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数学操作活动小结(精选多篇)

数学操作活动小结(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7 08:54:01 | 移动端:数学操作活动小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数学操作活动小结

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学具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

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可以说,加强动手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从很多国家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去通过操作学具(如奎逊耐彩色棒、钉子板等)学习数学的实践来看,加强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学具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

一。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学具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一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如皮亚杰),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璇图,它表明认识的螺璇是开放性的,其开口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毫无疑问,这个认识螺璇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操作问题的设计、编制与探究要求的拟定、提出,既要有挑战性,能够唤起学生操作热情和探究欲望;又要有适切性,能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有所获,亦即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够得着”。为此,相应的策略,一是在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最近发展区内设置问题,提出要求,使新的学习课题与原有知识的固着点之间保持适度的潜在距离。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因人而异地提出操作问题及其要求。有时,还可将问题分解,形成有若干台阶的“问题群”,使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

例如,让学生用两张全等的梯形纸片作寻求梯形面积公式推导途径的操作,所提问题可以保持一定的认知差距:怎样转化成面积公式已知的图形?也可以点明转化方向:怎样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缩短认知差距。对于梯形面积公式的得出,可以只提一个中心问题:怎样由已知的面积公式得出梯形面积公式?也可以分解成问题群: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等等。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提出寻找多种转化、推导方式的要求。

二.操作时的有关策略

这里涉及到在学具操作活动前的定向指导。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采取分步定向指导,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当然,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解决。在上例中,如果教师能适时的介入学生的活动,可能反馈时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

学生的年级越低,教师更要加强指导。小学生的知觉选择性尚在发展,有意注意难以持久。在低年级听课中,常有不少学生在摆弄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尤其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常常并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鉴此,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的内容,一是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什么;二是观察的方法、顺序,怎样观察。对于操作过程中的指导,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三.提高操作后成果的利用率。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为了主角。而操作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课堂里生机勃勃起来。这些操作活动,有多少是内容,有多少是形式,它的有效性如何呢?如何利用好操作的成果呢?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我们可以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者要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第二篇: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操作活动

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操作活动

——以小学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学为例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单纯的劳动,不能算做,只能算蛮干,单纯的想,只是空想;只

有将操作和思维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思维之目的。”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见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能很好地解决数学学科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矛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趣的七巧板”课例研究,发现影响操作活动实效性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数学操作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活动;动手操作;实效性;课例研讨;七巧板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1]《新课程标准》指出 “ 让学生在做中学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动手操作成为了数学课堂上常见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但如果一味追求动手操作,为操作而操作,使之流于形式,既浪费了课堂学习时间,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那么,教学中如何让操作活动更有效、更有意义呢?

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操作活动”展开研究。采用“两备、两讲、两反思”的研讨方式进行。承担本次研讨课执教任务的是有六年教龄的a老师。

a老师选取了操作性极强的“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七巧板”的认识、拼摆,并利用已知图形创造出更美好的图形。在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操作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课例研讨实践

(一)初定方案,首轮试讲

a老师经过认真钻研教材后,拿出了一个初步的教学设计。我们年级的几位数学老师针对她的设计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修改后,形成了第一个教学方案。教学流程如下:

1.电脑出示七巧板的课件,让学生认识七巧板,知道七巧板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成;

2.欣赏用七巧板拼成的一些漂亮图案,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3.学生尝试用七巧板拼图,看谁拼得快、拼得好;

4.小组合作拼图,展示评价学生的主题作品。

老师们都觉得七巧板就像孩子们的玩具一样,哪有孩子不喜欢玩具的呢?认为这节课不管怎么样上,孩子们都会很感兴趣,这节课肯定会上得很成功的。没想到,第一次上课时,出现的情形与我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还没到自己拼的环节,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拿出了自己的七巧板开始摆弄起来。拼图时,拼得快的学生,在那儿不停地哇哇叫,拼得慢的学生也在那儿东张西望的。展示评价时,很多学生没有参与,不管不顾地继续低着头拼自己的。整个课堂显得很散、很乱,差点 1

到了失控的地步。

(二)研讨反思,调整方案

1.研讨反思

针对第一次试讲中出现的现象,我们年级的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了集体的研讨和反思,探究影响本课操作活动实效性的原因,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忽视了新课引入的趣味性。

