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精选多篇)

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7 08:56:34 | 移动端: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精选多篇)

第一篇: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1.从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的完成情况看

第一、在知识传授方面,总体看较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一是在贯彻整体知 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 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 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

第二、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虽已有所侧重,但与素质教育的智能培养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向 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 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辩性的讨论;二是教 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 ,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 就远未得到充分地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 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 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 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2.从教学方法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突出

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 生的调动很不够,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提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启发式教学。据统计,目前教法已有 14类72种之多。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 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并且要教 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观点,引导学生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识、 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

3.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底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这里从三点来谈一下个人想法:

第一,关于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这个知识结构应当包括三方面:一是要有贯通古今的通史知识结构;二是要有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识结构; 三是要具有超出史学范围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

第二、关于历史教师的语言问题。

历史教学以其学科的特点,对教师的语言也有相应的要求:一是既要生动、具体,又要准确、无误;二是 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时代性;三是既要有文采,又不失质朴风格;四是既要逻辑严谨,又要有节奏感。但要 达到上述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

第三、关于历史教师的板书、板画问题。

板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板书的过程,既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又是教师对教 材分析、把握、浓缩和转化的过程。关于板书的要求、形式等,这里不作阐述。只想说明的是关于板书的书写 时间问题,这是个易被忽略的问题。恰当的书写时间是在教师说完某一知识后,再掉转头去板书,而非边说边 写。 板画。笔者只想谈谈自绘地图,这是历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可惜在教学实际中,其落实情况是不尽人意 的。故笔者建议历史教研指导部门,应加强对教师自绘地图的基本功的监督和指导。

此外,在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还存在着教学信息反馈不及时、教学评估不尽科学等问题 ,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第二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思考

(1)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一位学生曾写了如下的话:

“老师,我们学了辛亥革命,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请你支持www.bsmz.net)脉,掌握了它的功绩意义,但仅此而已。我们语文课学了《阿q正传》,才知道历史本来不是这样的。” 学生学到的历史,并不是学生想要得到的历史,而学生心目中的历史,我们历史教师又会说“那不是历史,那是文学”。问题到底出在哪?出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上,出在教师的教学内容上,出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

(2)知识太贫乏,但又安于现状不愿去自我完善。

(3)不多听课,也不会听课

(4)缺乏教学设计的基本常识,更谈不上去设计一堂好课

我们应当怎样的课才能避免枯燥乏味?

1.引人入胜的导语设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育指南》一书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欲望及其学习效果,与教师的导语有着很大的关系,成功的导语,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有如精美的乐章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感染;又象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诱导着学生竞相登堂入室。

(复习法、乡土法、设问法、谈话法、倒叙法、材料法、诗歌法、谜语法、故事法)

导语设计的要求

精概括性

疑启发性

妙趣味性

准严密性

2.生动的讲述

在目前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历史课堂教学有意淡化讲授以及课堂教学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等对讲授法的躲避及对讲授法低评价的现象。不可否认,讲解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在它沿用的历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教学活动背景——社会的变化,逐渐显露出其不敷应付现代教学的弱势一面。但讲授法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将长期存在于中学课堂之中,并成为广大历史教师乐用和善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3.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探究中创新

过程一: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片——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讨论其用途。

过程二: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生:我们怎样断定这些石器是人工制造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说明有质疑精神。请大

家说说自己的认识或推断。(讨论)

生1:如果石器同猿人骸骨一同出土,说明是人工制造。(旁证)生2:经过使用的石器,一定留有痕迹。(自证)

一是学生浅层次感性参与。教师提供①三种石器的图片(包括名称),②三种石器用途的说明。让学生依据图片中石器的形状,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归类判断,将三种石器的图片与用途一一对应。这类参与,学生不需要高级复杂的思维过程,凭直觉思考即可完成。

二是学生较高层次理性参与。教师仅提供三种石器图片及名称,由学生依

据其形状和经验独立推断三种石器的用途。这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参与分析推理的过程。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类参与,将直觉同推理、想象、分析结合起来,需要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和理性判断。

