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时候,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让人感到很开心的事情,就比如那个老北京的胡同,它给人的感觉是温馨的,是有趣的,老人们在院子里扫着秋天的落叶,孩童们在树下尽情的玩耍,这样的景色是迷人而又可爱的,下面这一篇秋日里的胡同作文,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按照老北京人的习俗,过了“立秋”,就算是秋天了。而这秋一来到,大多数人便以为是悲凉寂寥的,万物始衰之时。然而我却要说这老北京胡同里的秋日更胜春朝。在秋的时节里,胡同里有着一年之中最有味道的景与情。
骑着单车从后海的人潮中挤过,逛到商业街背后藏着的北海胡同一带才真正算是进入了老北京们的胡同。漫游如迷宫的窄巷子中,随便扎入一条,都会看到高大的侧柏或是槐树将其树枝蜿蜒盖过胡同小路上方的天,树荫遮蔽下有老人正拿着竹编的扫帚一拢一拢的扒拉着门前树叶。
天高云淡下,停在巷口的车顶顶着一层俏皮的卷曲的黄叶,雨刷上也零零星星的挂着几片。玻璃的车窗上映衬着其上灿烂的金秋树影,午后阳光强时还会反射着透过叶片的柔和金光。游荡于胡同中,自行车轮在被黄叶铺满的路面压出一条细纹,最是享受此时慢行的蓬松柔软质感与清脆细微的树叶断裂声。在大北京城的快节奏中,仿佛唯有此时能脱离一贯的生活轨迹而感受自然安逸的不被强加感情色彩的时令变幻。
漫游之时,总会感觉蓝天映衬下的灰墙灰瓦散发出不同以往的明丽色彩,大块色彩交融像是老电影在放映——朴素的青砖地面,雕刻着梅兰竹菊的精致影壁……
但我最爱的莫过于停驻于一户已破败的院落前,仰头看那褪去朱红色的瓦檐上长起的高高的蒿草,在高高的天色下的逆光处投射生出的悉悉索索的影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坐落于此的那一人家几十年间的富贵与没落。
然后,那灰色的瓦檐,富有生机的蒿草也便都染上了历史的气息。我想,也只有在秋高气爽时,胡同里一些东西大概才会从记忆的深处里爬出来,于是,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更加立体,被赋予着时光沉淀的味道和风韵。
畅游回忆之中,不知何时,一声清脆的蛐蛐叫打断了思绪。循着声音凑过去看看,原来是孩子们正要斗蛐蛐。居住在胡同里的小男孩,秋天最大的乐趣就要数斗蛐蛐儿了。这总会引来一群看客——看他们端着用漏了底的缸子改成的蛐蛐罐,东院走西院串地找伙伴斗蛐蛐儿。
再找块宽绰地先把蛐蛐儿起出来放进对方罐中,然后拿草须探子探虫儿的后尾、身子和长须,让两只蛐蛐开始厮杀,直到决出胜负。于是赢了的一方兴高采烈的拎着自己的小罐欢呼几声,输的那方呢,也只是心疼自己战死的那只蛐蛐,并不计较。于是胡同里便人声鼎沸起来,这是孩子要撒欢哩。
再往前几步,隔着外墙,眼看着院里黄澄澄的大柿子都压弯了树,红彤彤的石榴咧开了嘴,心想着胡同里的人们可是要忙碌起来了。只见大爷们举着长杆子,主妇们抱着篓子,可谓干劲十足。不一会就看孩子们围着收获的筐馋得咧嘴,三五个讨论自家的柿饼如何香甜。
午后,醉人的阳光下,耳畔传来披着棉麻大衣的大爷吆喝声,他满嘴京腔的喊着“独家秘制艾窝窝,芝麻白糖放贼多”。他推着三轮嘎哟,倘若有人望去,都要热情的问道“热乎着呢,来一个不您……”
金秋时节至于胡同,其景色确是独具风韵,更加古朴深邃,浮现出历史刻下的年轮;其情感——不如说是邻里邻外间的气息,则是更具“人味“,无处不携带着生活意义所在的浓浓烟火气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