一开课,让学生认识七巧板,还要让学生回答“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七巧板中三角形有几个?长方形有几个?”等系列“一问一答”式的问题,虽然也能让学生较好地认识七巧板,为后面的拼图作准备,但缺少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只有六、七岁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激发学习兴趣尤其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诱导学生更深入地去探究,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2)忽视了操作过程中内在的“思维操作”活动。

课中,a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们大胆想象,也拼出了很多很有创意的图案。但本课安排的操作活动没有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性的原则。因此出现了聪明的孩子拼了一副又一幅的图案,反应慢的孩子一幅都没拼凑好。孩子们是为了拼图而拼图,操作活动没有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和提升。

(3)对学生的拼图作品,反馈展示不够及时,评价不够到位。

当时,为了展示学生的拼图,我们为每一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硬卡纸,学生在卡纸上拼好图后,就可以将自己的拼图连同卡纸一起端到实物投影机上去展示。没想到的是,经常出现学生还没有走到展示台前面来,拼的图就已经散架了。等他好不容易重新拼好,其他小朋友早已失去新鲜感,失去耐性了。另外,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只有 “拼得好不好?”“拼得像不像?”“拼得真漂亮!”等简单的评价语言,忽略了生与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和提升数学思维层面的评价。

(4)小组合作操作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细致。

在小组合作拼图时,有些小朋友很“小气”,非常担心自己的七巧板与别人的搞混淆,就是不肯合作。有的小组成员虽然是凑在一块拼图,但实际上还是各自在自己的卡纸上拼自己的,拼出的图没有主题意义。看来,我们平时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方法的培养还不够到位,学生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合作习惯,是难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的。

2.调整方案

在香洲区数学学科带头人粟晓玲副校长的具体指导下,我们联合了低年级数学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再次进行了研讨,反复斟酌,最后确定了第二个教学方案。教学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创设“超级变变变”的情境,欣赏美丽拼图,引入七巧板——→介绍七巧板的来历——→研究七巧板的构成)

(2)灵活操作,巧拼图形。(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正方形——→用两块拼其它平面图形——→用三块拼认识的图形——→用四块、五块、六块拼认识的图形)

(3)合理想象,大胆创造。(用一幅七巧板模仿拼简单有趣的图案——→尝试创造拼图)

(4)小组合作,创新提高。(欣赏用几副七巧板拼成的主题作品——→学生合作,尝试拼出有

趣的故事作品)

(6)总结评比,拓展延伸。(学生作品赏析、评比——→介绍外国的七巧板)

(三)再次试讲,反思提高

在第二轮研讨课上,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老师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非常高,在自主探索和讨论交流中,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提升。反思本轮课堂教学,操作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a老师将第一次上课中安排在后面的美丽图案的欣赏(由七巧板拼成的金鱼、台灯、小狗、手枪等 ),创设成一个“超级变变变”的情境,作为新课的引入。这样,变化中的美丽图案将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七巧板的神奇,同时也激起孩子们强烈的要认识七巧板和用七巧板拼图的欲望。

第二,深入研究七巧板的构成,为操作活动做必要准备。

“七巧板真神奇,用它能拼出许多有趣的图案。谁能说说这个有趣的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七巧板的七个图形之间有很多奥秘呢。拿出你的七巧板,看一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揭示新课后,a老师引导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七巧板,深入了解七巧板。在交流中,孩子们不仅知道了七巧板是由哪七个基本图形组成的,还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七巧板中更多的秘密。如:七巧板的七个图形中,三角形最多,一共有五个;两个大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三角形也一样大;两个小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中号的三角形;大三角形的短边与中号三角形的长边是一样长等等。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不仅发现了图形大小的关系,还发现了图形之间边与边的关系。这些发现,为后面的操作活动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第三,操作活动循序渐进,让操作思维内化提升。

操作活动的开始,老师让学生选七巧板中的两块拼出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简单的平面图形。接着,逐步提高难度,用三块、四块、五块、六块来拼。“比一比,看谁拼得快!”“谁当小老师上台来摆给大家看看?”“还有不同的拼法吗?”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挑战中,有失败的苦恼,也有成功的喜悦,不经意间,他们的数学思维也得到了不断的开发和提升。

