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三分钟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纯粹

三分钟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纯粹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09:47:33 | 移动端:三分钟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纯粹

最近一个名为《三分钟》的短篇在网上大火,短片中影片讲述了一位列车员母亲过年期间在列车上值班,无法与孩子团聚,仅凭列车靠站的三分钟与儿子相聚的故事,看完会有怎样的感悟呢?

1陈可辛导演用手机拍摄了一部短片《三分钟》,故事真实,情节感人,带我们体察了别样的人间真情。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乘务员。

她工作于全国最长的一条火车线—南宁至哈尔滨线。

这条线每次需要跑6天。

她连续好几年都赶上过年值班,因此错过了与儿子丁丁团聚的时光。

无奈之下,她只能让妹妹帮忙照看孩子。

又是一年除夕夜,她仍旧奋战在火车线上为旅客服务。

她看着赶着回家的旅客的笑颜,却只能孤独地在纸上书写对孩子的思念。

平日里她见到丁丁的时候,总怕孩子不乖,麻烦到妹妹。

因此每次娘儿俩见面,她都对丁丁十分严厉,分别的时候又后悔万分。

几天前,她的妹妹突然提议,要带丁丁去“凯里站”与她见面,哪怕只有三分钟。

她很欣喜,很期待。是啊,哪怕只有三分钟,她也可以在除夕夜与孩子见上一面。

列车马上要进站了,她远远地看到了“凯里站”站牌前,有一个执着而又娇小的身影—那是她的孩子丁丁。

她激动地拍着列车门上的窗户,却极力抑制着要见到孩子的喜悦心情。

因为,她知道自己肩负的职责,她还要在列车进站时维持秩序,保证旅客安全。

列车进站了,时间进入倒计时,3分钟。

丁丁看到了在人群中身着工作服,认真工作的妈妈,便逆人流而上,奋力冲了过去。

期间,他被大人的棉衣裹住了瘦小的身体,又被其它小朋友的电动恐龙所吸引。

可这一切始终阻挡不了他想见到妈妈的急切心情和强烈愿望。

丁丁终于跑到妈妈面前,激动地一把抱住了妈妈。

此时,时间只剩下了1分45秒。

丁丁想了几秒,便开始背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

丁丁明年就要上小学了。

上次她见到孩子的时候就吓唬他,如果记不住乘法口诀,就不能上镇上的小学,更见不到妈妈了。

她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要求,孩子竟然当真了。

她一边感动地看着认真背口诀的孩子,一边盘算着剩下的时间。

突然,她急切地说:“丁丁,今天时间不够了,别背了行吗?”

蹲在一旁的妹妹说:“姐,你让他背吧,他都背好几天了。”

正在这时,列车的发车铃响了。

可丁丁却像没听见一样,继续背诵。

她说:“来不及了,我得走了。小丁,你还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

此时,时间只剩下32秒。

丁丁什么都没跟妈妈说,他依旧背着乘法口诀:“六八四十八……”

她无奈地看看孩子,只好一步一回头地跳上了列车。

当车门被重重关上的一瞬间,她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丁丁加大音量喊着:“七九六十三、八八六十四……”

这一重门隔着丁丁与妈妈的除夕夜,隔着近在眼前却无法触及的母子亲情,更隔着孩子盼望与妈妈共同生活的美好愿景。

“九九八十一!”丁丁使尽全力,喊出了乘法口诀表的最后一句。

他如释重负地笑了,可能是感觉自己完成了妈妈的嘱托,也可能是感觉自己与梦想的生活更近了一步。

她隔着车窗与孩子挥手告别。

丁丁站在原地,目送妈妈乘车离去。

我想,这个除夕夜丁丁一定过得非常开心,因为他不仅见到了妈妈,还对未来的生活满怀期待。

孩子对父母的爱就是这样简单而又真挚。

孩子与我们不一样。

我们对他们的爱是“有条件”的。

我们要求他们乖巧、成绩好、有礼貌、能独立……

而孩子对于我们的爱却是“无条件”的。

他们爱我们,只因我们是他们的父母;他们爱我们,只因想要跟我们生活在一起。

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纯粹

2

当孩子“不听话”时,你有没有非常生气地训斥他?

当孩子“不乖巧”时,你有没有非常恼怒地惩罚他?

当孩子“不懂事”时,你有没有非常愤怒地责打他?

