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和疾控领导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同事们:
201*年,我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岗位,尽责敬业,全面落实卫生局和市疾控科下达的工作任务,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年工作总结
(一)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在去年成功争创卫生应急示范县基础上,加强我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成我市卫生应急能力评估调查工作,制定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加强我市卫生应急工作人员培训和演练,举办了卫生应急处置技术培训班,组织疾控中心、人民医院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应急处置演练。开展卫生应急能力评估工作,组织各单位填写各级调查问卷,做好相关应查准备工作。
(二)传染病防控和免疫规划
根据传染病多发季节流行趋势,重点开展了H7N9禽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结核病、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制订了重点传染病防控预案,转发省、***市各类传染病防控通知,并重点制定了我市防控通知,开展多次传染病防控培训工作。
继续推进“免疫规划规范年”活动,201*年7月,举办我市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综合技术培训班,8月,组织市疾控中心和各预防接种门诊技术骨干对全市10家接种门诊和6处产科新生儿接种室考核验收,并推选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和市中医院产科预防接种室争创“群众满意预防接种门诊”。目前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完成数字化门诊建设并投入使用,现运转良好。我市一类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8%以上,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15岁以下人群乙肝、百日咳、乙脑、流脑、新生儿破伤风、白喉、脊髓灰质炎报告发病率均为零;麻疹、流腮等传染病发病处于***市各县(市、区)低位。进一步规范入托、入学人群预防接种证查验寄补种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托幼机构和学校暴发流行。做好免疫规划异常反应补偿工作,协调市疾控中心、卫生院,妥善处理异常反应患儿两例,一例已完成补偿,另一例已下达补偿通知书。完成我市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复核验收工作,对我市10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发放认证书。
(三)地方病和慢病管理
完成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期考核自查评估报告,做好应查相关准备工作。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碘缺乏病防治、疟疾防治、死因监测等各项慢病管理工作,并开展201*慢性病活动日宣传活动。
(四)健康教育宣传
根据省、***市通知要求,201*年部署安排全国爱牙日、世界防治艾滋病日、儿童预防接种日、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肝炎日、麻风病日、减盐防控高血压等主题宣传活动。紧紧围绕卫生工作与健康教育工作目标任务,通过多种平台,积极开展健康知识、防病知识和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疾病发病情况,及时在电视台、电台、网站、报纸发布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和疫苗接种信息。普及重大传染病和常见、多发病防控知识,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五)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和医改监测。按时上报月报1-8医疗服务月报表、1-4出院病人季报表。联合法监科完成全市636家医疗机构代码核实,做到直报系统和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管理系统保持一致。按照领导要求完成统计数据整理,为局工作和相关科室工作提供各类数据信息。做好医改监测上报工作,按时上报201*年医改监测表。
二、存在不足
由于疾控科工作专业性特别强,对于一些专业术语不甚理解,许多工作权责界定把握不清,对工作开展造成一定影响。今后要加强学习,谦虚谨慎,多向专业人士汲取经验,同时学习各科室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我科工作水平。
三、明年打算
(一)工作方面1、推动建立疾控中心-综合医院-基层卫生单位“三位一体”的疾病防控新模式,理顺疾控中心、综合医疗机构、基层卫生单位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职责,形成互相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加强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疫苗安全性和接种率。科学设置,合理规划,全面推进数字化门诊建设。在201*年疾控中心完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全市12处预防接种门诊全部达到数字化门诊要求。3、继续完善卫生应急机制,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健全卫生应急预警预报机制,提高预测、预报能力;逐步完善应急预案和有关技术方案,强化对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置,防止扩散蔓延,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4、做好重点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大疾病监测、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工作力度,降低重点疾病的发病率。加强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5、进一步做好网络直报和医改监测工作。(二)学习方面 从思想政治、党的政策、业务知识三方面加强学习,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三)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始终保持先进的思想作风,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统一到正确的思想里来。
四、对局班子成员建议
首先感谢局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来卫生局5年,我的每一步进步和成长都离不开领导的帮助。建议在狠抓工作的同时,适当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增进团结和拼搏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更好的投入工作中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