三是学生高层次创新性参与。就案例言,提问学生思维呈跳跃状况,从探

究用途,到追寻来源,即由果反因,跳出了教师原来预设的研讨主题,显示其质疑精神。生1、生2的回答,揭示了历史学、考古学的重要特征,即重证据。生1所举的“一同出土”是旁证——间接证据,生2所举的“留有痕迹”是自证——直接证据。说明两人都有了历史学科基本的思维特征,也训练了科学质疑质证的思维方法,学生自身获得科学精神的熏陶。这类参与,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自主寻找证据证明,自主解决问题。无疑有利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

上述情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是有效参与,也可能是无效

参与。学生通过观察、欣赏、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属于行为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写作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属于思维参与。这些都是有效参与,只是在参与的程度以及层次上有浅层次的感性参与、较高层次的理性参与、更高层次的创新参与的区别。而一些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机械被动地参与,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活跃不求思考,或明显具有表演色彩,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没有明显的充实的提高,思维能力没有切实的训练,这样的参与都是无效或低效的参与。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

4.在体验中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观的内化

案例:在美国有这样一堂历史课。老师一上课就宣布了刚刚进行过的考试

的结果。当她发现一些考得不好的学生垂头丧气时,便说:“如果想加分数,就给我10美元。但是,只能是白种人的学生。”学生一听便都愤怒喊叫,拼命跺脚,把课本、书包扔向教师,表示抗议。老师则像变魔术一样,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盾牌来抵抗,并用水枪向学生扫射。学生们的愤怒达到了极点。这时,老师才对学生严肃地说:刚才就是当年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反对种族歧视,组织示威游行而遭到白人警察阻扰的情景。他倒在了统治者的真枪实弹之下,显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他给我们留下了《我有一个梦》。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伟人,学习这篇文章。

案例:

这是一节讲佛蒙特州发展的课。

教师先让大家看四张房屋的图片两张房屋外形的素描,两张照

片。他告诉大家这是玛格丽特同学的家,并让玛格丽特给大家讲解。玛格丽特开始讲她的祖辈如何从欧洲移民来此,第一座木屋的简陋正说明了当时生活的艰苦;接着她指着第二座木屋讲了如何建成日光采暖型的新屋,第三座房屋很小,她指着这张照片讲了大萧条时期她祖父的无奈;第四座房屋是她家现在的住所,宽敞、漂亮的二层楼房,还带有两间车库和一个小游泳池。玛格丽特的

介绍充满了对先辈们艰苦创业的赞美和自豪,引起了同学们一阵阵的称赞。

教师给大家看的第二组照片只有一张:平坦的草地上半埋着一个旧的木车

轮,背景是一片树林和一座白色的房屋。这是另一个同学拉瑞的家。拉瑞开始发言。他讲了先辈用马车拉着全家来到这里开垦荒地,用马车拉来牧草喂养奶牛,用马车拉来枫树汁酿成甜美的糖浆。他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马车轮碾过乡间的土路,碾过树林中的积雪,也碾过牧场的草地。如今,马车已不复存在,只有这个车轮静静地躺在庭院中,望着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仿佛在告诉人们不要忘了它,不要忘掉过去。同学们个个屏气静听。

教师开始总结:“玛格丽特给我们带来的四张图片,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是由

先辈们的劳动创造的。玛格丽特,我为你们一家自豪!我为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自豪!”停了一下,他又说:拉瑞家中的这个木车轮就像是切史的见证,

告诫我们要永不停息地奋斗。孩子们,我相信你们已经开始理解历史了。”

他看着孩子们兴奋的脸,等了好一会儿,又说:“但我还有一样东西给你们

看。

教师领着孩子们走出了教室,让大家看远处的山丘,山丘上耸立着一尊雕

像----一头野牛的雕像。

“大家都知道,在美国有许多地方,地名都和野牛有关,其中有名

的城镇就有六七个。这表明在这些地方原来生活着大量的野牛。为什么现在又没有了呢?

大家知道,野牛是印第安人赖以生存的主要动物。我们的先辈们

在开拓的过程中,大量射杀野牛,也就断了印第安人的生路。现在,这里没有野牛了,印第安人也无法生存了。我们建一座野牛雕像在这里,就是要让大家记住,我们国家发展的过程,不仅有光荣和自豪,也有错误和耻辱!”