第四,恰当使用多媒体设备,使操作评价及时有效。

学生拼图作品的展示与评价是本课的关键,及时的反馈和有效的评价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的方法中,常常是动作快的学生“吃不饱”,动作慢的“吃不好”。a老师把数码摄像机带进了课堂,即时拍下学生拼得比较好的作品,再把数码相机连接到实物投影机的av接口上,学生的作品就能马上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在大屏幕上。在展示图片时,全班学生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银幕。当小朋友看到自己拼好的图画出现在大屏幕上时,那种自豪和兴奋之情更是溢于言表。此时再进行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评价,显得从容而有效。同学们操作的积极性更高了,想象力更丰富了,合作拼出的图画更复杂了,也更有主题意义了。

第五,将课内操作活动适当延伸,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孩子们拼出的一幅幅充满稚气与童真的图画,如“a老师和她的小宝宝”、“美丽的山村”、“赶鸭子的小孩”、“城堡”、“乘飞机的人”、“海底世界”、“浇树”等等,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在场所有的老师非常感动。a老师灵机一动,告诉孩子们,要把他们的优秀作品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后面的展示栏里,办一期“七巧板”数学专刊。并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拼图,查找有关七巧板的其它知识。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去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将课堂操作活动进行适当延伸与拓展,更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

三、我们的体会

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桥梁”,是学生求知增智的重要环节,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实际操作的层面,要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相应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概念的心理表征,强调“操作活动的内化”, 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 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用操作活动去深化学生的数学思考,真正发挥它内在的数学价值。

在这节课中,我们的老师努力地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新的学习环境,并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从而更有助于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和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回顾本次的校本教研过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伴随着反思而进行的连续性的行为跟进,使老师们充分体验到了教学理念变化的过程。教师观念的改变和行为的改进,标志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参考文献

[1] 张 秀数学活动因操作而精彩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年02期

第三篇: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的调控

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操作的程序、方法生疏,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加上低年级学生又有好动、好奇的特点,往往出现学具操作的主次不分、目的不明、兴趣转移、手脑脱节等现象。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必须进行恰当的引导与调控。一、操作时间的调控——突出重点

现代教学认为:一堂课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5—20分钟

。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对外来的信息接受快、记忆深刻、思维活跃。为了确保新授知识能在最佳时间被揭示出来,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畅通无阻,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征,对引导学生学具操作的时间安排,必须进行科学调控,使教学重点在最佳时间内突出。

例如教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例1“摆一摆,算一算”,可先要求学生2朵2朵地摆黄花,摆3对,然后让学生用加法来算一算:一共摆了几朵花?(2+2+2=6)接着根据算式再来说一说: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在让学生头脑中对新知初步形成一个直观印象后,教师逐一揭示:什么是乘法,乘法算式的读写,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表述为:(指上面加法算式)“这里3个2相加得6”;“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板书:×),读作‘乘以’”;“用乘法计算时,把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板书:2×3),读作2乘以3”;“2乘以3,表示有3个2相加”。紧接着,要让学生再次感知,要求学生3个3个地摆方块,摆4组;4个4个地摆圆片,摆5组。每次摆好后,让学生分别用加法和乘法算一算。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从而把新知完整地揭示出来。为了进一步巩固和验证乘法的含义,练习中要让学生根据算式再来摆一摆……这样的教学安排,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避免了课上操作时间过长而导致主次不分、操作时间过短而流于形式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深刻透彻,记忆牢固。

二、操作难度的调控——分散难点

让学生动手操作,是一项较有难度的思维活动。因为学生的正确操作是借助思维的紧张活动而进行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对操作难度的调控,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调控:一是教师先作操作演示,明确操作过程和动态变化,让学生从中发现操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有什么技巧;二是让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直接参与操作,教师审时度势地针对学生在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加以调控。

例如教学第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种分法:教学一开始,教师首先以山羊公公把8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的故事来揭示课题,教师边讲故事边在幻灯上进行操作演示:先把8个萝卜一个一个地分给4只小兔,第一次没分完,接着把剩下的萝卜再一个一个地分给这4只小兔,分完后揭示“平均分”这个概念。接着教学“例1”时,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分桃;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后,在“例2”的教学中,再指名几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磁性黑板上操作,教师要针对学生操作中的典型错例进行集体纠正……通过这样的操作调控,可以分散教学中“平均分”这一教学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操作过程的调控——明确程序

