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网友都看过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作品,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网友对居斯塔夫•福楼拜的《三故事》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很久没有读过这样的短篇小说,语言平实简练,情节平淡,却能给人带来充满色彩的画面质感和强烈的情绪感染,写实而不失趣味,客观而不失巧妙。想到他曾说过的一段话:“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寻找,直至找到那一个名词,那一个动词和那一个形容词”,这正是令我感到惊异的地方了,具有怎样的文字敏感度才可以在极大范围的常用词库去寻找一个最适合一个平淡故事的词语,并连缀成一件完美的成品文章?将福楼拜的小说视为教科书式的写作,其原因不言则明。
《三故事》一直被认为是福楼拜的几部长篇小说浓缩的精华,在题材上每篇都代表了他的一种风格类型。《慈悲?圣?朱莲的传说》是福楼拜对一则中世纪的民间宗教传说的描绘,朱莲最初嗜杀成性,之后在会杀死父母的诅咒下战战兢兢,离开父母,逃避武力,然而还是没有躲过误杀父母的命运,最终忏悔余生。这则故事的中世纪宗教气息十分浓厚,然而福楼拜并未置身其中,向读者传递信仰需求,而是单纯地用他的文学敏感来讲述一个故事罢了。《希罗底》是一则宗教故事,出自《新约》,围绕约翰之死展现了基督教内部纷争的混乱一天,这一篇依旧是通过客观而写实的叙述来重现故事。而我个人最喜爱的一篇是《一颗简单的心》,它讲述了一个“下等人”女仆全福平凡的一生,没有奇特的人生经历,也没有异色的人物,却让人读的津津有味,对这个平凡人的心情感同身受。这三篇故事分别是福楼拜三本长篇的缩影,《慈悲?圣?朱莲的传说》对应的是《圣安东的诱惑》,《一颗简单的心》对应的是《包法利夫人》,《希罗底》对应的是《萨郎宝》,将福楼拜长篇的精华浓缩到这一个短篇故事集,那么它受到如此的赞誉也不为过了。
怎样描写一个平凡的人?在《一颗简单的心》中,全福的心确实很简单。她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去爱,年轻的时候爱上一个男子,在欧班太太家做工时爱着她的儿女,之后爱着她可怜的外甥,最后是一只鹦鹉。她用一个小人物微薄的善良和爱柔和地撩拨着周围的人的心脏,也感染着我们这些读者的心。她的所爱一个个离开了她,她自己也随着爱的对象的消亡而走向死亡。全福越是接近死亡,越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慈祥平和的光芒,她的态度总是尘土般卑微,她弱小、忠厚,永远都在爱着其他人。在她不舍太太的儿女离家的时候,在她为那只鹦鹉尸体的模型操碎了心的时候,我仿佛看到的是一个母亲,只不过在我们面前佝偻着的是我们的母亲,而全福则像是所有生灵的母亲,大概这种最平凡的存在,同时也是最伟大的存在吧。福楼拜仿佛只写了一个女仆人的一生,实际上读起来却像是写了一个“神”,一个隐藏在穷苦人之间的具有“神性”的品德的存在。他对文字的敏感使得这个故事作为一个贫苦人的平淡一生来看毫不违和,然而这表面的无波澜下涌动的是柔和而滚烫的血液,这种内里的炽热激发出了我们的慈悲情怀,我们湿润了眼眶,对这种低调而又高贵的母性充满感恩的心情。
这一版的《三故事》收录了一篇福楼拜的外甥女对他的回忆——《亲密的回忆》,在这个短短的文章里我们能看到很多故事原型,也更能理解他在故事中流露的深厚情感从何而来。对于我们来说福楼拜是一本教科书,而对于他自己来说,能用自己的文字把珍贵的情感封藏起来,这真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了。
02