这节课效果很好。课后班上不少同学开始从当地传说和遗迹探寻印第安人

生活的足迹,还有人开始着手研究美国历史上的失误,像奴隶制、种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等。这节课讲清历史事件,这是知识;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从历史中得到借鉴,这是能力。那么如何看待让孩子们在历史学习中生发出自豪感,对奋斗精神认同和对历史上的悲剧进行反思呢?应该说这就是道德教育。因为,它的着眼点是形成一代人的道德观和人生哲学。

5.给学生历史感的现实情怀

历史教育教学若就古说古、割裂古今,教学效果、教学功用肯定大打折扣。那些与现实有联系的事件、现象,在教学中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多留意发掘那些与现实有联系、可比附的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进行恰如其分地参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面两个教学片断是我在这方面的探索。

【例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内容: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造成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带来意大利衰落,英国崛起的后果。

补充内容: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太平洋两岸贸易首

次超过大西洋两岸贸易,即美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额超过与欧洲地区的贸易额,世界经济重心正向太平洋地区转移。

思考问题:面对这样两次相似的历史过程,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和

借鉴意义?

【例2】美国和德国经济发展

教学内容:美国和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抓住机遇,发展科技,经济迎头赶上和超越先进水平。

补充内容: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报告:201*年》,中国和美国现代化差100年,201*中国有望成发达国家。

《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1世纪前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中等水平;在21世纪后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先进水平。中国现代化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两次中断、倒退。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现代化倒退20年左右;第二次是“文革”前后,造成我国现代化的重大倒退。所以大政方针不失误尤为重要。

思考问题:对比中国和美国、德国的现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6、做好课堂教学的预设把握好教学活动的“生成”。

一位历史老师讲到唐朝灿烂文化时,想放开一些,就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在五分钟内提出的问题是:

李白究竟是哪里人?

李白一生究竟写了多少诗?他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李白的酒量有多大?

李白死在什么地方?在小学我们学过《早发白帝城》,听说李白在流放的途中重获自由时写的,他为什么被流放?他又为什么获得自由?

那个白帝城的名字怎么来的?

江陵县现在在什么地方?

请老师给我们讲讲古体诗都有哪些特点好吗?

李白有个好朋友叫杜甫,能谈谈他的诗歌特点吗?

什么是课堂的生成

(1)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

(2)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

(3)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在一次教学中,讲到“三国干涉还辽”的时候,正准备按照预设的方案,进一步分析俄、德、法三国联合的动机:沙俄意在雄霸远东,侵占东北;法国假借捍卫公道,染指西南边地;德国则顺势施惠,窥视山东……。不料,一个同学发问:为什么恰恰是这三个国家结盟,其他国家在中国不是一样有利益追求吗?这是一个课堂教学中突然但是又是合情合理的问题,而且也不只是这个学生的问题。这位教师决定改变预设的教学方案,从三个角度入手探讨这个问题。第一,让学生分析,辽东半岛的割让威胁了哪些国家?第二,补充说明当时的国际关系,即各国之间的关系处于怎样的现象?讲明英日关系等。第三,阐明一个观点,即本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欧洲是敌人,但在亚洲是朋友的现象。

一次公开课上,一位姓王的老师为讲述《香港回归》作了充分准备,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国两制”的作用,王老师还特意准备了香港回归后发生变化的资料。上课了,在简单复习旧知识后,王老师用倒述的方法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香港回归好吗?有什么意义?”以此引入课题。在群生回答“好”声刚刚落下,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香港回归,从政治上讲意义重大,但从经济上讲,对香港发展不好”。全班顿时安静下来,瞪大眼睛看着老师。王老师愣了一下说:“你先坐下,好好听,这个问题,我后面会讲到”。(我顿时感到学生

挺直的身体缩了下去)。王老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一国两制”提出的过程;回归的盛况……继续讲了下去。在讲道香港回归后发生的变化时,王老师将课前准备的香港回归前后经济发展的示意图展示出来,并特意对那位同学说:“这是你刚才提的问题,明白了吗?”“就这样吧”学生不太情愿的回答。

教学设计,尤其是优秀的教学设计,其产生的过程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比用沙子搓一根绳子还难,比用空气铸一把利剑还难,比用火点燃水还难。

“课程可以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会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主要不是由于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

