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6 03:56:13 | 移动端: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一)

  前天晚上读完了15页的《甲申三百年祭》。

  比较佩服郭沫若的史料考证功底,同样是对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从发加到最后的破败,切入口径非常小,但是始终觉得他的题目有些漠漠然过于宏大。三百年来,那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到1944年为止,中间的大事件真的不少呢,比如两次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然后是国民大革命,以及抗日战争的爆发等等。

  当时的背景是: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连载4天。

  当时,抗日战争已由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全力以赴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并为建立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为迎接胜利,推动斗争,郭沫若在纪念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300周年的时候,撰写了《甲申三百年祭》,第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态度对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验教训作了总结。

  我刚说到对他治学态度的高度评价的确做到了严谨客观和实施求事,文中好几处他自己都承认由于史料和想干资料的匮乏短缺,对于某事他不能做出判断。相比那些信口胡诌的文人而言真的青春可爱了不少。

  但是对于李自成,似乎作者的立场是以褒扬为主,很多次通过整顿军纪,和大家一起共商国事要情,并且从不沉迷酒色,等等显示出李自成这样一个农民领袖的英明气节,不断地擦去他的污点,我觉得有些爱屋及乌,甚至爱屋不见乌了,辩证法运用的不是很到位。

  于是,也能看出来《甲申三百年祭》,的政治目的是很明确的。在抗日的紧要关头,我们的确需要一种大无畏的像李自成那样的视死如归,勇赴沙场,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质来鼓舞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共赴国难。所以在文章中李自成就成了一个和士兵同吃同睡,酒色不近的苦行僧似的英雄领袖。

  当然中间,我最喜欢的就是中间的一些生动的详细的描写,比如战争灾荒之后,甘肃陕西一代人们的水深火热的生活,以及百姓对农民军的如痴如醉,夸大化的信仰。到底李自成如何能调动天下穷苦百姓,其实也是在为抗日战争做总结和感悟,全民族统一战线,群众路线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胜的关键与法宝。

  君舟民水,人们是一种力量,看来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谁能发现并发动人民。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二)

  1944年的3月19日,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发表,这篇文章获得了毛泽东、周恩来等的高度评价。趁着午间休息和晚上下班后的时间,读完了一遍,尝试着将读完后的感觉记录如下:

  郭沫若将明末农民起义中最着名的一支李自成的失败归结了如下两条原因:

  1、用人不当,主要是对左膀右臂:文臣牛金星、武将刘宗敏的错误使用;

  2、军纪废弛:部队进入北京后,被胜利冲昏头脑,只知享乐,腐败蔓延。

  郭沫若似乎不太愿意批评李自成,将李自成的失败责任,差不多全部归结于牛金星和刘宗敏两人。但是,就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以李自成的威望和影响力,在用人方面适当,如果没有李自成的首肯,牛金星和刘宗敏断无法做到丞相、权将军这样的高位的。在军纪方面,李自成喜欢身先士卒,虽然能鼓舞士气,激发斗志,但是作为一名最高统帅,如果过于乐于“身先士卒”而缺乏对于重要岗位人才的甄选、考察、使用,只能说李自成不是一名成功的统帅。

  和李自成出身类似的刘邦“文才不如萧何,武功不如韩信,谋远不如张良”但是创立了汉朝,主要是还在选人、用人上比李自成成功太多倍所致。李自成,做一名冲锋陷阵的猛将还可以,做统帅似乎勉为其难,其失败也是必然的了。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三)

  近日闲来无聊,在网上读了一篇郭老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坦白的说,对我这样一个并非文科出身,将来也无心向文的青年来说,读懂这篇文章已是不易。好在书后多有注解,囫囵吞枣下去也可以看出个端倪来。都说“以史为鉴”,透过这篇可以称为历史论文的祭文,至少有两点是可以引以为戒的。

  首先是李自成进京后迅速的腐败。当年在毛主席带着共产党人“进京赶考”之前,曾经极力向全党推荐郭老的这篇文章,而他的出发点就是希望全党能以李闯王为前车之鉴,能让新生的政权稳定下来。这一点他做到了。

  但看过这篇文章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郭沫若先生的另一层意思,即对李岩被杀的痛心疾首。这李岩是何许人也?简单一点说,和屈原是一个类型,都属于那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物。按郭老的意思,要是李岩不被杀,大顺政权或许能就此扎下根来,至少不会败亡的如此让人不可思议。这里我无意贬低郭老先生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看法,只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可悲的英雄。

  按郭老的考证,这李岩是天启七年丁卯孝廉,“有文武才”。这样的出身,就决定了他的看法和作为必定比刘宗敏一伙的“流寇”要高一个档次。在起义军处于劣势的时候,他的真知灼见必定会得到大家的响应,而事实也证明在闯王进京之前,李岩的地位一直是处于上升期的,可一旦颠覆了朱明王朝,他这种木秀于林的地位是很容易招来麻烦的。古往今来,庙堂江湖,这样的事天天在上演。俗话说“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灭,某臣亡”,这也没什么值得唏嘘的。而可悲的是,他死的太早了些,李顺政权的统治者太过乐观了,以为进了北京城,面南背北一座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当皇帝了——其政治头脑之简单,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李岩跟这样一帮人共事,如果他不急流勇退的话,摆在他面前的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顶多是或早或晚而已!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3227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