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书评欣赏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书评欣赏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10:11:07 | 移动端: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书评欣赏

由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著作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下面就来一起欣赏吧!

有回忆才是完美人生。——普鲁斯特

忘了是谁说过:所有谈论普鲁斯特的人,百分之九十都没有读过《追忆似水年华》。这句话起码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追忆似水年华》盛名于世,值得一谈;其二,《追忆似水年华》之“难读”,更是令人望而却步。

其实,这本(套)书我买来已经有几年了,放在书架上一直没看,别问为什么。后来我发现,只要喜欢阅读,大多数经典你都是绕不过去的。经典作品中的诸种要素都会在后世作品中被反复引用,那么,如果你没有看过这些经典作品,就必然对你平日的阅读形成诸多障碍,所以,最近我有意的开始增加经典阅读的分量。而普鲁斯特这本《追忆似水年华》作为世界现代文学史上的航标式作品也必然被列入了必读书目,更何况我还“恰巧”有这本书呢。

说实话,这本(套)书的阅读过程并不总是令人愉悦的。且不说近300万字卷帙浩繁的煌煌巨著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阅读,普氏巨细无靡的细节描写更是让人抓狂:吃个糕点可以写上几万字,一场趴体可以写上几百页,很多看起来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被普氏郑重其事的反复描摹,有时候你不禁会痛苦告饶:好了爷们儿,这事儿咱就写到这儿吧,谢谢谢谢!

还不止于此,这本小说(好吧,不管它有多大程度的自传性质,总归还是个故事吧)其实没什么精彩情节可言,200多万字读下来,无非就是家长里短。没有起承转合,甚至没有卒章显志。有的只是期期艾艾邻里八卦:谁的家世老底、谁的风流韵事、谁是风月流莺、谁是娈童癖、谁和谁百合谁和谁搞基,以及我和我的小女友们分分合合的情感肥皂剧……真的,就故事本身来说,冗长乏味乏善可陈。我觉得我这么说一点儿都不过分。

那么,这本书究竟好不好呢?

好!

普氏以前无古人的写作方式将自己的一生,特别是每个人生节点上的所思所想完完全全的剖析开来,让我们真实而细致的看到一个人对生活的情感延展。在对人生短暂与永恒时光的校对中体悟生命的流俗与光辉,在情感于理智的冲突中解读人性的卑怯和坚忍。普氏毫无保留,连同自己的敏感、猜忌、善变等所有的情绪和情感都呈现给大家,让每一个读者切切实实的参照到一个活生生的自己,正如普氏所言:“自我是我要写的另一样东西,其内容更丰富,而且是对不止一人而言的自我。”他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孤独,以及在这孤独中滋生的对于生活、生命的敏感思量,我们怀抱美好,也心怀阴暗,我们执着,也执拗,我们满怀希望,也满怀怅惘……“我觉得,他们不是我的读者,而是他们自己的读者……因为有了我的书,我才能为读者提供阅读自我的方法。” 

另外,这本(套)书的好不仅体现在它的写作形式和作者的坦诚上,普氏的文笔同样令人钦佩。每一帧画面都描摹精当,每一处场景描写都可以当作范本单独考究,也无怪乎本雅明这样品论《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的十三卷《追忆似水年华》来自一种不可思议的综合。它把神秘主义者的聚精会神、散文大师的技艺、讽刺家的机敏、学者的博闻强记和偏执狂的自我意识在一部自传性作品中熔于一炉。

“孤独是一种精神沙龙。”普氏在近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下,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开创“意识流小说”先河的煌煌巨著,其冷静客观的态度、精巧细腻的文笔无愧世界当代文学的典范之作。

至于本书的版本,我读的这一版大概是最早的那套中译本,多人合译。译得最好的当属李恒基的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也可能是阅读的兴奋点下降,也可能是作品本身情节的变调,当然,也可能是翻译本身的问题,总之在读第二部的时候落差还是蛮大的。至于现在的市面上哪个译本更好,我觉得能对此发表意见的大概都是在吹牛逼吧,毕竟能通篇读完一个版本就很不错了。

好吧,也可能你是专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书评欣赏》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2249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