第三篇: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摘要]:《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 现在的历史教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史实教授,而是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如何让学生在对于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史实的学习中,体验到情感的共鸣,做到一般规律的总结和历史能力的内化呢?我想,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则是这一切的源泉。只有贴近生活的历史才是真正能让学生接受和理解的历史,才是真正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历史,才是真正能得以传承的历史。

[关键词]:历史教学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认定生活即教育,而主张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来履行,以求生活之向上与提高的一种教育理论和学说。”所以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做有心人,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教育机会。并且历史从内容上看,也就是“人”的历史,正是人的生活构成了一部缤纷饱满的人类历史画卷。所以学历史无非就是学习人的生活,那么历史教学理所当然地应该贴近人类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这同时也是教育智慧的闪现。

历史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顺利地实现“链接”,让学生学到一种方法、思想,或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步入社会、走向世界所必备的历史眼光、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服务。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实现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呢?

一、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事情的能力。

这是历史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与掌握,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脱离现实生活和实际,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体潜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种脱离生活的历史知识已经完全失去了它固有的精神智慧与丰富的生命内涵,只能局限于僵化、枯燥、干瘪的教材内容,无法生动地揭示历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也就无法给学生以“鉴古知今”的启迪。所以在当代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将教材上的历史知识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五章第一课《新文化运动》时,我出示了一组关于201*年9月2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组织的全球范围的祭孔盛典的图片和一组关于1914年袁世凯祭孔大典的图片,在两组图片的出示之后,我提出问题:“同样是祭孔,为什么一个受到国人甚至全球的肯定和推崇,而另一个却遭到国人的强烈反对,并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掀起巨大波澜──新文化运动?”不仅由此导入了新课,而且为后面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以及对孔子精神的讨论埋下伏笔。对于在不久前刚刚发生的全球祭孔,同学们明显地表现出很浓的兴趣,并且知道了孔子不仅是中国的先哲,而且备受世界的推崇与尊敬,都不由地生出一种作为中国人骄傲。这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孔子的精神在21世纪有何现实意义?”因为有了前面导入的铺垫,同学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能把孔子精神放在21世纪和全球的背景之下,得出要发扬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全球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在中国坚持“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等等。这样的一堂历史课,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对于过去90年的事情的再现上,而且加上了现实生活中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的新鲜元素,不仅落实了教材上的知识点, 1

同时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将课本的知识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鉴古知今”。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将其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2,贴近学生的学生生活,寻找兴奋点,激活历史教学课堂

现实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含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有一句话说得好:与时代脱节的教师永远不会是一名称职的教师。不联系实际,就事论事,为教学而教学,历史就变成一堆死知识。李大钊也说过:“历史是死的,但解释是活的,与时俱进的。”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尽力体现时代感,一方面把握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正视人类与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和危险,在对历史的解释中让学生预见到社会和个人的未来任务,理解目前存在的现象。“历史教学应该鼓励学生把对人类过去活动的学习和寻求未来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懂得各种可能性和应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社会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使教学回归生活;适当拓展内容,使历史内容更加丰富,避免教学内容类型的单一化;内容要尽量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以增加历史的现实感。如:在讲到世界大战历史时,可适当联系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在讲到民族关系时,可联系西部大开发;在讲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惩处贪官污吏内容时,可联系现实政府对腐败现象的整治,对成克杰、胡长清的处理。再如有关家庭关系称谓、十二生肖与干支纪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帝王纪年的换算,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饶有生活情趣,我们都可以讲讲,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处理日常生活或使用历史工具的能力,启发他们学会寻找需要的新知识的手段和方法。

