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选多篇)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6 06:00:24 | 移动端: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选多篇)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寒假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寒假调查报告

201*级材料化学02程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是一项恢宏庞大的系统工程。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90代毫无疑问将成为新时代,新社会的新力量。因此作为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时刻注意,关心国家的新政策,新建设。我们的祖辈父辈们,大部分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们对故土有着不一样的情感。所以我将其选为此次寒假的实践主题,在调查相关资料和咨询电视台近三年来的农村变化后,现在将这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医疗卫生

目前,农民增收困难伴随着一系列负面影响,尤其是医疗保障方面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因病而陷入绝境的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改革方案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55元,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地方财政补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部分组成。

建国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农村逐步建立了三级(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另外,从50年代中期开始,部分农村开展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共同筹资,为农村居民提供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社区型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和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相互配合,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迅速上升到1996年的71岁,①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为占总人口80%的农村居民提供健康保障的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功不可没。

然而,从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医疗保障发生了严重的衰退。随着集体经济的削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生了大幅度的滑坡,到1996年,全国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由1976年的90%锐减到5%左右。②绝大部分农民失去了医疗保障,退回到家庭保障。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村级卫生所、室或不复存在,或者转化为私人诊所。 合作医疗的衰退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消亡或市场化,导致农民医疗费用的急速攀升,大大越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从1990年至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6.31增至2210.34,增长了3.2倍;而同期每人次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增长了6.2倍、5.1倍,③医疗费用的增长大大超过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村最贫困的农户(占4%)中,有一半属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新世纪,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投入,合理规划,提供帮助等多方面措施,切切实实把医疗卫生的重点重新放回到农村。(1)真正增加政府对农村的卫生投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卫生服务质量。(2)加强农村公共预防保健工作。公共预防保健具有投入低、效益高的优点。必须改变目前基层政府忽视预防保健的现状,要明确公共预防保健是政府的职能,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财力、人力投入。尤其是在一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预防保健尤其重要。(3)继续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 (4)、积极其他行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形式

二、家乡政府的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和成果

近年来,阳新县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着眼于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村党员,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开创了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突出重点,强化功能,强基固本抓创建。以抓班子、队伍、组织和阵地建设为重点,推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实行党政领导交叉任职,精减乡镇领导班子成员112人,村干部1137人。公开选拔了6名乡镇党委书记,培训党员干部2.6万人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800多个。二是创新载体,优化服务,深化活动抓创建。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细化“五个好”目标要求,丰富活动内涵,优化服务形式,创新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双建双带”和“一建双培”活动。全县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领办、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协会213个,创办、领办各类示范服务基地82个,兴办或入股联办服务企业12个,辐射带动农户2200户;重点建设党建示范村58个,在农民党员中培养小康户主135个,在农村富裕户主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489人,其中发展入党108人。

近年来,阳新县政府高度重视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为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就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展开了摸底调查。各乡镇街道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农民出行通畅工程、水电设施完善工程、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公共服务配套工程四大建设工程,涵盖水(自来水管网改造、桶装水入户、农用桥闸涵)、电(新农村电气化)、路(乡村公路、主干街道、胡同里巷)、讯(远程教育、有线电视、气象服务设施)、村庄环境(净化、美化、

绿化、亮化)、公共服务(卫生服务站、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等20多个子项。截至目前,农民出行通畅工程共修建乡村公路550公里,改造危桥80座,村内主干街道硬化890公里,胡同里巷硬化850万平方米。水电设施完善工程总计投资3000万元,建桶装水生产厂2座,配备户用饮水设备58860台套,投资2.2亿元完成420个村街的自来水管网改造。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按照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原则取得实效。建立健全了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实施石各庄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村庄主干街道两侧及环村周边植树80万株,种植草坪9万平方米。安装改造路灯3.5万盏。粉刷墙壁65万平方米,修建排水设施350公里。建成秸秆气化站14座,建户用沼气池5330座。累计完成农村卫生户厕改造6万个。公共服务配套工程共建成健身广场310个、休闲公园5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20个、基层组织活动场所390个。完成了260个村街、5.5万户农户有线电视入网,实现有线电视全覆盖。

