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限速》是一部来自美国作家劳伦斯·布洛克笔下的作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网友对这本书的评价,一起来看看吧!
01
最初吸引我的并不是《解除限速》的书名,而是书名下的一段注解:“一则关于流亡与安稳、酒醉与清醒、抛弃与拥有的寓言。”它让我想到了《罪与罚》和松隆子的《告白》,我猜想,这或许会是一个关于罪恶、背负、重新出发的故事。
小说的作者劳伦斯布洛克,对于大多数喜欢推理小说的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作为美国当代硬汉派推理小说大师,劳伦斯可以说是非常的多产的作家,至今已撰写了超过五十本小说及众多短篇故事,他的马修斯卡德系列、雅贼系列、伊凡谭纳系列、奇普哈里森系列等都为人熟知。这本《解除限速》倒像是推理大师开启的另类风格,用短短不到5万字的篇幅,讲述了一个男人流亡到小镇后的故事,关乎恐惧与背负,更关乎轮回与宿命。
小说的主人公叫比尔,一个出场就带着身份悬念,他带着简易行李从一辆巴士上下来,到了一个叫十字溪的小镇。正如他此前从未听过十字溪的名字一样,这确实是一个人口结构相对稳定,又人烟稀少的小镇,正合他意。
故事便在十字溪展开。比尔凭借着厨艺顺利地找到了一份餐厅工作。在餐厅老板的安迪的帮助下,比尔的生活渐渐走上了轨道。他租住了明尼太太的房子,安静整洁,他每晚可以睡一个安稳的觉,第二天再步行去上班。
普通人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刮好胡子,穿好衬衣,打理好自己去迎接新的一天。比尔开发了新菜式,让餐厅生意不断变好。一周六天工作之后,还有一个休息日用来休整,那就找点什么事儿做吧,去图书馆办张借书卡是个不错的选择。他利用良好的缴房租记录顺利地办理了借书卡,还认识了女图书管理员。至此,每周的休息日好像变得更有期待了,他能和女图书管理员共进晚餐了。
故事发展到这里,都是极其平淡的日常生活,透着希望的光,很淡却很舒适。这大概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比尔的过往依然成迷,劳伦斯不谈比尔的过去,读者也不急着去探究,这种重新开始的平凡生活,让人感到平静和愉悦。
比尔的工作得到了加薪,有一个好住处,交了一个女朋友,甚至马上就能开一家餐厅做老板了。但是,过往似乎并没有被真正遗忘,回忆也没有打算放过他。
他好像干过什么坏事,这个坏事极大可能是杀过人,他记得不是那么清楚,只是猜测,但如果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又为什么会逃离?一面是女友温暖的爱,一面是被碎片回忆侵吞的恐惧。于是,他走向酒吧,喝下一杯又一杯,在路口停下,选择往哪一边走?
