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生代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或文化创新,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复兴,或者说,是当代东方的“文艺复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历程。实现这项历史使命,至少需要1xx年,需要3代人的不懈奋斗。其中,我们为20岁以下这一代中国人,创造何种文化环境? 生产何种文化产品? 提供何种文化服务?特别关键,值得关注。文化建设,重在建设。重中之重,是新生代的国学启蒙。
自1993年以来,我们以“大中小学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为题,先后被立项为“八五”、“九五”、“十五”、 “十一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在北京、山东、黑龙江、河南、广东、**、四川、湖北、浙江、陕西、江苏等地,选定600余所大中小学校,开展了连续滚动的教育试验研究,有80余万学生接受了教育,取得了较好教育效果和一批成果,得到了家长、学校、社区的认可。为21世纪的中国学校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新一代中国人,摸索了一些可行的路径。13年的实验研究,苦辣酸甜,使我们对于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历史命运,当代转化,弘扬发展等,有了些许刻骨铭心的思考与记忆。
1996年,在香港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上,台湾学者向我提问:中国学校向中国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为何还要进行实验?为何还要立项为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这一提问,令人尴尬,使人反思!
文化反思的力量
1993年,此项研究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北京市的三个区县选择不到百所学校进行实验。当时,社会、家庭、尤其是学校的教师,对于中华文化及其传统了解和认同吗?对于何谓中华美德?如何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如果不先在一小部分学校进行教育实验,取得经验逐步推广,能有希望进入教育“体内循环”,变成政府的教育行为吗?当代人对于自己传统文化的陌生与偏见,是弘扬中华文化,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最大思想瓶颈。
然而,这是个历史的过错。只有对这种历史过错有了痛心疾首、客观清醒地反思,才能摆脱百余年形成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自卑与弱势的“文化心理”。才能走出“打倒孔家店”,“破除四旧”,“评法批儒 ”,“黄色文明”等等“文革思维”的文化迷宫。有了这种文化反思,有了文化观念的转变,中国人才能找回“文化自我”和“文化自信”,才能在世人面前挺直自己民族的“文化脊梁”,才能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建设中国的新文明。这是一个民族走向文化成熟的一种思想解放的历程。为此,我们始终把帮助学校校长、老师转变文化观念,解放文化思想,作为首要任务。13年来,通过组织召开国内外关于“中华伦理与公民道德”为中心内容的学术研讨会,举办“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以落实此项任务。至少取得了以下共识:
1、传统
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它既有空间的局限性,又有超时空的无限性。它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更新内容,在不断向现实靠拢、并为现实服务的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发展。
传统有落后于时代的成分,但它不等于落后;传统有其凝滞性,但它不等于保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但它不等于封建。
2、传统文化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也就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不尊重自己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但是,必须建立精华多于糟粕的文化观,必须抛弃多年来形成的糟粕多于精华的文化偏见。
对于传统文化需要批判的继承。然而,批判是手段,继承是目的。如果在实践中只有批判,少有继承,甚至不继承,那么,手段就会变成了目的。这种本末颠倒的文化思维,只会有文化的破坏,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建设。
对于传统文化,批判不能取代继承,革命不能替代建设。没有建设的革命,只能损伤文化的元气,导致文化衰败与危机。只有以建设为本,才能使文化得以生存、复兴与繁荣。
3、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华文化,是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阻力?还是动力?
