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走遍》是一部由三毛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网友对这本书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01
一直都是不喜欢三毛的,大概是因为,不喜欢她以一条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的结局,忘了从哪看到了她的一本关于撒哈拉,关于秘鲁的游记散文,于是,买来了《万水千山走遍》,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真的为我打开了一个关于旅行的新的视角,她可以一个人,在那么早,鲜有如今这么多游记攻略的年代,一个人去到那么危险重重的地方,她敢住那里充满各色人,甚至有人挑衅的青旅,她敢跟一个陌生的美国女生交朋友,她会因为善心,冒着没过腿的泥水,去听一场只有两个观众的演奏,她甚至敢在从秘鲁回来的路上,遇到无良的不管非旅行社人员的当地人,去跟他们争论,可以在那里因为大雨住那么久,只为了去看她想去感受的马丘比丘!
大概,刨掉我不够流利,无法实现随时随地自由沟通的英文,遑论更多的西班牙语,法语等等语言,单单是这份勇气,就是我所无法企及的。是的,我想去感受,想去感受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想去探求他们的文化,历史,人文,想去感受他们的生活,或富有,或贫穷,或充满了信仰,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我太想去感受了!
大概,这也是读一本书,所带来的意义,不仅仅是你仿佛跟随她看过了马丘比丘,更多的是,让你知道,你想要什么,你的心在哪里,可以让你面对生活中琐碎抑或艰辛抑或龌龊等等可能带来负面情绪的事情的时候,很是云淡风轻。因为你知道,你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跟这些事情较劲,你知道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有人活的比你艰辛一百倍,有人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尝着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都不及书中字能带给你勇气,信心和方向!
无比痴迷非洲,痴迷东非草原上奔跑的动物们,又在读一本书《肯尼亚,很甜》期待看完,能为我带来更多美好!
02
以前每次看书之前都会大致看下出版社对作家的一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三毛于我在之前也许是海峡两岸的陌生人,但是随着越读三毛,越觉得自己离三毛越近,再看出版社那一页写的作家简介就再也不能满足我对三毛这位流浪作家的另一种欣赏与感激.
也许我们很熟悉三毛,绝大多数是因为她的那一本<<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最感叹的也莫过于她与荷西之间的相知相惜的爱情故事.如果真正地去了解一个作家,了解一个人,我觉得更多的是读她每一个阶段的书籍,然后提起笔来,你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去形容你读过的这个生动的人,现在我就是这种心情.
了解一个作家就是除了她的热销书,还有她的一些偏冷门的书,不管是冷门还是热门,全都通读一遍,这样是不是会更理解三毛的心情,也会懂得三毛为什么有时候会这么感性,会神色黯然;你也会懂得为什么三毛有时候这么倔强,只要是她做的决定就一定会去完成;你也会懂得为什么三毛其实是外冷内热,你可以想象初次与三毛见面的场景,刚开始见面的距离感,只要你是真诚热忱的,这样的你是一定会融化三毛这颗敏感的心.
上次读的是三毛的<<雨季不再来>>,读完这本书,我才对三毛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的我只是听别人介绍三毛作家,也只是看出版社对她的介绍,我想我现在对三毛这位我尊敬的作家的形象是比以前具体得多.三毛之前是二毛的时候,其实就是因为教育的一些原因逃学到坟堆看自己想看的闲书,二毛那个时候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好孩子,因教育而被伤害了自尊心,从此也就不想去上课了,我也是从读书时代过来的,虽然情况不大相同,但不得不说二毛比我早熟得多.自此逃学之后,我也惊叹于三毛家里的两千本藏书,并且通过看<<万水千山走遍>>这本书里三毛的助理米夏对三毛的评价非常高,谈到三毛时赞叹三毛的读书过后的过目不忘,并且擅长西班牙文和德文以及中文,每次与别人交谈时,总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我觉得这些都得益于三毛少年时期读的那两千本藏书,还有后来遇到的美术恩师的启发以及后来有机会到马德里去念大学,三毛其实是一个非常热爱读书同时也是不想让爸妈操心的好孩子,所以在学校读书的时候真的是非常拼命了,那个时候她的建筑欣赏,西班牙文和德文功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后来在去撒哈拉沙漠之前又非常努力地工作,经常会有一个翻译的工作,同时要定期地给报社回稿,工作的任务量还是比较大的,三毛在流浪之余,真的不是我们平时所想象得不食人间烟火得一位女子,正好相反,她是非常真实的一位女子,她体谅父母的心情,她不管是逃学期间还是上学期间,从未放弃过读书,恰好是三毛的早熟和青春期的叛逆成就了三毛这位独立于世的作家.
