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关于市社区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市社区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6 06:07:37 | 移动端:关于市社区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市社区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全市各级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全面推进主化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人口结构逐步变化,人们对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为全面掌握我市社区文化建设情况,深入了解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进一步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根据工作安排,10月,第一小组采取现场察看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的办法,先后深入三个县区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106个社区,其中主城区有49个社区。因建市较晚,全市社区建设起步较迟,社区自身力量也较薄弱,所以,过去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很少开展。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重视关心下,在各级主管部门共同努力下,全市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不断提高认识,深入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

社区文化是各项文化事业的基础,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它对塑造人、引导人、教育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邻里关系和社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上下通过不断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在增强社区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居民认同感、归属感中的积极作用,在培养居民家园意识、人文情怀以及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基层稳定和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201*年初,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2号)文件。为深入贯彻文件精神,市政府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贯彻意见,并制定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全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并提出了主要任务,强调了保障措施。

(二)逐步加大投入,切实加快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1、加强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近年来,全市进一步加快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纳入了城镇规划,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为将文化活动用房按照标准要求配备到位,对已建设的社区,想方设法从现有社区用房中调剂解决;对老旧小区,积极采取多种方式盘活社区内国有、集体用房,保障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对社区内没有国有、集体用房的,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解决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对暂时没有开发的小区,严格依照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留足发展空间。目前,大部分社区都实现了有不低于100平方米的室内文体活动用房,近半数社区拥有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室外文体活动场地。

2、增强了社区文化建设的自主造血功能。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近年来,全市上下紧扣社区文化的公益性、群众性特点,积极引导、教育、培养和鼓励。市级财政先后拿出资金,投入近200万元,购置电脑、音响及乐器等多种文化活动器材,发放至主城区的各个社区,为社区提供自娱自乐的活动器材。在统一配置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区发挥群众自身优势,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增强社区自主造血功能,调动了方方面面积极性。同时,积极开展示范带动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文化活动示范点评选活动,确定了省、市级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6个,并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极大的提升了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效果。

(三)积极组织活动,逐步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社区一家亲、文化进万家”主题系列活动初显成效。“社区一家亲、文化进万家”主题系列活动是今年年初由市文广新局牵头组织实施的。活动内容包括:一是红街·周末有戏,即每周举办一场文艺演出,地点在红街演艺舞台,节目基本上由各社区文化艺术团体提供,以戏剧为主。截止目前,已演出了30余场次,场场都受到欢迎。二是社区文艺演出,即在社区里,由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牵头组织,采用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方式,形式有社区文艺演出、社区广场舞及歌咏比赛等,为社区群众搭建一个平台,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至今,社区文化活动已经开展了20余场次。三是举办了“三地八市”票友联谊会,由全市社区京剧爱好者参与,会期3天。四是计划将在年底举办社区春晚,让社区群众自导自演属于自己的春晚。“社区一家亲、文化进万家”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一开始就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不仅给城区百姓带来了欢乐,而且还创造出或即将创造出不少群众文化工作的经验,涌现出或即将涌现出一大批活跃在基层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已经逐步形成为全市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群众文化工作的一个亮丽品牌。

2、搭建交流平台,社区文化建设档次和品位逐年提升。近年来,在逐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全市通过举办各类调演、展演及大赛等活动,搭建平台,加强多地域、多层次的交流,繁荣和发展文化艺术事业,促进全市社区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逐步提升社区文化建设档次和品位。每两年1次的全市群众文艺调演、全市小戏小品曲艺调演、全市广场舞大赛、市青年歌手大赛、市民族器乐大赛以及每年1次的全市少儿“六一”文艺调演、全市新创作品演唱会等活动平台,为全市群众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和自我展示机会,起到了引领示范、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作用。

3、各类文艺社团活跃,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艺社团和民间文艺队伍近300余支,各类文艺骨干5000多人。这些群众文化团体和队伍,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主体作用。许多社区结合节假日、纪念日和中心工作,利用社区文化园地,组织社区文化骨干,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在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公民道德、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为提高居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功不可没。去年全市社区共举办各类演出300多场,居民参与超过了20万人次。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山水文化节”“桃花节”“梨花节”等各种活动精彩纷呈,其中各类来自民间、来自社区的表演团体通过展示,充分体现了社区文化建设在满足居民文化生活与满足居民自我展现、自我提高所取得的重大成效。

(四)注重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热爱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才。

近年来,全市上下充分认识到人才对文化建设的决定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各类人才,加强社区文化人才建设,健全社区文化队伍。为推进社区文化活动持续有效开展,截止目前,全市每个社区均配有兼职或专职的文化辅导员,全市共有专兼职社区文化辅导员近200人。另外,全市社区还拥有各类文化服务志愿者近20000人。全市通过多种形式,经常性地开展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一是通过省厅(馆)下派、上挂和邀请省文化馆群众文化专家开展辅导等方法,引进和培养人才。二是积极培养选拔乡土人才。破格提拔一名群众文化辅导员直接担任县文化馆副馆长。三是加强针对性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定向辅导以及交流、调演等方式,提高现有社区文化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市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谐了邻里关系,提高了生活品味,提升了群众的“精神气”。同时,不少社区文化团体、个人及其作品也荣获了一些殊荣。文继领、安军、刘义3名同志获得了201*年度省优秀文化辅导员称号,万家乐庐剧团连续两届获得省“百佳”院团称号;社区文艺队伍在省群星奖比赛中获奖(省政府最高文化奖),合唱节目《春雨》获二等奖第一名,《幸福阿婆》受到前总理温家宝观看后的好评;庐剧《春天来到铜锣寨》和《秦雪梅》分别荣获201*年首届中国大别山民俗文化大奖赛一等奖和三等奖。

