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400字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400字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39:29 | 移动端:电影起跑线观后感400字

电影起跑线是最近比较火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部来自印度的电影,故事非常的有意义,引起了大家的反思,下面小编带来了电影起跑线观后感400字范文,大家一起欣赏。

第一篇

又一部印度高分电影来了!

关于这部电影,网友的评价是:“已经不想再问为什么我们拍不出来这样的片子了”

很简单,因为这部影片跟《摔爸》、《神秘巨星》一样:反映社会现实,批判社会不公!而这次,它把炮口对准了:教育问题。 整部影片,以“为女儿择校”这样一个极小的角度切入,用喜剧化+戏剧化+生活化的方式,层层深入反映了当下印度社会种种现状:中产焦虑、贫富差距、阶级对立、社会不公等等。 电影叫做《起跑线》,名字起得相当传神。因为,我们都熟悉的一句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趣的是,看来很多印度人也认同这个观点。换言之,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人的命运。印度虽然是与中国文化迥异的国家,但也认同这个观点。

拉吉和塔的女儿皮娅很快就要上幼儿园了。在爸爸拉吉的眼里,这是一件很好搞定的事情,哪一所幼儿园都可以让孩子接受教育。但妈妈米塔的想法就与此大相径庭:米塔会将没有进入一所顶尖幼儿园的恶劣后果无限扩大到孩子的一生,一定要皮娅进入国内最顶尖的四所学校之一,这样才算帮助女儿皮娅赢在了起跑线。

拉吉事业成功,并且有一个当代女性特别欣赏的特点:凡事以老婆大人的要求为标杆。于是,拉吉夫妻俩想尽了种种办法,拼尽全力也要把皮娅送进最好的德里文法学校。两人从平民区搬进富人区,和皮娅一起在培训班接受面试训练;全身穿满大牌只为了看起来更像富人;在以富人身份申请名额失败时,又假扮穷人举家搬到贫民区,直到终于拿到入学名额才又回到富人区——颇有“孟母三迁”的意味。

从所拥有财富数量的角度来说,拉吉夫妇属于绝对的中产阶级;而从所受教育情况来说,两人又绝对都是平民。英语已经快要成为印度上流社会的标准用语,正如拉吉所说,“印度就是英语,英语就是印度”,因此,为了女儿能直接进入上流社会,米塔在家里只说英文,经常嘲笑英语说得不咋地的拉吉拼不出单词 。

这一情况像极了中国,不是吗?多少有钱的家长不满于孩子在公立学校所受的一般教育,花多少钱也要让孩子进入私立学校,接受备受推崇的“个性化教育”,以为这样才是给孩子铺垫好了成功的路。这样做究竟能取得多大的效果小编也不知道,毕竟是个还没对象的单身狗子。

但是在影片中,本在教育观念上一味听从妻子米塔、不敢发一言的拉吉在意识到自己残忍地抢占了穷人朋友希亚姆儿子的教育机会时,痛心疾首,对当今社会这样不公正的教育环境大失所望。 教育是一件多方作难的事情,我们都愿意相信它的确可以改变命运。但究竟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才能达到这样的质变,现在已经越发模糊不清了。可以确信的是,我们的孩子仍需要教育。  

第二篇

最近几年的印度电影总能给我带来不小的惊喜,印度电影《起跑线》也是如此哦。看过这部电影后,我觉得特别的感动,特别的欣慰。

在印度这样的社会中,孩子们的教育成为了家长们的头等大事,他们认为只有好的教育,才能有好的出路,才能结识更多上层社会的精英,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能让自己的孩子上上好学校比什么都重要,家长们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对孩子们公平么,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呢,他们的童年还会快乐么,有没有留下阴影呢。

在影片的结尾处,剧情终于反转喽,充满着无限的正能量哦,让人看了不由得觉得很感人,很满足,给予了人们很大的希望,让做家长的人们终于找到了教育孩子的出路。不要太重视教育的硬件了,好的教育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出现。做教育前,先做人,唯有人品过关了,交出的学生才会在社会上有很好发展,才可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哦。

希望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们都能从中学到些东西,拓宽自己的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起跑线观后感400字》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1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