三、建设社会新农村发展生态旅游区

仙岛湖生态旅游有风景区建设研究:"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其他方面我们都做到了,但新环境的工作成果比较少,现在就谈谈家乡农村旅游建设。

仙岛湖景区地处幕阜山北麓、鄂东南百湖之县阳新西南部,实为1971

年王英水库修建成功后,各小山头在4.6万亩的水库水面上形成了1002个小岛,恰似银河星座,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阳新仙岛湖风景区于201*年成立,隶属阳新县人民政府管理。这些年来,在省、市、县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鼎力关心扶持下,在风景区及王英镇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政策,景区建设日趋雏形,景点规模日益壮大,游客与日俱增,效益明显凸现

王英镇以旅游开发为龙头,全面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认真把握仙

岛湖旅游开发的机遇;以生态养殖为载体,突出打造生态品牌,以圈养的方式开展生态养鸡;以森林资源为依托,重点建设育林基地,充分利用山场优势资源,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扩大森林资源,建设育林、育苗基地,逐步建设森林公园,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为旅游开发提供资源。政府充分发挥优势的原生态旅游资源,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加强基层的组织建设,打造“生态名村、旅游强村”。一排排风格各异的楼房,一条条宽敞的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王英镇不仅会让仙岛湖的开发环境更好,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也将会提高。

终章

通过调查,给了我不少启发:社会实践调查对我们当代知识青年必须掌握的本领,任何事情在没有经过调查之后请不要轻易下定论。这就好比那些从未到过中国却天天在大谈特谈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外国专家们。,仅凭看到的几篇文章或听到的新闻。不搞社会实践调查,就不能更好的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就不能发现我们平常看不到的问题,就不能解决问题,就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第二篇: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这个寒假过的跟以往有很大不同,我第一次自主的做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是关于我们村近几年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发展变化的。第一次深入农户、与村干部交流,感受颇深。在调查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我们村的巨大变化。同时,也看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我在得到社会实践锻炼的同时,也更进一步的了解了我的家乡。

首先是经济方面,在前两年,荣乌高速公路的修建占用了我村的大量农田,因此,村与村民得到了相应的补偿。因为当得水利条件差,农田灌溉不方便,所以每年农田收入不稳定甚至有严重歉收风险。而这种类型的补偿每年都是固定的,所以村民都乐意接受。还有,近几年工业园大批建设,既有占用土地补偿又能吸引村里的大批劳动力,带动了我村经济的发展。另外,我村盐滩承包年限去年到期,又有大笔承包费收入,因此,村里按人口每人千元的补助金。我村在土地利用方面,近几年,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多,尤其是棉花,有些农户通过承包土地大面积种植棉花每年也有相当可观的收入。另外,从前年开始,我村开始批放开发养殖区,我村的养殖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例如生猪、肉鸡等的养殖。因为有了较为可观的经济保障,我村各硬件设施也得到了较大提高。前年,我村全面翻修了全村街道,实现了全面硬化。去年,我村各主要干道全部安装了路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此外,还全面实现了电视信号数字化,让村民看上了更多更清晰的节目。我村村民不再是单一种田,而且从事各种打工职业,实现了收入的多元化。村支书张春廷说,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村实现了村民收入翻番的任务。

在文化方面,我村去年加大了投入。建造了自己的篮球场、健身区。每天傍晚健身区都能看到老人的身影。我村还与邻村联合组建了秧歌队、鼓乐队、老年曲艺队等,每逢较大的集会都会看到他们热闹的身影。在教育上,我村小学因资金不够充足师资力量较弱,硬件设施跟不上人数少生源不足等原因与岔河小学合并虽然路途比以前远了些,但让孩子接收到了更好更全面的教育。同时村里也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努力确保每个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加大与学校沟通,尽量减少辍学人数。