这是一个酒后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情的主人公,他好像在人生的又一个路口选错了方向。又或许,他一开始就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
沾满血的衬衣告诉他,他必须再一次逃离。离开安稳的生活、离开好不容易起步的事业、离开温柔的女友,就像是火车刚刚转入正轨才没多久,就又要急着变道调往另一个方向。
故事在此处,悄然而止。劳伦斯不告诉你,比尔到底干了些什么,他是不是真的杀了人。他给你的是一种绝望。这种绝望似乎在告诉你,你永远都无法重新开始。你背负着什么,你比谁都清楚,你可以选择不去想起,但是恐惧这个东西,却常常在人们最温暖的的时候侵吞你的希望。
“还有什么事情比得到所想要的东西更危险的呢?”当记忆深处,依旧留存着不堪又无法抹去的过往,人是否能够重新开始?这或许是这本小说提出的问题,同样它也用比尔的命运给出了答案。 实际上人逃避刑事追究后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对其无疑也是一种惩罚,这种惩罚包括道义与身心两个方面。即便比尔隐姓埋名之后,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他做过什么,但是当他想要过上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之后,他却极度担心过往被暴露,所以他去图书馆查自己的名字、查命案发生地、甚至查被害人。
这个世上,黑暗时常与光明共存,我们无法逃避黑暗,只有某一天当你直面黑暗,你才能够拥抱光明。 《追风筝的人》有一句说:“人们总是喜欢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
最后,再回过头来看《解除限速》这个名字,或许会发现劳伦斯一开始便不想让比尔过上驻足安稳的生活,他的人生无法“限速”,只有在不断的逃离中渐渐消亡。
02
故事开始的比较突然,自称比尔·汤普森的家伙轻装简行,匆忙从小镇加尔布雷斯搭乘巴士离开,途经另一座小镇十字溪时,忽然产生兴趣,并决意在这个陌生的小镇展开全新的生活。没有深刻的计划,没有确切的目标,一切似乎都是在随机发生。看见、转念、决定、生活,就是这么简单,他先找到一份厨师的工作,借厨师的身份找到住处,通过借书认识图书馆女馆员,再考取代替身份证明的驾照,最后甚至要买下一家小饭店。当一切都开始稳定时,宿命再次提醒他,请抛弃现在的一切,马上离开,继续赶赴命运安排好的下一个小镇。假如他还有下一次的机会。
这就是《解除限速》,一部5万字不到的中篇故事。第一次在国内出版,算得上是劳伦斯·布洛克“最新”的作品。坦率地说,与其之前创作的私探马修、杀手系列或独立作小城相比,《解除限速》都不具备让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可能只是劳伦斯·布洛克慢跑之后的一时技痒。可是,你又不得不承认,这个充满黑色元素的故事不容忽视,虽然不新鲜,却足以展现出布洛克炉火纯青的创作技巧,阅后值得再三回味。完全值回暴涨的书价。
自称比尔·汤普森的那位,在生活稳定之后开始回忆过去,心虚到通过报纸和网络去寻找过去。他想知道在北达科他州小镇加尔布雷斯是不是曾经发生过凶案,一个名叫威廉·杰克逊的家伙是不是正被通缉。进而,追溯到德克萨斯州小镇普莱恩维尤。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事就这么倒叙着清晰起来。从读者后知的角度去看,罪恶的源头显然是无法克制的酗酒。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从两盎司到两杯,从两杯到一瓶,做决定的是谁?化名比尔的家伙是个了无生趣的废材,因为酗酒而屡次犯下他自己都无法确定的罪行,而心虚让他不断逃亡,逃亡则让他失去人生的希望。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每一次的逆转都是在他将一切安顿好,试图开始美好生活的那一刻。这样的发展,当然是让常人扼腕,似乎他与美好生活又一次擦肩而过。但是,布洛克赋予人物的性格却让整篇小说在结尾处有趣起来。原来,你眼中的凶徒其实并不在意失去的一切,甚至辜负了爱他的人,而是庆幸自己走了狗屎运,他想的是:“现在你的机会来了。你可以扔掉累赘逃跑了。你可以吧一切都抛在身后”。真是充满喜感的一刻。
因此,从离开到离开,既是宿命又是必然。劳伦斯·布洛克用恰到好处的篇幅、平实无奇的对话、平淡到单调的生活以及朴素的思维,刻画出一个无奈的黑色轮回,勾勒出普通美国小镇的日常,就好像他在马修系列中所做的那样。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之旅,与处处存在着对比的画面,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流亡与安逸、酒醉与清醒、抛弃与拥有、疯狂与理性、已知与未知。日常的背后隐藏着未知的危机,没人知道未来会怎么发展。在中国典籍《老子》里面有这么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当你得到一切又瞬间失去,眼前一切如履薄冰,这是不是有点命运无常的感觉?这个无法捕捉自身命运的男人,或者说是无法自觉的凶手,往往是你我自身的镜像。我想,正是这种具有哲思的不确定性让人着迷。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