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遥远的星辰读后感范文欣赏

遥远的星辰读后感范文欣赏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10:10:53 | 移动端:遥远的星辰读后感范文欣赏

《遥远的星辰》是一部由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著作的小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这里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本书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对彼岸是真实,突然降临,于是有一刻我们尽情投入人生之戏,不曾想到掌声。——里尔克《杜伊诺哀歌》

诗歌对波拉尼奥来讲本已足够了,尽管他后来开始了写故事的庸俗行为。波拉尼奥并不是一名怀觚握椠的作家,大量创作小说,对他来讲也许也是一场始料未及的灾难。不过不管怎样,在他的一生中文学未曾缺席,他们像脱氧核糖核酸的两条螺旋一样,彼此长久凝视。

智利狭长的海岸线暗示着这是一个有着说不完故事的国家。《遥远的星晨》改编并扩充了《美洲纳粹文学》的最后一章,以阿图罗·B的视角,聚焦了一位替皮诺切特政权充当杀手的智利诗人阿尔韦托·鲁伊斯-塔格莱。阿连德政府垮台后,阿尔韦托·鲁伊斯-塔格莱改名卡洛斯·维德尔。他尝试将自己的文学理论注射到分崩离析的国家的血管中——为文学的崇高理想犯下故事感十足的命案、驾驶飞机在智利天空中写下短促的诗句、在公寓中举办恐怖摄影展并邀请权贵参加。总之,这位有着浪漫名声的年轻军官,用爱国和恐怖簇拥起了他的英雄面孔和先锋实验。很难说在书中没有波拉尼奥本人投射的影子:15岁的波拉尼奥搬到了墨西哥,对书的疯狂贯穿了他长发飘飘的青年时期,他像一个瘾君子一样逃学偷书,又如一名受虐狂一般疯狂写作。20岁时,这位跅弢不羁的阿连德支持者在皮诺切特政权上台后于故国被捕。

波拉尼奥善于叙事,但是他经常像挑虾线一样把人物猛地从故事从抽离。甚至是在《2666》和《荒野侦探》里,“寻找作家”都是故事的主题,而人物常常只留下扑朔迷离的传说和踽踽独行的侧影。美国南方派小说家奥康纳习惯在小说中放置一个精巧的触发装置,即“天启时刻”,它意味着在某一瞬间信仰对个体的感化,这是心灵上的自我救赎。在波拉尼奥这里,相同的信仰就是文学。这位日后声称“文学加疾病等于疾病”的现实以下主义者,尝试展现文学对于作家的诱惑。文学的感召与力量几乎构成了整本书的循环系统。波拉尼奥把写作本身看作一种颠覆性的力量:充满危险和诱惑,像海洛因一般具有成瘾性。在他的小说中,女服务员、足球流氓、律师和偷车贼都能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在那个充满毒品、枪支、皮条客的拉丁美洲,这些无疑是对生活的反抗。在《遥远的星晨》的第一章里,即使面临军事镇压和离奇失踪的双重恐怖,青年学生仍凭借着诗性般的激情建立了一些看似无望的文学世界。而在该书的结尾,文学又成为了寻找维德尔的线索,勾连着无数被遗忘的往日时光。

一如拉丁美洲常见的革命一样,这些沸反盈天的抗争走向了宿命式的“失败”。困惑在小说和波拉尼奥的人生中是一场精彩的互文。生活本身就充满了疑问。关于时代的不安与宁静间歇出现,涉及故人的回忆与谎言彼此缠绕。诗社创办者胡安·斯泰因到底是传闻中骁勇善战的丛林游击队成员,还是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最终死于癌症?过着安稳生活的评论家迭戈·索托,为了保护被新纳粹分子殴打的流浪汉,在火车站被砍死,这一切是不是一场宿命?在小说神经质的描绘和戏剧性的独白中,生活是充满未知的,而死亡本身也许就是不真实的。这可能是当时智利的常态,是波拉尼奥自己的过往。在“幸福即将到来”和“智利人民的生活一切正常”的口号下,友谊可以因为阶级差异像细胞一样消噬,理想也会囿于鹰犬塞途如蚯蚓那般隐遁。二十年后,在阿图罗·B,或者说是镜像波拉尼奥的想象中,曾经最了解维德尔的胖妞在医院工作,放弃了除了看书以外关于文学的一切,她活下来了,结婚了,过得很幸福;曾经关注着其他文学者的比维亚诺·奥赖恩在鞋店中工作,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理想,后来终于写出了畅销书。而对于阿图罗自己,“这是我从怪物横行的星球上传递的最后的信息。我再也不浸淫于文学这肮脏的海洋。从此以后我将低调地写我的诗,找份工作糊口,再不打算出版我的作品了。”文学是多么悲哀啊。

波拉尼奥23岁去了欧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智利忘记了他,他彻底从文学版图里消失了。在后来的采访中,他承认自己刻意远离了在墨西哥城那个充满文学与艺术的社群,做着看起来离文学最远的工作:洗碗、摘葡萄、当守夜人。和嬉皮士不同,这种充满绞刑架式幽默的人生不是波拉尼奥自找的,他并不是故意去体验一切,把自己的生活过成日后小说的素材。这种被迫的体验本不必太多,关键是要有足够细腻的情感。所以波拉尼奥强调阅读的作用,怀念现实以下主义者们的热情:他年轻的时候用行动反抗,远离智利后,用小说进行叙事革命。

波拉尼奥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那些为了诗歌走火入魔,甚至在淋浴时阅读的英雄们,大多数都在后来的生活里一事无成,也不清楚是诗歌失败了还是他们失败了。”汉娜·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现代人并没有被抛回到这个世界,而是被抛回到自身。在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后,波拉尼奥开动了自己精巧的写作机器,为了留下一笔遗产。他在进行一场元叙事,在对自我的指涉中复刻自己的人生片段,试图再一次重申对爱与美的追求。

现实以下主义的共同奠基者马里奥·圣地亚哥1998年因车祸在墨西哥城去世。乌利塞斯·利马终于脱离了痛苦的人间,成为了小说里阿图罗·贝拉诺永恒的同行者。虽然现实以下主义在罗贝托前往巴塞罗那的那一刻表面上已经解体,但是波拉尼奥说,他和他的朋友们一直在为”一个死去五十年的理想“而奋斗。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20岁时所遭遇的这一切都无法从作家的记忆里消失。“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并不希望我的儿子在他年届二十时也遭遇我那时所经历的事情,但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二十岁时刻骨铭心的——爱情、友谊、监禁、死亡的危险,所有这些经历都浓缩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那段时间仿佛永无尽头,而我在无眠和匆忙中度过了这一切。”也许在波拉尼奥的小说中,文学是他写作的内容,而不是他正在做的事;在波拉尼奥的生活中,关键不是通过文学创造什么,重要的是文学本身。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遥远的星辰读后感范文欣赏》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2247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