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多数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出现,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品牌。品质、品牌好的,价格高而俏,品质、品牌一般的“大路货”,价格低而无人问津。这种反差说明,发展品牌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作为城郊结合部的乡镇,如何以改革的思路创优质、创名牌,实现农业生产由重量向重质、重效的转变,推进农产品上档次、上水平,推进农民增收,这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品牌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品牌农业,是指以商品生产为前提,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生产单位为主体,使生产、科研、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上,并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品位的经营性农业。其具有这样一些主要特点:(1)以优质和特色求生存。品牌农业必须在充分利用自然、劳力和产品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具有较高品质和生命力的特色产品,它的基础是多年来形成的“一镇一色、一村一品”。(2)系列化技术配套求发展。品牌农业要求农产品品种、生产、运输、贮藏、保鲜、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相衔接,配套成龙,形成系列化技术体系,发挥农产品的竞争优势。(3)以技术争优势。以更新换代技术做后盾,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拓展品牌产品的深度、精度加工,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品位档次高的名、特、优、新产品,保证农产品经久不衰的优势;同时以严格的技术标准保信誉,不断开拓出广阔的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覆盖率。
二、品牌农业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
1、主导产业的兴起为发展品牌农业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来,各地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坚持“县(市)有区域,乡(镇)有特色,村有专业,户有所长”的方针,面向大市场,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植布局合理、各具特色、规模生产、专业经营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使一些当地有优势、市场有潜力、经济效益高的项目从多种经营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形成了一批区域化、规模化的主导产业群,为创品牌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2、迫切要求农业增效成了发展品牌农业的推动力。
随着小康进程的加快,部分地区初步实现了现代化,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领域。品牌农业的高产出、高效益等优势,无疑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3、农业产业化历程中的正反两方面教训为发展品牌农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近年,各地在创造经济优势过程中,在特色上做文章,使“一色一品”的特色农业、家庭经济与大市场实现了迅速的对接,使许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农副产品走出了田园,走进了市场,有的甚至在国际市场上也占了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加上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本身不完善、不配套,有些地方也出现了“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这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为品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发展品牌农业的对策措施
发展品牌农业,应借“名”求“利”,以“特”生财,增加农民收入,发展那些名、特、优、稀、野的新项目、新产品和深度开发的资源性项目。以此为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推动品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笔者建议: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适应市场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市场经济规律表明,经济发展趋同性和产品的趋同性是创建品牌农业的大忌,只有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劳力和产品资源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面向市场用战略眼光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按照“开拓市场——壮大龙头——建设基地——辐射农户”的产业链进行理顺、改组、连接,实行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其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努力使其成为市场的霸主。对资源丰厚、经济优势和生产技术优势明显的项目,集中力量培植,提高其规模生产能力,形成新的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紧紧围绕名特稀野农副产品的开发,在创新、创名贵品牌上下功夫。
2、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业的市场化、一体化程度。