再来说说这本书,强烈建议先去看三毛的少年时期<<雨季不再来>>和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不过相信很多读者看过后者,可以再去看看三毛的少年时期,你会发现很多你对三毛认识的不立体,读完之后,三毛的很多情感你也就明白了.这本<<万水千山走遍>>,可以说说是作家在丈夫死后终于鼓起勇气决定去南美寻找内心的那一片净土而再次出发的作品.在这本作品里面,其实你会时不时得感受到三毛对丈夫的思念,很可能是一对相互依偎的夫妻,或是远方的一对青鸟,或是lost city里废墟里面感受到的片刻宁静,亦或是在甘肃想把自己也长眠于敦煌附近的一个坟坡上.其实她内心是相当痛苦的,虽然我不能完全感受到那种失去最爱之人的切肤之痛,但我知道三毛一直在强撑着生命,看到最后,三毛的内心是想慢慢放下,去追寻他的脚步,想去到另外一个世界,在这本书都有很明显地表明这些心理活动,所以刚读完三毛的这本书还不能完全地走出来,而她穿着一袭长袍,平静而又满足地在我地世界里面进行穿梭.
除了三毛在这本书体现了自己的感情和一些灵异感应的世界之外,三毛是一个热爱美食的女孩子,像很多普通的女孩子一样,她也特别喜欢去当地的的街边美食,我记得里面有一篇是写玻利维亚的烤饺子,呆了大概几天就吃了大概36个"沙嗲娘",三毛把这个译作"沙嗲娘",一餐大概配2个差不多,里面有多汁辣味的鸡肉,猪肉,马铃薯,洋葱,外裹一层面粉皮,再经过玻璃烤箱烤出来,味道那是相当不错的,一百个沙嗲娘不到中午就会卖完,看来本地人也是非常喜欢把这个当作早点的呢,三毛在描写玻利维亚的时候,内心是温暖的,温暖到读者所感受到的玻利维亚的风土人情也是充满了当地人民的朴素和真诚,只要是给了小费,当地人会非常感激你,并十分善待你,并且还有一点,就是玻利维亚是高原中的国家,世界最高的首都和高尔夫球场都是在玻利维亚,也被誉为"南美的西藏",国内的西藏一直是我想去的圣地,现在内心里又多了一个异国的念想,想必不久的将来,我也会去到我心灵感应的地方"玻利维亚".
不仅如此,三毛还是一个非常正义且善良的孩子,当时各国游客对"失落的印加城市"马丘毕丘特别痴迷,一部分的人当天坐火车准备回来,一部分的人当天没有回来,当然这部分没有回来的人因为洪水泛滥失踪了一些人也死掉了一些人,但是在路上的一部分人当中,当时洪水挡在路上,火车也停了没办法运行,而后来的大巴也只会带上旅行团的人,而非旅行团的人是不让上,前两辆旅行团的车都没有让三毛等这批非旅行团的人上车,等到第三辆车来的时候,三毛除了争取上车,同时也再跟旅行团的人和司机争取其他非旅行团的人上车,让老人,小孩还有妇女地先上车,想想一个看似柔弱地中国女子在国外有这种正义之举是非常勇敢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如果我们不仅仅将眼光局限在三毛与荷西的这段故事上,你会发现三毛本身就闪耀着属于她自己的人格魅力.
之前我也读过南美的一些游记,时代不一样带来的思考也不一样,我之前读的是傅真写的南美洲,可能更加现代化,而三毛笔记的更多的是那个时代的历史人文风情,这两种如果结合在一起,等到我自己去的时候,感受是不是又会不一样呢,很期待去南美洲的我.
