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党支部“学习国学提升修养”党课讲稿

党支部“学习国学提升修养”党课讲稿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4-08 14:42:53 | 移动端:党支部“学习国学提升修养”党课讲稿

党支部“学习国学提升修养”党课讲稿 本文简介:

?公文写作资料仅此一本 ??大家好!  根据市委和机关党委要求,今天我们支部借廉政专题教育课之机,上个党课,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新时期党员干部如何通过了解国学、提升自己的修养。  2014年7月11日,人民日报曾专门发表评论,称国学传统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

党支部“学习国学提升修养”党课讲稿 本文内容:

 ?公文写作资料仅此一本

 ?? 大家好!

  根据市委和机关党委要求,今天我们支部借廉政专题教育课之机,上个党课,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新时期党员干部如何通过了解国学、提升自己的修养。

  2014年7月11日,人民日报曾专门发表评论,称国学传统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那么,什么是国学呢?就是一国历代固有的优秀的学术和学说。中国的国学,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及墨家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结束战乱等,其对我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从而慢慢形成了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宗教、伦理、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礼俗、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习近平主席酷爱学习,上次去省里培训,给我们上课的一位老教授讲,习主席每天都排出时间学习,其中,国学是主要内容,平均每天不少于半小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自尊和自信,他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他的讲话或文章以引经用典的亮丽风景吸引无数中外“粉丝”。他不仅自己爱好学习,更为关心干部学习,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他指出:“我们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他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实际上,只要稍微留心就会发现,习近平同志许多讲话都会融会经典、不落痕迹,不仅给人思考启迪、让人印象深刻,也以厚重的国学根底,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中国领导人的文化修养。我们党员干部,应该以习总书记为榜样,加强国学知识的学习,以此来提高自己、推进工作。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的修养上去了,境界提升了,做起人来就能人情练达、到处得缘,做起事情来就能从容不迫、尽心尽力,好人好事就会接踵而来。

  那么,我们党员干部能从国学学习中获取什么营养呢?

  综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日常讲话要求和我个人不成熟的想法,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考虑:

  修身,是指修身养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毛主席说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论语.学而》里讲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要穷究根本,这个根本,就是明了真理,建立信仰,作为根本的真理掌握了,原则也就确立了,做事就有了指引、有了规矩。《易传.系辞上传》里也讲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人的一个起心动念,就是太极,这个念头,就会带来做与不做、好与坏的结果、正与邪的念头等等,相应带来一系列的行为、产生一系列的后果。人与人之间的念头、行为、结果也会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由此,产生一系列人事变化及自然界变化。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修养身心,力图通过修养身心,使自己产生正念,做出正行,得出正果。每个人都坚持正念、正行、正果,整个社会就会和谐进步。如阳光普照大地,阳光所及之处,必须一派生机。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追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义担当,“见贤思齐”“知行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省吾身”“君子慎独”的修身之方,“孝悌忠信”“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等等。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朝气蓬勃,就因为有这些执着的精神追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新的执政考验,对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习近平非常重视干部的道德修养。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他还把“三严三实”作为干部改进作风的要求,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严以修身”。他引用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等来强调干部修身。

  习近平同志还为干部阐述了修身立德的方法:“首先要重视反躬自省、自我批评”,“吾日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按照儒家的“人本善论”,人天性是善的、光明的,因后天长期以来社会上逐利避害的不良影响,本来善良的人性如夜明珠沾染了灰尘,因此要勤加擦拭,这个擦拭的方法,就是自省。

  其次,习近平强调要“遵纪守法、不碰底线”,“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人心脆弱,世事艰难,要做成做好一件事都是很不易的。曾出任民国总理的王士珍,以低调闻名。为什么要低调呢?据他自己说:他年轻时也挺狂,睥睨天下,目无余子,从军时遇到李鸿章,发现李鸿章智慧才干,不知高出他多少,可是却处处碰壁,天天挨骂。这时王士珍才知天下事之难,难就难在你干得越多,挨骂也越多,从此收起狂妄之心,时刻心怀敬畏,最后低调淡定过了一生。人是很脆弱的,特别是在大自然面前,在灾祸面前。我们常讲,衰运来时,喝个水都能噎着,甚至噎死,微信视频里也有看到,出个门都会被汽车跑脱的轮胎砸死。人生有生有死,有起有落,有得有失,有苦有乐,这是自然规律。所以,得意时,要看得淡。失意时,要看得开。有福莫享尽、享尽见贫穷。有势莫使尽,使尽冤相逢。福宜常自惜,势宜常自恭,人间势与福,有始终多终。所以,为人处世,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心怀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他人,敬畏律法,敬畏规律,敬畏正义。只有这样,才能时刻检点自己。就拿手中有权和党员干部来讲,从某个方面来说,权力是魔鬼,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当高官得做、骏马得骑时,若不珍惜、放纵自己无止的欲望。那必然有一天,会败得很惨。

  最后,习近平告诉我们,修身要做到“防微杜渐、不弃微末”,“慎权、慎独、慎微、慎友”。很多事都是有了第一次,然后就有了无数次。吸毒如此、腐败如此、赌博也是如此。最近热播的电视《人民的名义》里面不少的贪官,世代是农民,刚参加工作时,也是一腔热血,满身淳朴。但后来,被行贿者以糖衣炮弹温水煮青蛙式腐化了,最终堕落,害了党的事业,误了自己前程,伤了父母妻儿,下场何其凄凉。可以说习近平同志为干部崇德修身,既标注了的认识论,又标注了方法论。