亚洲“四小龙”社会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推翻了1xx年前马科斯 ● 韦伯鼓吹的“阻力论”。
当中国人历经百年苦苦求索社会发展道路与模式,终于选择了“走自己的路”的时候,也就选择了中国自己的文化。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意,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践令人欣喜,一位教师的认识提升了,在他所管的班级中华美德教育就展开了。一位校长的文化观念转变了,他所领导的学校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教育就热气腾腾,效果显著。一位教育局长的文化思维解放了,他所管的县市整个教育界的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教育,就能千方百计进教材、进课堂、进学校。一个地区的领导班子认定了文化的价值和力量,对中华文化有了真情实感,就能够将中华文化、中华美德教育变成政府行为,推向整个县市,成为化民成俗,共享文化阳光的全民行动。值得庆幸的是,党的十七大为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它使世人看到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希望。然而, 扎扎实实的文化观念的转变、文化思想的解放,仍然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历史任务。
反思是一种智慧和力量。能够“一日三省吾身”的人,才可能成为强者。一个具有文化反思能力的民族,才有未来的辉煌。一个善于文化反思的政府,才能推动文化的科学发展。
中华美德与核心价值观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道德是文化的灵魂。对传统美德进行现代转化,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新文明的核心内容。
1994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我们成立了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其社会定位,是向青少年普及中华美德。张岱年先生的题词是“弘道明德”。从此,这个研究所就成为“中华美德教育行动”研究团队的大本营。
本着小学讲故事、中学讲规范、大学讲理论的思路,分别编写了《中华美德》、《中国道德》、《中华伦理》三个学段的教育实验用书。
使用之后,反响不一。有一份全国性刊物对《中华伦理》大动干戈,整整批判了一年,认为《中华伦理》的“错误”,在于企图用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用封建糟粕毒害当代青少年。对此,我们无暇与其理论,只是感谢它令人清醒和谨慎。
道德是自律非他律。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实践道德规范,不是外在力量的驱使,而是一种内在的自觉,这种道德自觉,是道德知识、意识与理念的外化。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意识与理念的内在强化,就难以有持续、稳定的道德行为。因此,道德行为是重要的,而道德知识、意识与理念更加重要,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是道德知识、意识、理念与行为的整合。
我们在一批大师的帮助下,从历代道德及其教育的发展脉络中吸取智慧,参照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道德教育的经验,确定了: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八个美德,依此建构中华美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并在内涵上进行了现代转化: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为了帮助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把握“八德”的内容及其现代转化。⑴、了解每个德目的历史演变;⑵、把握每个德目精华与糟粕的两重性;⑶、认识每个德目的历史价值;⑷、探讨每个德目对现代社会道德问题的回应;⑸、掌握每个德目教育的途径与方法。1999年,我们请了8位文科博士,依照以上宗旨,每人一个德目写成一部书,合成一套《大众道德》丛书,xx年初由红旗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次对传统美德的再加工、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使历史传统转化为活生生的道德现实,使新一代中国人对于陌生的传统道德,感到亲近、可学、能做。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又将“八德”扩展为“十德”,按照不同年级,分层次设计和实施。如小学开展孝(爱心)、礼(明礼)、勤(勤奋)、诚(诚实)、耻(知耻)“五德”教育,体现了贴近生活、易懂易行,知行统一,重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学进行忠(责任)、信(信用)、义(奉献)、宽(宽容)、廉(廉洁)“五德”教育,体现了关注社会、理性思考,强调公民意识,重在道德价值认同和道德境界的培养。这种内容分布,符合中小学生在不同学段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这“十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而今帮助未成年人用9--12年的时间修炼这些共同价值观,就能为他们进一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思想基础。
价值观,是一个当代引进的概念。西方人认为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灵魂,而且企图用“血与火”、“金钱与网络”,向世界“出口”他们的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没有这个概念,一直将核心道德视为文化的灵魂。是否可以说,西方人所说的价值观,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中华美德,是它使得中国人成为中国人,它是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观。
40xx年前,舜帝的“孝”。30xx年前,周代的“礼”和齐国管仲的“四维”---礼、义、廉、耻。25xx年前,孔子的“三达德”---智、仁、勇和孟子的“四德”--- 仁、义、礼、智。xx年前,汉代董仲舒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近千年前,宋代程、朱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近百年前,民国孙中山的“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以及后来增加的“四维”---礼、义、廉、耻。直至xx年,xx提出的“八荣八耻”。这简要回顾表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中华美德的演变史。其中一些核心道德始终没有被历史所扬弃,它们的永恒性,是由决定此种道德的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是永恒的