在民主建设上我村也开始了落实行动,不再是以前的空头支票。设立信访举报箱,有专人负责,每天清查一次,作好记录,并及时与村领导沟通。村务公开栏切实认真的张贴村内财务开支、政策动向、上级指示等,让村民尽快了解到。经过全村人的努力,近几年我村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更多请关注:www.bsmz.net)并在201*年被评为“文明村”。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大量修路建厂房,占用了大批土地,导致农田面积锐减。另外,工业园快速发展,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水等环境污染。水利设施不完善,农业灌溉不方便,人畜饮水有时困难。在文化、民主等方面人民群众积极性不高,认识不够。各种政策落实体系还不完善,许多旧老观念仍存在与村民之间,这对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一些障碍。在医疗卫生发面,虽然有自己的医疗室,但是人手不足,硬件设施条件差,医护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村民就一直病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与存在的问题。只要全村村民同心协力,迎难而上,发挥优势,保持发展,克服不足,解决问题,从实际出发,相信今后的家乡会跟美好。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调查报告

近年来,莱阳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形势,积极应对挑战,以“三年大变样、五年翻一番”为目标,围绕“实施三大战略、实现四大突破、做好三篇文章、加强三大建设”,全力打造开发区、生物产业园、南海新区三大经济板块,着力培育食品加工、机械汽车、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四大产业集群,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持续膨胀规模总量,全力以赴促发展、保稳定、构和谐,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7.93亿元,增长4.37%。农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2.8%。粮食总产28.8万吨,比上年增长-2.96%;油料总产7.98万吨,增长10.99%;水果总产22.98万吨,增长5.46%;蔬菜总产96.77万吨,增长6.53%。肉类总产4.07万吨,禽蛋总产8.08万吨,奶类总产6.06万吨。水产品总产2.1万吨,增长10.5%。全年造林16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9.2%。全市农机总动力68.2万千瓦,增长1%。

莱阳市立足自身实际,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生产理念、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创业致富能力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201*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1.5亿元和5815元,分别增长24.3%和12.9%。目前,全市有100多个企业先后通过iso9000、iso14000、美国haccp等国际认证;龙大、鲁花、

春雪3个企业通过欧盟gap认证;涌现出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名牌产品2个。

莱阳市在新时期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首先应该了解的是,农业自身内在具有自然过程与经济过程高度结合的特征;在世界近代通过殖民化推进工业化的资本文明史中,农业内在特质不可能被根除,遂客观上分化为三个异质性很强的不同类型:一是大农场农业,主要是前殖民地国家(美加澳为代表)因彻底殖民化造成资源广大而得以有条件实现农业规模化和资本化;政府对应提出的则是公司化、产业化的农业政策和推进农业全球贸易的话语权。二是小农场农业,主要是前宗主国(欧盟为代表)因欧洲人口增长绝对值大于移出人口绝对值致使资源愈益有限而只能实现农业资本化与生态化相结合,并且出现60%农场由兼业化中产阶级市民兼业经营,遂导致一方面其农业没有自由市场体制下的竞争力而政府对应设立多种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与农业生态化高度相关的绿色社会运动从欧洲兴起。三是小农户农业,主要是未被彻底殖民化的原住民为主的东亚传统小农经济国家(日韩为代表)因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而唯有国家战略目标之下的政府介入甚至干预———通过对农村人口全覆盖的普惠制的综合性合作社实现社会资源资本化,才能维持“三农”的稳定。

服务莱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

莱阳市农业产业按照“多元化、特色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升级提档”。目前,全市产业化农业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的85%,3万余名农民受益。

鱼蛤虾蟹满塘,牛羊鸡鸭欢叫。莱阳注重推进农业的多元化,多元化产业收入占到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5%,农民从中尝到了甜头,人均年收入达到5578元。多元投资还降低了农民的投资风险。目前,该市已形成奶牛、蔬菜、黄金梨等8项农业支柱产业。

“这几年,俺靠大棚发了财,每年收入都在两万元以上。”沐浴店镇沐浴店村村民朱翠芹高兴地说。沐浴店村的黄瓜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客户前来批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7150元。莱阳按照“立根本、抓特色、活市场、求突破”的思想,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目前,该市已形成了畜牧、水产、种养为核心的三大特色产业,并创立了“龙大”肉食、“鲁花”花生油、“春雪”肉鸡等10余个国内知名品牌,形成了“特色品牌—市场供求—产业调整”的链条模式,激发了农业发展的活力。

