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城市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设调研报告

城市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设调研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6 06:07:03 | 移动端:城市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设调研报告

贵港市城市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设调研报告

城市社区是国家结构最基层的社会单元,是城市的细胞,社会的基础。加强城市社区管理,强化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生活素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维护城市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既是社区建设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又是社区建设的核心。

为了探讨贵港市城市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民盟贵港市委会组织调研组于8月份赴市直、三区两县市等地开展了城市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主题调研活动。调研组经过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借鉴外地经验,嫁接本地实际,形成了本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参考。

一、贵港市城市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成效

贵港市城市社区经过十五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两三年的加快步伐建设,城市社区服务功能、服务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和拓展,基本上建成了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平台、便民利民服务平台、治安维稳服务平台、党建服务平台五大服务平台,这些平台的建设为城市社区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基础设施服务平台

全市共有城市社区36个,除了近两年新成立的城市社区外,其余的都是从原来的街道居委会转变而来,办公场所、设施等大多数都是沿用旧街委会的场所及设施。201*年,自治区组织部、发改委、民政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住建厅等六个部门下发的《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基础保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桂组发〔201*〕9号),三区两县市都加大了对城市社区的投入建设力度,努力按照“每百户居民不低于20m2的标准配套建设城市社区服务场所”,或新建、或租借、或改造旧场所,都落实了城市社区的办公场所、建成了社区服务站(中心)、建设有室外活动场所,有的社区还配置有警务室、图书文化室、党员活动室、网络化办公室、义工组织活动室、青少年活动中心或会议室等;办公设备也配置齐全,空调、固定电话、电脑、打印机、服务台、办公椅桌、网络宽带专线、网络化管理专用手机终端、监控摄像头等,都已配备。办公效率得到较大提升,社区能够承载开展的活动越来越多。

(二)政务服务平台

党群政务服务中心是贵港市城市社区建设的一大特色。三区两县市在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上,既有共同性,又各有特色。党群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有民政事务、计生卫生、劳动保障、党员管理、综合服务等6-8个服务窗口,囊括了党务、民政、医疗、卫生、社保、扶贫、维稳、信访调解等40多个类别约180项事务,实行“一站式”受理,极大地方便了前来办事的群众,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港北区在党群政务服务方面,简化工作流程,同时坚持开展微笑服务、零距离服务和“关心、细心、耐心、贴心、热心”的五心服务,使社区的为民、便民、惠民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港南区遵循“服务至上、追求卓越”的工作宗旨,实行“一个窗口办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港南区的南江社区服务大厅还配备了全市最先进的“社区自助服务一体机”,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覃塘区开创了社区党支部(党委)、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社区工作机制。桂平市推行“一组一部两会”(党小组、物业管理部、户主会、监理会)工作法,建立了社区居务监督工作制度与民主监督机制。平南县通过政务中心和民政“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业务对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统一布局,建设“四室三站一市”(多媒体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社区警务室、调解室、爱心服务站、微型消防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爱心超市),开展党群政务服务工作,有效满足居民需求。

(三)便民利民服务平台

相比于原先的街道居民委员会,现今的城市社区在服务居民上更加亲民、近民,贴心、爱心,服务形式更加多种多样。除了在政务上简化程序,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外,更是跟随时代的气息创新了多种服务形式,如创建“爱心超市”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开办“四点半课堂”托管小学生,开展“再就业优惠政策实效行动”为下岗群众创造再就业机会,建立“小棉袄”居家养老中心,引进义工协会,举办家长讲堂,创新开展“微心愿”服务活动,引进“12349”为老服务平台,等等,这些便民利民服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其中,港北区贵城街道荷城社区在此方面做得较好,成绩突出,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广西第五批科普示范社区”、“广西三八红旗集体”、“贵港市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四)治安维稳服务平台

天眼工程应用到城市社区,网络化管理在社区中实施,公安消防等部门与社区联合联防,城市社区的治安维稳工作更加给力,社区更加平安,居民安全感及幸福感倍增。“四化”模式(网格化、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推广将社区划分为多个网格,在每个网格、广场、街道等公共场所和重要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实时无死角监控,并且每个网格都建立信息台账,依托智能监控中心信息系统、监控系统、手机终端、社区网站,按照“监控、互联、协调、服务”的理念,对社区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化解、协调解决,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治安管理、纠纷问题、市政家居等服务,提高了公共安全感满意度。