第二篇:浅谈幼儿国学启蒙教育
一、何谓国学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精神支柱的血脉和源泉,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传承与积累下来的文化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使得中华民族得以五千年延绵不衰。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世界和生命最集中的、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何谓国学经典?“深入人心,影响深遥,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即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江泽民曾提出:“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
二、幼儿期国学启蒙的优越性
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自0岁开始发展,1——3岁即有明显的发展,3——6岁发展更为迅速,6——13岁则是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期。利用幼儿记忆力发展的最好时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无疑能达到文化熏陶、智慧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幼儿是社会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现在的小孩子可以唱很多流行歌曲,却对充满先贤智慧的经典毫无知晓,这难道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吗?国学启蒙从幼儿时期开始,还因为他们拥有两项得天独厚的本钱,一曰“德性净、记性强”,二曰“时间充裕”。一名小学生假若不自一二年级开始启蒙,那么他顶多只有三四年时间接触经典,然而一名幼儿园中班开始启蒙的小朋友则大不相同,他可以有八年的时间浸润在经典世界中。
三、如何开展幼儿国学启蒙教育
对幼儿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是现行幼儿园教育的补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做成部分,是学习中华文化,宣传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华的重要形式,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大战略举措。
1、开展国学启蒙首先要有计划,在不影响孩子正常活动同时,选择适当的时间,以游戏、故事、儿歌等多样化的形式,在集中教学或分组或个别的进行。
2、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简单易懂。
幼儿期孩子的思维直观形象,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选材上要精练,要通俗易懂,最好配有图画,便于幼儿理解,内容要少而精。如《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便于幼儿记忆诵读,内容丰富,浓缩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通过学习孩子们知道了孟母三迁的故事,懂得了孔融让梨的道理。在区角游戏活动中,有的还模仿有些精彩的故事。有一天,吃点心时,笑颜把她的那份给了我班的小妹妹小蕾,我很吃惊地问她:“你不喜欢吃吗?”她高兴地回答我:“我是姐姐,我要学孔融,让给小妹妹吃。”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人之初,性本善”。
3、选取对培养幼儿德育、智育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内容,为了形象生动,尽量配合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
国学教育不能眉毛胡须一把抓,“经典是本,诗文是末”,在内容上要循序渐进,先养德,再启智。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主动的获取新的知识和理念,而不是传统的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所以要求老师在尊重幼儿天性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还是要有一定的组织和引导能力,以幼儿感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循循善诱。学习《弟子规》时,我们很多时候都配以情景表演,“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教育幼儿尊重父母,孝敬老人。“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告诉孩子到哪里去都要告诉父母,回家也要禀报父母,做事要有规律。幼儿对这样的学习形式很感兴趣。电视是孩子生活的必需品,把有意义的经典故事制成幻灯,在多媒体上播放给孩子看,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教之道,贵以专”,在教学过程中只要你做到了十分的功夫,幼儿就能从中获取新知。
4、家园紧密配合
国学经典要成为有用的东西,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如果单靠孩子的机械记忆的话,其中的教育价值将大打折扣,尤其是那些关于做人礼仪的方面,故而国学启蒙教育要靠教师、家长和
幼儿的三方互动式教学才能实现。在学校老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孩子学习的榜样;在家里父母要督促孩子“亲师友,习礼仪”。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他们几乎是家里的小霸王。要改变这个现状,现代家庭更要重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加强德育教育,教会他们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做一个诚信、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首先要转变家长的观念,不需要孩子背诵的了多少内容,而是看孩子做到没有。“好读书,不求甚解。”凡是十分在意孩子背诵的成绩或成果者,乃是由家长“欲速”与“见小利”的心态所致,请诸位家长牢记孔夫子的一句名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我们不要求每个经典孩子都能理解,只希望在孩子记忆里有美好的东西,在以后的人生中慢慢去体会。
四、幼儿国学启蒙的意义
