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大会观后感
国学家”误国,科学家才能拯救汉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用死记硬背来消磨国人学习文字的乐趣,用将来注定要用计算机来做的事情来强占孩子们的宝贵光阴;而科学家们默默地把古老的汉字带入了新的领域,他们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汉字处理软件,区位码,汉字库,五笔字型,智能输入法,手写识别……在一群“国学家”扭捏作态,瓦釜雷鸣的同时,是科学家保持了汉字的生机活力,赋予汉字真正的青春!
华丽丽的分割线。作为曾经省实验中学的机修,以及现在计算机行业的从业人员,我是怀着批判的心情去观赏这个节目的,不瞒阎女士,毛女士(不知道她老人家退休了没有?)和杨先生说,我对高中语文(不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语文)怀有深深的敌意。但是我当然是不会在现实中发表以上言论的。现实中的言论要平和,细致,娓娓动听,最关键的是要提出建设性意见。如下:
邓小平曾经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现代世界中,汉字,乃至整个教育本身,都必须要正视这种瞬息万变的挑战。
不可否认,从体裁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个节目超越了《百家讲坛》和《走进科学》,真正吸引了多数公众的眼球,达到了普及汉字,广泛宣传国学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从内容上,我认为,必须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的视角,去审视它的作用。
首先发表我对汉字作用的认识。我认为,排除掉感情因素,文字只是一种符号,一种载体,就如同人类的肤色,计算机和手机的操作系统一样,并没有截然的优劣之分。例如,英语由于字母较少,而容易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中表达(要表达所有拉丁字母和常用符号,只需要最多8位二进制数字就可以了,而汉字及其常用符号通常需要16二进制数字位),但是汉字却拥有信息密度更大的优势,例如,同样的文件翻译成各国语言,通常中文版的篇幅最短。而微博有140个字的限制,使用汉字所能包含的内容是最多的。容易看出,一种人类文字,字母较少则容易编码,字母较多则信息量大,这两种优势是共轭的,必居其一,可以折中,不能兼得。由此可知,语言本身的特性并不是语言命运的决定因素。
但是,为什么人类历史上一些语言取得了优势地位,而一些语言却失传或者不再使用了呢?例如,拉丁语就是一种不再使用的语言,现在仅仅在某些场合下应用,利用的是其“因为不再使用而不再变化”的特性;一千年前阿拉伯语是世界上最为通用的语言,当时很多先进的思想和书籍是通过阿拉伯语来传播和保存,但是现在其地位早已让位给了英语。
我们思考一些相似的问题:为什么Windows成为了个人计算机上最流行的操作系统而不是Linux和Mac?为什么苹果iOS和Android成为了手机上最流行的操作系统,而WindowsPhone只是小众的选择?并不是系统功能有差别,一种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用另一种操作系统也完全可以实现。比如,任何计算机操作系统都有图形界面,都可以用来上网,等等;任何手机操作系统都可以接打电话,收发短信,上网,GPS定位,触摸屏,等等。
但是,Windows首先结合了图形界面和硬件兼容这两大优势,比当时其他操作系统更易于使用,支持更多更便宜的硬件设备,所以赢得了用户和硬件厂商的大力支持;iOS首先创造了“应用商店”这种充分发挥软件开发者积极性的模式,赢得了开发者的热情和最丰富的应用。
操作系统的兴衰是最近才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相比于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了解的细节可以更多,分析可以更准确。从中我们发现,载体承载的方式,承载的内容,以及承载的创造力决定了载体的优劣,这三点经常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例如,Windows系统的路线是“方式→内容和创造力”而iOS则是“创造力→方式和内容”。
我认为,同为载体的文字也是如此。
秦汉时期笔和纸的发明对汉字的成型和普及作用是不能抹杀的。直到如今,纸亦是最为廉价的实体书写材料,对于中国文化普及的作用可想而知。毛笔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汉字的字形和艺术性。西方文字多为规则的几何图形,而汉字中则有多种曲折的笔画,而且仅仅一个点就可以有多种笔锋的变化。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世界上只有汉字是专门为了纸笔书写而设计的,因为纸笔的普及与汉字成型几乎同在秦汉时期,而其他文明语言成型的时候都还没有纸和毛笔这些廉价而优秀的书写材料,有的甚至还要口口相传,所以其他文明所创造的文字信息量和准确程度远不如中国文明。这是一个典型的“方式→内容和创造力”的例子。
一千年前,远见卓识的穆罕默德曾经说:“即使知识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于是当统一的阿拉伯帝国横亘于亚非欧大陆时,阿拉伯语成为了传播世界知识的载体:来自中国的四大发明,来自印度的数学,来自欧洲的经典科学和哲学。但是,几代统治者之后,阿拉伯帝国渐渐落入了因循守旧和宗教教条主义的窠臼,尤其是近代以来,渐渐被积极传播文化思想(传教?)和不断创造新科学技术的英语所超越。这个例子中,前半段是“内容→方式和创造力”,而后半段是反向的“创造力→方式和内容”。
现代以来,英语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首先占据了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即使日本人发明的编程语言亦要使用英文单词来表达(Ruby语言),这再次巩固了其世界上最广泛使用语言的地位。而汉语也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影响力逐渐恢复。现在,世界上的知识和信息在以大爆炸的速度不断创造产生,语言的承载方式、内容和创造力也在飞快地互相促进发展。
以上三个事例表明,不论是内容,方式还是内在创造力,科学才是语言发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竹简代替了青铜,纸笔代替了竹简,活字印刷又代替了纸笔。随着科学的进步,创造、传播和保存信息的手段也越来越方便,廉价和普及。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提笔忘字真的是一种退步吗?我们发现,古代人不乏记忆力很好的例子,东汉时,张衡“一览便知”;三国时,张松“过目成诵”。印度的史诗《摩柯婆罗多》,西藏的史诗《萨格尔王》,洋洋洒洒数百篇,完完全全由口耳相传。但是现代,偶尔有小儿能够背诵几篇名篇,甚至圆周率若干位数,而被誉为“神童”。正式学习工作的场合,有时需要背诵一些古诗古文,一些精彩桥段,却再没有需要长篇大论背诵的情况了。
