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职业中学留守学生工作总结
我校现有在校学生400多人,本学期统计留守生88人,所占比例较大。这些“留守”的孩子,生活上缺乏关照,精神上缺乏关怀,学习上缺乏管理。同时,由于职业学校的特殊性,加之“留守学生”队伍日益增大。因此,留守学生易出现学习、生活、心理和品行等方面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学校的重视。开学来,我校在加强留守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建立档案,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
首先,建立“留守生”专项档案。通过班主任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摸清本班留守学生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方面(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电话等),监护人方面(姓名、联系电话),家长方面(姓名、务工地址、联系电话)。建立 “留守生”情况统计调查登记表。完善留守学生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帮助发现问题学生,分析问题行为的成因、制定策略、选择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要求班主任努力做到:留守学生不辍学、留学生在班里学习不掉队、留守学生在校没有严重的违纪现象。
二、营造良好环境,制定管理制度
大力营造学校良好的人文环境,制定朝天职业中学学校“留守学生”管理制度。我们力求给每一个留守学生在心理上给予关爱,生活上给予照顾,学习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公正地对待每一位留守学生,让每个“留守生”感受到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平等与真诚。为“留守学生”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开展帮扶活动,精神上给予爱护,生活上给予关心
由班主任合理安排任课老师和留守学生结对子。由单纯学习上
的指导者转换为对生活、情感、心理、烦恼等方面都给以关注和疏导的“代理家长”,并要求学生定期与“代理家长”进行思想交流及学习、生活情况汇报。同班级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固定帮助一名“留守生”,为其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以求共同进步。
四、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建留守学生教育体系
建立留守学生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制度。班主任多渠道、多形式地帮助和教育外出务工的家长,使其进一步了解对子女生活和教育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帮助、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
开学来,我校积极开展活动,促进“留守学生”的管理。最主要的方式是正面教育诱导:
1、“五自”教育。对留守学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班主任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注重“心育”,力求治本,坚持正面引导、激励、辅以严格要求,培养他们“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能力。班级利用班会或个别交流,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提高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勇气。
2、开展 “五个一”活动。具体内容是“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满意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名合格高中学生”。
3、对家长 “五个一”要求。具体内容是要求外出务工、经商的家长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学期与科任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系列的社会工程。“留守生”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他们长期存在,决定着“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长期性。学校、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促使他们
同非“留守学生”一样,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主人。只要我们以“关爱、尊重、科学”为前提,工作中做到“爱心、细心、耐心、匠心、恒心”,采取疏导、启发等方法,晓之以理,导之以法,就一定能够教育管理好留守学生。开学来,我校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欠缺的地方还很多,今后还需继续努力
朝天职业中学
201*年12月2日
第二篇:小港中学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201*小港中学 关爱留守学生
工
作
总
结
(201*-201*学年度)
小港中学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
(201*-201*学年度)
小港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本学期,我校已有留守学生856人。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学生,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
一、摸排了解情况,建立档案
每学年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登记每班留守学生名单,建立留守学生档案表。班主任深入摸排了解,建立留守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对于一些有问题的留守学生(如“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等),动员党员教师和班主任,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模式,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高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完善班级学生一对一帮扶体系,提升留守学生的幸福指数。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学生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学生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留守学生日常活动的开展,心理辅导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负责留守学生的心理辅导,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了关爱留守学生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了留守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
节的能力。
三、建立健全制度,保驾护航
为有效的指导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规范教师行为,保障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制度,如“工作实施方案,活动计划,领导制度,监护人的培训与管理制度,家校联系制度,亲情之家活动制度,结对帮扶制度,心理咨询制度”等。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四、营造浓厚氛围,开展活动
1、以班级为主体,夯实关爱工作的基石
(1)建立班级留守学生帮扶记录。
(2)建立班级留守学生的成长记录。
(3)积极开展班级留守学生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4)以班级主题班会、座谈等形式,开展对留守学生的思想教育。
2、以“亲情之家”为主导,提升留守学生的幸福指数
(1)建立亲情对话室和亲情视频室,促进留守学生与家长的联络和沟通。
(2)开放亲情之家。留守学生可以在“家”里阅读图书、观看电视等,充实自己,提高素质。
(3)开放留守学生活动室。留守学生可以在里面从事自己喜爱的一些活动,如“打乒乓球、下棋、跳绳、踢毽子”等。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促进了学生的友谊。
(4)开放心理咨询室。对少数留守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和跟踪,保障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5)开设多种形式的座谈会、讲座等,疏通留守学生的心理,加强留守学生的安全教育。
(6)组织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如“郊外踏青、景区参观”等,开拓留守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
(7)定期进行留守学生的体格检查,跟踪留守学生的健康状况。
3、以“兴趣小组”为主线,陶冶留守学生情操
我校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如“文学社,合唱队,书画组,篮球队”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作文竞赛,校歌赛,板报展,手抄报展,篮球赛,书画展”等,丰富了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留守学生的情操,提升了留守学生的素质。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我校将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小港中学
