波涛诡谲的大海。
而「雷霆再起」中,除了北极一场冰面之上的激烈战况还能调动观众情绪以外,其他战斗场面都是风和日丽中的对战。
眼看Jeager一次一次往上冲,一次一次被击倒,周边高楼一座一座的垮,内容苍白而无力。
而锁链剑也基本成了场场比用的基本武器。
以及,「颜色」。第一部中小Mako被Stacker将军救下一段。大雪洋洋洒洒,小Mako身着蓝色大衣与红色小皮鞋慢慢走在灰蓝色调的断壁残垣中。
那感觉,和高达00中出现在小刹那面前的0高达惊人贴合,「宛若神迹」应该就是如此吧。
可「雷霆再起」中,若论印象最深刻的颜色……应该是大甜甜的大红唇色和纯白衣服?
4.中国与日本元素
「环太平洋」两极中都加入了不少中日两国元素。
首先,关于中国元素。第一部中,除体现再PPDC香港基地内处处可见的汉字以外,还有Dr. Newton找汉尼拔周希望购买Kaiju的第二大脑时,对香港黑市的刻画可以说是风味十足,太合胃口了。
相比,「雷霆再起」中的中国元素担当大甜甜,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得还是很彻底的。
本来还很期待由张晋饰演的权将军(Marshal Quan)的,想着会不会和第一部Stacker将军一样成为终战大英雄。结果半途就领了便当,真是可惜。
关于日本元素。第一部中Mako作为日本元素担当,参加筛选会时与Raleigh之间的对战结合了很多日本剑道的招式。
此外,Mako的卧室布置也很有日本风情。
片中还有不少日语对白。最经典一句莫过于终战尤里卡突袭者(Striker Eureka)自毁,Stacker将军牺牲前,Mako那一句“先生、愛しています(我爱你,老师)。”
然后「雷霆再起」中的日本元素。。富士山和独角兽高达?
还有太多想要吐槽的,就不一一详写了。另外聊聊别的吧。
比如机甲方面。其实这纯粹是看个人爱好了,总的说来我还是更喜欢第一部中的设定,尤其中国的暴风赤红(Crimson Typhoon)和俄罗斯的切尔诺阿尔法(Cherno Alpha),虽然机体稍显笨重,但那种「厚重感」真是令人欲罢不能。然而具体戏份不多,真是可惜。
第二部中最喜欢的是铁腕凤凰(Bracer Pheonix,话说很多地儿翻译为「凤凰游击士」,Emmm。。),有点高达00里铁人式的调调。
另外军刀雅典娜(Saber Athena),作为强调灵活性与速度的机体还是很亮眼的,然而怎么都有种EVA二号机+Bunny结合的感觉。。。
再来,对Mako。我想我永远都会记得Mako的初出场——瓢泼大雨,一袭黑衣。黑伞抬起,眼神凌厉且冷静。
曾经孤立无助的小女孩,成长为驾驶Jaeger出战的强大战士,再成为PDCC的领导人物。真没想到第二部中她会离开得如此之早。(T_T)
最后,对于陀螺的「怪兽设定」。前些时间才看过陀螺导演的「水形物语」,发现片中人鱼与「环太平洋」中Kaiju的设定有一点极其类似——蓝色的荧光。真是很有意思。
「雷霆再起」结束前,Jake撂下话要「犯我地球虽远必诛」,看样子拍摄第三部已提上日程了。
别的就不奢求了,只愿陀螺能够归来。
四
当你抱着看机甲打怪兽的期待去看《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的时候,很难不被满足,比如说我。
上映当天就去看了IMAX早场,《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中机甲大战怪兽的场面并没有让我失望,反而有惊喜,比如机甲的升级——动作更灵活,武器更多样,机甲之间的打斗,还有怪兽的亮相(因为涉及剧透就不展开了),场面升级加上不错的视效真的有嗨到我。
导演: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男孩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中的机甲相比前作有了很大的技术升级,动作更加灵活,还有更丰富的武器,我想看过电影的都不会忘记机甲拿出武器(鞭子、剑、锤子)时的惊艳时刻,或者是两个机甲大战的震撼场面。
导演迪奈特在采访中也谈到,电影中很多灵感都是来自他小时候喜爱的事物。迪奈特成长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说,“我小时候痴迷的都是奥特曼、太空巨人、铁甲人...诸如此类,当然,所有的著名特摄片我都爱。...我想把这些我热爱的东西都放进电影里去,拍一部过去的我会喜欢的电影。我知道陀螺总说第一部是拍给他心中11岁的小男孩看的,其实我的那个小男孩就坐在他旁边。”
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会发现本片在画幅的变化——2.39:1,这也是因为导演小时候看的电影大部分都是2.39:1的,所以他想找回小时候看电影的那种感觉,同时他也希望这部电影能让观众回忆起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那些冒险动作片。