农产品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引发发展的拉动力,培育购买力,扩大内需力,增强内驱力,提高产业化支撑力。我们应当以国内外大中城市为中心,以乡镇为依托,以批发市场为骨干,以中小集贸市场为基础,构建多门类、多层次、多种经济形式和运行方式的完善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体系包括市场设施、组织、法规和信息的建设,最重要的是保证市场的开放性、市场行为的规范性、竞争的平等性和运行的有序性。要按照“先发展后规范,放管结合”的原则和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档次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产品现货批发市场,同时引进和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对农产品价格的熨平作用,以减缓价格波动而产生的风险。在此基础上,要通过四面八方摸信息、海外华人找关系、合资外商牵红线以及开通国际互联网等形式,在海外设立直销窗口,聘请外商做代理,促进国际市场的开拓,拓展农副产品的销售空间。
3、多渠道培植农村合作流通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酵母”,是千家万户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因此,重视培植、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注重保护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十分重要。应利用多种场合,为合作流通组织和经纪人正名,为他们撑腰壮胆,对实绩突出的,要给以表彰奖励,给他们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要坚持放手发展、放活经营、放宽政策和规范管理的方针,在项目立项、用地审批、资金投放、规费减免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用宽松的环境、优惠的政策,引导他们增投入、扩规模、上水平。要加强素质培训,提高他们市场意识和经营水平。
4、全方位主动出击,提高拳头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形象。
与工业品相比,农副产品的生产与经营具有分散性的特点,靠一家一户树立农产品的品牌,实非易事,除依靠农民的自我联合,通过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将农副产品推向市场外,还需要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市县乡(镇)可成立实施品牌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创牌规划,并分解到各有关职能部门,落实到具体产品。注意加强对商标注册和申报省、市名牌产品和绿色食品等业务知识的培训。应积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进行广告宣传,组织各地参加广交会、农博会,提高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可通过举办名优产品展销会、“产品促销万里行”等活动,变“坐销”为“行销”,吸引外地客商来本地开展农产品贸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农业的发展进程。
第二篇:关于加快发展廉江品牌农业的思考关于加快发展廉江品牌农业的思考
赖炳琨
品牌农业是特指生产著名农产品牌子的农业。发展名牌农业是加快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发展品牌农业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能促进商品农业和创汇农业的发展,能加快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能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农村综合经济实力,能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出路问题。总之,发展品牌农业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201*年11月,在廉江红橙?旅游文化节期间评出廉江红橙、茗皇茶、广海鸡、红杨桃、珊瑚饲料、劳福茂茶、广良荔枝、良梅茶、湛绿辣椒、源蕊鸭蛋等10个农产品优秀品牌。同时,还先后有廉江红橙、茗皇茶、广海鸡、梅占茶、红杨桃、劳福茂茶、日升荔枝、蜜糖荔枝等8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有廉江红橙、茗皇茶、广海鸡等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几年来,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201*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22.42亿元,比201*年增长1.3倍,比上年增长7.6%。
然而,在发展农产品的数量、质量、效益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品牌效应不够明显。笔者认为,要加快发展农业品牌农业,必须切实做到:
(一)实行基地化生产。无论种植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都
要搞基地化生产。重点抓好水稻、花生、糖蔗、蔬菜、水果等五大产业为主导产业。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五大产业中的20多个品种为主导品种,搞专业化、集约化、基地化生产。像安铺镇、营仔镇那样搞万亩水稻创高产示范基地,像青平镇、高桥镇、石颈镇那样搞万亩红橙种植基地,像良垌镇、吉水镇、石城镇、石角镇那样搞万亩荔枝、龙眼种植基地,像石城镇、横山镇、新民镇那样搞万亩蔬菜种植基地。这样就形成基地化、集约化生产格局。