为使课堂教学中学具的操作更好地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克服学生盲目操作和漫无边际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操作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控,使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新知。为此,教师在学具操作前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1)操作什么东西;(2)怎样进行操作;(3)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

例如:教学第二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用三角形与圆片比多少。操作时,先要求学生第一行摆三角形,摆10个,每个三角形之间空开一点;待学生摆完后,再提出第二个要求:第二行摆圆片,从左往右摆6个,上行的三角形和下行的圆片要一个一个地对齐……经过这样的要求控制,学生操作有序,过程清晰,明确目的,可以避免操作时出现五花八门摆放的现象。操作图形的整齐美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为学生清晰地抽象概括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四、操作效果的调控——实现转化

所谓操作效果,即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使其积聚的感性知识有效地抽象转化为理性知识。学具的操作,仅仅是把学习数学知识应用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过程,但这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形式,从而准确抽象出理性的结论,避免概括前的思维断层。因此,操作后一定要帮助学生对操作结果认真总结,准确归纳,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实现具体动作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

例如教学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

”,在教“例1”时,可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把6个梨平均分成3份,分完后把相应的横式和竖式写出来;然后再让学生把7个梨平均分成3堆,当学生发现不能分光时教师揭示课题,并讲述横式、竖式的书写与读法;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操作练习: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操作完,把竖式书写完整;通过以上的操作,在学生取得一定的感性

认识后,教师紧接着应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比较前面题里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马上会根据前面的操作及书写的算式进行观察、比较、抽象,最后概括出“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结论,且对为什么余数比除数小的原因也会很容易地了解。

第四篇:小学数学听课活动小结

优质课评选活动总结

数学三组

本组共有5位老师参加了评选活动,这五位老师态度认真,准备充分,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教学艺术和风格。现将听课情况总结如下:

可喜之处:

1、教学内容充满生活味。

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在听课中发现,好多教师都极力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现实问题数学化。如;张凯和朱凤婷老师的“农田中的数学”。

2、教学过程体现活动化,突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知识教学中,要注意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将静态的知识结构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在认知活动中探索未知,体验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地实现“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如:刘延鹏老师和孔祥宁老师的课都是在小组探索的形势下获得新知。

3、教学过程体现开放性。

开放性的教学对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和积极性,对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获得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如:张东晓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教材吃不透,对重难点把握不准。

2、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激励语多为标语式,随意性过大。 课堂上,“你真棒”“你真行”“同学们说得很好”等等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口头禅。

几点建议:

1、青年教师应从钻研教材做起。

对小学阶段所有教材的精通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要把枯燥的数学课上成学生乐学的有趣课,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青年教师要加强学习,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也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荣新凤

第五篇:数学教研组公开课活动小结

红岩小学数学教研组公开课活动小结

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师素质,根据我校的统一安排,我们数学组校内公开课于9月25日拉开帷幕,现将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本次活动共6人参加,教研组组织评课。整个活动安排的有条不紊。活动中各位(转载需注明来源:www.bsmz.net)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团结协作,

并及时组织讲课教师和听课教师进行评课,对每一堂课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点评,无论讲课人还是听课人从中都有很大收获,现对教师授课情况总结如下。

课堂上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切实抓好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结合起来了。上出了自身的特色,但是教材文本的把握、钻研不够,时间控制得不好,由于紧张还是出现了些小毛病。

教研组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潘老师的课进行了综合评价:

(一)教学基本功与技能:

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精神饱满有激情。语言简洁、流畅、准确、生

动,富于启发性。

2、板书字体工整,书写规范,设计合理、简要,有逻辑性。课件设计相

当,有助教学实施、学生学习,操作熟练。

3、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驾驭教材能力强。

、课堂教学组织有序,能灵活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变与调控

能力强

(二)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能从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思想教育等

方面体现。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并体现学科特点。

2、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准确,并能抓住关键,以简取繁。

(三)教学过程方法:

1、教学思路清晰,但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探究,思维活跃,会质疑、交流、合作,主动获取知识。

3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

本次活动达到预期要求,各位教师都有所收获,为以后的教研工作开了个好头。

数学教研组

201*年9月26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数学操作活动小结(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7226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