201*年6月
第三篇:龙岗中学留守学生工作龙岗中学留守学生工作
龙岗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很多学生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班级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因为没有家长的照顾,会有很多困难,更有些学生因为长期没有家长督促,而成为为问题少年。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我校一方面做好家庭学校联系工作,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学生档案,成立留守学生教育课题,召开留守孩子家长座谈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留守学生活动,让关爱留守学生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还以“学习上帮助,生活上援助,思想上关注”为原则组织少先队员与留守学生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让学生们“一对一”建立友谊,交流学习所得,生活所感,互诉自己的喜悦和忧愁。既帮助留守学生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又增长了对员们爱他人,爱学校,爱社会的观念和情感。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建设,全方位优化育人环境。
1.搞好三结合教育:
(1)通过《致留守学生家长一封信》,适当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素质和能力,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2)定期召开家长会,并通过家访、信访、电话联系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联系,与家长共商教育子女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3)定期请关工委、司法部门的同志为学生举行报告会,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2.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各班主任每周家访不得少于两次,家访形式不限,可以通过家庭走访,也可以通过书信或电话联系,对于本班的留守学生必须进行走访,且每学期不得少于两次,对家长的来访和教师的家访作好记录。尊重家长,向家长通报班级管理、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以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因成绩突出,201*年,荣获肥东县“留守学生工作特色”学校。
第四篇:留守学生工作总结留守学生工作总结-黎南
一.我班“留守学生”现状分析
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成长: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承担监护孙子(女)的祖辈文化水平低,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辅导,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等。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长辈不辩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形中滋长了“留守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骄”、“娇”二气十分严重。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靠学校,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不少家庭的老人不迷信、常打牌、饮酒等,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真空时段”影响学生成长:双休日或节假日是留守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学生一方面在学习上缺少必要的指导而感到无助,另一方面与祖辈间因认知代沟、心理代沟而缺少沟通,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形成“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
亲情缺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留守学生孤独、自我封闭、情绪异常,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不良品行危害学生的正常发展:一些常年在外做务工、经商的家长,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钱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玩物丧志。甚至有少数“留守学生”出现厌学、逃学,乱花钱,爱上
网等不良行为,成了“问题学生”。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学校教育的“困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周一至周五还好办,但是一到了双休日,老师就感到鞭长莫及。出了问题找不到监护人,许多“留守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强,加上设在教师面前的“高压线”太多,学校老师不敢采用严厉措施。学校虽对“留守学生”指定老师管理,但是随着“留守学生”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竞争日益激烈,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制定“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措施
从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着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为了全面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我校提出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建立帮扶帮教机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要求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认真作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积极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各显身手,因材施教,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③提
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④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部、团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学生”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⑤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与成长记录袋:我校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了档案,全面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为了让留守儿童每周至少有一次与外出父母交流的机会,学校安排每班每周上一节亲情教育课,并将亲情课的具体时间通知给家长。留守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利用微机室、电话超市等资源,分批给家长打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等,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和身体状况,与家长亲切交流。
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卡,以全面了解代理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与留守学生的关系等等。
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校开办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员,为留守儿童和全体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
第五篇:留守学生工作总结一.我校“留守学生”现状分析
1.“留守学生”数量较多。我们xxx共有中学x所,小学x年,共有中小学生xxx人,其中父母外出务工有xxx个,约占学生总数45%。“留守学生”成为我校新的学生群体。
2.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成长: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承担监护孙子(女)的祖辈文化水平低,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辅导,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等。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长辈不辩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形中滋长了“留守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骄”、“娇”二气十分严重。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靠学校,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不少家庭的老人不迷信、常打牌、饮酒等,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3.“真空时段”影响学生成长:双休日或节假日是留守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学生一方面在学习上缺少必要的指导而感到无助,另一方面与祖辈间因认知代沟、心理代沟而缺少沟通,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形成“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
