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批评家之死读后感书评欣赏

批评家之死读后感书评欣赏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10:07:51 | 移动端:批评家之死读后感书评欣赏

《批评家之死》是一部由马丁?瓦尔泽著作的小说,相信很多网友都曾看过,大家对这本书有怎样的感受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01

在南美洲的一只蝴蝶不经意间的一次翅膀扇动,竟然能使得两周后美国德克萨斯的龙卷风。当然瓦尔泽也没想到,他的一部《批评家之死》,就像德国文学史上的那只蝴蝶,只是微微震了震翅膀,就引起了如此轩然大波。

一个身为犹太人的批评家埃尔柯尼希,还有他的女助手玛莎·弗莱迪,他们两个在舞台上一唱一和,把作家们辛辛苦苦创作的作品拿出来当做一种娱乐消费品在大众媒体上娱乐观众,他们娱乐观众的方式就像小丑玩弄手里的悠悠球一样,自鸣得意。他们或嘲讽,或挖苦,或赞美,或批判,或蹂躏,或者糟践。就是这样一位蹩脚的批评家,竟然还特别受到大众的喜欢和崇拜,把他奉为德国文学的一座丰碑。

有一天这位老批评家无故身亡,并离奇失踪。他的死亡就像蝴蝶效应一样,搅动了整个文坛,这座死气沉沉的文坛忽然一下子活了过来,并为之沸腾。人们分为好几波,一波纯属于凑热闹的,久久平静的生活因为这颗石子起了涟漪;还有一波人是为批评家的死鸣不平的,他们心中的丰碑没了;另有一波人是猜测凶手是谁的人,他们最终把嫌疑人确定为作家汉斯.拉赫,只因为汉斯.拉赫的作品是批评家死亡当天糟践的最惨的,所以毫无疑问他成了众矢之的。当然拉赫的朋友米歇尔先生绝不相信这件事是拉赫干的,所以他一直在四处奔走,为拉赫寻找他犯罪不在场的证据,而这场文坛的闹剧也由此掀起序幕。

这场闹剧最后如何收场的呢?当然还是由这位蹩脚的批评家结束咯。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是幕后的导演,他用自己无形的手在暗中操控着这一切,并在阴暗中默默的观察着人们的反应和神态。就像一直在舞台上当小丑的他,突然躲到灯光照不到的地方暗戳戳的看着下一个小丑登场,并时不时的发出声声冷笑。最后自己觉得满意了,自己战斗结束了,便拉下了帷幕,打开闪光灯,重新粉墨登场,做回自己小丑的本色。一切都回归正轨,仿佛都没有发生过。

但是这期间那些大众们暗戳戳的阴暗心理却暴露无遗,他们为了维护老批评家埃尔柯尼希,宁愿去费尽心思去冤枉一个无辜的好人,而那个好人还是作家。我当然认为汉斯.拉赫是个好人,却被关进了警察局,最后甚至换到了精神病院,还给他强制使用安定剂。这是一个怎样畸形的社会?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的结果,却无视真正的现实,就像一群吸了鸦片的人,活在梦幻世界中,而一个正常的人却被迫送进精神病院!

让人好笑的是,作家汉斯.拉赫的作品在此之前一直无人问津,然而批评家之死却让人们对他的作品津津乐道,尤其对他的《犯罪的愿望》一书更是深度挖掘,一字一句的解读,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这位作家的杀人动机和方式,好像这本书因为他的名字和内容,就成了他成为犯罪嫌疑人的原罪一样。这可真是让拉赫先生没有意料到的。当米歇尔先生去看他时,他起初眼神空洞,始终沉默,最后他如同喃喃自语,又像是在控诉,“他不是在说话,他在吼叫。他觉得他离我们或者我们离他离得太远”。他那时候定然觉得这个世界很离谱,且又非常陌生,对于这个世界产生了极大的质疑和不解。想一想,一个蹩脚的批评家离奇死亡,而作家却锒铛入狱,这确实让人觉得很无语了。然而除过他的朋友米歇尔先生外,其他人都认为这一切理所当然,甚至连拉赫的妻子也这么认为。

瓦尔泽的讽刺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把这位蹩脚的批评家送上神坛,他最后被奉为爵士,并且成功成为贵族。我想,这一刻,这位蹩脚的批评家,通过消费作家的作品来娱乐大众的行为,竟然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崇拜,可谓是成功的给这个舞台上的猴子披了一件华丽的外衣,看着实在滑稽极了。

这让我想到了在《圆桌派》中蒋方舟说的一句话,“现代大多数人已经缺乏了一种阅读能力,一种读经典小说作品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在迅速退化!”我想这便是为何大众如此崇尚娱乐消费的原因吧,因为缺乏所以无知,因为无知所以向往,因为向往所以崇拜,因为崇拜所以盲目,因为盲目所以被愚弄,以及被蒙蔽,被欺骗。想到此处,实在有些可悲。

现代社会实在有太多的埃尔柯尼希这样的人,他们打着“批评家”的幌子,或者“教父”的旗帜,给无知的人们强行喂食灌输,而这些傻呵呵的群众还以为自己在享受美食,殊不知自己咽下去的都是别人咀嚼过数次的没营养的糟粕。