在视觉效果上,《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也没有让人失望,特效继承了第一部的优点,足够震撼,足够燃,足够爽。
尤其是最后那场在东京的大战,四个机甲对抗怪兽,场面升级的同时,也不是特效的堆砌。迪奈特对待那场大战就像对待一部小电影一样,不仅仅是机甲和怪兽对打,迪奈特还加入了一些叙事策略上的东西,比如危机事件(因为涉及剧透就不展开讲了),所以在看得爽的同时也能有紧张感。
迪奈特是拍电视剧出身的,创作了诸如《斯巴达克斯》、《超胆侠》之类的优秀美剧,尽管《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是他的银幕处女作,但是制片电视剧的经历帮助了他很多。
“我在电视剧行业的经验对于我拍电影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迪奈特说,“我把我从电视剧那儿学的所有事——编剧、导演、制片都用到了这部电影里。”
在剧本方面,《环太平洋:雷霆再起》就用了电视剧编剧的方式——多人头脑风暴。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的剧本创作过程耗费了编剧团队很大的心血。最初迪奈特只有八页的故事大纲,于是他找了他信任的编剧,大家一起关在房子里扩充剧本细节,迪奈特在采访中透露,他们光是想机甲和怪兽的名字,就用了整整两天时间。
而在迪奈特写完了一版以罗利为主角的剧本交上去的时候,电影拍摄却和查理·汉纳姆拍摄《巴比龙》的时间冲突了,于是迪奈特只得回去对剧本再做大幅修改。
迪奈特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做出了很多选择,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成片,比如一开始有一版剧本是是以一对兄妹作为主角的,但是被放弃了,还有剧本里机甲与由一对来自蒂华纳的姐妹驾驶的邪恶机甲对打的情节,迪奈特则是对此情节做了改编,不得不承认,在电影中看到的邪恶机甲的版本更加有趣而且具有戏剧性。
新主角的继承与发展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主要演员都是新角色,包括《星球大战》的男星约翰·博耶加,斯科特·伊斯特伍德,卡莉·史派妮饰演的阿玛拉等等。
约翰·博耶加很棒的一点就是亲和力,他看起来很平易近人,所以看到他的时候,会让观众有一种“认识他很久”的感觉,观众和角色之间不会产生距离感。导演迪奈特在采访中称很开心的博耶加合作,“如果你和他说过话的话,就会发现他真的很有魅力,很幽默风趣,也很暖心,他就是这样的人,而不是装出来的。”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新角色是卡莉·史派妮饰演的阿玛拉,因为她够坚强,够勇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继承的是菊地凛子的森麻子的角色。在第一部中,森麻子也是小的时候遇见了怪兽,失去了父母,被潘特考斯特将军救下并领养。而这一部中,阿玛拉也是小时候遇见了怪兽,但是她却没有将军救她,而是只能靠自己,甚至自己造了一个小小的机甲“拳击手”。
“拳击手”绝对是电影的亮点之一,非常可爱的小机甲,但“拳击手”绝不只是可爱的装饰那么简单,就像阿玛拉一样,虽然个头小,但是力量却不容小觑。阿玛拉的饰演者卡莉·史派妮在采访中谈到了“拳击手”:“我觉得拳击手是阿玛拉唯一的朋友,阿玛拉并不是那种喜欢热闹的人。所以我觉得拳击手是她的朋友,甚至在很多方面,是阿玛拉的镜像。”
在最后面对怪兽危机的时候,阿玛拉和她的拳击手也没有退缩,而是勇敢迎战,那一刻,她战胜的不只是怪兽,还有她自己的恐惧,这也是最重要的。
片中约翰·博耶加饰演的杰克和阿玛拉是亦兄亦友的关系,杰克作为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帮助阿玛拉完成了她的人物弧光,而在其中,杰克也得到了成长。
在戏外,博耶加也帮助了作为新人的史派妮很多,“他绝对察觉到了我时不时的崩溃,就是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的那种状态,然后他就会把我叫到一边然后告诉我,‘待会会好的,你可以的,我们都在旁边呢。’他本来可以不用做那些的,但他人就是很好,很真诚...他教了我很多事。”史派妮在采访中说。
新角色的加入,全新的故事,还能完整讲好一个故事,甚至还有反转,在如此震撼强烈的视觉冲击下,你还能要求更多?反正我觉得可以。最后这种视觉大片我还是推荐大家去电影院看比较爽,因为早场IMAX看得真的很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