(五)党建服务平台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贵港市近年来,认真贯彻执行桂组发〔201*〕9号文件精神,强化推进社区服务场所建设、配足配强社区工作者、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保障社区工作经费、落实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基础保障工作,构建党社新体系、新平台,开展得有声有色。港北区、港南区、平南县开展了社区党总支部、“大党委”的工作机制,凡是在社区内居住的行政事业单位党员都要到社区报到备案,定期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同时将辖区内的“非公”、“两新”组织纳入社区区域化党建范畴,成立社区联合大党委,构筑区域化党建工作新平台。覃塘区推行“一组两会”工作机制,由党小组引领,户主会决策,理事会执行的模式开展社区工作,强化党支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功能。各地的新做法,为城市社区的党建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更加突出了党在社区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同时又整合了党员资源,更加方便为社区居民服务,畅通了沟通渠道,增进了党群干部鱼水情。

二、城市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存在问题

贵港市城市社区服务平台建设虽然形成了一定的雏形、规模,但是,社区规划不均衡、社区无服务场所或服务场所偏小、社区职能职责不够清晰、社区经费投入不足、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紧缺、社区工作者偏少及报酬待遇偏低、社区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及创新性不足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也将成为今后较长时间内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社区规划不均衡,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备。

贵港市社区规划管辖面积及人口数极不均衡,从管辖1平方公里4900多户约2万人的小型社区(如港南区廉石社区),到管辖4.29平方公里1.8万户约5.8万人的中大型社区(如贵城街道荷城社区)不等划分,规划划分不均衡现象突出,极容易造成社区区域管理真空。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规定,拟开发的各个居住区项目要按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6.9-9.2平方米/人的标准配置一定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贵港市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远未达标,公共服务活动场所数量小,面积少;社区间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参差不齐,能享受的群众仅为点上的群众,未达到面上共享,如“四点半课堂”,因社区范围太大,只能惠及到较近的小区;若将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分别统计,文化娱乐(服务人口上限值约160万人)、医疗卫生(服务人口上限值约296万人)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另外,有些设施的使用率较高,造成供不应求,而有些则使用率很低,造成资源浪费。如社区中设置的图书馆与文化站的使用率不高。

(二)社区工作者队伍力量配备不足。

一是社区编制工作人员少,一般在5-9人,部分有集体收入的社区可以运用自有资金招聘社会工作人员使用,达到12-20人,但贵港市绝大部分城市社区无集体经济收入,无力聘请社区工作者。

二是社区工作人员待遇相差较大。按桂组发〔201*〕9号文件,提高支书、主任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新招录公务员的工作标准)为3400元左右,普通人员为2600元左右;而桂平、平南的全部城市社区、覃塘区的部分社区去执行村委会干部的工资标准,社区支书、主任工资为1600元左右,普通人员1400元左右,同工不同酬,而且相差较大,打击了一些社区干部的积极性。

(三)城市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的问题一是社区职能错位。

社区居委会作为城市基层的自治组织,担负着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自治、社区服务和宣传法律、法规,以及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等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社区成了上级政府的工作机构,街道的行政工作分解到社区,各职能部门也纷纷到社区挂牌、设点。社区的工作除财政部门工作外,基本覆盖了街道、机关各部门的所有工作。据调查,目前我市城市社区仅有的5-9个编制人员实际承担的公共事务普遍达40多个类别,大小事项180余项。社区成了集政务、事务、居务于一身的城市最基层一级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成了事实上的“公务员”和“服务员”。社区属性不明、角色不清的矛盾十分突出,社区自身职能难以发挥。

二是社区职责不明。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政府或部门与社区的关系成为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相关部门在下放事务时,其管理权、处罚权却没有下放。比如消防安全。实际上,社区既无查处权,也无处罚权,既便有这两权也无相应的技术人员。再比如城管工作,相关工作都要社区去落实,处罚权在城管执法。社区的职责不明,直接导致社区的责权利失衡。

(四)社区服务经费来源少,额度不足。

贵港市城市社区资金投入来源有两类:一是政府财政拨款,如社区工作经费、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二是社会筹资,如社会爱心企业或爱心人士等。目前我市社区建设资金都很缺乏,仅靠政府项目从涉及社区项目的资金投入为主,社会资金捐助投入极少。201*-201*年大部分新成立的社区,因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工作经费、活动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开支全部依靠政府财政支付,办公经费2-3万不等,部分社区目前处于负债运行状况。

当前社会管理大部分工作都与社区有关连,一些阶段性、临时性、突击性的工作,以及绝大部分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都没有配备相应的经费,即使有也是少量的补贴,或是阶段性的经费。比如综治维稳,接访息访实行属地管理,社区每年都得花1-3万元不等,随着改制移交的深入,费用不断增加。另外各部门开展的系列活动都要求社区悬挂横幅标语,宣传资料、板块等等。由于社区各项事务、服务支出多头,多数社区存在入不敷出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甚至负债运行。如桂平市的三千城社区,据了解,已拖欠三千城开发商房租3万元多。一些为民便民的服务项目,群众迫切需要,但资金没有财政预算保障,面临无以为继、办不下去的困难,如一些居家养老中心,小学生的托管服务,家长课堂等等服务项目,都不可能长期或者连续开展。