3、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理解历史

由于历史学科讲述的内容都是远离现实生活,对中学生来说许多历史问题都是难以理解的。可是历史也无非是一些人的活动,这时,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置身于历史事件之中,换位思考,可以很好地做到让学生理解。所以在历史教学课堂上经常提问:“如果你在当时,你会怎么做?”“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比如:在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五章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时,在讲解中共“一大”制定我党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时,一般同学们不会认为当时中共的决定会有什么不足。可是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还比较幼稚,所以的确对当时中国革命任务、革命对象和革命动力的分析出现不足。如何让学生能自己找出不足在哪呢?于是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是你处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你觉得我们斗争的对象应该是谁?我们的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你如何对待资产阶级,是把它当作敌人还是朋友?请说明理由。”在经过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之后,很多同学们都认为,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人民的斗争对象应该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而对于同样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我们不应该把它放在对立面,而应该是联合的对象,应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然后又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足呢?”“这是由于中共对于中国国情认识的不足”同学们回答。这样,不仅学生感受到了思考的乐趣,同时通过学生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对于这一结论印象当然深刻,理解当然透彻。这一难点的突破,又为后面的中共“二大”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埋下伏笔。又如,在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的第二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一课时,当讲到帝国主义镇压五卅运动的策略时,我就问同学:“如果你是帝国主义,面对工商学联合的这样庞大的统一战线,你要破坏它,镇压它,你会从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学生当中的哪一个环节入手?为什么”学生很快回答说:“资产阶级,因为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有依赖,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通过换位思考,使学生能够置身历史事件中,设身处地地去思考,能够真正地用心体验历史,感受历史,理解历史,产生共鸣。

二、追求教学组织形式的生活化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所以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活化的学习模式,采用辩论、课堂小品、游戏等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共鸣。比如,在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时,关于鸦片走私在中英贸易当中的地位的讲授,如果仅仅是教师用语言来讲述是非常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所以我是通过请同学表演情景剧的方式来完成的。在上这堂课之前,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道具:几张写有鸦片、生丝、茶叶、药材、呢绒和棉布等字样的卡片和一些看起来象黄金和钻石的彩色塑料球。上课的时候请出两个学生代表,一个扮演中国商人,手中拿着写有生丝、茶叶和药材字样的卡片,而另一个同学扮演英国商人,他手上拿着写有呢绒、棉布和鸦片字样的卡片。我将准备好的彩色塑料球平均分给两位同学作为黄金和钻石,让他们想尽办法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把对方黄金和钻石赚进自己的口袋。当然,我也嘱咐那位扮演英国商人的同学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销售手中的“鸦片”。两位同学表演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中国商人手中英国人需要的商品品种多,所以,很快扮演英国商人的同学手中的塑料彩球所剩无几了,这时他“不得不”动用他手中的“鸦片”了。不一会儿的功夫,那位扮演中国商人的同学手中的塑料彩球就没有了,而且还欠下了对方不少“钱”。在整个过程中,在台上表演的同学竭尽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奇招百出,而下面观看的同学也是捧腹大笑,兴致盎然。在表演结束之后,同学们都已经能够很容易地得出结论:鸦片走私使得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英的贸易地位发生变化。通过学生对于平日看过和经历过无数次的商品买卖场景的模仿来再现当年的中英贸易,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并产生共鸣。又如,在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七节《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时,就是通过组织一场现场辩论寒来进行该知识点的教学;还有在讲授《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第六节《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一课时,也是通过历史小品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让学生对于发生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前的事进行加工处理,使历史情景再现于同学们面前,这无疑使原本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历史生活化了。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历史课堂教学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体现了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呈现教学手段的生活化

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要求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去学习,要求有现代化的教具相配合,即要有相应的教育教学科技含量。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运用的一种教学媒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的基本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录音机、幻灯片、投影仪、电视、计算机及互联网等已呈现在我们眼前,充分利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已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要求我们:“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传统课堂上的历史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粉笔和一些教学图片、地图、模型,这些手段提供给学生的是单一的视觉刺激,不利于直观教学,难以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提倡教学手段多样化,尤其是趋向现代化,在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将现代信息技术,如: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静态、动态的教学资源展示给学生,提供给学生多种感觉的综合刺激,这样,动静结合,视听并用,图文并茂,声情融合,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上历史课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中,可剪辑《开国大典》片断;《北伐战争》一课中,可剪辑《大浪淘沙》片断;《共产党员坚持敌后抗战》一课,可剪辑《地道战》、《地雷战》、《狼牙山五壮士》片断等。总之,历史课堂教学要本着为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宽松的课堂氛围和有利于学习的工具,努力尝试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以赋予历史课堂教学一个崭新面貌。

当然,教学手段的生活化也会随教学时空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可以把教学延伸到课外,即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历史遗址、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等,通过参观考察这种外延式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历史在生活中的影响。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亲身感悟历史文化的悠久深远和博大精深及深刻的情感教育。因此历史教学要发扬历史教育的功能,就需要历史课堂教学时空的拓展及教学手段的生活化。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链接的重要性,努力创设有利的机会和平台,让历史教学添上现实生活的色彩,增添鲜明的时代感,让历史教学回归生活,从而实现它的社会教育功能。以上只是我在几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得出的一些关于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成熟的想法,在此也希望以后能够得到各位同仁的批评、指证和帮助。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1*版