(二)坚持产业化经营。坚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培育拳头产品,建立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专业化市场,实行农工技贸一体化经营,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纳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行列,形成基地+农户、公司+农户、企业+农户、市场+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格局。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全市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湛江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31个,合作社成员2868人。这些都是“一企一品”、“一社一品”专业化生产的领头关。像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茗皇茶业有限公司那样,由公司出资金、出技术、出种苗,农户出土地、出劳力、出管理,由公司统一收购产品加工销售。现已引种优质名茶1万多亩,带动农户1000多人种茶致富。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推广名优化品种。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引进种植名、优、稀、特、新品种。如水稻推广种植培杂泰丰、培杂丰2、汕优3550、特优524、湛优226、丰美占、桂农占、粤香占、华航丝苗、粤晶丝苗等优良品种。花生推广种植粤油7、粤油13、汕油27、汕油71等优良品种。糖蔗推广种植新台糖1号、新台糖16号、新台糖25号、福农15号、粤糖86/368、粤糖93/128等优良品种。红橙推广种植脱毒无病无核少核种苗。荔枝以种植妃子笑、白糖罂、白腊、桂味、鸡嘴荔、蜜糖荔为主。龙眼主要种植储良、石硖、广良。香蕉种植威廉斯、931等名优品种为主。辣椒种植新丰、萧丰、湘研、茂椒等系列杂交种。青刀豆以双青12号为主。这样,就能迅速提高单产和总产,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实施科学化管理。一要建立健全科技服务网络。主要是市、镇、村委会、自然村和科技示范户等五级农科服务网络,每级都有专职或兼职科技人员。目前,全市有专业农技人员300多人,兼职农技人员201*多人。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技推广、科技示范中的积极作用。二要层层办好科技培训班。重点办好粮、油、糖、蔗、果等种植管理和农药施用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专家、教授前来讲课,传授科学种田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使之更好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如水稻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廉江红橙早结丰产技术,青刀豆标准化栽培技术,水稻“三控”施肥科技,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10多项技术为主推技术。三要充分发挥群众性科协组织的作用。全市已拥有水稻、糖蔗、花生、红橙、荔枝、龙眼、香蕉等技术研究会或技术协会30多个,会员1000多人。要经常组织他们开展技术研究和经验交流,及时解决科学种田中遇到的新问题。四要加大技术投入。把科学研究、科技试验、科技应用等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按时划拨经费,确保科技活动的正常开展。
(五)搞好社会化服务。一是抓好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服务。坚持推行专业承包经营,鼓励跨地区、跨行业承包;同时本着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大力鼓励农村土地使用权在农户之间流转,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二是抓好种子种苗服务。积极扶持农业局、农科所和各镇农技站大量繁育优良种子种苗,供农民推广种植,坚决杜绝伪劣种子种苗进入田间地头。三是抓好市场销售服务。全市已建成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16个,年成交量70多万吨。有农产品流通企业(经营户)690家,从事流通人员6万多人,其中长期流通人员2万多人。在全国各地设有农产品销售网点350多个。要积极引导他们拓展国内外市场,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四是加强信息服务。各镇及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北京松际农网、廉江市政府信息网和
鹤湖商务网等网站,组织大量农产品信息在网上发布,及时为中介组织、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经销商、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种养经营大户等及时提供信息服务,为全市农产品寻找商机,畅通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严格按照上述“五化”的要求,就能加快发展廉江品牌农业,把品牌农业做大做强,从而取得高产、高质、高效益。
第三篇:限制农业品牌发展限制农业品牌走向全国的五把枷锁
民以食为天,人人都要吃饭,所以农业这块,企业不会少,可很少有人记得农产品的牌子,或者只是在一定区域内销量不错,成为了区域品牌,然而到了其他别的省份,却销声匿迹了。
是谁让农业品牌龟缩某地,是谁让敢于走向全国的企业又灰溜溜的失败而归,是谁限制了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这好比就像是一把枷锁,打蛇打七寸,让你进退两难,瓶颈说的是一种现象,枷锁确实人为的。有些失败的企业给出了我们这个答案,我想弄明白这些枷锁,可能大部分农业区域品牌企业,也是对此会感兴趣,不管怎么说,拿来主义是好的,接受别人的教训,就是涨自家的经验。
应该还是这句话,做任何事,要从自身多找不足。农业区域品牌也会通过一整套的营销策略来指导自己的发展和壮大,如果失败了,那么我认为这其中的几个环节肯定出现了偏差,或者重大失误。
在李明利本人看来,具体有以下几点:
定位以一概全
定位是指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置,如产品在市场中定位、人物在组织中的定位、物品在某一地理位置的定位等。定位仅仅是有效营销过程中的一步。有效营销开始于营销人员对于本地市场的营销调研,以发现客户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市场细分。之后企业选出能够为之提供高人一筹的产品和服务的目标市场细分。接下来轮到定位,定位即企业把针对目标市场细分开发出的产品特性通过沟通传达给消费者。当然,定位之前必须有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两个步骤。
思念水饺在自己产品定位以及市场定位的把握就显出了企业的成熟。我们知道速冻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产品利益点的诉求难以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产品利益点容易被竞品进攻及模仿,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市场的调查,总结出了不同的消费特征。比如大城市25-35岁的白领女性,她们生活层次高,收入高。乐于接受新事物 注重口味和营养;注重消费产品所带来的心里满足感 。城市家庭的一般居民,速冻水饺消费日趋成熟,注重口味,易受促销活动的影响。而三级市场的乡镇居民向往高水平生活,注重价格得实惠,对口味有偏好。
