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都看过托马斯·曼的作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他的《魔山》这本小说呢?小编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托马斯·曼的《魔山》让我着了魔。700多页70多万字的长篇,搁在我手里舍不得放下。这种痛快感,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哦,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阅读这种类型的小说,你一定要耐心,要相信在某一部分冗长的环境刻画和人物叙事之后,一定会迎来一场十分精彩的哲理论辩。如果没有这个期待,这部小说我肯定看不下去。一开始进入《魔山》,你会发现作者很喜欢用大篇幅的叙事来描写周围环境的景物,毫无疑问,托马斯·曼笔下的阿尔卑斯山让人感觉优美、雄奇、深邃,但是篇幅多了,也让人感觉无聊。托马斯·曼为什么这么写?我认为他是在用冗长的叙述来酝酿一个高潮。恰恰是高潮的出现让人折服,为之一振。于是在随后的叙述阶段中,你会不断地期待下一个高潮的来临。而托马斯·曼所虚构的辩论,每一场都没有让人失望。
当然,如果对哲学论辩不感兴趣的人,这部小说应该勾不起他们的阅读欲。这种小说,如果放在以前,我也很难读完。但是喜欢上了柏拉图对话的人,怎么会不喜欢托马斯·曼的《魔山》?这部小说充满着不同世界观之间的强烈争论。但如果要辨清小说人物到底争论的是什么,很难。因为这些人物虽然有各自的立场,但却在争辩中为了压倒对方而不断地调整论辩策略,以至于他们的观点常常自相矛盾。实际上,他们所争论的到底是什么不是首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争论本身激烈的火药味,以至于双方要通过决斗来捍卫自己所坚持的真理。
争论,在西方历史上,在哲学、文学、宗教、科学等领域都引发过,这些论争有时甚至超出了精神范畴的观点交锋,而直接引发大规模的相互伤害,甚至革命、甚至流血。苏格拉底在他的理想国中毫不留情地攻击诗人,并要求将诗人从城邦中驱逐,理由是诗人败坏城邦的道德,腐蚀着城邦的秩序。而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却在他的作品《云》里,同样对苏格拉底作出了攻击,以不敬神、败坏青年的罪名完成了对苏格拉底的不公正虚构。为何说不公正?因为苏格拉底最终被送上法庭、被鸩死,和阿里斯托芬脱不了干系。苏格拉底和阿里斯托芬之间的对立,其实还算温和的,但随后在西方漫长的历史里,他们所开启的数不清的争论和指责却愈演愈烈,这种影响甚至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我的毕业论文《西方“诗哲之争”的源流辨析》的目的正在于梳理西方在哲学和艺术范畴上的论争源头和历史演变。而托马斯·曼的《魔山》居然是这一文脉下的重要一脉。我在阅读他的《威尼斯之死》和《托尼奥·克勒格尔》时就感觉到,托马斯·曼是歌德和席勒的某种延续,这两部中篇小说中充满了对感性和理性、哲学和艺术之间冲突关系的思考。但这种思考不是托马斯·曼的独创,而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在二十世纪的延伸。显而易见的是,《威尼斯之死》和《托尼奥·克勒格尔》都是曼早前的小说,到了《魔山》,他的思考显得更加成熟,叙述也更加老道。小说中的争论在两个人:塞塔姆布里尼是启蒙主义精神的坚决拥护者,纳夫塔则站在宗教的立场反启蒙主义,而且在他身上还能隐隐约约看到叔本华和尼采的影子。实际上,尼采也是反启蒙、反理性的。但如前所述,这种对应关系并非十分明确,不过,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他们的争论点围绕着理性和感性、科学和宗教、上帝和魔鬼、哲学和艺术等等展开。这场争论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倾听者,或者说塞塔姆布里尼和纳夫塔都力图争取的教育对象——汉斯·卡斯托普。
《魔山》的真正主角自然是汉斯·卡斯托普。一个即将开启人生职业的工程师,偶然到山上的疗养院看望自己的军人表哥,却闯入了一个和平原生活与世隔绝的世界。这个疗养院没有了世俗的礼仪规则的束缚,住着一群以疾病为借口,整天无所事事、寻欢作乐的人。汉斯起初对这种放荡堕落的生活有所反抗,但终于逐渐习惯了疗养院的生活,同样以疾病为由沉溺在这片天地里,挥霍了七年的青春时光。但是挥霍吗?他也在塞塔姆布里尼的启蒙下,在塞塔姆布里尼和纳夫塔的辩论中学会了思考,思索着人类的政治、哲学、宗教、科学、艺术,在漫长的沉思冥想中感悟着时间的流逝。因此,“魔山”,在世俗的逻辑里是一种引诱人们放纵堕落的魅惑之山,但是在汉斯·卡斯托普,除了能够随时放纵而不受约束外,魔山还是一个最佳的学习和思考的地方。那么,托马斯·曼对魔山的态度又是如何?应该是批判的,但又不是单纯的批判。如果汉斯不进入这座与世隔绝的山,那么他的命运将和芸芸众生一样,匍匐在时代的步伐之中,每天忙忙碌碌地工作挣钱,成为工业社会运转下的一个螺丝钉,无法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在魔山中的生活则让他从世俗生活中脱身而出,两个教育者塞塔姆布里尼和纳夫塔又让他的思想层次获得了猛然的拔高,但是山中的生活却让他最终成了一个只会冥想而无法行动的弱者。汉斯认为塞塔姆布里尼和纳夫塔之间的争论,其实并非不可调和。努力调和理性和感性之间的矛盾正是启蒙主义以来康德、黑格尔、歌德、席勒等人力图要达到的目标。但是在小说中,这样的想法是否也根源汉斯天生的某种惰性?一个思考力发达而行动力欠缺的人,在托马斯·曼眼里,绝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换言之,汉斯需要去行动、去反抗,要在世界上有所作为,要创造。小说最后,汉斯终于被一场大灾难轰下山去,但结果是悲剧的,这场灾难是世界大战,汉斯作为德国士兵,冲上了战场。他对于参加战争到底是怎么看待的,面对战争中的残杀他又将怎么思考,托马斯·曼没有写下去,汉斯最终是死是活,我们不知道。
不管怎么说,托马斯·曼最后对汉斯在魔山上的碌碌无为有所指责。这个年轻人在山上所有的冥思苦想,思考的实际上是事物的精神影像,而不是事物本身。须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就是这么做的,但是好歹柏拉图写出了《理想国》,而汉斯一生终将无所作为,于是,绝望的托马斯·曼把他轰下了魔山。汉斯最终应该是死于子弹横飞的战场中了吧?还是不知道。答案呢?没有,也许我读不出来。在我的阅读经历中,让我佩服的小说似乎从来找不到一个确定的答案或者解读,只留给我太过的无法解答的困惑。为什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