《陶行知教育思想讲稿》 汤翠英主编

《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 齐健编

《基于活动性、生活性与发展性的历史教学新方法》

叶雪芬

第四篇:新形势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形势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形势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内容提要

课堂,是课程改革实践的主要场地。思考探讨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是一种“生命课堂”,它关注人的生命价值,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要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最终实现促进生命发展,我们需要努力从以下几方面构建生命化历史课堂:

1.“用”教材教,重建生成课程;

2.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3.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焕发生命的光彩;

4.课堂教学要灵活开放,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新课程形势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201*年秋季,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天津展开。新课程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课程改革实践的主要场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的中心在课堂”,而“学校改革倘若不以课堂改革为中心,就不可能有丰硕的成果”①。课堂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所以,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对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反思

反思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推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那么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呢?

其一,教学目标上过于强调知识要求,而能力和情感目标淡化甚至缺位。在知识为本位,学科为中心的目标下,以向学生传授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为主。教师为了迎合历史课程对知识的高标准、严要求,只好在讲透、说透知识的来龙去脉上下功夫。由于学生基本上是以强记的方法来学习历史,因此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记忆、背诵、抄写这些过细的知识点上,致使历史教学落实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任务流于形式。

其二,教学过程中教师中心,以本为本。教学中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左右教学流程,学生完全处在“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教我学”的被动状态。“以本为本”,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围绕课本转。教师死教、死考,学生死学、死背,历史教学死气沉沉。“以本为本”还表现为教师竭力去维护教材的权威,维护自身的权威。常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学生,对于不同见解给予否定或给予伤害自尊心的批评,造成学生不敢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意见,创造性思维便无从产生。最终学生只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个性很难充分舒展,思维不能健康发育,导致思想依附,灵魂萎缩。

其三,教学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强调的是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和选拔功能,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式,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甚至把考试作为学业评价的惟一形式。在评价结果上以分数为表现形式,分数的作用被夸大,“分、分,学生的命根”的说法正是对这种评价的写照。这样不但使教学评价的教育作用降低甚至丧失,也造成许多学生对考试的焦虑,压抑了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发展。

如上所述的课堂是一种“知识课堂”,它是知识为本或知识至上的课堂,其价值取向仅仅建立在单一地传授教科书现成的知识,不注重知识的创造过程与思维方法,不注重师生的情感体验与生命价值,其实质是不注重人的发展。在传统课堂中:“知识”完全变成了主宰一切的绝对力量,缺失了“人”;没有激情的碰撞与灵性的飞扬,缺失了“情”;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所形成的思想引领无从实现,缺失了“魂”。缺失了人、缺失了情感、缺失了思想灵魂的课堂是毫无生机的。

二、课堂的本质是什么?

“课堂”究竟是什么?有学者即明确指出,如果我们站在一种新的高度来重新检视课堂、反思课堂,那么就可以看到,基础教育的课堂在定向上是着力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第四,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又如,课堂应当是师生生命的一部分,是提升和完善生命的一个场所,是“点化和润泽生命的园地” ②。因而,它“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强调对智力的挑战,强调对激情的引发,强调生命对生命的呼唤,强调人性对人性的交流理解,因此更具人文色彩” ③。如此解读,赋予了课堂一个更具有本体意义的深层境界——即,课堂是促进人的生命不断发展的场所。

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界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指向了促进人的生命整体和谐发展这一终极目的。由此而言,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是一种“生命课堂”,它关注人的生命价值,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

要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最终实现促进生命发展,我们需要努力构建生命化历史课堂。

三、构建生命化历史课堂策略

1.“用”教材教,重建生成课程。

建构主义者的观点认为,“主体不能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也就是说,学生不可能通过复制成人生活方式来成长,也不可能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课程与教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人经历,从而也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感悟。在进入历史课堂前,学生关于“历史”的认识也不是空白一片。实际情况是,学生从小就感知着“历史”,形成着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背景经验、独特的个体感受走进课堂,他们往往从教师、同学身上学到比从课本更多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课本已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材只是一个引子,一个案例,课堂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为此,在新课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拓展教与学素材,努力开发身边的、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资源,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让课堂教学更加有生命力。