(五)社区服务创新乏力。

据调查,当前我市城市社区建设及服务中,因为社区自治程度低,职能存在行政化倾向;政府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等现象;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低等主要问题,致使社区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计划生育、卫生管理、治安维稳、清洁乡村等政府下派的行政事务处理上,本应用于为居民办实事的时间及精力被挤去大部分,社区公共服务创新乏力、功能被弱化、服务发展水平低下,甚至有些已建好的服务设施,服务平台成了摆设,没办法真正服务居民。

三、城市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一)社区服务工作观念要从根本上转变。1、各级政府领导要重视城市社区服务工作。

认识城市社区工作站位要更高远。思想认识的高度往往决定行动工作的力度。要解决好这个总开关问题,关键是要深刻认识到城市社区工作的四个基本属性:

一是必须深刻认识到城市社区是党的政权建设的基本支撑。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在人民。城市社区组织是党在基层工作的重要依托,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通过推进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工作,以民主自治的方式来管理基层社会事务,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使社情民意得到更为畅通的反映,使居民群众依法民主自治的原则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二是必须深刻认识到城市社区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区域不断扩张,城市居民不断集聚,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转为城市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城镇社区,以社区为主的新型社会治理体制正在快速形成,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要把城市社区工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乃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单元、基础工程来抓。

三是必须深刻认识到城市社区是部门履行服务的基本阵地。城市社区是最基层的组织,也是各部门、各单位履行服务功能和彰显作为价值的重要平台。要从践行党的宗旨和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出发,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延伸和拓展社会均等化服务功能的毛细血管问题,努力将各种公共服务推进到每一个角落和最后一厘米,与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实现无缝对接,进一步增添全体社会成员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必须深刻认识到城市社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抓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点在基层,重心在社区。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发展、加速崛起的关键阶段,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交织出现、叠加爆发,对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要求。从这几年全市城市社区已经成为矛盾纠纷的萌发区、集散地、引爆点,一些因物业管理、拆迁安置、交通治安、环境保护等问题引起的不稳定因素呈现出多发、频发和爆发趋势,严重影响和威胁着全市和谐稳定大局。要把社区建设放到维护大局稳定的大格局中来认识、来把握,突出基本抓手,把握源头根本,从而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城市社区干部服务意识要根本性转变。

要从村干部或居会会干部转变到社区干部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进一步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环节。城市社区干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会更多。现在还有许多城市社区干部因待遇不平衡、社区事务繁多等诸多原因,工作得过且过、无为无位,社区服务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社区干部队伍的不适应性日益凸现。因此,社区干部要根本上从农村干部或居委会干部的角色转变为城市社区的角色。要做到“四个迫切”:迫切需要树立有为有位意识、迫切需要开拓创新精神、迫切需要加强理论修养、迫切需要增强忧患意识。要从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上去适应新角色,要从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上去适应新角色,要从改变工作作风和方法上去适应新角色。

(二)合理规划城市社区,完善社区服务设施。

一要谋划好总体规划。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社区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使之与区域城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合理确定社区设置范围、人口规模和服务设施建设,确保城市扩张到哪里,社区就组建到哪里,服务就延展到哪里。

二要社区设施规划层级与行政管理对接。结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提出的“居住区”、“居住小区”和“组团”的人口指标,设计与规划之间的对接标准,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两个层级:
一是社区级,对应社区居委会管辖范围,服务人口规模为3至5万人。若社区人口规模未达到3万人,也需要配备社区级公服设施,但空间规模可经过分析研究后适当缩减。
二是基层社区级,对应村集体、一个或多个物业小区,服务人口规模约3000—10000人。现状村集体规模一般在3000人左右,长久以来的生活空间粘合度较高,新建大型住宅小区规模往往能达到3000人以上,也建议作为一个基层社区单元考虑配套服务设施。

三要扩大、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容量。按照“集中、实用、方便”的原则,通过新建、扩建、置换、购买、共建、社会捐建等多种途经解决社区工作用房,原则上每个社区工作用房总面积不少于350平方米进行配置,规模在2000户以上的小区,要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配置。城市新建及改建住宅小区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要与首期商品住宅楼房同步设计、同步报建、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对规划确定应当建设社区工作用房而未建设到位的,规划建设部门应责令其整改;要根据社区布局,合理设置办公用房面积、地点、结构,并配齐公共配套设施。已经建有却被挪作它用的公共设施场地,相关政府部门要依法收回交由社区开展公共服务。

