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素质教育中的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处于主体地位。这才符合教育的本义和宗旨,才符合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最根本的要求。素质教育提出这许多年来,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改进不少,有些已基本扭转了“应试教育”的局面。但在一些“副科”中,尤其是体育教学中,却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教学方法不够现代化、对体育课的重视不足。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还未真正理解深,理解透。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要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体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次全教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如何实现这一决定,我们认为,关键一点就是要在体育教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保证以学生为主体。
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是我们接受《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模式》课题主要研究的问题。《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模式》课题的实验目的是:在现行的学校教学作息制度下,保证全体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使学生的体质得以增强。在实验过程中既能提高学生能水平,又能有助于掌握《大纲》规定的技术内容,从而确保《两类体育课程整体改革方案》贯彻实施。要实现这一目的,势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养成主动地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为此,我们作了以下实验研究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深理解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自己的教指导学生学,使学生不但学会,还要会学。它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自学性、主动性。要教给学生学习的具体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锻炼习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家陶行之说过:“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对于居住在深圳特区城市的学生,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却反而较差,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尚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还不会玩。现代都市里的孩子课余娱乐主要是玩电脑、看电视、听音乐、逛街等,能在玩中使体魄同时得到锻炼的游戏几乎是零,这就造成身体素质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现代都市里的孩子娱乐项目,有很多是趋向现代化、高科技的东西,基本上可以独立进行,或者由家长指导,群体性的娱乐很少,这就造成孩子之间沟通、合作较少,有部分学生较内向、甚至有少部分学生的性格较为孤僻、忧郁。而家长们的过分保护、顺从、溺爱,也使现在的学生变得敏感、脆弱。为使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我们有必要通过系列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增强体魄、发展身心。
我们以《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模式》课题为契机,使科研促教,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渗透到课题研究的每一个环节,让研究成果推动、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121健力操实验
121健力操是《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模式》一项重要实验内容。接到任务以后,我校马上成立了专门课题小组,集中力量,多方科研、实验,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各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先选取几个班为试点,经过一学期实验,测试数据表明,121健力操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有明显效果。目前已在全校推广普及。1999年8月,我校8人组健力操队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部分地区121健力操“永林杯”比赛,获得小学组一等奖。1999年11月我校由600人组成的121健力操队参加运会开幕式表演,赢得同行学校及上级领导的好评。
1.实验时间、对象与方法
1.1时间: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
1.2对象:三(1)、(4)班、五(1)、(4)、(3)班。其中男150人,女150人。
1.3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和《学校体育》有关资料。
1.3.2问卷调查法:采用课题组的统一问卷,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由体育教师向学生发放问卷共计300份,回收率100%。
1.3.3 数据测验法:数据测验由体育教师、校医等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得出结果。
1.3.4 数据统计法:通过电脑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处理,体育教师根据统计数据作出实验评价。
2.实验讨论与分析
2.1前、中、后期三次数据相比较,身体各项指标明显升高。(图示1)
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不单表现在各项数据指标的升高上,而且还表现在:以前每次早上集会时,总会有四、五个学生会头晕不适的现象,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出现了。在今年的校运会开幕式上,历时一个多小时,顶着烈日,却没有一个学生晕倒。由此可见学生在121健力操的作用下,体质得到明显提高。
2.2前、中、后期三次数据与同期一个非试验班相比较,试验班的各项指标明显比没有试验的班高得多。两班测试数据相比较,得出结果是:
2.2.1在肺活量方面,试验班的增长率(以三年级男女生平均率为例,下同)为6.73%,非试验班(以三(3)班学生为例,下同)的增长率为2.34%。由于在做121健力操的过程中运动量增加消耗养料(能量)和氧气,排出大量的废气(主要是co2),使心肺(呼吸系统)机能得到增强,心肺功能的增强,使呼吸肌增强。因而使胸围增大。同时,呼吸肌增强也自然使肺活量增大。所以试验班肺活量6.73%的增长率和非试验班肺活量2.34%的增长率,是实验的必然结果。(图示2)
2.2.2在做121健力操过程中,上身活动较多,四肢、腰部、腹部平衡用力,健力器的伸缩、扩长力量由小到大,上肢力量的增加比徒手操锻炼效果更明显。在斜向引体测试中,试验班一年中增长率为14.46%,非试验班的增长率为7.83%。(图示3)
2.2.3在立定跳远项目上,试验班的增长率为7.06%,非试验班的增长率为6.82%。(图示4)
说明121健力操下肢克服各种力量弯曲较容易,消耗较少的能量,对下肢力量增长不太
