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人文精神读后感

人文精神读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6 03:18:16 | 移动端:人文精神读后感

  人文精神读后感

  文/胡雁飞

  学习了人文精神,了解了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现在我们在构建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说“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的重要讲话精神,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常常要求说的文明用语,有”请“、”谢谢“、”别客气“等。这是执政党和政府要求推广的,还搞过”五、四、三“运动。单从这一重视程度来看,说明文明问题是够严重的了。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平时与人相处的亲切,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被大家广泛推崇的优良行为。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在人世间的各种权利,只有人权是天赋的,生来具有的,不可剥夺,也不可代替的。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

  文明的时代呼唤文明的人,我们应该和不文明的行为决裂,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与人文明交谈。

  文明,首先从与人对话做起。

  与人对话,不要只顾自己说,或者只顾说自己,兜着圈子把话题往自己身上拉。向别人诉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喜怒,并一再追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是真心听取意见,而是求得心理满足,对别人的问题则一概不感兴趣,不予关注。反之,应该主动地寻找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甚至重点谈及对方关心的事情,并留心他人欲言又止的难堪。美国总统罗斯福接见社会各界人士时,都要先了解对方的情况,然后对别人的事情表示关切和敬重,由此,罗斯福总统在公众之中赢得了很高的荣誉。同时,要注意说话的角度和分寸,绝不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说教别人,甚至连”你应该“、”你必须“、”你马上“等指使性的口气也不要用。同样地,()绝不在失落者面前谈论成功,绝不使用嘲讽的尖刻的语言,绝不给人泼冷水,诸如”你真可笑“、”回去翻翻字典吧“等,以防伤及他人的短处。

  文明的语言会使人们的听觉环境成为美丽的享受,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用同样的语言来自觉维护这个环境的和谐与美丽;文明的语言使听者增加亲切感,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而不是相反。

  在公共场合,常听到有刺耳的语言在人们之间的对话中出现,甚至有些人将对别人的辱骂当成”口头禅“,不知不觉地就成为开口说话的信号或发语词,自己很是”自然“,而全然不顾同一环境中其他人的感觉。古人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想必这些人虽然对别人出口成”脏“,但肯定不愿意听到别人与自己打招呼说话的开头或者中间充着这些侮辱性的或不雅的语言的。既然这样,那么从自己做起,试着用文明的语言来与别人交流,让自身的修养在语言之中悄然流露,以一个受过教育,头脑清醒,有着健全思维和正常心态的形象,在别人心中存在。

  有意思的是,当你对别人表达了善意,别人接受了,说谢谢你时,我们的语言表达仿佛凝固住了。雷锋的回答是:这是我应该做的;宣传品提示的叫做”别客气“;我见到更多的是:抿嘴一笑。我们东方人很含蓄,也很羞涩。

  ”请“字通常,至少在普通话里,是比较正式的说法。日常要是用的话里面也常要包含人情或金钱或吃喝。替代的日常用语,在北京过去叫”劳驾……“、”借光……“,天津说法是”麻烦您老……“。这些说法现在越来越少了,新的流行语还没有见有人统计过。

  所以,我觉得,文明的语言,说与不说大不一样。一个社会的文明,离不开文明语言。生活在文明的环境里,人们会有一种幸福感。文明环境,会孕育出更多文明言行,让文明得到延伸和升华。大家做一个语言文明的好市民,使当今社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社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人文精神读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2931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