2.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过程是活生生的人在学习,学生生活与教育从来是不可分离的,教育必须通过生活实践来实现。历史教学向人展示的不仅是科学世界,还有作为根本的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也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在学生心目中,古老而厚重的历史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这就需要历史教学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一种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有生命的教学”。

如在《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的教学,学习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学生而言,也有一定的距离感。为了针对学生已有的经历,设计了“调查自己的长辈或邻居,对比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环节,让学生用身边事印证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拉近历史学习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领悟改革开放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历史,生活处处皆历史。

3.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焕发生命的光彩

历史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应当是教学生从历史之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有的学习活动最终要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最关键的是必须通过学生个体的思维活动才能达成。在历史学习中,最重要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把学生的思想真正呈现出来,让学生在高思维含量的氛围中去体验历史。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就需要历史教师最大限度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学科课程内容中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另一方

面也要求教师本身必须要全副身心的融入其中,努力营造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激情的课堂。如:讲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时,通过制造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是否应该否定“两个凡是”进行即席辩论,学生辩论过程如下:

生1: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国发生了20世纪的第二次巨变,“两个凡是”既然是坚持毛主席的决策和指示,为什么要否定呢?

生2:因为“两个凡是”在本质上是继续坚持“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生3:坚持“两个凡是”不仅是坚持了毛泽东思想,也是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生4:毛泽东一贯提倡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两个凡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生5: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而他的决策和指示正是其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否定“两个凡是”也就否定了毛泽东思想。

生6: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不等于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不等于说毛泽东所作的决策和指示都正确。例如“文革”的发动就是严重的失误。

生7:当时“文革”刚刚结束,各项建设百废待举,国家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因此坚持“两个凡是”不仅维护了领袖的权威,也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反之不仅会损害领袖的形象,还会造成人民群众思想的混乱。

生8:搞个人崇拜不等于维护领袖的权威,否定“两个凡是”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它不会损害领袖的形象,更不会造成群众思想的混乱。

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让所有学生都成为积极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课堂也会因为有了多维的对话体系而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学生的思维互动为核心,为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创新,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经历、探索与体验,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获得情感上的体验。

4.课堂教学要灵活开放,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历史学习不是一种对历史知识的简单了解和被动性的接受,应该是一种学习主体亲身“经历历史”的形态,——而且还是以历史主人翁的角色“经历历史”。生命课堂尤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的行为表现。有效互动的课堂讲求平等对话和共享。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师生间、生生间、情境与师生间有效的互动,能促进学生主动地,有效地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历史课堂上,开展多种方法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尤其是后者的互动,增进课堂生命活力。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定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智慧和情趣呢?叶澜教授和肖川博士曾以追问的形式,描绘了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情景: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启迪?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

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

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我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欣喜?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 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 我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野敞亮?

这些论述对我们感悟如何焕发课堂的生命力提供了重要启示:真正的学习不只是纯粹知识的增长,学习的主要意义取决于学生的课堂体验。

参考资料:

① 钟启泉:《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一与日本佐藤学教授的对话》,《全 球教育展望》,201*年第3期。)

②: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③:徐洁:课程改革呼唤课堂成为点化和润泽生命的园地,当代教育科学,201*.14

第五篇:关于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 其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然而面对新课程的诸多新要求和新变化而尝试教学时,从教师的“教”的角度看,主要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课改,而在于怎样才能按新课程理念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如何转变理念找到设计教学的合理突破口,掌握实施新教学方式的策略,是我们急需共同探讨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近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现作如下几点体会。

一、新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内容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变化最大的也是内容标准。微观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它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一,强调专题性,打破了以往以中国史、世界史为分野的学科“本位”体系,按照内容性质划分为三大模块,分别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思想文化、科技等专题进行连续性的论述,这样有利于形成学习模块,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其二,以问题为中心,三大学习模块以相应的核心问题为主题,总分为25个学习专题,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的把握。选修课也包括41个学习主题,可以互为补充。其三,改变了教学大纲以政治史为主的结构,明显加大了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科技史等方面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体系中,受过去革命史观的影响,政治史一直是历史话语的主体。在20世纪80年代的史学研究中,这种情况在逐渐改变。整体观或者说是综合史观日益成为主流,加强经济史、社会史的内容正合时宜。从宏观体系方面来看,以专题史来提领国别史反映了人类社会由分散到整体的前进趋向,对于学生树立系统的人类观和历史观大有裨益。上述几个方面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史学研究的最新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与革新精神。

