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书评欣赏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书评欣赏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10:07:36 | 移动端: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书评欣赏

《葡萄牙的高山》是一部由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著作的小说,剧情精彩,扣人心弦,该书在网上的评价也是相对不错,一起来看看吧!

01

终于看完。

可能对于太有限的我们来说,思考真的是一种无谓的枷锁吧?

人生短短数十载,为何要给自己找那么多不痛快呢?思考过多或许真的无法改变任何事。

作者也是充满困惑的人吧。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思考为何活着,如何活着,思考道德的尺度。。。

可能作者也是痛苦地活着吧,或许写作是他的出口吧。向外传达他的思索所得,向外也向自己发问。

作者写作的修辞方式令我着迷。总是可以用简单的词句表达清楚一些复杂的意思,并且令读者觉得好理解 又更加有趣。深感作者的机智。

作者很擅长叙述,各种比喻拟人技法,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脑中全是画面感。无家可归:一个人失去了所有,经历了痛失所爱,内心除了绝望什么都没有了吧。从此倒着走路 是不是精神的错乱了?但是不知来由,就是要活着啊!活着很痛苦,为自己找到活着的理由吧。去找一尊耶酥苦像。嗯也算是一个人生目标吧。可是也是另一趟苦难的开始。漫漫长途,一辆越来越破的轿车,苦苦找寻,发现“他只是十字架上的猿猴”,找到了,好像就不重要了。发现自己回不去,也没有任何活下去的勇气了。死去的亲人、失手杀掉的孩子、迷茫、痛苦…绝望袭来,“神父,我需要你!”我不知道马特尔是否是一个基督徒,但是这样缓慢动人的叙述之后,有一种共鸣从我心底升起。无望、绝望也是我常常深切感受到的。跪下来痛苦,说救救我!承认自己的脆弱,承认自己需要帮助。

02

想先说一部我最喜欢的电影《降临》,一个“文科生拯救世界的故事”,最早知道这个故事,是在一个以约会为主题的综艺节目里,吴昕说:“尽管我预见了所有的悲伤,我依然愿意前往。”(Despite knowing the journey and where it leads, I embrace it.) 电影中,语言学家在破译外星人语言的过程中,获得了预知未来的能力,她脑海中不断闪回各种画面:她在教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写字、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和她吵架、一个在重症监护室里奄奄一息的女孩。在完整破译了外星人语言后,她明白了这个女孩是她的女儿,在她遇见她的女儿之前,她已经看到了女儿一生的故事,也看到了她所要经历的这一切崩溃、难过、悲伤。但她依然选择前往,选择和物理学家结婚,选择生下女儿。尽管我预见了所有的悲伤,但我依然愿意前往你一生的故事。

这个说法让我着迷,我已经知道了结局,我也看到了过程是“悲伤”,但我依然愿意前往,不就是很像我们的人生吗?我已经预见了结局是死亡,我也看到了过程不会轻松,但我依然愿意经历一遍这样的人生。人的七种基本情绪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只有一种,这意味着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不是快乐的。

说回我看完的这本书:《葡萄牙的高山》,作者扬·马特尔的另一部有名的作品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马特尔的作品有两个很鲜明的特点,他喜欢探讨人和动物的关系,还记得少年pi里,他用老虎表达人性中的恐惧吗?另外一点是,他执着于探讨宗教。而在这本书中,他同样用动物来探讨信仰的问题。

书分为三个故事:无家可归、归途、家园。三个故事环环相扣、互相连接,像昆汀的电影一样,寻找和解答的过程让人心急难耐而又甘之如饴。三个故事中的主人公:1904年的托马斯、1938年的洛佐拉医生、1980年的彼得参议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失去至亲,只留下无尽的悲伤和虚空。故事中还有一条暗线:金童和他的父母:拉斐尔和玛利亚。故事还有一个共同的象征:大猩猩。上一次作者马特尔在《少年Pi》中告诉我们,恐惧是老虎,这一次他直接告诉我们,耶稣是大猩猩。

1904年的托马斯,痛失妻子、儿子和父亲之后,决心从此以后倒着走路,背对世人、背对上帝,他在抗议,当生命中你所珍视的一切都被夺走时,除了抗议,你还能做什么?他开车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神父的圣物:一个雕刻着大猩猩的十字像,在开车的途中,还撞死了一个被誉为上帝之子、并有神迹的小男孩:金童。他的信仰崩溃了,上帝带走了他的儿子,他也对上帝做了同样的事情。通过神父的圣物,他意识到宗教的本质不过是掌权者控制民众的工具,作为凡人,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并不比动物高级许多,“我们是直立行走的猿猴,而非堕落凡尘的天使”。

1938年的洛佐拉医生,在距离新年几个小时的夜晚,遇到了妻子,她告诉她《圣经》和阿加莎侦探小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随后,来自葡萄牙高山区的玛利亚带着亡夫的尸体,要求他解剖尸体,以看到丈夫是怎样活着的。这部分最动人的,是老玛利亚关于对家人的爱和丧子之痛的讲述。只是,你如何记录痛苦,你又如何记录心碎?

在1980年的加拿大,失去妻子的参议员彼得,在一次参观后决定买下一只大猩猩,并带他回自己的老家:葡萄牙的高山区。在与大猩猩奥多的相处中,彼得活在了时间的每一个瞬间里,也看到了时间的平静和永恒。在一次徒步中,他在奥多的指引下,看到了光芒四射的伊比利亚犀牛,随后心脏病发,静静地死在奥多的怀里。伊比利亚犀牛像不可回溯的过去和无法阻挡的未来,而彼得正像是每一个最终的永恒的时间里找到真我的普通人。

马特尔致力于探索“人生的苦难会如何影响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联系”,通过这部魔幻又奇特的书,他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每一位读者:“人最大的痛苦,来自无法接受命运的无常,以及生而为人的脆弱。”我认为他不仅仅通过彼得平静地死在大猩猩奥多怀里的结局,来告诉人们,信仰可以疏解死亡,选择信仰就有了宁静。他也在选择信仰、质疑信仰,正如他在书中所写的,让信仰和理性和谐共存。

每次读一本书,我都在试图寻找“为了什么”的答案,“世界是个圈”,这是我最近经常说的一句话,彼得重走托马斯的路,回归托马斯寻找的宗教,《降临》中语言学家看到了生命的过程,仍然选择走向这个过程,也许寻找没有答案,寻找本身才是意义。正像我忘不掉的蔡康永所说的那句话,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太有意义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书评欣赏》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2217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