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救赎者读后感范文欣赏

救赎者读后感范文欣赏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10:07:50 | 移动端:救赎者读后感范文欣赏

《救赎者》是一部由挪威作家尤•奈斯博著作的小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这里整理了一些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01

如果按照写作顺序读奈斯博的书,还真不一定这么的刹不住。倒序看比较有意思的是,真的能看到每本书作者的改进。上一本《知更鸟》,奈斯博野心还比较大,这本《救赎者》就更专注,他已经明确知道自己擅长所在,不再贪图宏大的感情世界。黑暗中见真情,迷茫中显人性,才是奈斯博最迷人的地方。

看到这本书中的哈利,越发能理解在后续之作中他的痛苦。作者刻画的这位侦探形象,总是被自己的优点拽进苦恼的深渊。比别人更加敏锐的察觉到罪恶,比别人更惊觉的发现罪恶,而且已经日益无法分辨生活与侦探的区别,就像入戏太深。但身份就是警察,怎么办呐。哈利一直走在边缘,必须足够看清深渊的摸样,却也不能一步跨进那里。要命的是,他是擅长、喜欢这道边缘线的,可以让自己保证人生的清醒。

书里的凶手虽然自诩为“救赎者”,但更需要的恐怕是约恩,是哈利,是莫勒。约恩不是坏人,是懦弱,他既无法面对自己性格障碍,更不可能去对它进行改正,最可悲是他放纵了自己的黑暗,放弃了救赎;而莫勒也是软弱,他虽然不想但终抵不住诱惑滑进深渊,已经失去了被救赎的机会,一辈子都会被自己的忏悔和不安折磨。还是哈利的主角光环,敢于打破和面对,才能自己救自己。没有人能成为上帝,等待别人救赎是自我逃避的想法。能真正救赎的只有自己。

02

又刷了一本哈利·霍勒。

常常在想,奈斯博是不是按照自己的形象来设计哈利的。高大、瘦削、目光坚毅、落拓不羁。

受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影响,警察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阳光的,晒得黝黑的皮肤上闪亮着一对有神的眼睛,一笑会露出8颗牙齿,还应该会有两个酒窝,最好还能有虎牙。可是奈斯博告诉我们,这世界上的警察并不总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形象,他们也会迷茫、颓废、甚至有时会酗酒、办出常人理解不了的傻事。

拜作者所赐,我们认识并了解了挪威这个北欧小国,冰雪、海滩让她看起来那样迷人,而毒品、暴力隐藏在这些迷人的表象后,甚至也变得不那么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丑陋。

哈利系列作品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在案情不明的情况下,大量使用第三人称推进情节。而读者非常容易掉入作者设计的文字圈套里。虽然一再被奈斯博用文字侮辱智商让人有些恼火,但是小说剧情确实很吸引人,就像我们在听他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讲到一段突然打住不说,无论如何猜测总是猜不中结局,虽然无奈,但很诱人。

由于我读第一部哈利的作品是雪人,以后读得每一部哈利都忍不住要和第一部来比较。具体到这部《救赎者》,窃以为比《雪人》布局更大、悬疑部分较几部其他系列作品要弱一些,作品本身更像是借连环杀人案反映一部分社会现实的社会悬疑类小说。这一点跟东野圭吾类似《虚无的十字架》、《彷徨之刃》等作品有一点相似之处,和东野君的犹豫不定相比,奈斯博的选择更符合我的口味,当法律无可奈何时,选择一种看似更为激进、实则能够被多数人理解的方法解决更为合理。所以,约恩死了,他必须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

小说名为救赎者,明为书中不知姓名的职业杀手,暗指那些在生活中受过刻骨铭心伤害、至今仍在苦痛中难以自拔的需要被拯救的人。小说中哈利和阿斯特丽的露水情缘与匆匆结束、大量交代救世军这一组织、约恩的人格分裂和结尾哈利与玛蒂娜意味深长的告别,都在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唯一能拯救自我的只有自己。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救赎者读后感范文欣赏》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2219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