明显。希望能针对此问题加强研究,克服这一矛盾,使学生身体各机能平衡发展。
2.3三年级试验班后期数据与五年级试验班前期数据相比较:(图示5)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三年级后期数据除肺活量与五年级前期数据非常接近外,其余均超过五年级前期数据。这有力说明了121健力操是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所在:参加了121健力操训练的三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明显要好于未经训练的五年级学生。
2.4存在问题:121健力操对柔韧素质提高不太明显。柔韧素质主要决定于运动幅度的大小,而从测试情况来看,不管是三年级还是五年级,在经过121健力操的训练后,柔韧度的变化不大。说明121健力操的运动幅度不大,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3.实验结论:
实验证明:学校实行121健力操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121健力操锻炼身体的方法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推广。但现行这套操仍存在不足,如对下肢及柔韧度的锻炼不足,应进一步研究加以改进,以期使学生身体各部分机能均能得到均衡发展。
三、“421”学校体育模式
学校体育模式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体”、“心”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追求某一方面。“421学校体育模式“就是根据深圳特区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出来的学校体育模式。具体来说是保证每周三节体育课、一节形体课,广播操和健力操,以及一节以年级为单位的活动课。
1.体育教学课与特色教学 在体育教学课上,对于传统教学中好的东西既要继承下来,又要努力浓度创新;既要注重上好每周三节最基本的教学课,又要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改革教法。我们根据《大纲》和实验规定的内容,结合此次模式的实验方案,对课堂教学作了新的调整尝试。改变以往较陈旧的教学方式,实行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以技能教学为主,体能训练和快乐体育为辅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和方法丰富起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快乐体育(如呼拉圈、踢毽球、颠羽毛球等一些简单的游戏)和一些卫生与健康基本常识。我们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完善各项设备、设施建设,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如音像教育、利用幻灯分解动作进行技术指导等)进行教学。以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并可借助多媒体教学适当地给予品德教育,让学生们感受到体育精神、崇高的道德风尚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体育课越来越受学生欢迎,学生越来越愿意上体育课。问卷调查显示:喜欢上体育课的人数由原来的83%,上升到现在的92%;每周喜欢上三节体育课的人数由原来的77%,上升到现在的88%。学生的课外活动主要内容也由原来的看电视、打游戏机、听音乐为主,增加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游泳等。
我们还留意到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写姿、坐姿、站姿 、走姿不正确的问题,虽经校医、班主任教师一再纠正、强调,或是穿戴纠正体形的“背背佳”,效果仍不明显。为此,我们在一至三年级中每周开设了一节形体课,由学校体育老师自编一套形体教材。在40分钟的体育课时间里,设置一个体育舞台,配上柔婉的音乐,编排一些以柔韧度训练为主、力度训练为辅的动作,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既纠正了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学生仪态翩翩,又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教育,同时也达到了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的效果,成为我校体育教学的一大特色。
2.广播操和健力操 两操指早晨的广播操和121健力操。课题组为了抓好早操,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参观了兄弟学校的早操情况,根据本校实际制定了严格的广播操管理细则。以“快静齐准”四字为要领,从出队的时间、路线到准备动作、早操、归队时间、线路都有详尽、严格的规定。这一工作得到校领导和各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常抓不懈,真正实现了课题组“使广播操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的承诺。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在全校推广普及了121健力操,并在做完广播操后加做一套121健力操。这样加大了早上的体育锻炼量,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得到提高,学生在一天的学习中保持旺盛的精力。从任课老师、家长、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说明,两操的实行是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
3.自由活动课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我们设计别开生面的,以年级为单位的每周一节自由活动课,以保证学生平均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是体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双主体性”为主,但在自由活动课中,我们更多的是体现学生的学、玩“单主体性”。在活动中,我们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以让学生学会玩为主,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会的游戏都可以分组或独立玩个痛快,秩序由班干部维持,教师只作安全指导和看护。这样学生放得开,玩得欢,结果在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身体,放松了精神,还在活动中逐渐学生了“五自能力”,即自我锻炼、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能力,从而与终身体育接轨。学生在自由活动中尝到了甜头,大大提高了积极性,还经常启动脑筋,开发思维,为教师出谋划策,想出许多有趣的游戏。目前,我校活动课的游戏主要有:一、二年级的乒乓球、颠球、投准、头顶物跑、双人跑;三、四年级的呼拉圈、乒乓球、投准;五、六年级的呼拉圈、投篮、踢毽球、颠羽毛球等。有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我们的体育活动课已经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我们决定在现有的秋季田径运动会上增设春季快乐体育运动会,并在学生中征集比赛项目,学生反应非常踊跃,已设计了诸多项目。
我校试验统计数据表明,学生今年的发病率比去年降低了2.1%,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考核合格率也增长了2%,优秀率增长 0。9%。这些都证明了只有在体育教学上大大改善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体育教学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让学生不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篇:素质教育中的体育教学体会.
