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县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大学生“村官”进村入户宣讲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精神的通知》的具体要求,我镇大学生“村官”于2月25日,在社区开展了宣讲党的十七界三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精神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丰富,现场气氛热烈,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宣讲活动采取悬挂横幅、发放资料、摆放展板、出动宣传车辆、有奖知识问答、趣味活动、文艺演出等形式,把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支农、惠农、富农等相关政策展现在群众面前,吸引近1000名群众驻足观看,50余名群众参加了知识问答、趣味游戏等活动环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引起强烈反响。活动中群众认真阅读手中宣传资料,详细询问支农、惠农、富农政策,争先参与趣味活动和有奖知识问答,积极性很高。对于这次活动的开展群众感慨很深,他们说:以前看电影、看京剧、看黄梅戏跑几十里都要去,现在外出打工的人多了,人又住得很分散,也只有这样的活动演出形式才能把大家聚到一起,凝聚人心;以前叫声开会,提凳子,带本子,那是人山人海,严肃认真,而现在请村民来开会,寥寥几人,并且会上还没有人听,也只有以这样的活动演出形式宣讲国家支农、惠农、富农政策才生动有趣,能深入人心!
宣讲活动在市委、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下,同时得到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群众参与性强。我镇大学生“村官”们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零距离接触,用活动的形式展现了有关土地流转、农村合作医疗、林权制度改革、农业生产植补、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相关支农、惠农、富农政策,浅显易懂,在群众中助掀起一股学习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精神的热潮。
整个县宣讲活动从1月到3月结束,我主要参加了共11个乡镇的宣讲演出和与晓林、张婕一起成功组织了我镇的集中宣讲,感受颇深。
一、扩大影响,提升了村官整体形象。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我县选派大学生到村工作还是第一次,社会上及其农民还没有完全认识到选派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意义,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理解不深、重视不够,还有一些人持怀疑、观望态度。我县以扎实开展“大学生村官”宣讲两个《决定》精神为契机,采取文艺巡回演出的形式利用赶场天在中心镇进行了十余场宣讲,采取召开座谈会、村干部会、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等形式,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宣讲;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宣讲活动情况,影响范围广、程度深。把中央及市委、市政府支农、惠农政策传达到千家万户的同时,扩大了第一届大学生“村官”的影响力,提升了第一届大学生“村官”的形象。
二、加深感情,增进了村官交流与学习。
大学生“村官”是个“特殊”的群体,来自不同的大学,来自不同的地方,从城市来到农村,工作在不同乡镇的农村,很少进行互访活动,不可避免有在异乡和农村工作的孤独感。我县通过开展以文艺巡回演出形式开展大学生“村官”宣讲两个《决定》精神活动,促进了大学生“村官”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了了解,增进了友谊,排除了在农村工作的孤独感,使其更好地适应和融入了新的工作环境;交流了工作感受,使其尽快地找到了工作方位。同时,在宣讲活动中,通过与群众游戏互动、政策有奖问答及群众参与同台献艺等方式,增进了大学生“村官”与群众的感情,使其掌握了一定的群众工作方法艺术。
三、熟悉政策,提高了村官社会实践能力。为准备此次宣讲活动我县邀请市委党校知名教授对全县大学生“村官”就宣讲活动进行了专门培训,大学生“村官”又分工合作进行了相关政策的录音播放资料、文字发放资料、节目编排演出的整理工作,内容包括两个《决定》精神、中央一号文件、农村低保、合作医疗、就业致富信息及春耕知识等。通过严格的培训和自身的积极参与,大学生村官了解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以及加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措施,吃透了中央及市委、市政府支农、惠农的一些具体政策,提高了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同时,此项宣讲活动从节目编排到宣讲效果,从场地选择到后勤保障都由大学生“村官”自己组织开展,通过宣讲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大学生“村官”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了大家的协作能力和对自身素质的要求。
四、开阔视野,增强了村官业务本领。在此次宣讲活动中我县注重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县情、镇情、村情、民情方面知识的普及。要求大学生“村官”熟悉各镇的发展特点、特色产业及重点项目,如龙水镇的工业园区建设和五金产业发展、万古镇的黄金梨的种植、宝顶的石刻文化、的生态旅游、铁山的葡萄基地建设、珠溪的玉滩水库工程等。通过此次宣讲活动,大学生“村官”基本熟悉了县内各镇经济发展的现状,开阔了视野。农民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期望值很高,但在短期内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取得实效;我县要求大学生“村官”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和本村发展的实际,做好本村的发展规划,鼓励大学生“村官”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多为农民群众发展农业传授农技知识,多做农村低保、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的解释工作,积极争取村级公路、新农村建设方面的项目建设,切实为农民群众利益着想,切实增强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本领。
第二篇:进村入户后的个人总结根据市委的安排,我于201*年9月到西山三岔村委会牛街村民小组***家学习锻炼。短短的6个月的时间,我脚踏实地践行“三同”,深刻领会了省、市委关于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的决策的正确,深深感到了乡村干部的艰辛、农民朋友的艰苦、“三农”工作的艰巨,自己经受了一次难得的锻炼和磨炼。回顾“三同”的日子,总结如下:
一、思想、情感上发生了明显变化。找到了一些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走出机关来到农村,由 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整天面对的由抽象的文字材料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事和活生生的人,这种变化对我的思想、情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刻的。比如,同样是对待土地征用和农民失地问题,过去从材料和新闻上看到他们,我可能会产生一些同情;但是现在,当我实实在在面对这些事,面对农民兄弟,望着他们期盼的眼神时,我感觉到的就不仅仅是同情,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了。过去看到这种情况,我总希望别人去做点什么,现在却想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类似这样的变化,半年来经常发生着,而且在许多方面正在发生着。我相信这种变化会影响到我的今后,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在三岔“三同”的日子。六个月对农村的耳闻目睹,亲身体验,与农民兄弟的促膝交谈,也让我看到了、听到了、认识到了、体会到了市委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开展“千个支部帮千村,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良苦用心。换句话说,我们到基层锻炼,就是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关注民生,服务民利,将“三同”融入“三农”。锻炼我们的思想、作风、意志、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通过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一些村情民意。“三同”期间,我比较注意调查研究。为期六个月的“三同”活动,我既要当好农民,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农民。按照市委提出的“三个为什么”(到基层锻炼为什么,锻炼期间做什么,锻炼之后留什么),认真思考西片区发展中的一些共性和热点问题,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和走访活动。虽然我生在农村,但长期在外学习工作,现在农村的条件、环境、现状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仅仅凭印象、凭经验已经不能准确把握农村工作的特点了,难以适应“三农”工作的需要。
不到农村不知道,一下基层才知道,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农村工作事情非常具体,鸡毛蒜皮一大堆。我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为了熟悉农村工作,我经常跟着村组干部到村子里看看问问,慢慢熟悉环境,经常和村干部促膝交谈,虚心向他们学习,到村子里进行村情民意调查,了解农民关心什么,需要什么。
我所在的三岔村委会地处原西山乡政府所在地,是这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来源说明好范 文网www.bsmz.net)岔村民委员会共有4个村民小组,1035户农户,人口3787人,人均有粮41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543元,人均耕地只有0.41亩。由于近年来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征用了大量土地,大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三岔农民一年时间是“一个月种田、一个月过年、十个月外出打工挣钱”。三岔属城郊结合部,经济相对发达,目前正抓紧小康村的建设,大多数农户基本不干农活或干农活的时间很少。我所在的农户家户主是村民小组的副组长,土地大部分被征用,基本上无农活可干,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三同”期间,我主要是帮助他们做点家务,收割季节帮助收割谷子、玉米,辅导两个子女的学业。对村委会的工作则尽力而为,列席部分会议,积极提一些意见和建议。针对三岔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地、农民外出打工的实际,对三岔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发展城郊经济我作了一些调查,可以说,这些调查虽然是初步的,但却是活生生的,是在办公室的文件材料中读不到的。到农村后的感受是在机关里无法找到的,一些鲜活的知识也是在机关无法学到的。
三、开阔了眼界,改变了观念。过去在机关工作,形成一套固定的思维、观念以及方式,对机关以外的情况和工作,尤其是对农村现在的情况和工作都不了解,也很少去关心。通过六个月的“三同”活动,使我对“三农”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农民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毛主席当年对知识青年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用来形容我现在的感受是最恰当不过了。我很荣幸自己能够参加“三同”活动,亲眼目睹了农村现在的变化,尤其是开发区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西片区的开发建设给西山带来的巨大变化。我还亲自感受了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党委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这使我发现,农村工作原来这么有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原来可以这么直接、这么真切在农村得到体现。这段经历使我对所从事的机关工作和“三同”活动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有了这番经历之后,再回到机关时,我会尽自己所能,尽力干好本职工作,为农村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四、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获得今后成长和进步的动力。我是从学校直接到机关工作的,过去在学校和机关学到了不少东西,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对我的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三同”,又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比如,关于“三农”问题。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即使是过去已经学过的东西,由于要在实际中运用,也有了新的认识。另外,通过和村组干部的接触,了解了一些农村工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比如实际贯彻落实上级的政策,如何处理村民的纠纷,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等。好多都是我在机关没有接触到的,实践这一课也是我自身最缺乏的。我相信,如果我能够把学到的和过去积累的东西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这份收获将会令我终身受益。