03
万水千山走遍,就以此为题吧!我内心深处的渴望,三毛做到了,可能这也是我喜欢她的原因,但更让我着迷的是她本人,那个明艳靓丽的女子。可惜我出生时她已不再,未能见面,只能靠她的作品神交,有点遗憾,都说相由心生,真想看看她本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照片上看来的总不够真切。
是个怎样的妙人儿走遍万水千山呢?开篇的经历便让我惊讶,原谅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国百姓,全然不知上流社会的生活,更不知墨西哥人的上流社会的交际是个什么样子。那种开放的自由对我多年来的观念发起了挑战,冲击力太强,轰得我连渣都不剩。到底要拥有怎样的内心才能容许伴侣自由的寻欢,是怎样的婚姻让人通过寻欢来逃避?如此频繁的聚会,人们在家庭的束缚中寻找自由,在漆黑的夜里,在一处看不见的角落,放纵自我。
婚姻成了牢笼,看似光鲜亮丽,谁知道里面禁锢的是野兽,还是一具懦弱的躯壳呢?我们这些外来人,没有人约束,该如何自处?不知,三毛坚持自己,或者说这对三毛来说不是释放,只是弱者的喘息。是啊!对三毛而言,这怎么可能让人得到解脱呢,她与荷西彼此深爱,视对方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混混沌沌的纸醉金迷不过是自我麻痹罢了!那千山万水才是心中向往。
在万水千山的旅途中,三毛讲述了一个故事,关于“心湖”的故事,在心湖边上有一群人过着简单明镜的生活,不知功名利禄,不管人情世故,以星空做帷幕,与牛羊为伴,那心湖就是信仰。这是三毛的一个梦,她深信这是她前世的记忆,为此还找寻心湖存在的印记。冥冥之中有什么在牵引着这个忧伤的人儿,三毛找到了她的心湖,灵魂的归处,但今生还要继续,有未了之事等着人去做,不可就此撒手。虽然眷恋着这与世无争的佳境,却也走得坚决。
最惊心动魄的旅程当是游览马丘比丘遗址,八二年的时候,旅游业还不如现在发达,三毛去的时候赶上了雨季,道路不通,千呼万唤总算盼来了通行的列车,却在返程的时候有遇上降雨,淹了路,列车停运,只有旅游巴士来接应。偏偏在这个人命关天的时刻,一整车的人亟待救援,巴士司机却说只载旅行团的人,三毛愤怒了,拉美长长的旅行中,这个温柔的女人从未有过如此的愤怒,在哥伦比亚被人骗钱时是微笑着离去的,遇上“索诺奇”(即高原反应)选择默默地忍受,坚持下去的。可,是人都有一根弦,不得触碰,那是命。这性命攸关之时有人告诉你我只救自己的客人,车上明明有那么多的空位,为什么不载人呢?为什么不呢?哪里只是位置是空的,人心不也是,空得什么都没有,没有恻隐之心,没有悲悯之意。幸好,三毛不是这样,她在争取,在呐喊,为更多的人能生。
“你来自哪里?”
“中国台湾。”
个人的力量终究太渺小,太多的人没上车,但三毛的抗争还是唤来了一个人的响应,他加入了三毛的队伍。不够,远远不够。可三毛,她一个人,一个女人,她的抗争,就像一颗石头投入湖中,原以为会溅起一片水花,可现实却连涟漪都难有,这是一滩死水。到此刻,她还能做些什么呢?车子启动了,其他人仍然沉默,那些鲜活的生命渐渐远去。
这是整本书中三毛自述的最后一个故事,我不知道她和助理米夏的终点在哪里,但三毛的旅程故事到此为止,是马丘比丘的那一场逃水耗尽了心力?这本《万水千山走遍》总让我嗅到一丝淡淡的哀伤,《撒哈拉的故事》那种甜蜜的幸福,对生活的热爱已不复存在,是被荷西带走了吗?
前几天,看了一档综艺节目,里面谈到了三毛的父亲陈嗣庆写给三毛的信,他太了解三毛了,他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理解女儿,在失去孩子的苦痛与看着孩子痛苦的活着中,他没有自私的要求三毛做到后者,作为一个父亲,自己的痛苦都无处排解,还要顾及年迈的老妻的感受。
我无法指责三毛什么,她的苦痛只有她自己知道,一个对今世不再眷恋的人,一个心已不在这个世界的人,要怎么活?她尝试过,也努力过,走上这条路,三毛的父亲陈嗣平先生早有预料。心里明白是一回事,面对现实又是另一回事,内心要承受多少的苦楚我无法想象,我想陈老先生一定挣扎过,痛苦过,最后不得不放手。
愿三毛你,在另一个世界能与荷西重逢。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的心也跟着起起伏伏,难以平静,也是感慨太多,才写了这篇感想。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