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上)》是一部由吴晓波创作的书籍,讲述了中国的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01
看完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对于改革开放起初至奥运会的三十年中国商业史的变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常说,在改革开放之后,一大批人从一穷二白一下子赚到盆满锅满。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一批野心勃勃的普通人,有着敏锐的嗅觉和对政策的把控能力,在风雨变幻的三十年中抓住了机会一跃而起。
在意识形态斗争的过程中,商业行为早已萌芽。每次“姓资还是姓社”的讨论里,意识形态稍有松动,便有那么一批人便敢为人先,率先进行商业行为。
在这三十年中,无数的草莽英雄起来了,身无分文、一无所有,游走在政策的边缘赚到了第一桶金,胆大,想象力丰富,书写了壮丽商业故事。无数人起来了,又有无数人倒下了。做生意,靠的是那一股江湖气,国外经验不一定合适,可能会水土不服,必须要带入国内的文化土壤。
书里挑选了数十位典型的企业家,从其发家致富致稳定根基,在时代脉搏中把握方向。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需要什么,机遇与时代固然重要,此外,能够敏锐地发现机会,放手去干也很重要。当然,与强权的当局保持一致性,不做个人英雄主义,最为关键。改革开放初,商业环境简陋,一部分企业家发现在国企垄断的大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民营企业凭借其蓬勃的生命力,靠着低价策略厮杀出了一片市场。另一部分企业通过代理,模仿西方模式,将国外的商业模式改造回中国,在空白的中国市场上自由发挥。
有几个特别感兴趣的人物:朱镕基,大刀阔斧解决经济顽疾;吴敬琏,良心的经济学泰斗;王石,宋庆后,史玉柱,柳传志等,无法仅仅从道德上进行判断,抓住了时代机遇,顺应政策导向,处理好ZF关系,于是迅速崛起。
很好的上下两本科普书,把我出生前后的商业故事都讲述了一遍,才知道自己出生在如此不同凡响的时代。值得再翻看更多材料。
02
这是一本令人心潮澎湃、情绪激荡,同时又颇能给人以启迪、刷新认知的好书。一方面这本书能告诉读者,中国经济奇迹是依靠什么发生的,中国经济奇迹是如何铸就的,中国经济奇迹是靠什么人完成的,这部分内容会告诉一个我们不知道的或者说是不熟悉的答案,或者说至少是答案的另一半。另一方面这本书更能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在这波经济奇迹中奋斗过的、还在奋斗的英雄和小人物们的奋斗精神、悲欢离合,通过他们我们有机会近距离的触摸那个时代。
这本书的价值点就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告诉了我们什么,一个是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上部书评里只讲告诉了我们哪些?
第一、一定要警惕各种本本主义。
不管是东方的本本,还是西方的本本都概莫能外,而现在重点说的是西方的本本,因为实践证明西方的本本远没有传说中那么好,而且在那个年代但凡直接使用西方本本的,往往会遇到大问题,比如苏联的戈尔巴乔夫直接用了弗里德曼的方子,就栽了大更头,我们也在听取了弗里德曼的建议后发生了价格闯关失败,所以教条主义,或者是不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机械应用所谓普世价值、普世方法,后果往往不好,甚至后果很严重。
第二、奇迹不是设计出来的。
尽管我们经常强调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但是并不意味着顶层设计是成功的关键要素。世界上的事,按照是否能在事前想清楚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盖房子一样的事情,这类事情就可以在动手以前把事情的全貌想得很清楚或者关键环节都想得很清楚,所以规划好了以后,按图纸动手一般是没有问题的。还有一类事情就是事前是想不清楚的,只有动了手才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比如说改革,比如说解决吃饭问题,这些问题就具有这个属性,这就需要干这类事之前,既要做好一个整体规划,也要能够做好及时应对各种新情况的准备。我们的三十年经济奇迹奋斗历程显然就不是靠规划走出来的,而是靠着不断的调整适应,走出来的,这才是“摸着石头过河”真正含义。而且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经济奇迹充满着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色彩。
第三、边缘出创新,边缘出活力的正确性不容低估。
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疾呼创新起于草莽,生于边缘,创新者往往是从市场主导者看不到的或者是不愿意看的边缘起来的。很显然这一点与主席的战略思想和我党的辉煌奋斗历程是完全一致的,而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规律的再次应验,凡是老思想、老观念统御薄弱的地方,就是新思想、新观念生发的地方,比如义务商品集散地的天然形成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义务小商品集散中心往往都处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沟壑山区,而不是处于交通便利,经济条件好的局域,这种不符合常规逻辑的地方,恰恰说明了这条规律的力量远胜过自然条件所带来的限制。一句话,只要新观念有市场,其他的都不是事。