总之,六个月的亲身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安排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到基层是一项非常正确的举措,是一条培养和造就青年干部的有效途径。对整个干部队伍是一种重要的选才,育才方式;对我们年轻干部,有利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三同”活动虽然即将结束,但它将在我的人生旅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人生成长经历。
第三篇:天元:大学生村官文化队进村宣讲“七一”讲话精神天元:大学生村官文化队进村宣讲“七一”讲话精神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近日,巫溪县天元乡的大学生村官文化队进村宣讲胡锦涛总书记的 “七一”讲话精神。
天元乡为认真贯彻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 “七一”讲话精神,组织大学生村官文化队到全乡9个村进行宣讲,并同各村党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收看胡锦涛总书记的 “七一”讲话后,乡党委以文件的形式要求各村党支部精心组织学习其精神,同时组织大学生村官文化队进村宣讲,利用各村广播播放总书记的讲话内容,还把党的惠民政策编演成通俗易懂的快板、顺口溜、三句半、相声小品等节目,力争宣传到位。”天元乡党委书记向洪高介绍道。
据了解,天元乡大学生村官文化队自去年成立以来,多次结合“七一”讲话精神、万元增收、十大民生工程、五个**、养老保险等方面政策进村宣讲近20余次,对村干部开展电脑培训5次,利用广播即时播报当前的惠民政策,收集社情民意120条。并在进村宣讲的同时,了解群众的困难并即时予以办理,赢得群众的好评。
撰稿人:刘勋贵
第四篇:进村入户后的个人总结工作总结根据市委的安排,我于xx年9月到西山三岔村委会牛街村民小组***家学习锻炼。短短的6个月的时间,我脚踏实地践行“三同”,深刻领会了省、市委关于机 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的决策的正确,深深感到了乡村干部的艰辛、农民朋友的艰苦、“三农”工作的艰巨,自己经受了一次难得的锻炼和磨炼。回顾“三同”的日 子,总结如下:
一、思想、情感上发生了明显变化。找到了一些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走出机关来到农村,由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整天面对的由 抽象的文字材料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事和活生生的人,这种变化对我的思想、情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刻的。比如,同样是对待土地征用和农民失地问题,过去从 材料和新闻上看到他们,我可能会产生一些同情;但是现在,当我实实在在面对这些事,面对农民兄弟,望着他们期盼的眼神时,我感觉到的就不仅仅是同情,更重 要的是一种责任了。过去看到这种情况,我总希望别人去做点什么,现在却想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类似这样的变化,半年来经常发生着,而且在许多方面正在发生 着。我相信这种变化会影响到我的今后,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在三岔“三同”的日子。六个月对农村的耳闻目睹,亲身体验,与农民兄弟的促膝交谈,也让我看到 了、听到了、认识到了、体会到了市委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开展“千个支部帮千村,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良苦用心。换句话说,我们到基层锻炼,就是了解 民情、听取民意、关注民生,服务民利,将“三同”融入“三农”。锻炼我们的思想、作风、意志、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通过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一些村情民意。“三同”期间,我比较注意调查研究。为期六个月的“三同”活动,我既要当好农民,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农民。按 照市委提出的“三个为什么”(到基层锻炼为什么,锻炼期间做什么,锻炼之后留什么),认真思考西片区发展中的一些共性和热点问题,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和走访 活动。虽然我生在农村,但长期在外学习工作,现在农村的条件、环境、现状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仅仅凭印象、凭经验已经不能准确把握农村工作的特点了,难 以适应“三农”工作的需要。
不到农村不知道,一下基层才知道,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农村工作事情十分具体,鸡毛蒜皮一大堆。我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为了熟悉农村工作,我经常 跟着村组干部到村子里看看问问,慢慢熟悉环境,经常和村干部促膝交谈,虚心向他们学习,到村子里进行村情民意调查,了解农民关心什么,需要什么。
我所在的三岔村委会地处原西山乡政府所在地,是这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岔村民委员会共有4个村民小组,1035户农户,人口3787人,人均有 粮41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543元,人均耕地只有0.41亩。由于近年来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征用了大量土地,大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三岔农民一年时间 是“一个月种田、一个月过年、十个月外出打工挣钱”。三岔属城郊结合部,经济相对发达,目前正抓紧小康村的建设,大多数农户基本不干农活或干农活的时间很 少。我所在的农户家户主是村民小组的副组长,土地大部分被征用,基本上无农活可干,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三同”期间,我主要是帮助他们做点家务,收割季 节帮助收割谷子、玉米,辅导两个子女的学业。对村委会的工作则尽力而为,列席部分会议,积极提一些意见和建议。针对三岔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地、农民外出打 工的实际,对三岔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发展城郊经济我作了一些调查,可以说,这些调查虽然是初步的,但却是活生生的,是在办公室的文件材料中读不到的。 到农村后的感受是在机关里无法找到的,一些鲜活的知识也是在机关无法学到的。
三、开阔了眼界,改变了观念。过去在机关工作,形成一套固定的思维、观念以及方式,对机关以外的情况和工作,尤其是对农村现在的情况和工作都不了解,也 很少去关心。通过六个月的“三同”活动,使我对“三农”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农民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毛主席当年对知识青年说,农村是一个广 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用来形容我现在的感受是最恰当不过了。我很荣幸自己能够参加“三同”活动,亲眼目