1、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奠定德育基础;
国学经典有很多是圣人君子的感人故事,读圣贤,晓礼仪。在大力提倡德育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以先人的事迹教育祖国的未来,让幼儿受到启示,学习好的典范,摒弃坏的习惯,大力提高幼儿的德育水平。
2、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注更意力和自控力
国学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问,国学经典博大精深,需要幼儿长期持久的去理解和学习,有益幼儿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提高幼儿活动的持久性。
3、有效并且极大限度开发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
通过国学启蒙来开发儿童的记忆能力是非常不错的,大家都知道人的右脑是主管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大家拼命的想开发孩子的右脑潜能,在此入手岂不一举多得吗!儿童之所以能够轻松简单地记住国学经典,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典中高度浓缩又相对关联的思想体系,国学经典中的词汇是大量的,在语言上又是高度紧凑浓缩的,包括对人生、世界及至宇宙的智慧思考和为人(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www.bsmz.net)之道的论述,是古人真是深远的生命体验,但在文字组合时,都是用简练的语句,读起来有一种轻松有趣的音韵感。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能帮孩子有一点懵懂的理解更好,可问题是理解正是人一生的事情,就同一个问题,同一个对象,我们成人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断的深化的。正所谓“少儿不解歌吟事,种粒冬埋春复苏”。
4、可以明确快速的增加识字量,为幼小衔接作准备;
在幼儿学习过程中他们不自觉地喜欢上了诵读活动,主动地去认识文字,认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随着幼儿识字量的增加,记忆力的提高,在轻松愉快的幼儿园里,学习能力增强,为孩子入小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要做中华文化精髓的继承者和传承者。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在影响孩子的同时,让一个孩子去影响一个家庭,乃至让更多的人在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中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享受美好生活,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者、传播者。 国学早教机,中华教育研究会科研成品,在国学教育方面,特别倡导:桃李不言让孩子感受国学,春风化雨让孩子享受国学,童蒙养正让孩子扎根国学,采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快快乐乐学习国学。
第三篇:吉林省儿童国学启蒙教育研究的一点思考
吉林省儿童国学启蒙教育研究的一点思考
有幸参加了吉林省小学中外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阅读行动计划暨儿童国学启蒙教育研究课题启动会,对幼儿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有自己的一点点的看法,与同行们共同交流分享。
一、对课题的理解。
(一)、“全息儿童国学启蒙教育研究”课题全面分析了在儿童国学启蒙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单一的要求背诵,使国学教育流于表面。
2、传统文化断层,国学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对于国学经典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4、中华名族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5、教师的国学素养和教学知道基本功存在问题,影响国学启蒙教育的效果。
(二)、课题第一次提出了“全息”的教育理念。
1、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全面立体地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
2、对国学经典蒙篇的内涵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国学经典蒙篇的丰富内涵,最大限度的发挥国学经典蒙篇的教育意义。
3、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
(三)、本课题的实践意义是要纠正“只背诵、不理解、重知识、轻做人”的错误倾向,用“全息”理念解读国学经典,让学生真正做到立人启智,学以致用。
(四)、课题研究以梳理中华文化中具有现代意义的经典作品,建立与理论建构相适应的高效的充满人文精神的国学启蒙教育的实施内容体系和策略方法,与各学科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效提高小学和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学修养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和策略为内容。以探索全息儿童国学启蒙教育的规律、基本理论和实践策略;构建现代化与民族化结合理念指导下的全息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教育资源;提高儿童国学启蒙教育的质量,国学启蒙驾驭质量,提升教师的国学素养和教育指导能力;探索建立全息儿童国学启蒙教育实施的推动机制;推动全省儿童国学启蒙教育科学、有效、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为目标;重点研究国学启蒙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目标体系;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教材;国学启蒙教育的直到策略体系和评价策略。
二、几点思考
1、教师自身素质问题。
幼儿园教师基本上都是中专毕业,函授或自考参加本科学习的很少是本专业的,就是就读本专业的也都是函授性质的,没有系统的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专业性学习,因此,教师自身的内涵、修养、素养能否驾驭了教材,能否将教材所应渗透给孩子们的教育思想和中华名族文化底蕴传递给孩子们是问题的关键。同时授课的教师应该接受相关
课程内容的培训,尤其是幼儿园的教师,幼儿的集中注意力时间短,能否在幼儿有效注意的时间内,让幼儿充分的学习,授课的方式方法能否适合幼儿,能否能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对于幼儿园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
