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收藏家》是一部由日本作家大山诚一郎著作的推理小说,相信很多网友都已经看过,网友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01
最近一直在看推理小说,已经看过了几本阿加莎的推理小说,应该是文化相近的原因,比较起来还是日本的推理小说比较符合我的口味,简单地总结一下我对本书五个短篇的看法。
第一篇柳园严格意义上根本就不是一个密室犯罪,而是因为一个目击者的描述给所有人造成的一种密室杀人的错觉,小姑娘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全部过程,但事实是只看到了前半部分的凶手杀人,没有看到后半部分的受害者关门,所以就把她的刑警舅舅以及我这个读者带偏了,以为是密室杀人,苦苦思考凶手是如何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完成密室杀人。英语老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帮校长来完成密室杀人的最后一步的动机很站不住脚,仅仅是因为不想让学校的名誉受损,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第二篇少男少女案件比第一篇要好,作者在开头埋的一个伏笔非常漂亮,给人挖了一个姓名差的错觉,导致了之后调查的各种错位,给人一种不可能的密室犯罪。但是这种设计大概只会在理论中出现,实际中是不可能出现,相关亲属在录口供时,分分钟被拆穿,然后再分分钟搞定凶手。
第三篇是各种巧合形成的密室杀人,恰巧凶手1号在当天设计让受害者坠楼,恰巧受害者坠楼的时候被恰好要打开窗的凶手2号前男友目睹到,恰巧凶手1号当天弄毁了凶手2号的画导致被杀。
也就是说要形成这个案件中的密室杀人要达到多个条件。
1、凶手2号的前男友要在今晚来找她;
2、受害者要在今晚去凶手1号家按照凶手1号的设计,在拿自己被威胁的证据时坠楼;
3、凶手2号的前男友要在受害者坠楼的瞬间打开窗户目睹到过程;
总之,这一篇巧合太多。而且我还有一个疑问,受害者坠楼的瞬间为什么没有大叫一声,这样应该更符合实际吧!如果大叫了,密室杀人就不存在了,所以我觉得这一篇不仅巧合太多,还有漏洞。
第四篇是我认为五篇中最好的一篇。虽然这一篇的重心不在打造完美密室里,但是通过反向思维想为什么打造一个一眼就能解开的粗糙的密室,来最终确认凶手,我觉得很新奇。最后关于凶手名字的解释,有点脑筋急转弯的感觉,无伤大雅的小插曲一个。
第五篇让我想到了绫辻行人的《钟表馆案件》,通过制造时间差来让人做自己的不在场证明。第二起谋杀案的发生,栽赃嫁祸的痕迹太重,是个人都能看出是栽赃陷害的,凶手二号还是太愚蠢,强烈怀疑第一起案件能想到制造时间差来为自己证明不在场的一定不是她,而是那个死去的女医生,只是那个女医生万万想不到自己竟然作为陷害的手段而被同伙杀,原因仅仅是其同伙想让自己暗恋的男人彻底忘了自己的闺蜜。唉,女人为了爱情,真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闺蜜不要了,到手的分红也不要了,恋爱中的女人真是不能惹,暗恋中的也不能惹。
总之,这些短篇平时看看还行,比阿加莎的要简洁干练。
02
好久没有接触本格了,上一部看的还是一直被我误看成“泡饭夫妻”的泡坂妻夫的《十一张牌》,其中的布局与伏线实在令人惊叹。而这次大山诚一郎带来的则完全是另外一种体验。没有复杂的布局,没有惊人的诡计,取而代之的是扎实的密室设定和严谨的逻辑推理,并时不时加入逆转,再配合上短篇爆发强劲一气呵成的解谜过程,阅读时的享受难以言表。
本书共收录了五个短篇,并由一个不愿透露真实姓名,容貌永不衰老,来无影去无踪,每当密室发生就会出现的神秘人物“密室收集家”贯穿其间。
五个故事按照发生的年代顺序,依次为《柳之园》、《少年与少女的密室》、《尸体为何坠落》、《别有隐情的密室》和《雪覆盖在佳也子的屋顶》。
《柳之园》算是中规中矩的本格,由主人公目击事件,从而引发时间轴的推展以及地理位置的详解。解谜突破口的设计颇为巧妙,此外,本作设定的年代是1937年,那时还尚无鲁米诺反应,对读者自行破解谜题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主人公鮎田千鶴还在后续的《别有隐情的密室》中再度出现。
《少年与少女的密室》是一部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怎么想都不可能破解的密室,被一句话彻底点醒。密室其实本身并不存在,所有的诡计都在文中令人模棱两可的叙述中展现。最后一句提点到来之时那犹如醍醐灌顶的感觉让人浑身一震。逐一排除可能性的手法在本作中很好的被运用。同样,案件发生在电视尚未普及的1953年也自然是谜题的关键设定之一。
《尸体为何坠落》不算是非常棒的作品,因为真相实在是太让人意想不到了。有着太多的巧合和难以琢磨的突破口,令人很难产生解谜刹那豁然开朗的感觉。
《别有隐情的密室》,绝对的五星佳作。“密室收集家”关于制造密室理由的讲解深入浅出。解谜突破口和逆转发想的设计非常独特,配以最后一气呵成的逻辑推理,实乃近期所见最佳短篇。(极为推荐,故书评中不再透露更多)
《雪覆盖在佳也子的屋顶》,由于珠玉在前,导致这篇的引人程度大为降低。老梗的使用尚且略有新意,加上多重解答的效果,配以稳扎稳打从细微的线索中寻找突破口,算是普普通通的作品。
总体看来,这是本非常值得一读的本格作品。其间引入了一些新本格的思想和手法,以扎实的密室和精巧的突破口设计,辅以不同思维方向和角度的转换,通过短小精悍的篇幅,带给读者最直接的有冲力的解谜体验。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