我有过,我想大多数父母都有过。

可是我们却没有认真地思考过,成年人对孩子的呵斥、打骂,是否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所能够承受的生命之重?

2017年江苏徐州一名10岁女孩,在留下2页遗书和3分钟告别视频后,在家中服农药自杀身亡。

她在遗书和视频中提到:虽然父母经常打骂她,但是她不会怪父母,只会怪自己学习成绩不好。

她选择自杀不是父母的原因,是她自己想要看看天堂。

她希望自己走后,父母不要悲伤,要好好地生活下去。

她会在天堂照顾所有家人一辈子的。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泰兴黄桥一名9岁男孩明明,因丢失手机被其母毒打致死。

据邻居表明,明明经常遭受母亲打骂。

但是他却依然非常依赖母亲,希望母亲少点时间工作,多点时间陪自己。

这两位小朋友,都是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他们稚嫩的身体经常带着淤伤,他们残缺的心灵却渴望得到爱的回响。

他们努力在父母面前索求关爱,却得到一次又一次地暴打与伤害。

他们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独自舔舐伤口后,却依然选择原谅。

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懂得宽容体谅,他们始终满怀包容之心,接纳父母的粗暴无礼,相信骨肉亲情始终能带给自己爱的曙光。

3

4岁的薇薇从出生开始,就一直住在奶奶家。

她的父母工作非常繁忙,无暇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她只有在周末时,才能与父母相处半天时光。

薇薇时常想念爸爸妈妈。

虽然有芭比娃娃地陪伴也很好,但是她更期望爸爸妈妈在身旁。

虽然穿上漂亮的蓬蓬裙,能变成人见人爱的小公主,但是她依然希望爸爸妈妈没有那么忙。

薇薇就是在城市里,万千渴望得到父母重视、关爱的儿童中的一员。

这群无辜可爱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城市留守儿童。

龙应台的《目送》里有一段话:“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或工作繁忙,许多城市留守儿童只好站在家的这一端,看着爸爸妈妈的背影渐行渐远。”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知识和技术地变革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父母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应对外界地冲击和挑战。

我们总是在想:等忙完这一阵子,就可以好好陪孩子了。

可是,“忙”如浩瀚大海,永无止境。

孩子就这样,在父母忙忙碌碌的工作中,被无声无息地忽略掉了。

薇薇说:“我长大以后要挣好多好多的钱,足够我们全家人生活的钱。这样爸爸妈妈就不用再出去工作,可以在家陪我玩了。”

我说:“等你长大了,爸爸妈妈就老了。你有了自己的生活,可能就不需要他们陪了。”

她说:“那我不长大了,我只等他们老了,像奶奶一样待在家里的时候,我天天陪他们。”

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懂得坚守,他们一直在等待我们的关爱。

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珍惜陪伴,他们也会期待我们的依赖。

4

有一群这样的孩子,他们始终有孤独作陪,有思念相伴。

他们是农村留守儿童。

每个节日的午后,做完家务的他们,都会等在爸爸妈妈回家必经的乡间小路上。

他们有很多心事无处诉说,却在每次与父母通信对话时,依然告诉他们一切安好、勿念。

他们自己洗衣、做饭、务农、学习,他们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只为能与父母在城市中团聚。

他们天真地问奶奶:“为什么小鸡能与妈妈一起生活,而我却不能?”

他们也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却要背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他们也应该有权利享受美好的童年时光,却要与父母生生骨肉分离。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的特殊群体。

他们是生活在贫瘠土地上的小草,却比其它孩子更坚韧刚强。

他们对父母的爱就像雨后的向日葵,虽经洗礼,却仍念念不忘向着阳光盛开怒放。

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懂事、更坚强。

他们用稚嫩的肩膀迎接风雨地挑战,却用纯真的心灵守候父母归乡。

 5

在每个孩子身上,我们都会看到人初而为人的美好模样。

他们的笑脸如此明媚;他们的心灵如此纯粹。

他们所求不多,惟有爱和陪伴;他们所爱广泛,惟把自己独忘。

爱是一种信仰,孩子的真诚善良给予我们希望。

爱是一门艺术,孩子的淳朴明朗等待我们欣赏。

请不要忘记,我们是孩子最爱的爸爸妈妈,留一份温暖与尊重伴他们成长。

请一定记得,孩子的爱比我们想象的更纯粹,送一份理解和关爱随他们去翱翔。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三分钟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纯粹》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2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