02

《批评家之死》的发表就像一声惊雷,将德国文坛炸的面目全非,然而在前言中大段关于反犹主义的争议的表现,在阅读过后却产生了一种本末倒置的感觉。忽略这有关政治影射和种族主义的无聊争论点,即便“死去的”评论家埃尔–柯尼希并非犹太人,对于这种权力浸染的德国文穴的反击依旧是重中之重,揪着权力的象征不放的行为不免太过愚蠢。

故事很简单,却又很复杂,在这个事件的漩涡中心有许多人物:在他著名的节目《门诊时间》抨击作家汉斯·拉赫之后留下沾血毛衣消失的文坛的权力神话埃尔–柯尼希;因为其动机和不在场证明缺失被关押的疑犯作家汉斯·拉赫;唯一一个相信拉赫无罪的友人“我”——米夏埃尔·兰多尔夫;信仰否定一切的萨图恩思想的出版商夫人尤莉亚·佩尔茨;像镜子一样反射和修饰柯尼希的作家RHH;被拉赫认为是文学家的狱友马尼·马尼;不断练习着巴托克的钢琴曲的沉默的拉赫夫人……在阅读到末章《粉饰乾坤》,瓦尔泽先锋的写作处理比假死讯更加冲击:兰多尔夫与拉赫的分裂在此时得到了整合统一,兰多尔夫坚定而“无理由”的相信成为了最真实的供词。好像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个轰动的“谋杀案”,但所有人都确信了同一个“真相”。

这个狭小却复杂的人物关系圈提示了复杂纠缠的思想内容。“死者”埃尔–柯尼希无疑是这个文坛政治群体关系的核心,他的意见是绝对的“非此即彼”,将任何模糊摇摆不定的可能性全部抹杀。而他的权力也是极端性的,用绝对的判断与能力(不管是真实还是谣言)营造神话,并接受世人的崇敬:“他是权力的化身,什么时候这权力轰然倒塌只会剩下那个嘴巴偏大的矮胖子”。

在之后的故事里,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被本书中与柯尼希最大的冲突人物拉赫视为文学家的狱友马尼,几乎是相反的柯尼希。马尼说“受迫害”应该以“受迫害的幻觉”的形式出现,在录音带中,他说:“我可以培养幻觉。永远盛开的思想之花。如果它不能永远盛开,我们就继续栽种。优化。什么都给优化。人们可以看出我培养的幻觉针对什么。针对苦难。包括我的苦难。”这无疑是对柯尼希的行为模式的最精确的总结,他培养着大众的审美幻觉,用极度唯我的审美来将大众审美固化成为真理,绝对的服从。他们有着同样散播思想的途径,也同样有着“非此即彼”的绝对思维,互为相反的理想主义者。马尼和柯尼希又是那么不同,马尼是弱者,是被控制者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付出全部的爱;柯尼希是强者,是控制者托尔斯泰,他接受全部的爱。于是,柯尼希主动成为伟人,而马尼则被动地在焚烧自己一千首诗歌的大桥上跳河自杀以达到显示自己存在的目的。“批评家之死”里死的不是批评家,而是“代人自杀”的马尼,马尼就像柯尼希在水中的倒影,投下石子马上就变得破碎。

而尤莉亚所推崇的萨图恩思想则是另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针锋相对:“两个乌托邦,一个结果。”“萨图恩是时间之前的时间,也是时间之后的时间。是乌托邦的死敌。”“道德是谎言的同义词”……在尤莉亚的眼中,任何能导致糟糕结果的原因都是错误的,被否定的,这种思想的力量也是对道德的否定,在这里则针对柯尼希用审美和娱乐营造的“道德”。

作为事件观察者和叙述者的兰多尔夫则将几股冲突柔和地弱化下来,将音符片段谱写成曲。兰多尔夫是拉赫观察这个世界的窗户,而拉赫本人的思想表达则主要集中在众人引用他的《犯罪的愿望》中(并由此给他“定罪”)。拉赫沉默,兰多尔夫旁观,他在柯尼希咄咄逼人的压迫下像马尼一样撤退战场,只不过并不像马尼一样决绝地用生命来获胜。而对于尤莉亚对道德的不屑,他也已经用沉默作出了回应,他之所以不为自己辩护,是因为“凶案”发生时他在情人的家里。道德不是拉赫眼中的主观审美,主观审美也不应该成为道德(虽然他无法控制),他选择沉默,是对妻子表达的最大的歉意。因此在兰多尔夫见拉赫夫人的时候也是沉默的,拉赫夫人弹奏的巴托克贯穿始终,是丈夫进行的思想交汇伴奏。

闹剧结束,柯尼希又回到文坛横行霸道,拉赫退出战场躲了起来,真正死去的只有可怜的马尼。即便不断揭露这“暴政”,结果却永远不会改变。在这个全民公决的时代,他们早已被选定成为被消灭的失败者。在尤莉亚和拉赫共读的《2084》中,娱乐与专制同时达到高潮,作家在玻璃房中表演作品,评论家则表演着非此即彼的权威选择。瓦尔泽的悲观预言将两种看似不兼容的特性糅合起来,再用相同的开头与结尾将我们带回那轮回的地狱。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批评家之死读后感书评欣赏》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2219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