素质教育中的体育教学体会
五大连池一中刘传红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体育教师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
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结合课的具体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2.因材施教具体关注每一个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适度地分层次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设立不同的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尝试到通过努力练习就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确保每一个学生在运动中受益。
3.激发运动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艰苦、不愿学。我在教学时,前几次课采用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在跑动中左右手运篮球,或跑动中运带足球8分钟和12分钟跑。最后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订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分成几个组进行相互竞争,相互鼓励。这样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
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高中足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我要健身”过程的转变。又如,我们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
5.建立课外体育活动小组发展学生的特长
课外体育活动小组,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组织。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课外体育活动小组的组织形式,应采用有按照学生自己喜欢运动项目、内容有选择性的自由组合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组开放和自由组合的形式,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各兴趣小组自定时间集中活动形式。各兴趣小组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学校为学生提供运动器材,活动时学生自由选择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充分利用课活、双休日,开展课外体育竞赛。这种体育竞赛,变以前的“选手竞赛”为现在的群体性竞赛,扩大竞赛参赛人员,让所有兴趣小组成员都能参加。选择有组织才能、交往能力和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同学担任竞赛的组织工作,由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对待学生裁判应先组织学习要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巡视、监督、指导,体现体育竞赛的公平、公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当然,这只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很片面,不完善,希望得到广大同人的指导。
第三篇:论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呼兰区顺迈小学李龙
一、素质教育
社会不断发展,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使得素质教育的推广与发展成为新的教育观下新课标的要求。每一个公民的素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素质,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现实要求,也使得学生时代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以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也就是说,素质教育重视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等多方面的教育。素质教育最终应该是既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潜力最大的开发,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又能尊重每一个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获得自身最大的发展空间,完成个性化的发展,实现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或缺的途径,是实行全面教育方针的重要手段与任务。
二、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实现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运动相关技巧的目的,同时达到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多重目标。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推广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一环。
三、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影响
学校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而育人更是其核心任务。顾拜旦先生倡导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就是通过体育竞技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教育
家斯霞老师曾说:“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则是危险品”。由此可知体育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体育教学与德育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人的觉悟,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活动。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是体育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教学使德育教育不再是生硬干瘪的语言,而是鲜活的动作与真切的生活实际。
其一,体育教学中团体合作、集体主义意识的培养
跟体育竞技活动类似的是我们现实的社会一个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社会, 拥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接力跑、拔河、各种集体球类比赛以及体育教学常规工作的实施都与团结合作息息相关,若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单靠个人的努力与能力,往往面对失败;我们不但要有必胜的勇气与毅力,更重要的是懂得通过与队友的协作,依靠集体的配合与默契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同时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体育教学中这种独有的教学环境与实践机会,将这种集体主义意识和协作精神很自然的得到了培养。
其二,体育教学中遵纪守法品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任何体育活动或竞赛都有其规则的,我们教师可以结合体育的实际要求与国家法规、学校行为规范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小事中、日常行为里时刻警醒自己规范行为。比如,上课整队是就要求全体学生整齐严肃立正站好,这就是规矩;在足球比赛中对于运动员的行为,有红牌和黄牌以及口头警告等处罚,这就是规则。以此告诉学生在做每一项活动,哪怕是简单的准备活动,也有它的规定和要求,若是不按照要求完成,那么最终可能会伤害到自身的健康。这就像国家的法规一样,201*年5月高晓松酒后驾车连撞多台车辆,事后同样被判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0元。不管社会地位,不管知名度,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学生将遵守纪律规则的好习惯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保持下去,以后带入未来的社会活动之中,必然为全民族全面素质提升有着卓越的贡献,同时为学生终生发展做准备。