每个时期的定位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老陈醋企业,东湖已然做成了区域品牌,现在在全国市场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为什么他能够这样,原因很简单,定位在不同时期也在变化,有些市场的消费者不喜老陈醋的重口味,难道这个市场就放弃了?不对,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在产品上做文章,清淡口味的老陈醋变应运而生,有人说口味变了还是老陈醋吗?这句话我不认同,很多农业企业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就是让品类凌驾于品牌之上!要做到全国品牌,必然要根据定位的变化,产品出现更新、多品种。
这说明了一点,区域市场的特点也是不一样的,必须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得出一些可参考,有价值的信息,最后来定位自己的产品,不能以一概全,认为区域市场同全国市场是没有什么差距的。在区域市场内卖的好的产品,不一定在全国市场能打开局面,所以这需要农业品牌企业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产品符合消费者需求,才能体现其价值,价值得到了承认,才能够被更广泛的消费者认可,这是一个递进关系。所以说,市场定位、产品定位虽是营销里的一个环节,但营销无弱项,定位环节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
品牌传播成了简单的做广告
上面讲了思念水饺的前期定位,那么品牌传播我们也来看一下。不同市场内消费者的
认知也是不同的,所以通过调查,企业必须超越竞争,塑造思念——速冻水饺的优势品牌形象。根据市场状况,思念的品牌实施分级策略规划:高端的思念水饺、中端的思念灌汤水饺、低端的大年水饺三个级别,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实行子品牌、母品牌、副品牌三位一体的立体品牌形象建构,即用低端品牌抢市场,中端品牌求利润,高端品牌树形象。
品牌传播是企业的核心战略也是超越营销的不二法则。品牌传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发挥创意的力量利用各种有效发声点在市场上形成品牌声浪,有声浪就有话语权。
所谓“品牌传播”,就是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销售、人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品牌传播是企业满足消费者需要,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有效手段,是目前企业家们高擎的一面大旗。
通过品牌的有效传播,可以使品牌为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所认知,使品牌得以迅速发展。同时,品牌的有效传播,还可以实现品牌与目标市场的有效对接,为品牌及产品进占市场、拓展市场奠定宣传基础。品牌传播是诉求品牌个性的手段,也是形成品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以上几个定义中就可以了解到品牌传播的重要性,每个产品都有适合自己品牌传播的方式,如果企业对自己产品品牌的核心价值都不了解,那么可想而知,传播所带来的整体效应会是什么结果;又或者品牌传播同竞争对手的诉求点很是相像,没准就成了为别人做嫁衣,替别人宣传了,傍与被傍仅一字之差,但却能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发展,确实很难把握,但如果精明的企业领导者对自己的产品认知、全国市场不同区域内的消费特征有所掌握,那么肯定不会在品牌传播上出现什么问题。至于品牌靠什么媒介来传播,自然你的目标消费人群、特征分析的到位,传播媒介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但为什么很多农业品牌对产品的品牌传播做不到位呢?我想肯定是宣传的方式、方法不对路,不知道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品牌传播能影响到企业的成长,所以品牌传播也是限制农业品牌走向全国的一把枷锁。 营销战略不系统全面
旭日升(更多好范文请关注:www.bsmz.net)是一个过去的品牌,曾经辉煌过,但由于盲目的扩张最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旭日升集团的盲目扩张主要是营销网络在全国的迅速展开和经营上的多元化。在经营多元化上除了饮料之外还经营了保健品、茶叶等。这些扩张和多元化超越旭日升集团的“管理瓶颈”和“企业成长的边界”,而且其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过度依赖外力。
旭日升集团创业初期是负债起家,上百名员工带着产品走向了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中国的超大城市,通过地毯式轰炸,密集型销售,迅速建立了48个旭日升营销公司、2 000多个营销分公司,连接起无数的经销商和零售商,形成遍地开花的旭日升营销网络,当年获得几百万元的回报。1995年,旭日升冰茶销售额达到5 000万元,源源不断的订单、无法满足的市场让旭日升决策层“找不着北”。其决策层迅速采用“借鸡生蛋”的资本运作模式,由旭日升集团提供技术和原料,租赁全国各地企业闲置的71条饮料生产线和5条啤酒生产线,在全国开设了23家分公司,成功地演义了在河北乃至全国一度被传为佳话的“低成本快速扩张的战略奇迹”。品牌营销战略获得成功、低成本扩张取得胜利,1996年旭日升集团的年销售额达到了5个亿,是1995年的10倍,1998年销售额竟达到了30亿元。这是一个销售的奇迹,更是一个扩张的奇迹。而此时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改变;决策层只顾追求销售额,严重忽视成本和利润的核算,忽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原始积累;公司发展主要是依靠银行的贷款。在经营多元化上除了饮料之外还经营了保健品、茶叶等。旭日升集团的快速扩张和多元化发展是旭日升迅速陨落的首要原因。
品牌营销决策中出现的问题:
旭日升集团营销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在销售渠道策略方面。把1 000
