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德里到布罗斯》是一部由珀尔·J.安德松著作的小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前几天看了泰戈尔文集,也是一位印度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泰戈尔本土居民不一样,本书的作者是瑞典作家,印度研究学者。
泰戈尔出生于“婆罗门”,一生致力于宗教改革。《从新德里到布罗斯》里的男主角却是一个“贱民”。这里的“贱民”并不是指他有多“贱”,而是一种地位低下,被当做奴隶的人群。
种族的歧视由来已久,只是历史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对于歧视现象也越来越少。但是就是有那么一个国家,他们将人分成四个等级,最高级的是“婆罗门”,后面依次是: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而“贱民”则是连最后一个等级都排不上的人群。这四个等级都是以世袭制度一直传承下去,所以当“贱民”的你想用自己的作为或成就去挤进那个四个等级,也是难以实现的。这就是印度,很现实很残酷。
本书的男主角,就是那个被排除于四等级外的“贱民”。和悲天悯人的作品不用,我在文中看见是男主角扑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却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正如他刚生出来时,被占星术士预言的那般:“这孩子长大以后,将会同色彩和形状打一辈子的交道”。这里的色彩是扑克日后的绘画事业,也可以看作他的人生。
他是被赋予力量的,他有着别人不一样的命运。我不知道这样的预言是真是假,扑克也不知道。所有人都不知道,但是扑克的母亲坚信,她在扑克童年里用她那颗坚定不移、善良的内心,引导着扑克前行的方向,深远地影响着他的世界观。扑克的母亲并没有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我们国家是有等级的,而我们是最底下的奴隶。我们不能去触碰别人,因为那是一种“玷污”。这样的话,扑克的母亲从来没有说过。虽然在长大的过程中,他渐渐地发现了这个事实,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蒙受了这个身份带来的很多不幸。但他的内心,是洁白的,他依旧是那个在雨夜被眼镜蛇保护的扑克。
洛塔的出现,是扑克人生最大的转折之一。因为这个瑞典姑娘告诉了他在外面,这样的种族歧视,是不存在的,它的存在,是因为文化的差异。如果说前面的扑克是不幸的,那么这一刻的扑克是幸运的。如果说母亲是他人生上的引导着,那么洛塔作为扑克人生中第二个重要的女人,给予扑克的是精神上的独立。如占星术士在棕榈叶上预言:“同他结婚的女子并不非部落中人……你不需要刻意追寻,她终究会找到你”。自从,扑克的人生才慢慢开始。
我看完书籍后,再看书的封面,那封面变得更加立体与形象。明明是平面的一张画,却有了生命的色彩。
那鲜活的色彩,是扑克人生第二大转折点。从新德里到布罗斯有多远?扑克用一辆二手自行车不远万里从新德里骑行到布罗斯,只为了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姑娘——洛塔。当扑克骑上自行车那一刻开始,他摒弃了印度带给他的所有。不管是屈辱还是幸福,那一刻,他只想回到洛塔身边。骑行的过程艰辛,困难重重,都抵不上心爱人在远方的召唤。让我心中怅然的是,扑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见到洛塔后,他胆怯了。他看见了更优秀更匹配洛塔的人,那个人也在等着洛塔回头。扑克这才意识到,家庭背景不同、文化的差异、语言的不通,都是他要面临的问题,甚至要去面对的问题。他跟洛塔说,他要回去了。原以为走到了终点就会遇见幸福,哪曾想,这只是开端。洛塔很伤心,她明白扑克的内心也是挣扎的。她哭着说,她不爱别人(那些优越条件的同城市人),她只想和扑克在一起。也许是洛塔的哭求,与坚定的心,给了扑克勇气。最终,他留在了瑞典,和洛塔结婚,找一份工作。他终于像预言那样和一个不在这个国家之中的女子结婚了,同色彩打一辈子交道。
珀尔·J.安德松用他对印度的研究,将一个突破文化差异、等级关系的爱情写进了书里。谁说这不是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谁又说这不是一种对印度奴隶制度的态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