其三,体育教学中多种意志品质的全面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力争上游、追求卓越的进取之心,
同时,还能使学生学会胜不骄、败不馁,用平常心看待成功,用乐观豁达的心胸接受失败,然后重新出发,坚持不懈,直至成功。比如,在平时上课中接力赛跑这一环节,就将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优势表现的淋漓尽致:首先将学生分成多组进行接力比赛,所有的学生都有勇争第一、力争最后胜利之心,然而,第一只有一个,在比赛的过程中必然有领先,有落后。就在这时,面对暂时的领先的学生,应该保持头脑清醒,胜不骄,果断保持甚至扩大领先优势;面对暂时落后的学生,应该发挥其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坚韧不拔。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同时要注意依靠集体的力量,通力合作。
在体育教学中,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比如,在体育课上长跑训练中,总有学生半途而废。教师可以通过语言鼓励学生顽强坚持、挑战自我;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可以以史为鉴,众所周知“西伯幽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司马迁著《史记》,在现实体育世界中,每一个出色的运动员的背后都是满满的汗水和坚持。
体育活动中,超越自我才是胜利,享受比赛过程才是成功。就像奥林匹克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一样,让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学习生活,以豁达乐观的心境面对失败。
其四,体育教学中养成学生多方面的好习惯。
首先,公平公正是体育竞赛的基本要求,是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一种手段,同时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这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是很必要的。
其次,培养学生学会礼让。当代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每一个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唯我独尊”的想法已经习惯成自然。然而礼让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大家耳熟能详“孔融三岁让梨”的故事就是证据。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相互谦让
再次,体育教学中要求学生上下课前整理体育教具,比如搬运篮球、足球等球类,并提出要求:不允许踢、打,拖拉,以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在上课期间注维持上课地点的环境卫生,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等等。学生做的好的地方公开表扬,树立标兵,注重榜样的力量;学生做的不好的地方要及时批评,防止学生再犯,其他学生效仿。教育学生:取人之长,克己之短。虽然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普通的小事,但是坚持下来就是好的习惯。有这样
一句话:“想要做大事,先要做小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习惯是尤为重要的。
其五,体育教学中爱国主义精神培养
室内体育课,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的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比如,08年奥运会女子体操队重获团体金牌,全国人民欢呼雀跃,五星红旗飘扬在最高处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热泪盈眶;姚明在nba赛场上出色的表现;飞人刘翔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记录。这一幕幕无不让人激情澎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之心,油然而生。
(二)体育教学与智育
智育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体育为智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健康的体魄。大文豪苏轼曾说“厚自养练多少妙,养生有术文思涌”。这就告诉我们:丰富的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灵敏度、细致的观察能力,可以在数学学科中得到充分应用,如审题细致、思维敏捷;丰富的体育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这可以在语文作文以及开放性试题中得以显现优势;丰富的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记忆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学生阶段的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三)体育教学与美育
美育应该是以陶冶学生情操为目的,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质、美的素养,让学生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美育在学校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以及每个人终生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在体育教学中,有讲授健美操、韵律操的环节,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讲授武术中太极的环节时,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也能加深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的认识。满足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全面的发展,注重了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使得学生成为身心俱美的人。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几点注意事项
体育教育在学生时代是贯穿始终的,自小学至大学,这为努力实现将体育活动作为终身发展的一部分的目标。然而,每个阶段的体育教学又有各自的特点,
这主要是由于每个阶段教学对象的特点——学生的学情决定的。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我根据小学学生的一些特点总结了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制定教学内容。小学教育五年,此间学生的身体素质变化还是很大的,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注重学生能接受的范围。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力量和速度略微薄弱,但是身体的柔韧性却好一些。那么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注意内容和容量要适中,如长跑就不太合适。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不大,仍处在好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阶段,但是喜欢学习新鲜的体育活动,总是充满活力和竞争意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团队竞赛、个人竞赛的多种比赛、游戏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体育这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喜欢体育课,使得他们能主动的参与课堂,自然而然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所学,同时体育课的纪律得以保持、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得以完成。