多名原来工作在销售部门的业务人员调回生产部门,这种激进变革不但严重打破了销售渠道的稳定性、持续性、而且还动摇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客户关系。第二,在价格策略方面。201*年夏天,茶饮料的市场竞争渐成烽火之势。旭日升集团推出新口味、新包装的系列饮料,新推出的茶韵系列有绿茶、红茶、乌龙茶三种口味,与“康师傅”和“统一”的产品基本相同,这显然是要与“康师傅”、“统一”争夺市场占有率。但在市场占有率的争夺中,旭日升集团的低价格策略成了旭日升的杀手。据一位旭日升集团销售主管透露:旭日升集团每瓶茶水大约0.07元,一个易拉罐大约0.7元~0.8元(原来1.2元),纸箱大约2.00元,再加上生产线的租赁费用,按照出厂价41.6元(廊坊每箱37.78元)来计算,旭日升集团每罐大约可以得到0.05元的利润。可是由于营销管理成本畸高,实际上是赔本的,可见,旭日升集团做出了错误的低价决策。第三,在产品促销方面。一是频繁更换形象代言人,使品牌的市场定位模糊;二是广告做的满天飞,但消费者在市场上却找不到旭日升集团的产品,这里显然存在着销售终端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营销策略的失误、粗放式的营销管理使其市场营销体系极不健全,营销手段的单一,营销市场管理混乱,除了广告的轰炸就是降价,这导致了旭日升产品销售额迅速下降。
以上就反映出了旭日升集团在人才、渠道、管理方面都出现了重大的失误,而且在企业濒临破产时,“空降兵”入驻,但新老团队隔阂日益加深,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也反映出领导决策层的重大问题,不从实际出发,却相信职业经理人是万能的。决策行为不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按牌理出牌,只是一味盲目扩张、盲目多元化、追求规模经济、追求名人效应和政治效应,把企业获取利润的目的模糊了,全然不顾规模不经济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决策者在决策实践中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从宏观上讲是决策者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力较差;从微观上讲是决策者对自己的有效管理幅度较为模糊。
这算是个典型的案例,区域品牌逐渐发展向全国市场进军,可最后却兵败如山倒,营销战略的全方位考虑、相互之间的配合呼应这些都是不可少的,商场如战场,一个失误就能有非常大的损失,更何况是这么多的错误!企业在对人才、渠道,以及管理上要细化紧抓,以市场为主线,为中心,市场变,营销策略就要跟着变,有的是事后做出反应,但更多的企业已经学会了提前预防分析,这样才能做到遇事不乱,处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以主动的姿态进行着企业各方面的合理发展。
产品线无法满足消费者
可能很多企业创立的开始都是从极少的产品或者是单个产品来打开市场,成为区域市场内的一个强势企业,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要想继续保证利润的持平或增长,就必须承认你已经处在竞争阶段了,不管你出道时是跟别人的风,还是自己独一家的产品品类,那么现阶段你肯定已经不是一家在奋战了,别的企业会瞄向这个行业,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企业自身就要出面解决这些。产品线的扩展延伸应该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很多大企业都是将每年的利润的三分之一的资金或者更多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中去。
举一个成功的案例,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刚开始只能代销别人的饮料,替别人加工生产口服液,创业第三年,凭借当时的小孩子不愿吃饭问题,研发生产了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并凭借“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响遍全国。企业在不断的壮大,营养口服液也随着年数的增长不再适合作为主打产品,是要逐渐被替代的,1996年,娃哈哈同法国达能集团等外方合资成立五家公司,引进大量外资和先进技术、并有了很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娃哈哈矿泉水也是个成功的产品,98年还研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娃哈哈非常可乐,产品线在不断的被扩展,目标人群也是各有选择各有不同。发展到现在,娃哈哈已推出了诸如饮用水、营养快线 、呦呦奶茶、医药保健品、童装等十多种产品。
大多数企业可能不会做到娃哈哈这个规模,但是我们从中应该学到一些东西,就是产品
线要随着你自己企业的发展,或者说是自己在营销策略上发生转变时,那么产品一定要跟的上,不能一成不变,毕竟市场在变,消费者需求在变,所以企业的生产线也要随之变化,要满足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
公共关系成顽疾
所谓公共关系,一般指的是同某些社会组织机构,促进受众对企业形象的认识,理解等,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展现最好形象。在中国,应该就是企业同政府以及新闻媒体机构之间的关系。
应该说每个企业都同政府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过于亲密的,但又不得不黏在一起。政府可以给予你政策上的支持,对企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政府替企业较少阻力,却让企业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反应能力大大下降,在这个竞争的年代,确实有点致命,区域性品牌很多都是这样的发展曲线,在一定区域内做大做强了,向全国进军,往往是惨白而归,因为自己的竞争力实在是敌不过市场。这就要把握一个度了,企业要想健康发展,必须认识到自己处在何等时期,摆正自己的位置,发展初期可以对政府依赖多一些,可之后就要试着减少向政府求援的次数,逐渐同市场结合起来,发展企业自身能力,比如人才、渠道、硬件设施,等等。
再就是新闻媒体方面,企业可以找他们来宣传,但前提是自己的质量要把关,并且宣传到一定高度,不能够飘飘然。还有就是要有预防紧急舆论时间的强大公关能力,比如前段时间的农夫山泉、统一饮料中含有有毒物质,媒体的报道导致企业这两个月的产品销量在广州锐减70%,不管结果怎样发展,这是一个警示,农业企业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所以企业平时要特别注意食品安全问题,把好每一道。如果遇到对企业不利得舆论,应当迅速做出反应,进行辟谣或是用事实说话,这个时候的公关能力会体现的尤为重要。
大部分农业企业走向全国多多少少的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总结了以上几点:定位、品牌传播、战略、产品线以及公共关系这五点,可以说是限制农业企业走向全国的五把枷锁。在李明利本人看来,农企只有在发展时一定要注意这几点,企业紧跟市场变化,做好对生产线、战略等等的把握,必要时,找一些专业的农业品牌营销策划公司进行合作,这样可以让企业少走弯路。