新课程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1、课程目标的创新:新课程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三维目标。

2、课程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学科本位,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4、注重学生体验和知识更新:改变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强调注重课本知识的情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知识。

5、课程的实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和简单适应,强调学生反思性、创造性实践以构建智能和人生意义的活动。

6、学习方法的变革: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体验性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和积极探索,提倡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推进信息技术的运用。

7、课程评价的改变:评价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侧重学生发展,注重教师的成长。

8、课程管理的创新:改变过去管理过于集中的情况,强调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二、新课程与传统课程课堂教学比较

表现方面 传统课程 新课程

课堂活动 教师中心 学生中心

学生的发展 单方向发展 多方面发展

学习方式 独立学习 合作学习

学习状态 接受学习 探究式学习

学习反应 被动反应 有计划的行动

学习内容 基于事实知识的学习 批判思维和基于选择、决策

教学背景 孤立的人工背景 仿真、现实生活中的背景

教学媒体 单一媒体 多媒体

信息传递 单向传递 多向传递

三、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基本问题:

1.初高中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所谓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熟练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我们的众多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知识没有系统性,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在进行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通史知识的回忆和能力、方法的养成。这给教师增加了难度.。

2.新课程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① 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② 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③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真是个题难。

3.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

因为新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所以,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也很难把握。

4.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的深度、难度问题。课时紧张,这是很普遍的问题.

5.高考方案问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常说高考从高一抓起。课程的难度、讲解的深度以及上课的具体过程受高考方式的影响极大,但目前09年及09年以后的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如何把握?

四、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面对新课程的诸多问题,我们不能逃避,而应该积极应对,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来更好的推进新课程改革。

首先,正确认识新课程下三个角色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前提

1、新课程下的学生: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应以主动参与、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性进行学习。学生也是个独特的人,他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实施新课程必须把学生当作有独立性的人看待,并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所教学生的情况、要求和认知的发展规律。

2、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新课程评价的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也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的去了解以往的上课与新课程要求对照有何不足,然后扬长避短,并按新课程、新理念充实自己、改变自己。

3、新课程下的课堂和教材:新课程下的课堂具有传递、交往、情感归属、社会适应和个性发展五大功能。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决不是唯一的场所。教材则是学生学习的素材之一,并不是全部。新课程有多种版本的教材,因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师只能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其次,备好课是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

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备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认真钻研和把握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吃透这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

2、找准每一节课的核心与重点;

3、注重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

4、落实与表述各项教学目标;

5、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结合。

强调备课时要做到五结合

1.备课标与备教材相结合;

2.备课本与备材料相结合;

3.备课文与备活动相结合;

4.备知识与备认识相结合;

5.备教师与备学生相结合。

第三、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的新探索

1.对传统讲授法的扬弃

不可否认,讲解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在它沿用的历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教学活动背景——社会的变化,逐渐显露出其不适合现代教学的弱势一面。但讲授法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将来都会长期存在于中学课堂教学之中,并依然会成为广大历史教师乐用和善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我认为对讲授法明智的态度与做法,不是抛弃,而是改变以前的满堂灌,并对之加以改造并使之趋向完善。

2.再现历史的情景或创设新情景的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试图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如音像器材、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多功能教室等来复原、营造历史场景,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历史图片、历史档案材料、历史电影的丰富,给开展这种教学方式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模式”是指在一定问题情境的支持下,师生从背景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范型。这一模式的教学进程往往是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问题来进行,并且是以“问题”的驱动作为课堂教学动态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同时,课堂上的问题应当是有层次的,由浅入深、连续不断的,学生由“问题”学习始,终于更多的问题的形成和探究。

这一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同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

总之,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的课堂教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虽然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要更好地推进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这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不断努力钻研,才能按新课程理念有效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研究探讨出新的更好地教学方式,来丰富我们的课堂。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7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