说起福楼拜,就不必费尽周折详细介绍一番了吧,他的作品被誉为现代小说的源头,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文学界普遍共识,引领现实主义风潮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可谓大师级人物。生前出版的作品算不上多产,除了最有代表性的《包法利夫人》,还有《情感教育》《萨郎宝》《圣安东的诱惑》《三故事》等作品,其中《三故事》属于福楼拜的文学精华,奉上了三篇精致的短篇小说。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了《三故事》,为敬仰福楼拜的读者在寒冬之际送来暖暖春风。
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在前序里开门见山提到:这是福楼拜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一本谦逊的小书。这个“谦逊”,大概代替了福楼拜本人的谦虚口吻,在笔者看来,亦或大多数读者看来,这是一本绝妙的好书。李健吾先生的翻译稳健铿锵,由于此版本翻译的时间为建国前,白话仍显生涩,然而语感颇为成熟,读来郎朗雅致,用现在很通顺的翻译体,未必会有这种韵味。
《慈悲·圣·朱莲的传说》以宗教神话为底色,就像东方民间故事,主人公总被赋予神奇力量,出生之际便有神人来指点,必有可为。福楼拜拿低姿态去写,把神当做人来写了,所谓“低处的神话”区别于东方神话故事那般——一直高悬在神堂之上,天神各负其责,好的神就是好的神,坏的妖怪就是坏的妖怪。
朱莲与父母住在一起,沉浸于人间的生活,因为杀欲膨胀,被施与报复性魔咒,即便他逃得远远的,依然无法改变命运,终做下罪恶之事,杀父弑母,于是再次逃离,乞讨人间,直至被耶稣感化拯救。这么一个神话故事,不是简单的善恶两极分化,在福楼拜笔下更显人世风情,圣朱莲首先是一个“人”,七情六欲的人,杀戒太盛,受到惩罚,故事的最后他还是认识到自己的罪恶,响应到神的感召。抛开最初故事带有的宗教教化性,笔者更愿意相信,福楼拜讲的是一个人怎样救赎自我的故事,如何成长为真正的人。他看重的是人性,而不是神话,但神话却是人物的背景,完成了一次升华。
福楼拜的小说就是范文,《一颗简单的心》写人物可以让你心底立刻留下亮堂堂的印象,且看小说开头,“提起欧班太太的女仆全福,主教桥的太太们眼红了半个世纪。”这一句的信息量够大,全福是谁?欧班太太的女仆,欧班太太是谁,主教桥太太们中的一员,而且还有告知,全福为人的好,让整个主教桥眼红,一句统领全局的描述,让小说一下子充满了吸引力,为什么“眼红”?如此一来,我们必须读下去了,且要读个究竟。
很久没读到令人心头一颤的小说了,《一颗简单的心》彻底俘虏了我,福楼拜是大师,为什么是大师?这篇并不讲究结构形式的小说经由平铺直叙便铸成了,仆人全福的形象在人情世故中愈加丰满,看似一个悲剧故事,但谁又不是看着亲友的生老病死,经历着自己的生老病死,最真切的莫过于全福这一颗向善的爱心,终于像圣朱莲被神灵带走那样,也奔向了信仰的最好境界,寿终全福了。一生都在奉献的仆人全福,最后在爱里获得了永生,难道莫不是伟大的世俗吗?
三篇小说皆扎根于宗教,那么,福楼拜是一个基督徒吗?在他外甥加罗·林高芒维勒的回忆录中记载:就艺术方面来看,他是无神论者。然而,他的文字里处处对信仰满怀敬重,特别是《希罗底》这一篇小说,还原了基督教重要的事件。所以回忆录又指出:“但是就他灵魂的需要来看,他是泛神论者。”《希罗底》描述了基督教内部的争斗,围绕施洗约翰遇害事件,再现圣经人物之间的恢弘叙事,仿佛福楼拜接过了大师们的遗志,将神圣的衣钵传递下去。他没有像荷马和但丁那样,用诗歌的手法去歌颂去憎恶,仍以史诗的基调通过现代小说的形式呈现出来。
福楼拜的观察力是非常突出的,据说,他教导学生莫泊桑,要像画家一样观察门前的马车,详细记录车夫和乘客的行为,还要传神地表达出来,后来莫泊桑通过学习使得写作能力取得很大的进步。福楼拜善于捕捉世俗的印象,善于描绘细节之处,比如人物的衣饰,房间里的摆设装饰,各种人物(就算不是主要人物)出场的神态怡情,地理知识图片都会有解释(出自《一颗简单的心》),看似不重要的背景都可以事无巨细地铺张,却在之后与故事的结合中,因细节的逼真和对日常生活的紧密关注,使得小说更加富有真实性,情感也异常饱满。
福楼拜的代表作是《包法利夫人》,属于他的长篇作品,而最好的短篇作品大概就是《三故事》了,这两本书正是文学爱好者们的珍藏必备品。千呼万唤,还是福楼拜!他对艺术孜孜以求,生前完全沉浸于文学世界,所以他能带给我们最好的作品,一直哺育着后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