第四篇:如何发展品牌农业如何发展品牌农业?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发展品牌农业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章丘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着力构筑特色产业、质量安全、推介营销、公共服务四大体系,推动品牌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挖掘与培植并重,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实施“挖掘、引进、提升”战略,基本形成章丘大葱、奶牛、精品瓜菜、林果、水产养殖、优质粮食等十大主导产业,构建起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特色产业体系。一是注重抓好历史名优农产品的挖掘,做到以特取胜。对百脉泉景区下游明水香稻、白莲藕等优良种质资源实施抢救性开发,重现稻菽飘香、接天莲叶的美景;将品种提纯复壮与挖掘“原汁原味”的传统栽培管理工艺相结合,保持章丘大葱“高、大、脆、白、甜”的特质;打好“龙山文化”品牌,对龙山贡米进行品种改良、品牌整合,赋予其文化内涵。二是注重抓好引进与嫁接,培育优势农产品。引进栽培5000亩早熟嘎拉苹果,引进元丰、香玲等多个薄壳核桃良种和嫁接、丰产技术,形成了以曹范镇为主栽区的2万亩薄壳核桃基地。三是注重对效益较高的产业扩规模、提档次。作为全省第一个引进奶牛的县市,做大奶牛养殖产业,规模从最初的400头增加到3.15万头。
治标与固本相结合,健全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按照“生态、绿色、安全”的要求,全力提升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一是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32项农产品生产经营标准和操作规程,基本实现对主要农产品的全覆盖。加快标准化生产标准、规程的推广普及,22处基地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达到500多个。二是切实强化技术支撑。在全国率先建起覆盖全市的农作物病虫害基层测报体系,建立与标准化生产相匹配的科技支撑体系,组织科技入户工程,重点推广频振灯杀虫、性诱剂、防虫网、色板等物理和生物杀虫技术,基本实现了农产品的清洁化生产。三是全面实行全方位、长效化监管。形成“以市级监测中心为龙头,标准化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快速监测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全面推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质量控制模式,确保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对接。
打造品牌与提升工作相结合,构建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围绕品牌农业发展抓工作提升,以工作提升促品牌农业发展,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树立起高效率部门、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一是抓品牌注册认证服务。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及个体农户注册商标、认证“三品”、争创名优品牌进行扶持,对农产品推介营销工作位列年度前10名的农业品牌经营主体(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实行以奖代补。二是抓保真农业投入品供应。以供销系统营业网点为基础,以社会化销售单位为补充,搭建保真农资统购统销物流配送平台。三是抓新型市场主体的培育。发展12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286个合作社和46处产地市场,发展种养和营销大户4000多个,成为发展品牌农业的主力军。四是抓保护支撑体系
建设。建立国家有害生物测报防治体系和济南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抓好禽流感等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优化生态环境。
外拓与内销相结合,全方位构建货流其畅的营销体系。一是强势宣传推介,进军国内外高端市场。积极参与名牌农产品争创活动,取得进入高端市场的“通行证”。“章丘大葱”品牌相继取得“世界地理标志”、“中国原产地”和“中国驰名商标”认证;“万新”牌富硒大葱被评为“中国名优农产品”和“山东省名牌农产品”,“城子崖”牌龙山小米被认定为“山东省名牌农产品”。“绣惠”牌章丘大葱、“墨泉”牌明水香米成为“泉城市民最喜爱的十佳特色农产品”。组织了六届“章丘大葱状元”评选活动,连续多年参展国内著名农交会,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章丘农业。二是参与农超对接,扩大省城市场份额。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对接大城市超市,与省和济南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姻”,实行绿色、有机农产品直供。“华宝”牌系列农产品、“辛丰”牌嘎拉苹果等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打入济南大润发、银座等大超市。三是牵手“万村千乡”,搞活市内流通。按照“南北易货、东西交流”的运作思路,依托供销社和近千个农村超市、农家店,促进品牌农产品在本市城乡范围内的广泛流通,全面抢占市内市场。
第五篇:对房县农业品牌战略的思考对房县农业品牌战略的思考
农业是主权产业,又是弱质产业;山区农业地位特殊,特中更弱,怎样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笔者认为,应面向两大市场,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从而打造出强势农业,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品牌战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业正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从市场上讲,由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市场对农业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强烈,原来的生产决定消费已转变为消费决定生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追求的提高,使人们更愿意为值得依赖的高质量产品付高价,而无品牌农产品进入市场受到无情排斥。农业品牌战略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品牌战略重要性可概括为:
