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琅琊榜读后感集锦

琅琊榜读后感集锦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5 10:12:33 | 移动端:琅琊榜读后感集锦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由胡歌、刘涛和王凯等主演的《琅琊榜》,但看过原著的有多少呢?小编这里整理了一些网友对原著的读后感,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欣赏吧!

01

我是先看电视剧再看小说,这样对于主演的样貌已经定型,可能与其他人感觉就不一样啦。

 这本书主要是梅长苏帮助靖王上位的故事。故事到了选靖王那基本就能确定结局啦。诚如其他人说的那样,太顺风顺水啦。这一路走来差不多都在梅长苏的算计之下,偶有突发事情也能被他巧妙的解决。

一想到天才就本能想到诸葛亮。当然表面上这两者是不能比较的。因为一个是权谋,一个是军事。但是其中内核是可以拿来比较。这也是为什么同为天才,梅长苏看上去就有点不真实,而诸葛亮就真实呢?首先当然是确有诸葛亮,其次是不确定性。正所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诸葛亮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是梅长苏却是智者千虑万无一失。还有一点是诸葛亮的对手都是会去见招拆招,诸葛亮也不是全盘掌握,而梅长苏却是感觉拿着攻略在跟其他人斗。

再谈梅长苏周围都是一群重情重义之人,在江左盟里出现人物性格都太单一,首先是唯梅长苏命是从,二是重义气。其他人物性格描写让人记忆不深刻。这样就给人一种空中楼阁一般的情义。

虽说 琅琊榜 确有以上两点,但是这不得不说是一本好看的小说。

02

《琅琊榜》作为2015年大热的网络小说,还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可谓一个成功的IP。它在情节和人物刻画上可谓可圈可点。步步为营的权谋争斗,暗流涌动的太子党争,将大梁山雨欲来的环境描绘的细腻真实。而梅长苏、萧景琰、蒙挚等人的塑造也可谓栩栩如生,令人过目难忘。

可是,《琅琊榜》作为一部小说,仍有许多瑕疵。这些瑕疵大多数与情节无涉,只关乎历史细节等问题。虽然说小说毕竟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但我相信精益求精总是没有错的。接下来,我们就从历史的角度来细细扒一扒《琅琊榜》中的错漏。我这里用的《琅琊榜》来自四川文艺出版社,是电视剧播出之后的“修订版”,大概也是现在市面上的通行版。

从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我们可以看出,故事是发生在萧梁时期。南北朝时期的梁可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朝代。开国皇帝萧衍曾经三次舍身佛寺,弄的百官惶惶不安。萧梁国祚五十五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故事放置在这个历史背景当中,并无不妥。

但是,故事开篇第一句就露了怯。“金陵”是我们大家熟知的南京古称,但是此时,南京作为首都却是名叫建康。金陵一词来源已久,相传是楚威王于石头城筑金陵邑而得名。但在三国时,孙权定都于此,改名建业(此前叫秣陵)。之后魏晋和南朝就一直叫“建康”。

而故事当中的的北燕和大渝在这个时期是根本不存在的。北燕早在五胡十六国的时候就被北魏所灭。而北燕的皇族姓氏是冯而不是拓跋。在这之前,燕的皇族姓氏是慕容。顺带提一句,金庸《天龙八部》中,慕容博心心念念要恢复的,就是这个北燕。大渝听名字应该在重庆一带,这个地方在当时是在梁的版图以内的。

还有,故事开篇就写到为霓凰郡主选郡马……郡马?那是个什么东西?我只知道给公主选的叫驸马,难道郡主的夫君就叫郡马?要知道,驸马一词原本是来源于驸马都尉。这个官职在汉武帝的时候设置,顾名思义掌管副车之马。到了魏晋时期基本形成惯例,成为公主丈夫的专属官职,也就渐渐没有了实际工作。所以这样看来,郡马一词大大不通。不过,“郡马”这种误称由来已久。欧阳修的笔记《归田录》中就有:“官制废久矣,今其名称讹谬者多,虽士大夫皆从俗,不以为怪。皇女为公主,其夫必拜驸马都尉,故谓之驸马。宗室女封郡主者,谓其夫为郡马,县主者为县马,不知何义也。”称谓虽有,但都是民间讹称,像言豫津等人自不应当犯这种错误。而且故事的历史背景离驸马制度形成相去未远,更不应当有这种荒谬的叫法。

至于官制方面,《琅琊榜》当中的错漏就更多了。作者在用的时候往往只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官职信手拈来,并没有考虑它是何时出现的。比如说“京兆尹”这个官职,一般只会在国家定都西安的时候才会用这个称呼,其他时候似乎并没有这个用法。再比如沈追担任的户部尚书这个官职,是到唐太宗以后才确定的。户部在隋朝名为度支,唐初改为民部。后为了避李世民的讳,于是改为户部。而书中出现的科举,更是到了隋朝才开始的选拔活动。南北朝时期虽然有选拔性考试,但绝不是科举。还有靖王推选的主考官程知忌说原先是凤阁阁老,但“凤阁”一词是到了武周时期才出现的。武周时期,武则天将原先的“中书门下平章事”改成“凤阁鸾台平章事”,所以凤阁其实是中书省的代称,而在此时还没有这个称谓。至于“春闱”,也是唐代以后才有的,对三年一次的会试的称呼。