  二、廉政之道

  习近平从严治党,重视廉政建设,举世点赞。早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就写道:“廉政建设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如果我们不能承担起这种历史使命,我们就会失去民心,就会被敌人找到进攻的缺口”。他常引用“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公生明,廉生威”之类的传统廉政名言教育干部。

  习近平还用传统文化阐明述干部保持廉洁的方法。首先做到“慎独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他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指出“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引用“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其次,习近平强调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表率和带动作用”。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最后,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他在《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一文中引用“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刚才,我们纪委的领导已经我为们上过课了,这里就不再细讲了。

  三、天人之道

  中华文明五千年灿烂不熄,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易经.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他是天道即最根本的自然规律的体现和特征。易经这句话告诉我们,化育万物、孕育和守护生命、让世界充满生机是天地最大的德行、最大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就要效法天地的好生之德。人生天地间,虽为高等灵长类动物,但并不是就可以对自然和动物生杀予夺,予取予求,那样,迟早自取其祸。大家看看,那些地质灾难,很多就是人类对自然的过份索取引发的。相反,人要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同生共荣,要不随意残杀生命、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要做到心怀仁慈,爱惜物命,勤俭节约,珍惜财物。这样,与天地同德,最终达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学里,无数次出现过“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人可以贱、但不能没有品味,人可以奢侈,但不能浪费。一个人吃完一盘1w元的菜,浪费就是一个人嚣张的点了十个菜,最后一个菜也没有吃完。 很多人会因为别人的奢侈而富足,很多人会因为别人的浪费而穷困潦倒。资源是有限的,钱是流通的,钱不会因为你的奢侈而减少,而资源会因为你的浪费而愈发贵重。所以,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习近平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理念,他希望干部汲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休养生息”等传统思想智慧。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中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些生动形象的论述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理念。

  四、义利之道

  《中庸》说:“义者,宜也。”《说文》段注:“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在这里“宜”应该与《新华词典》上的解释比较接近:“正确适宜合理”。践行正确义利观的根本是辩证地处理好道义和利益的关系,实现二者的统一。义利之辨,是贯穿中国思想史的一个根本问题。义利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曾有过不同的诠释,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突出道义,强调义重于利,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义利观,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很看重利,有时在义和利面前,也会忍不住选择把义放在后面。因此,多了很多烦恼。一是求不得苦。每个人都想求利,利就那么多,总要有人让利,才有人得利。于是,社会多很多纷争,很多恩怨。求得的,满心欢喜,害怕失去。失去的,眼红别人得利,愤愤不甘,不择手段要获得。人们,也多了很多烦恼,很多灾祸。其实想想,义与利,并没有很清楚的界限,并是不对立的,很多时候,义中有利,利中有义。我们中国古代就有“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说法,加措活佛也有一本书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有说到。前段时间,微信上流传的一个同名故事,也有讲到:从前有一个国王出去打猎,不小心小指头被花豹咬掉小半截。结果宰相却笑着说:“这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对他的态度很不满,说:“如果寡人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仍然说:“是的,这是最好的安排。”于是,国王把宰相关了起来。国王伤好后少了一个手指,不久又出去打猎,迷了路,与随从走散,被原始部落抓走,作为祭物准备杀了祭祀月亮女神。结果,被发现手指少了一截。这个部落的人认为祭品有残缺,对月亮女神不敬,就放了国王回去。国王回去后,认为宰相的话有理,就放了宰相,问宰相,“寡人救回一命,固然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可是你无缘无故在监狱里蹲了一个月,这又怎么说呢?” 宰相说:“当然,如果我不在监狱,那么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必然是我?等到蛮人发现国王不适合拿来祭祀满月女神时,那么,谁会被丢进大锅炉中烹煮呢?不是我,还会有谁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许多时候我们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便心灰意冷;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因为生活上一点小小的不如意就指天骂地,彷彿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可怜的人,可是,其实,这是最好的安排。

  甚至有时,重义,似乎会失利,其实,重义反而是得利。社会上不是有个说法,说为人即是为已。马丁.尼莫拉曾是纳粹的受害者:马丁.内莫勒用他惨痛声音回忆:“在德国,当他们(纳粹)把魔掌伸向共产党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当他们把魔掌伸向犹太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把魔掌伸向天主教徒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最后,他们把魔掌伸向了我,这时,已经没有任何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义于利,对于个人如此,对于国家也是如此。近平对正确义利观的内涵作出过精辟论述。他指出:“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

  2014年 7月4日,习近平在韩国首尔大学的演讲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他指出:“倡导合作发展理念,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君子义以为质’,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义为先、先义后利的价值观念,至今还是我们应该培养和践行的价值观念之一,对处于市场经济浪潮中干部来说意义更为明显。当前,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义,就是工作大局,就是党的事业,就是真理,就是律法,就是道德,应该高举过头,在身体力行这些义的过程中,我们自然可以得利。

  总之,我们要时刻谨记习近平的提醒:“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深入学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成长自己,成就事业。

党支部“学习国学提升修养”党课讲稿 本文关键词:党支部,党课,讲稿,国学,修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党支部“学习国学提升修养”党课讲稿》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7429.html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