一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性转变。
二是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多样化、优质消费为目标,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品牌产品优化配置,有利于推进资源优势向质量优势和效益优势转变,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重点培育和打造农业品牌,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
四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品牌是无形资产,打造农产品品牌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产品增值的过程。大力发展品牌农产品,有利于拓展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产品消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房县农业品牌战略基础及现状分析
(一)特色优势凸显,奠定了农业品牌基础。特色孕育品牌,特色蕴含商机。房县农业具有四大特色,为品牌农业奠定了基础。
1、环境优势,奠定绿色品牌基础。房县地处南北气候交汇的秦岭余脉、大巴山余脉和武当山脉之间,全县四周高山拱围,森林茂密,山大人稀,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加之远离工业城市,境内工业很不发达,无“三废”污染,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有利于开发绿色食品,打造绿色品牌。
2、资源优势,奠定珍稀品牌基础。独特的地理区位,独特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房县山区独特生物资源。初步探明的生物资源达201*多种,珍惜资源种类多,门类全,蕴含量大,分布广,可作为食品的香菇、木耳、山野菜、茶叶、绞股蓝、小杂果等武当山珍特有资源,有利于开发打造珍惜品牌。
3、传统产品优势,奠定知名品牌基础。房县的香菇、木耳、黄酒、茶叶、天麻、板栗、核桃等传统农副产品,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香菇、木耳、黄酒等产品在全国乃至国外市场都闻名遐迩,这些传统产品优势,为房县打造知名品牌奠定了基础。
4、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地域品牌基础。房县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同时亦有秦文化,自秦置房陵县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尧帝之子丹朱、唐中宗(卢陵王)李显等帝王将谪居房县,留下了灿烂的京城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的“卢陵王”、“神农”、“野人”、“武当”等无形文化资产,对打造房陵地域品牌奠定了基础。
(二)房县品牌农业方兴未艾,品牌战略实施有一定基础。近年来,全县上下围绕效益农业的发展,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把打造农业品牌作为农业工作重点来抓,农产品质量认证得到快速推进,农业品牌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现,品牌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1、农产品品牌创建意识渐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全面推进。据初步统计,全县共有7家企业28个开展农产品认证,农产品认证品牌总数达到35个,认证规模达7.8万亩、20.2万头(只),认证产量达3万吨,其中:有机品牌6个,认证面积1万亩,认证产量达1000吨;绿色品牌9个,认证面积4.3万亩,认证产量1201*吨;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认证12个,认证规模20.2万头(只)、0.5万亩,认证产量7000吨;无公害产地认证1个,认证面积2万亩,认证产量10000
吨。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达17个。“神农绿茶”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神农银剑”牌茶叶获第二、第三届湖北省鄂茶杯第三届金奖、“神农绿茶”牌茶叶获201*年湖北省农业博览会最佳畅销奖、201*年被农业部认证为“有机食品”、“神武山珍”黑木耳获201*年湖北省农特产品金奖的基础上,201*年被湖北省品牌战略会授予“湖北省名牌产品”、“华盛”牌豆油精被201*年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评为“金奖产品”。
2、农产品品牌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通过对香菇、木耳两个农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的“房燕”牌和“神武山珍”牌香菇、木耳在国内外市场上价格坚挺,一直畅销,仅201*年出口创汇就达750万美元。房县茶叶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了绿色、有机茶叶品牌,提高了知名度,提升了竞争力,今年全县茶叶实现了产销两旺,平均单价由原来每斤150元提高到200元。古月香食用油通过产品质量认证,注册商标、产品价格实现翻一翻,由3500元/吨提高到7000元至8000元/吨。
