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之我见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之我见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6 05:56:12 | 移动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之我见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这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新思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我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我镇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村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和乡村旅游,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不仅可以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将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满足城乡居民走进自热、认识农业、体验农趣、休闲娱乐的需要,而且能够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吸引和调动各类经营主体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转变经营方式、保护产地环境的积极性。

一、浸潭镇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

浸潭镇位于清远市清新区西北部,总面积464.9平方公里,下辖30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从201*年起,浸潭镇按照“一圈一线一路一带”的思路,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通过三年多的时间,建成美丽乡村40个。201*年起,浸潭镇重点引导各村以乡村旅游理念建设村庄,从粗放型向精细化打造,建设升级版的美丽乡村。六甲洞村委会的虎尾村、下迳村,拱水村委会的旧村,塘坑村委会等一批新建成的美丽乡村不断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地理优势,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六甲洞金龙洞旅游小综合体渐具雏形,下迳村民宿汤泉旅游度假村201*年年初正式对外营业,目前完成了第二期工程建设,新增了客房2层共54间和小型会议室,成功创建了201*年的市级特色村;虎尾村农家乡村游项目不断丰富,完成了开心农庄和文化驿站建设,成功举办了稻香音乐节和梯田葵花文化节,继续唱响乡村旅游的旋律。

二、《隐世桃花源》和《小华山风景区》的发展模式

《隐世桃花源》项目的“共享经济模式”: 201*年5月18日,拱水村委会旧村村小组与清远隐世桃花源生态旅游度假区有限公司签订了正式合同,确定了“合作经营,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 着重“零碎的土地集约化、空置的房屋改造升级化,闲散的人力资源最优化”。同时,旧村还先录用旧村周边一带有意愿的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201*年底旧村迎来第一笔的《隐世桃花源》项目保底收益分红,按每亩土地500元的收益来计算,村集体收入至少达到6万元,比往年同期翻了4-5番。与此同时,该村还不断吸收新型动力,着重打造“新型企业家+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新型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清远隐世桃花源生态旅游度假区有限公司提出了“八大创新模式”(创新合作模式、原生态模式、农业产业模式、零污染环保模式、休闲旅居模式、互联网思维模式、大平台模式、大数据连锁模式),也由此通过种方式,逐渐转变村民的“小农经济”意识,让村民逐步提升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新型农民。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该公司因地制宜地不断对旧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做适时地调整,为项目注入了新型企业家的思维力量。同时该村还不断积极发掘村中有为青年回乡助力。

下迳村《小华山风景区》模式:下迳村通过自筹资金、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方式,村民群策群力,在家门口建成了小华山风景区。村民们在自主建设过程中以出资、出物料、出工等方式入股,而后又自主经营和参与管理,从中得到股份分红。该村村民理事会于201*年召开村民大会决议,整合全村整合土地1540多亩,其中(耕地340多亩,林地1200多亩)。每家每户按土地面积量化股权,下迳村将景区所得收入的10%资金按入股土地份额进行分配。下迳村民理事会积极鼓励村民通过筹资筹劳解决发展资金,通过以资、以物和以劳等方式入股景区建设。同时下迳村还巧妙地利用农村综合改革的契机,整合涉农资金2.2万元,村民筹集500多万元,向宗商会借款300多万共筹集资金900多万元。下迳村还积极拓宽增收渠道,开放汤泉、游泳池、养生鱼疗区、会议中心等场所,同时还配套农家菜馆,温泉酒店等服务设施,大大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三、目前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是培育精品品牌促升级。

二是完善公共设施促升级

三是传承传统文化促升级。

四是提升服务水平促升级。

四、下一阶段我镇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一是培育精品品牌促升级。创新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着力建设生态休闲、观光养生、特色农业、地域民俗、文化体验等不同类型的美丽旅游乡村,重点挖掘芦苞村、大湾岗村、六甲洞村、高华塘村、留良洞村等古村落传统文化,结合农作物采摘、花卉观赏、水稻耕种等开发“农村田园”品牌;优化桃源地区民宿建设升级,挖掘精品民宿、乡村庄园等民居资源,开发“农村乡居”品牌;挖掘汤泉、中药材、森林氧吧等资源,开发“农村康养”品牌;挖掘浸潭豆腐、小白菜有机蔬菜种植、砂糖桔等资源,开发“农村乡品”品牌。

二是完善公共设施促升级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和金融机构等不同渠道资金,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改造提升一批乡村路网、供水、停车场、旅游公厕、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扶持建设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美丽乡村、休闲农业园区和休闲农庄。鼓励因地制宜兴建特色餐饮、特色民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三是传承传统文化促升级。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事节庆等人文内涵,有机融入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中,培育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性、体验性和趣味性旅游项目,切实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利用传统饮食、农事节庆等文化习俗资源,醒狮、戏剧等民俗文化资源,乡规民约、乡村乡贤等农村治理资源,提升乡村旅游内涵,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

四是提升服务水平促升级。组织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培训行动,加强行政指导、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培训,培育一批积极性高、素质强、善经营的行业发展管理和经营人才。鼓励从业人员就近就地参加住宿、餐饮、服务等各种培训,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礼仪、提高服务技能,提升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五是注重规范管理促升级。梳理、修订和完善现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加大宣传和贯彻力度,提升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水平。注重发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会、产业联盟和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经营主体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管理服务体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之我见》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39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