睹了农村现在的变化,尤其是开 发区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西片区的开发建设给西山带来的巨大变化。我还亲自感受了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党委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这使我发现,农村工作原来这 么有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原来可以这么直接、这么真切在农村得到体现。这段经历使我对所从事的机关工作和“三同”活动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有了这番 经历之后,再回到机关时,我会尽自己所能,尽力干好本职工作,为农村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四、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获得今后成长和进步的动力。我是从学校直接到机关工作的,过去在学校和机关学到了不少东西,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这些 知识和经验对我的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三同”,又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比如,关于“三农”问题。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即使是过去已经学过的东西, 由于要在实际中运用,也有了新的认识。另外,通过和村组干部的接触,了解了一些农村工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比如实际贯彻落实上级的政策,如何处理村民 的纠纷,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等。好多都是我在机关没有接触到的,实践这一课也是我自身最缺乏的。我相信,如果我能够把学到的和过去积累 的东西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这份收获将会令我终身受益。
总之,六个月的亲身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安排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到基层是一项十分正确的举措,是一条培养和造就青年干部的有效途径。对整个干部队伍是 一种重要的选才,育才方式;对我们年轻干部,有利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三同”活动虽然即将结束,但它将 在我的人生旅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人生成长经历。
第五篇:三万干部进村入户活动个人总结三万干部进村入户活动
个人总结
3月10日以来,我光荣的被文体局抽调参加“干部下乡进村入户”活动,此次活动以“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为主题,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实践载体,深入驻点村,维期三个月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回顾整个活动,总结如下:
一、精心筹备,做好动员部署工作。
3月6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动员会以后,文体新局立即召开了动员会,组织全体工作队员学习朱少平同志讲话,统一认识。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之后,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出我局“干部进村入户”活动方案。为整个活动,提出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杨店镇领导班子在我工作队入村后,立即召开了各村村书记的动员大会,宣传此次活动,要求积极配合下乡工作队员的各项工作。工作队也印制了“新农村实用知识手册”和“进村入户宣传手册”,向人民群众宣传此次活动的目的,并向其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工作队员生动的宣讲,普素的语言,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三、走访调查,全面搜集一手资料。
我所驻点村是新国村,总人口:1140人,总面积1324亩,总户数214户,分9个组7个自然湾。村干部4名,党员24人,孤寡6
人,其中3人在福利院,3人低保。特困户7户30人。村债务10万,年收入201*元左右。村里青壮年都出外导打工,主要从事建筑行业。在我的走访调查中,村民提出了比较集中的三个问题:1、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基本失去功能。2、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问题。3、农民的增收依然比较困难。
3个月的走访我总结所驻村基本情况:“四变好,三仍然、两多两少,两更苦”。农村衣、食、住、行确实较之以前质量变好了,水平提高了;农村基础仍然薄弱,发展仍然滞后,增收仍然困难;房多人少,路多人少,主要是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老人和小孩比以前更苦,农活都甩给了留守老人,小孩读书向城镇流动,增加农民负担。
四、了解民情,为民送去抗旱资金。
今年旱情严重,新国村同样也受旱严重。在得知情况后,5月6日,局领导杨副局长,邵晓莉馆长,代表文体新局工作队给新国村送去了201*元的抗旱资金。张书记在收下抗旱资金后,向文体新局表示忠心的感谢。
五、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入驻以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严格遵守“六不准”的工作纪律,一周不低于5天的驻村工作,每天记号民情日记,记录好生活开支,不接受村干部组织的宴请。
此次活动落实党的政策,了解群众诉求,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转变了机关干部作风,锻炼干部的党性,增强宗旨观念,密切
联系群众,发扬走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我们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惠民举措宣传到户、到人。让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并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的稳定,最大化的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为加强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陈智
201*-7-12
阅读了本文的人还看了以下的范文:进村入户后的个人工作总结
驻村干部进村入户宣讲提纲
进村入户总结
进村入户工作总结
大学生村官深入基层宣讲工作总结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