2、教材的使用问题。
从《全息三字经》教材简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教材适用于小学生,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文字较多,图片少而单一;由《三字经》原文故事选编出的100个历史故事,对于幼儿来说远离了他们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拓展识字这个模块我个人觉得是这个教材的一处亮点,可以从字形、偏旁和朗朗上口的歌谣中学习汉字,但识字量过大,超出了幼儿的接受范围。课题报告中提到国学课程是通过立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借助多媒体、图示、识字玩具和讲故事等教学手段,这些是教材提供的教辅还是我们在实施课程中自己制作?这就涉及到教材编订问题。
3、教材编订和课程设置问题。
就幼儿园的教学特点来说,教材的使用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使国学课程适合于幼儿园的幼儿,我们就要结合各班级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编订教材,什么样的内容适合中班,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大班和学前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具、学具(图片、光盘、手偶、操作卡片等等)这些我们什么时间购置和制作?现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有主题教学、蒙氏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特色教学等等对幼儿园课程的冲击很大,老师会有怎么样的
精力去安排这些课程、制作相关的教具、学具,还要编订新的未涉及过的国学课程?并制作相关的教、学具?
4、家长问题。
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幼儿教育的一些课程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认为小学学的东西都是幼儿园应该学的,幼儿园学的就是为小学学的做好铺垫和基础,当然,作为幼儿教育来说,我们是小学教育的一个准备阶段,但我们更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为幼儿终身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在孩子的一生当中,知识固然重要,但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而幼儿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诸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也是在幼儿期形成的,幼儿期是很多技能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期,错过了,很难再形成或纠正,这些非智力因素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未必小学学的课程幼儿园必须也要学。我们的工作更多的是为幼儿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打基础,为幼儿入小学学习做好各方面的储备,比附:前书写、前阅读、前识字、前计算等等,同时还包括执笔姿势、坐立行走、文明礼貌、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等。
5、课程管理和衔接问题。
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小学教学内容出现了断层和重复的问题,断层问题是家长不愿意接受的,在上一个问题里说明过了,但该断层的必须要断层,这是幼儿教育的需要也是幼儿的需要。但有些课程是不应该断层的比如我们即将要开展的国学课程、古诗词教学、英语教学、科学教学等等,这里就存在着衔接问题和重复教学问题,如果我们的课程设置合理,幼儿园的一些课程设置完全可以是小学课程的一个前
准备阶段,不需要在小学进行重复学习,浪费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我们开设了国学课程,幼儿园应该讲哪些内容,小学应该讲哪些内容,教学方法上如何进行一一的衔接和改变去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需要,而真正使我们的课程实施好,达到课程实施的效果和目的,这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总之,我们想要去实施一个新的课程,想要把一个新的理念渗透到我们老师脑海里,将好的知识技能传递给我们孩子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不是一个多好的圈圈不管大小,只要好看就往自己身上套的问题,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实际的我们要如何去操作是问题的关键。个人觉得对于国学课程应不应该在幼儿园开展,我认为是应该的,但如何开展、如何将它开展好是关键,开展了没效果又增加了孩子和老师的压力、负担,就事与愿违了。以上是我与会的拙见,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四篇:关于小学国学教育实践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于小学国学教育实践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但是,在国学教育正在许多小学大力兴起的今天,有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加以思考。只有厘清了这些问题,才能使国学教育更好地开展。
一、关于国学的概念界定的误区
对“国学”的概念界定不清,是现在小学中的国学教育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作为学问一说,“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晚清时期。“国学”概念有传统与现在之分。当时,国学以学科分,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纳入国学的是《诗》、《书》、《礼》、《乐》、《春秋》、《易》汉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代六艺。