对于一部架空历史的小说而言,这些考证不免过于严苛。但是在我看来,既然要以历史为背景,就不能如此马虎的下笔,必要考察清楚。梁羽生和金庸两位武侠小说大家也喜欢用历史背景。但二人史学功底深厚,考究起来也是相当仔细,小说当中罕有这些显而易见的错漏。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更是有相当篇幅的附录详细介绍了历史背景。这种仔细的学术精神在当下文坛可谓稀缺,但更应当继承。

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更加快速便捷的形式,应当去芜存菁,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细致。《琅琊榜》在故事和角色塑造方面已经相当不错,但在历史细节方面仍要加强。我们不能因为网络小说的特殊性就降低对文本的要求,而是应当秉承严肃认真的态度,创作更好的文学作品。只有这样,网络小说才能甩脱“粗制滥造”的恶名,成为真正的新文学形式。

03

花了两三个月时间终于断断续续地看完,其实是因为太喜欢电视剧所以买了书,但买了书之后,又觉得不是特别喜欢,然而钱花了,还是看完吧。

整体构思,谋篇布局还是跟让人佩服的,作者娓娓道来,可以说没有这部书也不会有电视剧里的各种谋略。

但比起书,个人更喜欢的还是电视剧。可能有胡歌有王凯,有每一个将角色拿捏得恰到好处的演员的演绎。而那些剧情放到文字里,就显得略略平了些,看了好多次才看完。

不过总体而言,仍不失为一部好故事。

04

最近,重温了去年的热播剧《琅琊榜》,觉得不过瘾,又将海宴的原著小说再读了一遍。加上这次重温,《琅琊榜》电视剧我反反复复已经看过三遍。要说原因,一是它拍得实在是好,剧组给力,演技到位,符合原著,改编恰当;二是它原著小说的故事情节本就扣人心弦,重情重义,令我着迷,让我震动。不谈别的,仅“义”一字,已足见这个故事之沉重,也正因这一“义”字,才让我为之痴狂,寝食难安,一心只想扑进书中。

在此,我想尽我匮乏的词汇,来谈谈我对这部小说中贯穿始终的“义”的理解。

我认为,这部小说始终同围绕三个“义”展开。

其一,乃两肋插刀,朋友之义。

就像十二年来,靖王始终相信他的好朋友、好兄弟林殊,他心怀孤愤,不在乎他人看法,不顾念自己前程,甚至多次触怒皇帝,只因坚持为挚友申明冤屈,不许他人对林氏有半句污蔑。

又如从小到大一同生活的萧景睿和言裕津,他们一起闯祸一起承担,互损对方却又互相依靠。当景睿受身世连累无法挣脱时,裕津开导他,陪伴他,支持他;而当裕津有难时,景睿也必尽其心力相助。

再如夏冬霓凰二人,每逢离别,必定相送。别时我看着你策马走远,你带着我的心意潇洒上路,不言一语,却已知心。

其二,乃洗雪冤名,正道之义。

靖王,十二年过去,却依旧不顾梅长苏劝助,坚持推翻旧案,一心只愿为自己的皇长兄、自己的好朋友洗雪污名。

长公主冒死申冤,言侯不畏刀斧加身,到最后,但凡存有良知理智、不沉沦于争权夺利声色犬马的朝臣,都为了正义挺身而出,金殿鸣冤。当朝天子萧景琰以血肉之躯为林殊挡刀,朝廷百官殿前请旨无一人离去。最终冤案被平反,祁王林氏的污名被洗雪,萧景琰和林殊的最终目的达成。正如张岱在《四书遇》中所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这份正义之心,用小说中言侯的话来说,当真“令人震动”。

赤胆忠魂,家国之义,此乃其义三。

靖王走上夺嫡之路后,在梅长苏的有意安排之下,他们清理朝中深陷党争尸位素餐的官员,扳倒昏庸无德的献王,痛击不择手段的誉王,清算献王誉王留下的余孽,整顿朝局六部,整饬朝纲军纪,惩奸除佞,革除党争带来的趋炎附势之风。他们毅然决然决定在皇帝在位时洗雪冤案,同样是为了还天下一个公正之法,来安定民心。

“你还要扫除积弊。强国保民,振兴大梁数十年来的颓势,还天下一个去伪存真、清明坦荡的朝局。”这是景琰与林殊相认后,林殊以谋士梅长苏的身份,对靖王特别强调的一段话,言者之语重心长、高瞻远瞩,于此,一览无余。

而冤案平反后,国家罹难,梅长苏更是为国耗尽心力,用他的麒麟之才守得国家安定,却让自己永远地做回了林殊,将自己永远地留在了沙场。此般大义,堪称楷模。

说实话,《琅琊榜》小说本身的确存在不少网络小说的通病。比如用词的准确性不够、语言不够精炼经不起推敲、部分语句不通顺、人物塑造有争议(这点在被影剧化后已成功解决)等……但它却也拥有许多一般网络小说中没有的闪光之处。它开阔高远的立意、雄浑磅礴的气势、跌宕起伏的情节、逻辑缜密的布局,实为一般网络小说难以匹敌的。试问,以“义”为精髓的小说,能写得像《琅琊榜》这般扣人心弦、动人心魄的,又有几部呢?

《琅琊榜》中强调的三个大义,于我们当今社会中,更是熠熠生辉。为友,我们当敞开真心,拔刀相助;为人,我们当明辨是非,黑白分明;为民,我们当心怀国家,为国助力。此三义,必将永垂不朽,万古流芳。

此血仍殷,豪情未收;情义千秋,世间长留。我愿与书中人物共勉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琅琊榜读后感集锦》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2262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