第三,注重言传身教。由于智育的限制,小学生学习比较复杂的动作稍显吃力。故而,教师首先要进行适当的讲解,然后要注重亲身示范,示范的同时注意动作分解训练以及反复巩固练习。所谓熟能生巧。但是,小学生对于单一重复性东西的学习耐心很少,因此教学中可采取多种形式来完成,比如:优秀学生展示等等,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第四,注重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要注意保护和维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相结合,当然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科学有据的条件下展开的。课堂上,学生一方面有所收获,一方面感受体育课的独特魅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已经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日益提升,学校教育内容日益丰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日趋明显。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研究也需要体育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与模式,大胆尝试,注重自省总结,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丰富的实践
经验与素材。
第四篇: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目前,学校体育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均衡发展。但学校体育在很多地方和学校还没有得
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上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有家庭的,有学校本身的,也有
政策导向性的等等。但究其实质根到底,还是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存在偏见:重智轻体,自古
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一些家长宁愿对孩子智力开发上不惜血本,但不舍得花时间
花本钱投资在增强体质上。总感觉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就影响学习,影响了学习就影响了升学,
影响了升学就进不了好学校,导致毕业后很难找到好的工作等等,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逻辑
和想法。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具有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
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等等。本文从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
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谨与广大同仁商榷。目的在于提示学校教育要充分认
识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 素质教育 作用
前言:
所谓的素质是人先天的自然性和后天的社会性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按社会
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注重开
发青少年潜能训练。其目的是在于提高学生素质入手,全面提高整个民族素质,造就跨世纪
的一代新人。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
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和审美素质的作用,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素质教育的统一体。
1、具有素质教育中的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1、1“生命在于运动”这句格言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的,但对“生命在于运动”
的道理我国先秦时期就已有了比较深刻地认识,并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这样
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这一道理。这种运动的朴素观念是古代社会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
出的宝贵经验。
1、2为了研究运动与人的健康的关系,国外一些学者,曾做过限制人运动的科学实验:将
若干20~30岁的健康男子分成两组,要求第一组被试者每天躺着,不许起坐、站立,第二组
被使这也接受同样的规定,不同的是允许该组被试者每天躺着时可以在专门的器械上锻炼4
次。20天后,第一组被试者感到头昏眼花、四肢无力、心慌气短、肌肉酸痛和不想吃饭。
如果没有运动,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运动得少,生命力就脆弱。
要保持键看和生命力,就应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2、具有素质教育中的智育开发作用。
2、1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大脑发育。经常参加运动,能增强人的体质,而健全
的精神来源于健全的身体,同时能增加大脑的重量和大脑的厚度。有的科学家用老鼠进行过
试验,一组老鼠从幼鼠就关在笼子中不让运动,另一组将老鼠装入一特制笼子中让其经常跑
动爬高,到长大时杀掉后分别称其大脑重量和测量皮层厚度,结果是经常运动的老鼠大脑重,
皮层厚,而且脑神经细胞的树突多。这充分证实了运动锻炼能为勤奋学习提供充沛的体力和
精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2、2体育锻炼可使脑获得营养和氧气有助于提高思维力、记忆力。有的科学家经过对北大
附中、北京123中等学校500人次以上的实验测定,发现上体育科教文化课后智力活动效率
有明显提高,且发现课间操后的第三节课往往呈现智力活动的高潮。2、
3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脑细胞反应速度,有利于发挥脑的潜力。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视觉、
听觉等感觉器官都比较敏锐,大脑神经细胞反应速度较快,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也较
强。人的大脑中有很大一部分潜力未曾加以利用,而且又是右脑。体育运动正是开发右脑的
有利工具。曾有人对学生关于体育项目的爱好及兴趣做过统计分析,大多数学生很喜欢球类
运动和常有游戏性的体育活动,这些项目的体育活动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灵活性、多变
性,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具有反应敏捷,观察、判断准确,想象丰富的特点。这对
于提高闹反应速度,发挥脑的潜力具有一定的作用。2、4经常运动可使脑子更清醒,有助于提高大脑对疲劳的耐受力。大脑皮层对人体的各种
活动时有分工的。有的区管脑力活动,有的区关体力活动,根据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诱导规
律,运动时管体力活动的神经中枢高度兴奋,加快了管脑力活动的神经中枢抑制过程,使之
得到休息,运动后由于脑力活动的中枢的功能得到恢复,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3、具有素质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3.1 磨炼意志,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 。体育教学中的每一项内容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为
了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是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而且要经过一个不断反复的练习过
