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总结
通过课题组一年来的扎实工作,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促进个性化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探求知识 ,拓展知识,掌握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形成等方面明显好转,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初步形成了一支由先进教育理论武装的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一批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全校以及全市教师队伍中的骨干。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实验操作、总结评估等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科研能力不断增强。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多次面向全校开设电教实验公开课、多媒体观摩课。部分骨干教师初步掌握了多媒体网络的操作技术并达到一定水平。例获苏州市教学设计一等奖。丁凤秀老师获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
2.初步构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学生、教育资料”是构成教育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教学理念不同,三者的组合方式和教学效果也不同。在实践中,课题组成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初步构建了一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空,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了条件;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使用,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要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示知识发生过程的作用;再次,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最终落脚点,要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衡量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效果,也要以能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依据。
3.初步验证了实验假设,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实验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科学地、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教学理念新、教学手段新、方法灵活、信息量丰富、密度容量大等特点和优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问卷调查表明,“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态度”一栏,原来有85%的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现在有95%的学生认为“很感兴趣,很有必要学”;“艺术课上你最希望教师使用哪种电教手段”一栏,有92%的学生希望使用多媒体网络。在随堂观摩活动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当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时,学生注意力明显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有时围绕某一问题情境展开激烈的讨论、辩论甚至争论,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浓郁,双边活动形式多样,学生的辨别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4.带动了其他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掀起了全校教师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热潮。以语文、艺术教师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组率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展教改实验,在短时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校作了良好的开端,起到了表率示范作用。
七、认识和思考
通过回顾和自评,我们也发现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1.教师实验意识还须进一步加强。有些教师把实验课与公开课、观摩课等同起来,认为只有对外公开课才是实验课。因此,一些教师一学期只开1-2节实验课,远远跟不上课题研究的需要。其实,更多的实验课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这样既能增加实验课的数量,又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一些无关变量,提高实验的质量。
2.网络资源建设还有待完善。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也遇到不少困难,如网上现成课件不多,要整合资源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开发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网站的技术水平与人力跟不上,使得教学环境难以实现虚拟化,师生交流仍受时空的限制。因此,希望各专家和同行本着资源共享、协作发展的原则,努力开发和充实我省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将优秀经验和实用价值高的课件上传到资源库,为我省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3.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还须进一步普及、推广。信息技术在公开课、观摩课、实验课中使用已日趋广泛和多样,这是课题研究的必然。但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点带面,以实验促实践,以科研促发展。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同样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研究制度