人类的记忆力并没有退化,因为根据自然选择原理,历史上没有什么因素会去让记忆力更差的人类个体留下更多的后代从而拉低人类整体的记忆力——甚至通过一些现代化的训练方法,现代人的记忆能力很可能会超越古代人。但是由于环境的变化,纸笔,印刷术等记录传播工具的出现,人类已经不需要把绝大多数信息保存在大脑里通过口耳相传了。书籍的传播效率和信息量远远超越了人本身,而且保存时间也可以远远超过人的寿命。和那些延长四肢和视力的工具一样,人类的大脑功能也被延长了。
近几十年来,个人计算机和便携智能设备逐渐成为了人类创造、传播和保存信息的主要媒体。虽然纸笔、纸质出版物等传统媒体仍然存在,但是其书写速度、书写便利性、交流互动性和信息量等指标皆远远不及前二者。在一家现代化的生产力部门中,信息的编写、汇总、统计、交流等,几乎完全依赖于计算机和手持智能设备,离开这些工具就寸步难行。
写到这里,我必须对那些致力于将古老的汉字信息化,使我们能够在今天的计算机上方便地阅读和书写的科学家们致以最高的敬意。发明汉字激光照排的王选,发明五笔字型的王永民,发明汉字处理软件的求伯君,发明网络智能拼音输入法的马占凯,等等,还有更多的成果,我们甚至说不出幕后工作者的姓名:区位码,汉字字库,汉字手写识别,汉字语音识别……有他们的成果,汉字才在今天依然是一种生机勃勃的语言,活跃在生产力和互联网的前沿;否则,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汉字很可能会迅速地被淘汰,例如,我们将不得不使用英语工作和上网,而中文内容就会像图片和乐谱那样,需要花费更多的流量才能传输,而且难以准确归类搜索。某种意义上说,是这些科学家们真正拯救了汉语。
由于信息化的借力,汉语已经更加容易学习使用了。使用智能输入法,包括智能设备的12键输入法,普通人的打字速度要大幅超越写字速度。而且对于不认识的汉字、词语、成语和典故,可以方便地使用互联网来查询,比翻字典还要省时省力得多;在可预见的将来,很可能语音识别可以代替键盘成为主要的输入设备——虽然现在它还只是一个娱乐功能——届时汉字的书写速度和便利程度还会更上一个台阶;在互联网上查找成语典故、名家名句等引用资料,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到自己的作品中,相比于传统的图书馆查阅和手抄,效率更是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另外,使用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任意修改已经写完的文字,而手写稿就不得不改完之后再重新抄写了。综上所述,虽然现在我们还可以认为手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但是它已经渐渐不是最重要的,未来可能也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能力了。就像纸笔已经流行之后的甲骨文和金文,我们仍然可以阅读它,欣赏它,但是它的传承任务可以交给艺术家们,而不是普通大众了。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我的观点非常激进,但是你们一定要注意到我们周围的世界变化的速度。我的一位大学教授讲,他年轻的时候,计算机的概念还是占满整个屋子,用纸带来存储程序和资料,笨重、耗电、经常出错、一只蛾子落在电路板上就可以轻易摧毁的,外强中干的机器。但是很快磁带便代替了纸带,软磁盘代替了磁带,硬盘又代替了软磁盘……几十年后的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它的计算能力和可靠性可以碾压那时一间屋子大的计算机;而一张蓝光DVD可以存储那时全世界的计算机程序;那位教授年轻时擅长的,阅读纸带程序的能力,现在早已成为屠龙之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汉语的“书写”方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以计算机和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再一次解放了人类的生产力,它把人类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计算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类可以专注于创造性的、规划性的脑力劳动。
我们今天研究、宣传国学,也必须要顺应这个潮流才行。应当适度忽略那些将来注定要由计算机来做的事情,而重视创造性的能力。例如,在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考察某些生僻字的书写方式,这在现代工作生活环境下,实在有些太过时了。这样的题目任何普通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查找到答案,嘉宾席上的那些国学大师存在感实在不强。不如设计一些更具创造性的模式,例如设计某场景语境,让双方选手各写出一个成语、歇后语,甚至流行语来形容,然后专家点评,最后专家和观众投票。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即使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也是很难直接搜索到答案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国学大师为选手见招拆招,随机应变的点评,而不是仅仅照本宣科念答案了。
如果将这种思路带入到我们日常的语文教育中,那么也许可以深刻地改变我们教育的体制,或者内容。即使这种体制,这些内容看起来有些超前,甚至在世界上也是首创——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教育长处,但是不一定要照搬——毕竟我国提出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还有很多孩子没有书念,而现在即使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个人计算机或智能设备,至少他也见过。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二强国,而且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国,我们有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最勤劳智慧的人民,还有什么是我们不能实现的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