03
激荡三十年,也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改革,是个很中性的词,改变,革新,可以如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改革,社会经济硬着陆,死伤一片,同时也爆发一片,死的多于活着的;也可以如同中国的改革,死的一小片,活的一大片。
不记得是谁说过的,时间把世界放在一头大象身上,让人忘了去追问支撑大象的是什么。
时间是非常贪婪的东西,不去记录,不去反思,有时候所有的细节都被时间所吞噬,这本书的意义也在此,非常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
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部没有主角的草根史,这或许是混沌所在,也或许正是真相所在。每个人对于时代的理解各不相同,而我,只需要理解我最不能理解的就好了,因为每个人与其所处的时代,都是唯一的。而在每个时代中,伟大都是一样的,都是熬出来的。
作为一个八零末的后生,很多在我出生之前的荒诞岁月里发生的疯狂事件,我其实并不能理解,只能以局外人的身份尽量去感受,也问过家长,试图了解他们作为过来人在那个年代的亲历者对当时社会的了解和体会。
一个疯狂的时代结束,百废待兴,只要稍微有点胆识,有点智慧的人,在当时的社会有所作为,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吧。虽然说,放入历史现实的环境中,每一个决策和每一个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其
当时的局限性,切不可用简单的马后炮思维去看待,至少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经济环境能够给予一无所有背水一战的人更多的时代机会。
很早以前参与过编著一本中国市场发展回忆和总结的企业编年史,对于中国经济市场化发展有大致的脉络,这本书从上帝视角以失败的角度,写出了很多当时时代在政治决策和经济环境,国际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对于企业发展带来的综合影响和结果做出阐述。
我觉得作者应该带入更少的个人主观的情感因素,真正的只阐述客观事实,是非对错由读者自己来判断。
或者说,历史没有对错,历史也在不断重复,只阐述历史,让后人以史为鉴,减少犯同样错误的几率,也许是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启发吧。正如同古代的双面神雅努斯,一面回望过去,一面注视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去理解当代发生的与历史中发生的,其实质是一模一样的。
八十年代的中国迎来了脱胎换骨的改革阶段,对于这一时代中有学识有能力又有勇气的精英分子,时代给予了他们无线发展的机会,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将来影响社会生活各方各面的优秀企业,有的甚至一直发展至今。
迈入八十年代,让体制不再成为有志青年的首选。体制对于人精神和肉体的束缚,对于觉悟青年已经没有了吸引力,造就了一时的下海风潮。
反观现在,这么多的人挤破头都要进入体制,是为何?体制已经不是原来的体制模式,而且还在不断巨变当中,国家饭碗并不会比以前好吃,却还是有这么多优秀的人在想方设法想进去。
时代的机会,是转瞬即逝的,我感谢贵人识,能让我有现在的平台和机会,去年的时候我也想进入体制,回头想想,还是由于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以及对于越来越少的机会变得不自信罢了。
进入体制,是很多迷茫的不得志的得不到更好机会的青年们,最后不得不去正确的机会,有能力,想做事,却没有合适的平台和合理的回报,是这个时代的悲剧。回看当时,市场经济结合体制改革,造就了多少人的成功,观念的突破和技术引进所释放出来的生产力并没有让中国一下子变成一个现代国家,有人说,制度大于技术。而现在,技术已经远远突破了制度。下一轮,会是什么突破了技术?
九十年代,胆子与制度已经不能支撑企业的车轮不停运转,需要把视野专注于眼前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地产中,最熟悉的万科,开始了向地产转型,而且树立了高于25%利润不做,从一开始就明白了细水长流,专注为王的道理。而很多其他企业,就在全面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每个年代的历史就不再描述,书中阐述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企业家的命运,很多细节,让人觉得,非常悲凉。万科的不行贿,是因为王石的老丈人是封疆大吏,不需要;其他企业的犯罪,是在当时看来非常正常的手段而已,放到今日,仍然是很有效的黑色手段。除了这位,做了同样事情的其他人,结局就非常无奈。褚时健,一个现在还在创业的老人…… 说不下去了,自己知道就好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这本书对我的启发之一。古人说,三思而行,就是思危、思退、思变。晴天带伞,饱肚带干粮,在最得意的时候能管住自己,在最失意的时候能激发自己。
追逐梦想的人啊,已经付出就要准备付出更多。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正视未来。加油。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