贾宋小学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研究制度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探索未来教育发展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潮流。为此学校立足实际,加强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及科研工作力度,治理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发生发展,围绕实验研究课题,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一、参与实验研究的领导及教师要更新观念,切实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推进新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诸多方面的作用,致力运用、实践,努力开拓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新局面。
二、课题实验研究成员要善于学习有关理论,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素质教育技术、儿童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每周学习内容不得少于1500字,心得体会不得少于1000字。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为课题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三、在研究过程中,参与的领导与教师要按方案进行,每个阶段所研究的内容、方法、手段、总结等要有的放矢,观察要全面,记录要翔实,检测要到位,总结要客观,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践运用中的成败得失,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四、实验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四要”,即要精心备课、要精心准备课件、要注重检测反馈、要及时记录研究内容、成 - 1 -
功个案、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等。
五、参与课题研究的领导定期组织研究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说客、讲课活动,每次活动目的性要强,切入点要准,为实验教师提供横向、纵向交流平台。
六、研究资料,实验数据的收集与管理对于全面反映实验过程、最终形成实验研究成果十分重要。因此,实验教师要注重收集、管理好个人实验研究资料,定期整理个人实验材料并交课题组档案管理处。
七、学校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实验教师进行跟踪指导、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好的研究成果及时研讨、总结。
八、各级实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学校予以奖励,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先评优、晋级。
- 2 -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实验方案的制定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实验方案的制定(讲稿提纲)
潍坊市电化教育馆刘德超
201*年2月
? 一、研究课题的确立
? 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
? 三、在制定实验方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研究课题的确立
(一)、课题的来源
1、来源于规划
各级教科研部门都有科研规划,并下达总课题组实验研究方案,基层学校加入总课题组的研究。
2、来源于理论
? 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或理论,需要教师去实践去落实。
? 国内外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我们引进来,推广应用,就需要进行课题研究 。 ? 国外的教与学的模式:
(1)社会型教学模式:
团体调查模式;角色扮演模式;法理学探究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2)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
归纳思维模式;概念获得模式;科学探究训练模式;记忆模式;发散思维训练模式;先行组织者模式;自建构模式;……。
(3)个人型教学模式:
非指导性教学方法;人本主义教学方法;……。
(4)行为系统型模式:
掌握学习与程序教学(个别性教学);直接指导性教学;模拟训练模式;……。 ……。
? 国内的新型教学模式:
(1)江苏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
(2)辽宁魏书生的“语文六步教学法”。
(3)上海刘京海的“尝试成功”课堂教学模式。
(4)邱学华的“尝试与创新教学法”。
(5)深圳孙春成的“立体教学论”。
(6)湖北大学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7)辽宁姜兆臣的“韵语识字教学法”。
(8)天津市的“主体性发展”教改经验。
(9)中国科学院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法”。
(10)“和谐教学法”。
(11)“分层次教学法”。
(12)“愉悦教学法”。
……。
3、来源于实践
在实践中有问题,就需要解决,要解决问题,就需要研究
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实践中提出问题是课题研究的源泉
?
?
?
?
?
?
?
?
?
?(二)、选题的原则1、价值性。课题的价值性包括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还可叫需要性原则。 2、科学性。指课题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和事实基础,不能违背科学规律。 3、创造性。即新颖性、前瞻性、先进性,体现了课题的价值取向、意义和影响。 4、可行性。指本校的电教条件,研究教师素质,以及课题的可操作性。(三)、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选题应结合具体工作。2、选题宜从小处入手。3、选题应注意平时积累。4、选题不要一味求新。 5、选题时要多学习教学理论。
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
(一)、课题的名称
文字表述一要明确,
二要简练,
三要完整。
? 不要太大
如:《多媒体网络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网络教学在促进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教学结构和基本教学模式》
《网络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与应用》……。
这些题目就太大,难以操作。
? 不要太笼统
如:《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课题研究》
《构建基于校园网络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
《整合—多媒体校园网的学科教学》……。
这些题目太笼统,不具体明确,无法进行研究。
? 表述要完整
如:《信息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几何、应用题教学整合》……。
这样的表述就欠完整,如果将上述题目改为:
《信息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几何、应用题教学整合规律的实验研究》或