通过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莱阳农业凸显规模效益。目前,莱阳已形成北部重点发展果品基地、中部发展蔬菜基地、南部发展畜牧基地的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建成42万亩特色蔬菜基地,年产量110.7万吨,2个渔业生产小区实现渔业年产值3.2亿元,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32万吨。莱阳还推行“一村一品”工程,实现村落产业规模化,涌现出“奶牛村”、“草莓村”、“猪养殖专业村”等一批农业产业村,直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点在“三农”,难点在“三农”,关键在“三农”,同时,最后的突破口也在“三农”,出路还在“三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经济发展是前提,在此基础,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形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现代化事业的整体推进,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7月1日

明天就要出发了,因为要赶早上六点的车,晚上我们住进了校本部的地下公寓。公寓很简陋,狭窄的过道,昏暗的灯光,让人有一种莫名的窒息感,更郁闷的是号称“中国移动通信专家”的移动通信网络竟然没有覆盖到市中心地下十多米。不过,第二天马上就要离开,开始我们的征程,大伙儿很是激动,很乐意的住了下来。

由于学校资金没有到位,同志们的钱都是凑来的。为了节省4块钱,我们从服务员那里争取到了一间没有电视的房间。住宿安排后基本就没事干了,在“家世界”买了些早点后已经九点多了,按捺不住兴奋,我索性没有下去,就站在外边发短信。把电话本上的朋友挨个骚扰了一遍,告诉他们:我要出发了!

四个战友中,张玉双考虑问题全面周详,贺东强办事干练洒脱,陈海俊老成持重,大家来自不同的院系和年级,共同信念和目标使几个并不认识的热血青年走在了一起。

激动的余温还没有褪尽,躺在床上,纪律、安全、饮食、卫生、当地干部群众的配合能否积极配合、是否会取得预期的效果……一个个问题幻灯片般在脑海中不停地闪过。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日期内我们前途未卜,加上外边还下着小雨,感觉今晚还真有点“风萧萧兮黄河寒”的悲壮!

7月3日

汽车急驰了25公里后到了目的地——湟中县。师傅把我们送到了县政府门口。湟中县政府是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接受单位,也是调研的第一站,在这里我们要了解全县的基本情况,了解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民自治开展的基本状况。不巧的是,因为周末没有上班,我们只好先去找落脚的地方了。拿着地图,我们一边找旅馆,一边熟悉县城环境。受地形限制,湟中县城区较小,街道分布很奇特,餐饮、购物、车站、政府部门大都连在一起。三岔路口停着好几辆发往西宁的旅游车,和大街上不时地走过几个阿喀,构成了这个高原小镇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7月5日

今天是第一天下村。一大早我们便拿着湟中县政府开具的介绍信去了鲁沙尔镇。虽然有此“尚方宝剑”在手,但还是费了不少周折。起初,西山村委会主任好像对我们身份有所怀疑,不答应我们去村里调查。在镇党委刘书记的“斡旋”下,他爽快地带领我们进村了。

西山村距县城约3里路,从城区出发,车子上坡又下坡,转了三、四道弯,颠簸了十多分钟后终于进了村子。村民民房前屋后是一片开得正浓的油菜花,放眼望去,在一块块绿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鲁沙尔盘踞在莲花山之中,受地形限制,村民大多数居住在山腰地带,一条狭窄而弯曲的土路是村里唯一能走机动车辆的出口,我们拍照的时候,老支书特意叮嘱我们一定要将进村的大路拍上。他说,村民迁到这儿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当地政府修路的承诺一直没有兑现,这条路严重影响着村里与外界的联系,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老人家希望我们的照片在某些地方出现后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熟悉村里情况,便于村民的接受,前任老支书帮忙组织了30多名村民配合我们,很快便打开了局面,我们和大家一起吃饭、拍照、聊天,尽情的“玩”了一个下午。

虽然今天没有实质性的结果,但我们熟悉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和村民有了初步的交流。为以后入户调查打开了局面。

7月7日

吃饭是“生存”的主要问题,这边的饭忒不合口味,还超贵!昨晚花了4块钱吃了一碗炸酱面,闹了半天肚子。今天我们决定转移方向,找一家米饭馆,可到街道上转了几圈,终究没发现一家像样的。就连遍布全国的兰州牛肉面馆影子就没见到。连续吃了几天的烙饼和泡面后,才发现自己竟是如此的想念兰州牛肉拉面,要知道,学校食堂的拉面难吃可是榜上有名的。没办法,只好重操旧业,回去继续煮面了。哎,生活就像一包方便面,太难了!