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概念,不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而是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 由于对“国学”的概念界定不清,有的教师甚至把组织学生诵读一些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家诗》等古代幼学启蒙读物和诸子百家的经典作品就以为是国学教育;也有一些教师居然说他们至今还没有开展国学教育——尽管他们每天实际上对学生进行的教育都在很大程度上包含有国学教育的成分;还有一些教师简单地把国学等同于孔子和儒家学说。诸如此类对国学概念的片面理解和曲解对在小学中深入开展国学教育显然是有害的。 国学教育的内容是无比宽泛的。在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以经、史、子、集文献材料为研究主体、包括诸子百家的“国学”概念下,整个中华文明都是国学,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国学内涵,实际上还包括了戏剧、书法、绘画、棋艺、武术、气功、太极拳、民间工艺、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民风民俗、陶瓷、雕刻、中国建筑和中医药,等等。其最大特点,正如已故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是“多元一体”的文化。
二、关于加强国学教育的目的
如前所说,我们小学每天所进行的教育中都包含国学教育的成分。那么,我们加强国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说,就是让小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
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丰富我们素质教育的内涵。 具体地说,对小学生的国学教育主要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中国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记载的。通过诵读经典名作,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知晓方方面面的道理,而且可以对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得到友谊的补充,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字素养。“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中的“反”字,是通假字,即“返”的意思;“面”则在词性上发生了变化,这里用作动词,作“照面”解了。 成语“文质彬彬”究竟是什么意思?是从哪里来的?读了《论语》中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生自然就会明白了。而不读这些幼学启蒙读物,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怕是很难有机会搞懂这些的。
2.增加民族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就艺术而言,不仅中国的国画、石刻、壁画等在世界艺术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民族音乐对人类文明也是一个巨大贡献。有一首诗写道:“八音”古乐久沉埃,艺苑老花今日开。百卉争妍该独秀,清风引得凤凰来。“八音”是哪八音?如果不清楚“八音”是哪八音,是难以想象古乐中的“八音”之美妙的,而这个出处就是《三字经》中的“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如果不读《三字经》,不要说小学生,就是成年人怕也是似懂非懂的。
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要用很少的文字将其概括实属不易。然而,《三字经》中的从“自羲农,至皇帝,号三皇,居上世。”到“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仅仅用了三百个字,就将一部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比较完整地揭示了出来,实在是令人称奇叫绝。毫无疑问,小学生在诵读和学习《三字经》的过程中,也同时学到了小学教材中所学不到的厚重的中国朝代更迭和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的知识。
4.校正行为规范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是对小学生教育内容的一个重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固然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但是也不能局限于此,因为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的影响都是有限的,而阅读是无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对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教化内容,像《弟子规》中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和“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既琅琅上口,又通俗易懂,选来作为国学教育的内容是很适当的。
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尽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会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教育,但是很难做到比较具体而又全面。而在这方面,我们的前人已经作了很好的总结。像《弟子规》中所倡导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读书方法,可谓至理名言,不能不知。 就小学生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而言,我们在国学中也同样找到大量的教育素材。如《三字经》中的“昔仲尼,师项橐。”到“唐刘晏,方七岁。举神通,作正字。”这些事例,无一不是对小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好素材。《弟子规》中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和《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小学生告诫更是不可多得的金玉良言。国学教育本身是一种教育路径和教育手段,不是目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学教育中尽可能多地渗透对学生这些方面的教育,通过国学典故中的生动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国学教育,而避免那种老生常谈的简单的说教,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6.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如今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眼里视作掌上明珠,一方面个性特征比较强,另一方面由于在家庭生活中缺少兄弟姐妹立身处事方式、方法和风格的相互影响,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行为随意性。加之,他们又生逢异域文化大举进入、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信息相互碰撞,莫衷一是的社会思潮包围着他们,使得他们往往真伪难辨,视觉纷乱,难以形成具有时代意义的积极的社会价值取向。在一个社会思潮纷杂的时代,能够统一我们的思想的只有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必须让学生在学习现代文明的同时,通过国学教育,叩访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等警世名言在今天应该是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把国学中这些永远都不过时的立身、做人之道教给我们的学生,对于他们形成积极而又共同的价值取向是非常有益的。