4.亲情缺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留守学生孤独、自我封闭、情绪异常,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5.不良品行危害学生的正常发展:一些常年在外做务工、经商的家长,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钱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玩物丧志。甚至有少数“留守学生”出现厌学、逃学,乱花钱,爱上网等不良行为,成了“问题学生”。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6. 学校教育的“困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周一至周五还好办,但是一到了双休日,老师就感到鞭长莫及。出了问题找不到监护人,许多“留守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强,加上设在教师面前的“高压线”太多,学校老师不敢采用严厉措施。学校虽对“留守学生”指定老师管理,但是随着“留守学生”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竞争日益激烈,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制定“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措施
从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着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为了全面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我校提出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建立帮扶帮教机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要求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认真作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积极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各显身手,因材施教,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③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④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部、团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学生”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⑤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2.拓宽育人途径:我校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上,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行为,以丰富的活动发展能力,以文明的环境熏陶性情,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成长。①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②积极开展活动,促进“留守学生”的管理。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学生”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举办“关爱留守学生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为留守学生献爱心”募捐活动,举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讲比赛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积极地开展各项活动,有利于消除“留守学生”孤单、悲观的阴影,让他们领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关爱之情,使他们愉快生活,安心学习。 ③开办家长学校,把学校教育延到留守学生的家庭。
3.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与成长记录袋:我校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了档案,全面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4、实施留守学生寄宿制度:目前,有xx中学本部、塔市中学、马安中学和中心小学积极创造条件让留守学生住校,已有700多年住宿,占留守学生的70%,填补了留守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方面的管理空白。
5、结对子
由父母均在家、家庭和睦、家长素质较高的学生与一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视为兄弟姐妹,在生活学习中比学赶帮。
6、亲情教育课
为了让留守儿童每周至少有一次与外出父母交流的机会,学校安排每班每周上一节亲情教育课,并将亲情课的具体时间通知给家长。留守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利用微机室、电话超市等资源,分批给家长打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等,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和身体状况,与家长亲切交流。
7、家校联系卡
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卡,以全面了解代理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与留守学生的关系等等。
8、举办代理监护人培训班
学校计划每月举办一期代理监护人培训班,及时向代理监护人反馈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听(转载请注明来源:www.bsmz.net)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9、开设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校开办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员,为留守儿童和全体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
10、设立知心姐姐信箱
学生对成长过程中的个人隐私如月经、遗精、家庭矛盾等问题,往往难以启齿,羞于向别人诉说。为此,我们在有校园局域网络的学校开设了“知心姐姐信箱”,为学生开设一条可以倾诉而隐私又得到保护的途径。
三.完善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我校开展“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一段时间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摸索出一点的经验和规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留守学生”关爱工作领导小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课题研究小组,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与研究。
2. 建立研讨、交流制度: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总结,举办一次“代管家长”论坛,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学校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3.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学校考核内容,对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要给子表彰、奖励。同时,对“留守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要给予表彰。
4. 整合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积极争取有关单位、社会各界的支教助教,把强大的教育合力渗透到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关爱。
总之,xx中学在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上架起了爱心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学习上,营造良好的氛围;生活上,尽力排忧解难;心理上,积极正确引导。促使他们同非“留守学生”一样,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主人。学校政工处、团支部、少先队等负责同志要经常与各村场、派出所等相关单位的领导联系交流,共商对策,力求实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学生。
来源:http://yilan004.blog.hexun.com/
本网向你推荐更多精彩文章:留守学生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
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总结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