第五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标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学院:

专业:_

班级:

姓名:

学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中央连续几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命加快文明推进

一、调查目的

为更好的领会中央政策,使之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背景资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有关文献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发展“二五”和“三五”计划时,就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2年、1983年和1984年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21号文件中都出现过这一提法或基本相同的提法。但必须看到,这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背景和内涵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三、现阶段状况

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一般性的村容村貌整治(当然包括这方面的内容),而是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了当前“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包括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能够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农村全面工作的“龙头”和“主线”。抓住了这个“龙头”,就抓住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把握了这个“主线”,就把握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全局。因此,我们应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阶段统领“三农”工作的总思路和总要求。

四、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能照搬他村发展的模式,要有自己的规划,要有让农民赞成的规划,要有让农民参与的规划。

二是利用各种渠道向农民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重要意义。有时农民对中央的政策了解的比较偏面,需要村支两委和党员率先垂范,并向农民宣传好中央的惠农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农户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三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打好基础,把各项基础设施建好,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向外多宣传,利用好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多方吸引资金和技术,发展其他产业。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田基本改造亟待解决。村境内农田参差不齐,不便耕作,水渠常常淤阻,年年需要花大气力清淤,耗费了农户大量时间和精力,从长远打算应着力进行整治和改造。

二是林业经济发展较为粗放。农户对林木圆竹的加工仅是半成品,在市场中的销售利润不高。林木加工点分散,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经济联合体和协作组织,存在互相压价,亏损经营的情况。

三是饮水问题。有部分地下水受到污染,且村民各自打井取水极不方便。铺设自来水管道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但目前缺乏项目资金。

四是村内道路需要继续建设。土路泥泞难行,为部分村民出行带来一定困难,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心村的优势地位为农民劳作、生产、生活带来较大阻碍。

五是村民环境保护意识需要加强。中心村聚居村民较多,因此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较多,加之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垃圾随处堆放、乱倒现象没有有效改变。在加强宣传的同时,需要设置垃圾箱,安排专人清洁街道。

环境问题尤为重要:

当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又严重影响到了经济健康,顺利地发展。当前农村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在发展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主要是农业生产污染和人们的生活污染等。

农业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形成从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到空气的“立体污染”,会造成河流、湖泊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农田化肥、农药通过排水沟渠流失到河流、湖泊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繁殖,水中氧气减少,鱼类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

有专家估算,目前我国水体氮磷污染物中来自工业、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大约各占1/3,但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不管具体数字是多少,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也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在大量增加,垃圾的类型繁多,这也成为生活垃圾难以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的原因。

往日的小河潺潺早已不在,水面上漂浮着散发着阵阵恶臭气味的垃圾,秀丽的乡村美景也被白色污染笼罩上一层阴影。这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但环保意识不强引起的。

这是一种失调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视自然规律,掠夺性地开发资源,同时,经济活动带来的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中,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环境状况恶化,自然资源匮乏。一方面,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引起经济停滞不前和衰退;另一方面,经济停滞和衰退使人们没有资金和能力去改善环境状况和改进先进生产技术,只能进一步向自然环境索取资源,导致环境危机加重。经济衰退与环境恶化相互促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淡水、耕地、矿产等主要资源从整体上看,数量短缺、质量下降、开发成本增大,将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

事实上,农村经济发展与控制污染,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性。生态环境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和农业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政策和制度,同时业缺乏相应的机构向农民宣传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并鼓励农民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六、发展建议

(一)围绕“生产发展”目标,增加农民收入。

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调整农林业产业结构,做好“田里、庭院、市场”文章。同时大力开展“阳光工程”,进一步加强村民的技能培训工作,为输出务工村民提供就业保障和法律服务。

(二)围绕“生活宽裕”目标,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三)围绕“乡风文明”目标,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动

(四)围绕“村容整洁”目标,实施生态村建设工程

(五)围绕“管理民主“目标,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七、小节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模仿西方发达国家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村亦是如此,我们应注意以“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来发展农村。坚持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大力提倡生态道德,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但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的参与。深入发动群众,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40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