《在小学数学几何、应用题的教学中,运用网络课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研究》 这样表述就具体明确,较为完整了。
小学数学几何、应用题的教学——研究的内容
运用——实验的操作方法
网络课件——实验的自变量
学生——研究对象
创新能力——因变量,是研究的主攻方向
实验研究——研究的方法
所以说:
选择和确立课题是一个初步明确研究方向,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步骤的过程、课题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科研的成败。
(二)、课题的提出
是研究课题确立的理由陈述。要依据具体的课题来源和你选择课题的原则来进行陈述。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课题提出的背景
2、研究该课题的价值取向和意义
3、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
(三)、实验的假设
实验假设是一种推理描述。陈述的方式一般有三种:
? 因果假设。 因为……所以……。
? 相关性假设。随着……可能……。
? 预测性假设。假若……就会……。
如果……就会……。
实验假设表述之后,要写事实和理论依据。经验事实要充分可靠,理论依据要正确充分。
(四)、实验的目标
实验目标是实验假设的具体化,是实验假设因果关系的“果”的具体化,由实验假设的因变量来确立实验目标。如果把实验假设的因变量作为总目标,那么实验目标的描述就是表述因变量的一级指标。
? 实验目标的表述须明确、具体、可行、可测。
? 不能在实验目标中扩大因变量的范围。
如:山东省中小学1999年“创新教育与实验”的实验目标:
将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分为三部分
1、学业成绩
不要求在实验班的学生一定要超过对比班,但不能有显著差异。
2、创新人格
实验班与对比班应有显著差异,并引用吉尔福特对创新性人才个性的观点。
3、创新能力
实验班比对比班应有显著差异。引用林崇德教授提出的关于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及表现。
(五)实验的内容
实验内容是课题实验研究的具体操作项目,是实验中操作自变量的载体。一般来说实验内容就是实验中的教学内容。
? 在确立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确定自变量的形式和操作方式。
? 实验内容确定了实验的频度也就定了,实验的计划和步骤也就好确定了。
(六)、实验的对象
? 研究对象数量的确定要取决于课题的性质;要考虑现实性,可能性;还要考虑研究
的效率和效益。
? 具体确定方法,分为两种:总体研究和抽样研究。
(七)、研究的方法
? 1、实验研究法
教育实验研究法是指研究者按照特定的研究目的和理论假设,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按实验法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三种。
?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融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为一体的教育研究办法。
行动研究法把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结合起来,重在为改革服务。
研究是行动的指南;行动又是研究向导。
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计划、实施、考察、反思。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区别:
(1)为行动而研究(researchforaction)
(2)对行动的研究(researchofaction)
(3)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inaction)
行动研究与教学经验总结的区别:
(1)动研究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
(2)行动研究重视理论在研究中的价值。
(3)行动研究强调合作在研究中的作用。
? 3、其他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理论研究法、统计分析方法……等。
(八)、变量的分析
这是实验的第四次定向。
? 研究过程中的变量可分为三类:
自变量(操作变量)
因变量
干扰变量(无关变量)
1、自变量就是研究人员按实验要求人为进行操作的变量。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验中,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就是自变量
这些媒体的具体教学内容就是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就是操作自变量的载体
自变量的操作要尽量保持其单纯性和充分性,不能与一些模糊不清,甚至无关的变量相混淆,所以必须根据实验内容对自变量进行具体界定
操作自变量的策略:讲解策略(接受学习)和发现策略(发现学习)
2、因变量是随着研究者引入、排除或改变自变量,而出现、消失或变化的量。
研究者操纵自变量变化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因素很多所以必须界定。要根据一定的理论来界定因变量,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
因变量界定的方法就是通过对因变量结构的层层分解,使之更加具体化,尽量细化成一、二、三级甚至四级指标,直至能通过对学生的外显形行为进行测验为止。这样就形成了实验的目标体系,并具有具体、可测的特性。
3、干扰变量的常用控制方法:
①、阻隔法
②、变量为常量法
③、均衡法
④、抵消法
⑤、统计处理法
⑥、盲试法
(九)目标检测体系和检测方案
1、目标检测体系的制定: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对因变量进行层级指标分解,直到能进行直接或间接测量为止,根据因变量的最后一级指标,制定出该项指标的检测要点,形成了目标检测指标体系。
必须在实验方案中制定好因变量的观测指标体系,可以列成表格的形式。
2、针对检测要点制定实验检测方案 。
(十) 实验的步骤和计划安排
1、按照实验内容的进度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和具体的实验计划安排。可按实验内容列出计划进度表。
2、 实验计划中千万必要忘记实验前测。应在实验实施前对实验对象根据观测指标
体系中的各项观测内容用实验检测的相同方法进行实验前测 。
3、
(十一)预测研究成果的形成
对形成什么样的实验成果,,怎样形成,什么时间形成,怎样推广等方面进行预测。 成果类型有 :
1、文字成果
2、媒体成果
3、课型模式成果
(十二)研究人员的组织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组,有的还成立专家指导小组。
要根据课题组成员的水平,能力及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把每个阶段的每项工作都要落实到人,责任到人,以确保研究任务的如期完成。
(十三)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包括课题研究领导、管理、协调、经费预算等保障研究任务完成的各项措施。
三、在制定实验方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四次定向,逐步明朗
(二)三案合一,省时省力
(三)二者不混,相互促进
(四)一个难点,突破就是科研
? 千难万难,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电教科研并不难!
谢谢大家!
再见 !