7.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国学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它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和潜能挖掘的多样性。我校的国学教育实践表明,国学教育的开展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成功范例,不胜枚举。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三、关于国学教育的内容选择和处理
国学的内涵是庞大的,其内容自然是极其丰富的。在小学进行国学教育的成效究竟如何,关键在于对过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1.关于国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有人,甚至不少人都以为,国学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因此,国学教育就是教学生这些东西。这种理解是十分片面的和有害的。国学可以包含、但绝对不等同于中国古代文学! 如前所说,国学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涵盖了方方面面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文明,是“多元一体”的。中国象棋、琵琶、古筝、书法、中国画、剪纸、风筝等都是国学教育的好内容。因此,对国学教育的内容就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师资条件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作出科学的选择。
2.关于国学教育内容的处理 对国学教育的内容处理,首先是一个继承与扬弃的问题必须勇敢地承认,在我们的国学中是存在糟粕的东西的,这些腐朽、落后、甚至反动的毒素在国学中(尤其在文学作品中)是时有所见的。对糟粕如不进行正确的处理,我们的国学教育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就会误入歧途。如《弟子规》中的“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所宣扬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自利的庸俗论调,《三字经》中的“养不教,父之过”所渗透的歧视妇女的言论,在我们的国学教育中都必须进行批判。
其次,我们要反对国学教育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现在,有些学校搞国学教育就是让学生机械诵读、记忆一些古代幼学启蒙读物,结果导致学生囫囵吞枣,不知就里,不明其义。试想:学生如果只会背诵《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而不清楚“香”指的是谁、“融”指的是谁,更不了解这两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仅仅会背诵这两句话,有能有什么意义?这种国学教育是形式主义的,对学生的成长弊大于利!
国学教育中的经典诵读是有必要的,但是要重实质,而不能重形式;要把握好一个“度”字,千万不能走火入魔,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能够三言两语用白话就说清楚的东西,偏偏不说,非得“之乎也者”一番,这是形而上学的态度,而绝不是科学的态度。
国学教育中的中国古代经典诵读是有必要的,但是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多元营养。在进行国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反对厚此薄彼、顾此失彼。仅仅就阅读而言,
光读国学名篇名著,不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高士奇的儿童科幻科普作品,那也是远远不够的!
国学教育只有走在理性的道路上,才能对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化发挥很好的作用。如何才能使国学教育走在理性的道路上,看来还有待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作进一步深刻思考和研究。
第五篇:《刑法的启蒙与思考》
《刑法的启蒙与思考》
(新生研讨课,2学分,32课时)
一、课程简介
《刑法的启蒙与思考》是法学专业学科基础课——刑法学的普及性课程,该课程主要以非法学专业本科新生为授课对象,旨在通过以研讨式授课为主导的交互性学习,形成对现代刑法之品性、机能与运行方向的基本认识,拓展与丰富参与授众的法学视野,塑造理性思维的旨趣。本课程通过专题研讨,探寻刑法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塑造并确立其现代品性,及其对刑法的价值目标、观念、制度与规范的影响,追问人类为什么需要刑法、人类需要什么样的刑法、人类未来刑法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演进方向的问题,探求现代刑法构建的价值根基,与人类刑法需求的合理尺度。
二、本课程的授课要求
1.本课程以交互式授课为主,教师在授课前会将相关研讨性问题提供于学生,以便学生在参与课堂授课前准备。
2.本课程以启发式授课为主,学生应在参与课堂授课时,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思考线索展开自主性分析,并参与课堂讨论。
3.本课程以追问性授课为主,以刑法哲学的宏观视角,在专题讨论中鼓励学生的广泛参与,形成对法学思维与旨趣。
4.本课程不以检测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考查目标,将采取交互性谈话的方式进行课程考试,重在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任课教师简介
魏昌东,男,副教授,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参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