二、全市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基本经验

(一)认识到位是前提。调研中我们体会到凡是社区文化建设抓得早抓得好的地方,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概念、重要性的认识和建设规律、思路的探索也就相对比较到位。阳光社区、鼓楼社区、荷香社区等文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就是得益于认识到位,建设成为了全市社区文化亮点。

(二)领导重视是关键。社区文化是公益性文化,政府是社区文化的建设主体,领导重视与不重视大不一样。阳光社区是主城区的高档小区,但文化中心活动场所多年未能落实,后来经过市、区、街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多方协调最终得到了解决。“阳光社区现象”告诉我们,之所以能够建设成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中心,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是与上级领导亲自过问和协调落实密不可分的。

三)阵地建设是重点。阵地建设,既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平台,也是社区建设有无文化品位的内在要素。阳光、鼓楼、荷香等社区,有着健全的文化场所、设施,满足了社区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需要。

(四)队伍建设是核心。社区文化建设落实到最后,还是看组织者和人才队伍的素质。凡是搞得好的社区,都有着由社区居民自己参加的艺术团、演出队伍和社团组织。社区居民自觉自办,体现了群众的广泛参与面,是文化发展繁荣的主力军、生命军。

(五)活动创新是动力。活泼生动的内容与形式,是赢得居民欢迎并积极参与的内在要素。时代的发展使文化的外延日益扩展,许多健康积极、有益有趣、好看好玩的活动也越来越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好的社区,在组织活动时都不仅仅是局限于说说唱唱、写写画画的,而是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扩大视野和范围,注重研究活动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六)社区自办是方向。除了政府给社区文化建设搭建必须的平台外,社区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挖掘自身潜力,是办好社区文化的基本方向。实践证明,社区积极性高,不等不靠,社区文化就有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而强调客观因素,等待观望,社区文化也就一直打不开局面,满足不了城区发展和居民的文化需求。

三、全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文化活动场所、设施仍然不足,档次较低。全市社区办公、文化活动用房建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有相当一部分的社区用房(包括社区办公、服务和居民文化活动等场所)面积低于应有的基本要求。据统计,全市已有的106个社区,除一部分条件较好外,相当一部分的办公用房紧缺,普遍缺少大型的居民活动场所,现有的场所也是条件简陋,普遍存在空间狭小、零碎、层高不足、噪音扰民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

(二)社区文化建设投入机制没有形成,缺乏基本的经费保障。调研中,社区普遍反映经费紧缺,社区文化属于“软任务”,只是对付着“应景式”搞一搞。财政对社区文化建设投入少,文化主管部门也缺少指导推动社区文化工作开展的“硬杠杆”。同时,缺乏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社会资金对社区公益文化及其产业的投入缺乏积极性,难以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共建局面,无法满足居民多方面的文化需要。

(三)社区文化人力资源整合利用不够,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全市不少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因缺管理人员,大都由居委会干部兼管,且多数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经验和能力,文化场所设施利用率低。同时,社区在开展文化活动时视野不够开阔,组织不够深入,对各种能够利用的人员没有很好的发动起来,有约占一半的社区不能很好地组织文化队伍,有近三成的社区没有自己的活动队伍。另外,一些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文化职能弱化,存在对社区文化工作组织指导不力的现象。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意义与作用的认识,切实增强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当前,要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刚刚闭幕的六中全会以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市四届党代会精神,自觉把发展先进文化、满足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着眼点、立足点和归宿点;要深刻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是党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践行党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的前沿阵地,是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促进市民生活和谐的重要路径,是抵制不良文化侵袭、创建现代文明小区的根本载体;要引导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各文化单位清醒地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具有的优势,明确全市的努力方向和应当要填平补齐的具体任务。

(二)进一步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加快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财政部门要在每年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以奖代补,促进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从税收政策、费用减免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社区兴办文化产业,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兴办社区文化的新格局,增强社区自我造血、自我发展功能,以解决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规划、住建、土管等部门,要加大推进力度,切实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中,将社区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实施;要把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情况作为硬杠杠,列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中,增加相应分数权值。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文化工作者素质。要推动社区文化专管人员政策落实,确保社区文化工作有专人负责;要指导建立社区文化活动、人员、节目等资源档案,成立形式多样的社区群众性文化团体和组织;要有计划地开展社区文化专管员、辅导员培训,提高相关人员业务素质;要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活动机制,着力吸引住、使用好退休人、文化人、手艺人、热心人和志愿者等“五种人”。

(四)进一步推进“共建共享”工作,发挥文化主管部门、专业文化团体等单位的资源优势。要加强与社区辖内单位的沟通,积极发挥它们的资源优势,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并协调推动机关、学校、企业的文化设施无偿或低偿为社区居民开放,促进社区文化繁荣;要继续开展文化进社区工作,鼓励民间艺术团体主动与社区挂钩共建,采取送文化、带骨干、建制度、给设施等“四位一体”的办法,提升社区文化的品位和层次;要加强指导,合理举办全市社区文艺汇演、社区家庭文化展、社区建设征文比赛、社区书画展等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活动质量。

(五)进一步推动对社区文化建设规律的探索,抓好全市社区文化工作理论建设。要组织有关人员与高校、相关协会等社会学专家联合,对全国先进社区文化和市内先进社区进行调研学习,探索形成一套符合全市实际、促进城乡发展的社区文化建设理论和工作机制,以加强对社区文化工作进行切中本质、符合规律的科学指导,推动全市社区文化建设,力争早日让全市社区文化建设走进全国先进行列。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市社区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4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