201*年2月
第四篇:立项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自主性学习实验班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方案:
现代教育技术在自主性学习实验班中的应用研究
论证内容:
论证1-----单位和负责人主要教科研成果
单位主要成果:
"九五"期间,我校进行了原锡山市级课题""四注重"目标教学模式"的研究。""四注重"目标教学模式",以四注重(注重导学、注重精讲、注重当堂训练、注重分层推进)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聚合、激励和评价功能,旨在构建符合我校实际,具有特色"目标教学"模式,确保课堂教学围绕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四年的论证、修改、完善、研究、实践、反思和总结,在"九五"末完成了结题。营造出了浓厚的学校教育科研氛围,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仅99-01年三年中,有四十多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市级获奖,有五十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获奖或发表。中考的高分率、各科高分率、平均分、合格率均居原锡山市和滨(公文素材库:Wwww.bsmz.net)湖区前列。
本课题负责人主要成果:
吴亮同志是原锡山市"九五"课题《四注重教学模式》和无锡市"十五"规划课题《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研究》的课题组中心成员。在"九五"末,完成了课题《四注重教学模式》子课题"外语课堂教学中四注重教学模式"的结题工作。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十余篇,其中,《"5r"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对话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师范学院学报》201*年第1期;《试论开展初中英语课外活动的必要性》获201*年度无锡市优秀外语教学论文二等奖;201*年,《有感于"抓两头,带中间"》获锡山市中小学优秀德育论文评选中学组三等奖;《试谈初中由于教学中的激励策略》获201*年度滨湖区优秀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并收录入《主体性教育之歌》,后又刊登于《滨湖教育》201*年第11期。
201*年起,任教科室副主任,全面负责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撰写、编写大量材料、文章。如:《素质教育丛书》(参与)、《教师教学工作评估方案》,《学生学习评估方案》,《南泉中学"构建教师职业生命质量工程"计划》,《南泉中学特色学校创建方案》,心泉文学社201*年学生优秀习作汇编、《课堂教学评价学习材料汇编》、《自主学习学习材料汇编》等。201*年5月,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双六高""高综合,高实践"课题研讨活动。 论证2-----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以多媒体、网络为技术核心的信息技术向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它既拓展了我们的教育思维,改进我们的教学行为,也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的一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师的心里根深蒂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过于重视教学的即时效果,而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忽视学习主体自身的终身教育。这些,在现代开放的教育环境中急待转变。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
努力程度的过程。学生还不能有效地自我调控、还不具有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的能力。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论,通过组建自主性学习实验班并在其中进行教学实验,实现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论证3-----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自主性学习实验班中的应用教学:是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下,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为重要手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为学生学习提供多媒体课程资源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教学信息显示多媒体化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逐步将学生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做到主观上"想学",是"我要学",能有效的自我监控,为"会学"奠定基础。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信息的再现性和可提供替代经验的特点,为学生的元认知体验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有效补充、删除和修改其元认知知识,把体验到的学习目的、手段和作业结果间的相互关系内化到元认知心理结构中,实现自主性学习的最优化。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资源大容量储存的特点,使教师更利于搜寻到学生能够引起共鸣的话题,创设出知识建构的最优化情景,使学生扩展思维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4.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形式的特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活动的方式做到多样、可选择与可操作;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展开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养成的教学。这些都为学生"会学"、"坚持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研究内容设计:
1.教师时代教学理念的确立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策略研究
3.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
①学生自主性学习预习方式和教师指导方法的研究
②学生自主性学习听课策略的研究
③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提问意识的策略研究
④学生自主性学习讨论活动设计的研究
⑤学生自主性学习作业设计的研究
⑥学生自主性学习延伸策略的研究
4. 自主性学习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和应用研究
5. 校园网络化学习环境的构建(学校已设独立课题进行研究)6. 校园网络化学习环境的应用研究
论证4-----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建立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及课题研究组织网络。加强对课题研究的领导,确保有高素质的教师参加研究。
2、制定有关课题研究的制度。我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科研的奖惩制度及政策,将为提高课题组成员及实验班教师的积极性,为课题顺利完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3、组建实验班。在自然状态下,组建(或随意抽取)2个同一年级的班级为实验班,此年级其它班级为对照班,力争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知识结构,智力,能力等发展水平上保持基本一致。确保研究对象和参考对象之间的可对比性,确保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的真实
性、有效性。
4、组织课题组成员及全校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全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培训,为课题的实施提供技术上的保证。
5. 我校是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初中,已初步具有了各种现代的教育媒体。我校还将进一步添置和完善特别是实验班的现代教学设备,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
6. 落实课题研究的经费。
论证5-----本课题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对比法、文献资料法等。
行动研究法。实验者通过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落实自主性学习。
调查法。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如问卷、谈话、访问等),对实验班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学习方法进行调查,使实验者详细了解学情;对教育现象和结果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间接了解和考察,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