(三)合理配置、选优配强城市社区服务管理队伍

一要选优配强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要按照“一好两强”(思想政治素质好、社会管理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标准,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两委干部,并加强管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还要按照“五心”(有热心、有公心、有信心、有耐心、有责任心)要求,采取本人自荐、居民推选,入户走访、征求意见,支部审查、大会确定的方式,选优配强社区干部。

二要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要进一步规范明确社区网格员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使之静下心来,蹲到格内,起到作用。

三要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要把社区内的热心居民、共建单位及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发动和组织起来,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把爱心义举送进千家万户、温暖百姓心田。

(四)严格执行城市社区事务准入制度,为社区“减负”。

针对城市社区职能事务配置出现的不合理现象,要通过成立城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并严格执行城市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合理解决定位不准、管理体制不顺、责权利不统一的问题,依法规范城市社区职能,理顺社区管理体制等措施实现。

一是各级政府成立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开展各县市区社区的工作、活动及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有成员单位,业务拓展到社区的单位都可成为成员单位,这些单位要明确他们在社区工作、业务中的角色、职责及事权。

二是制定并执行社区公共事务准入制度。合理界定政府与社区职责,分别明确政府、社区应承担的工作职责及完成任务; 明确公共事务准入审批范围,确定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以及上级部门有文件要求的审批范围,各地还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审批范围,均需准入审批,未经准入审批的,社区有权拒绝。经审批同意后,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赋予社区相应的权力,拨付相应工作经费。工作经费的使用,要依法依规、专款专用,自觉接受镇(街道)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审计。

(五)拓展社区服务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一方面,将城市社区建设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政府投入社区服务的专项资金不断流、不减少;另一方面,发挥社区力量,吸引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各界人士捐资、捐房产、捐信息、捐技术、捐服务等多种形式投入到社区服务中去,缓解政府投入不足;第三方面,有关部门下放到社区的工作事务,要从原事务经费中切出资金下拨给社区,再缓解一部分社区财政压力。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服务的投入力度,既要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又要对社区文体、文化的投入。基础设施是社区开展服务的硬件,而社区文体文化能成为社区发展的软动力,能使社区居民享受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投入少产出大,效益久远。

(六)创新社区服务方法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一是要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党的建设。

首先要优化组织设置,社区组建大支部或大党委,统管本社区辖区内的党员。重点依托社区网格成立党支部,以楼栋为单位成立党小组,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街道党组织架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社区的全覆盖。

其次要强化党的领导,发挥党员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带其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活跃基层,打牢基础。另一方面,要发挥党员作用。要牢固树立围绕建设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服务的工作理念,从严从实要求社区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在服务群众和履职尽责中亮身份、显作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港南区开展党员与社区“双报到双服务”活动,生活在本社区内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回归社区,为社区群众服务。

二是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社区品牌。一方面,引进公益组织(义工组织)入社区,提升社区文明素质品位。通过引进的公益组织在社区内开展公益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社区群众开展公益活动,成为社区的义工,为居社区民做好事,形成人人做好事的社会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打造社区服务特色。北京朝阳社区的热心大妈、武汉百步亭的小巷总理和沙市社区的老姨妈等特色社区工作品牌,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贵港市要学以致用,因地制宜,重点围绕平安建设、低碳生活和文明创建等三个方面,组织广大市民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家园感、归宿感、认同感和荣誉感,从而创造出一批可学可鉴可复制推广的特色服务工作品牌。

三是服务要多样化、便利化、实用化居民的需求多样、要求越来越来高,社区干部必需提高自己的素质,综合素质,适应群众的需要,开展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服务,让群众愿意去社区,认可社区。要重点发展面向社区老年人群体的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面向社区青少年群体的预防犯罪服务,面向社区残疾人和优抚对象的康复治疗和生活关爱服务,面向社区困难家庭的就业培训服务等,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建社区微信群、钉钉群、QQ群等,开展宣传工作,畅通联系群众渠道,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快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强化一门式服务模式,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和一网打尽,让群众多走网路、少跑马路。

四是开展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对一些便民项目、民心项目,社区无力承担举办的,由政府购买,社会公司承担。通过创建各种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如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居家养老中心、四点半讲堂、小学生托管中心等服务项目。让社区老人老有所养,社区小孩有伴可随,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

五是建立健全社区工作三方联动机制。社区管理的内容与物业管理的内容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双方的目标和任务是完全一致的。但在物业管理中,出现了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之间,相互掣肘;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之间,职能交叉;物业公司与居民委员会之间,多头管理。对居委会而言,一方面,应成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协调者,另一方面,应成为业主利益的保障者和物业管理企业服务的监督者;对物业管理企业而言,其提供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业委会则代表着业主利益,是小区物业管理监管的主体。城市社区要建立健全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机制,确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之间的引领和协调作用;要理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三者之间需要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各司其职,而形成合力,为创建文明、和谐、幸福、美丽的社区提供保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城市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设调研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4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