(三)房县品牌农业存在的不足及障碍因素。房县品牌农业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品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效应还未充分显现,还存在不足和障碍:一是品牌不响,有牌无品。我县开展“三品”认证的35个农产品,注册商标的17个农产品中,真正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知名度的不多,没有一个驰名商标,品牌不响;另一方面表现为有牌无品,品牌规模偏少和过于分散的倾向较为普遍,分散经营加工滞后,量少质低,宣传乏力,最终是有样品无商品,有牌无品。二是市场主体太弱,品牌创建后劲不足。创建农业品牌的企业经济实力弱,进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注册商标拿到牌子后,创建后劲不足,无力进行品牌保护、扩张、更新。三是推介营销不够,品牌效应低。在农产品包装、宣传、推介上缺乏必要手段,中介组织建设滞后,产品流通不畅,仍停留在提篮小卖上,超市销售、配送销售、中介规模大量销售的少,品牌效应未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低。四是农业标准化层次低,实施滞后。五是地域上劣势,房县属大山区,农民素质低,资金短缺,交通信息闭塞、科技落后等因素也影响了品牌农业创建。
三、打造农业品牌,造就强势农业。
农业品牌战略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房县打造品牌农业,必须突出特色,选准品牌,培植主体,强化标准,加强营销,放大品牌效应,使农业特色优势转化为农业强势,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突出特色,明确品牌农业重点。一是选择优势项目,打造传统品牌。重点抓好香菇、木耳、天麻、房陵黄酒等具有传统优势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二是选择支柱产业,打造知名品牌。围绕粮油产业、药材产业、林业干果产业、食用菌产业、畜牧产业、蔬菜产业、果茶产业几大支柱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抓好基地建设,壮大规模,整合资源优势,加速培育知名品牌,做到一个产业、一个品牌,扶持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以此来推动农业品牌;三是选择强势项目,打造名优特和绿色品牌。依托食用菌、山野菜、茶叶、小杂果、中药材及武当山珍特有资源和我县的生态优势,打造一批名优特品牌和绿色品牌。
(二)培植经营主体,壮大品牌基础。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行业协会是农业品牌经营的主体和核心。一是建立农业品牌激励机制。对创农业品牌和生产销售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加工企业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在资金、税收、出口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有重点地培育、发展一批有一定基础和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资本投资开发房县的农产品,参与房县农业品牌建设。三是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整合品牌资源。利用市场手段,通过重组或兼并机制,整合品牌资源,解决弱小企业创品牌后劲不强问题,实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农户之间农业品牌资源共享,发挥最大效应。四是强化服务,创品牌发展良好环境,如简化工商管理手续,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严格执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农产品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名牌企业合法权益。
(三)规范标准,增强品牌发展后劲。一是依托科技,保持品牌优势。与科研院校和单位合作研究配套农业技术,优化和整合科技力量,运用高新技术提升品牌农业,提高名牌农产品生产管理水平。实施好种子种苗工程,通过“引、繁、推”等办法,提高名牌产品的良种率,从生产源头上保持名牌产品的种质优势,广泛运用生物工程技术,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增强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保健性。建立健全完善的农科教机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同时,重点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企业家。二是突出产品更新,保持品牌
活力。注重产品的更新,使产品的技术、包装、风味、品质始终符合消费者消费水平,在众多农产品中占优势地位,保持旺盛的活力。三是规范质量标准,保持品牌信誉。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抓紧建立并执行一整套规范的农业动植物品种标准、种养生产技术标准、加工工艺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检测程序等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行质量认证制度,确保名牌农产品质量。同时,要加大农产品质量监测力度,严格遵循创建知名品牌的要求,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控制,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环节严格监控产品质量。
(四)营销品牌,放大品牌效益。以实现品牌价值为核心,加强农产品宣传推介,加快市场培育和流通体系建设,实现品牌效益最大化。一是搭建文化平台,进一步深挖房县丰厚的文化底蕴,大打“房陵”、“庐陵王”、“神农”、“野人”等有一定知名度的地域品牌,坚持以“特”扬名,以“土”取胜。二是搭建销售平台,培育市场。着眼于国内外两个市场,开拓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促进农产品大流通;着力抓好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功能,增强辐射力;加快发展网上交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超市销售、电子商务等流通方式,拓宽销售渠道。三是搭建宣传平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认真组织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招商会,积极利用各类“节、会”推介品牌。通过推介品牌,使品牌发挥最大效益,从而使品牌农业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本网向你推荐更多精彩文章:品牌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食品品牌策划:品牌农业发展之道
发展品牌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