对比法。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实验班与实验班的对比,对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地操作某些实验条件,对对比结果加以分析研究。
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分析、整理有关文献材料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为本课题研究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提供支撑性理论,并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
论证6-----本课题研究的预计成果
1.教师确立起顺应时代的教育理念:①确立起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理念;②确立以培养和建构自主学习主体为核心的教学价值观;③确立教师自身动态的结构化的知识观。
2.教师大大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力,逐步形成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3.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得到良好的培养,维持、监控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统一协调整个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技能的使用,从而实现自主性学习的最优化。
4.学生形成适合自身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掌握自主性学习预习、听课、提问、讨论活动、作业、学习延伸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为终身学习提供可能。
5. 构建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的校园网络化学习环境。
6. 学生具备运用校园网络化学习环境和internet进行选择性自主学习的能力。
7. 课题研究报告、论文集、教案集、学生活动案例集、相关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活动现场等相关研究资料等。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论证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论证隆回县羊古坳中心小学马江平
一、问题的提出
去年我参加了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与多名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多次面对面的交流和研讨。在最后一天的学员论坛上,“信息技术教育何去何从?”这个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大家都有一种忧患意识,有一种心虚的感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是否会完全融入学科课程的教学中?那时,还会不会设置信息技术教师这个岗位?那天的论坛让我感触颇深,我也觉得自己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因此,这次课题研究我选了这方面的题目,就信息技术教育与传播的发展趋向进行研究,同时也是对我十来年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总结和反思。
二、课题界定、研究价值
本文中“信息技术教育与传播研究的涵义,包括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信息技术环境支持研究、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研究。三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带动并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201*年10月份,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决定从2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之后,地方财政也加大了教育技术装备的经费投入,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才覆盖到村一级的小学。
十多年来,我历经计算机设备一批批的淘汰和更新、信息技术教育从点发展到面的艰难过程,更加深深地体会到,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经济也是地方教育事业的支柱,经济更是教育现代化的保障。领先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必须依托在物质基础之上。当物质基础建立起来以后,信息技术教育是否能改变原先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局面,还要靠教育行政部门的进行有效的协调和规范,以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在西方国家的信息教育技术发展更快,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更早更多,他们也更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发展。我想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应引起大家的重视,所以我认为这方面的课题有研究的价值。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在我国中小信息技术教育史上曾经颁发过4个《纲要》。
1.1984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国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这个“教学大纲”的侧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学习basic语言。
2.1987年10月28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学教育司又颁发了《中学计算机教学大纲》,这个“大纲”确实是根据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当时的实际情况制订的,“大纲”中明确提出要降低对程序设计技巧部分的要求,增加电子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内容,如文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这说明我国中学计算机教学已经逐步转向以应用为主,与国际计算机教育接轨。
3.1997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发出通知,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这个“指导纲要”对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性质、目的、要求、内容等做了规定,明确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方向,为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学计算机教育体系打下了基础。
4.201*年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这样描述的:“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新《纲要》不再注重计算机本身的学科性,而是强调计算机的工具性、信息技术的服务性,要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信息技术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新《纲要》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学习指明了方向。
四、现状的分析
201*年起,信息技术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并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为主要教学任务。信息技术教育刚刚走上全面普及,就面临着新课程的改革,在这大潮下,信息技术教育该如何改、从何改起?如何从理念走向实践?“课改从专家那儿真正走向普通教师时,才显现出它艰难的一面”,这话一点都不错,这一年多来,我学了不少的理论,听了许多的报告,当自己怀揣着“兴奋”走向课堂时,才发现要把理念变成可操作的方法和手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调整,才能有所收益。
五、研究可行性分析 参与研究的成员均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些相关论文发表。 校长亲自挂帅,经费保障。是县语文学科带头人、乡电教先进个人、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参与者都承担或参与过各种课题的研究工作,系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均擅长信息技术,年龄结构合理,中青结合。研究资料充实、研究时间充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