程。这样,某些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就在练习的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磨炼与升华。如球类能
够培养学生机智、灵活、沉着、冷静、顽强拼搏的良好品质及集体协作精神;武术对学生的
目的性、坚定性、自制性、勇敢等意志性格特征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中
长跑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及战胜困难的决心,等等。特别
是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练习,都存在着成功与失败的交替进行,在这种不断反复的交替中,
学生不断忍受失败的痛苦,尝试成功的喜悦,胜不骄;败不馁,用成功酿造自信,在逆境中
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不断磨炼,逐渐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对挫折的耐受力,提高
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2 渲泄情绪,缓解压力,调节心理平衡。学生负担过重、社会及家庭的期望值过高、升学
及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等给大多数学生带来了极大的生理负担和心理紧张。许多人都有这样
的体会:当心情不好时,就去打一场篮球或踢一场足球或进行远足就会感觉好受些,这实际
上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转移情绪的方法缓解了紧张的心情。当人在从事运
动时,主管运动的神经中枢兴奋性加强,主管学习的那部分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则处于相对抑
制的状态而得到了积极的休息。同时,运动时引起血浆中某些激素(如糖皮质激素)的水平
下降或不变或不再升高,使精神刺激大大减小,从而使高度紧张的大脑神经得到了松驰,缓
解了精神压力。
3.3 发展个性,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体育锻炼的突出特点就是强烈的实践性,在这
里,每个学生都懂得只有通过自身主动自觉的活动,才能将运动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认
识和行为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活动,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个
性得以优化,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4 自我调控,增强对行为的责任能力。体育教学因其活动性、实践性等特点,有着较为特
殊的课堂常规来要求全体学生遵照执行;游戏、教学比赛等形式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则规定以
保证学生在公平、合理、合法、有序的环境中进行竞争;形式多样的分组练习、比赛等明确
了个人在活动中充当的角色及应承担的责任,并要求自己为之努力奋斗等等,使学生在游戏
娱乐的同时养成了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了自我调控能力及对自己行为的责
任能力。
3.5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美在运动中,体育教学中蕴藏着大量的美学因素,一次漂亮
的投篮、一记强劲的射门、一次成功的过杆飞越、一段优美流畅的舞蹈、一趟纯熟的武术套
路等,无一不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快乐。这是因为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遵循力量、
速度、灵敏、柔韧、节律等特有的要求,而且还能运用和谐、对称、统一、节奏和造型等形
式美的法则,做到造型优美、技巧娴熟、柔中有刚、动作舒展而有节奏,使学生沉浸在力与
美、乐与舞的熏陶之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
美观,提高其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4、具有素质教育中的品德教育作用
4、1体育教学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学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和
生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如练习密度、运动强度
等)和心理负荷(如紧张与轻松、独断与协作等),要克服物体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困难,要
调适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时空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体育中的社会文化属性有利
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守法意识优良的思想道德素
质。
4、2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些人道德素质的每况愈下,道德沦丧
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当务之急。道德问题又往往是与利益的
竞争相联系的,道德的培养也需要在竞争的情况下进行方能见效,体育恰恰可以为道德教育
提供这样的机会 ,体育的内容载体之一是现代竞技运动,其不断完备的规程、规则体现了
一种社会的道德期盼,参与其中便会使人懂得社会或群体对个体的期待和行为规范,自觉地
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如足球竞赛中要求队员之间要团结协作,
队员要服从裁判、尊重观众,要正确对待比赛,要正确对待胜负等等,所有这些都使队员自
觉或不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还表现在通过
参与或观看体育比赛,提高了整个民族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如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国上下
一片欢腾,为运动健儿的胜利更为祖国的荣誉欢呼雀跃,无处不体现了体育的德育功能。通
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
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请你继续关注公文素材库www.bsmz.net),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
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
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5、具有素质教育中的生存教育功能。
5、1学校体育首先是教育,然后才是运动,也就是说体育是通过运动所进行的教育,体育
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生存。现代人也许不必再去和猛兽或自
然环境抗争,但却要去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以免被淘汰,还要预防运动不足导致
的过度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寿命延长的
趋势日趋明显,为了“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迅猛发展,终身教育应运而生,而终身接受体育
教育和参与体育锻炼则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体育不但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心理基
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能力和团结协作、合作与竞争的能力。为适
应以后竞争日益的社会环境打下了扎实的身体基础和良好的意识品质,实现了学校的生存教
育的功能。
5、2现代社会的人除了要能够生存以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存或生活质量,终身体育
运动成为现代人文明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是不争的共识。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
理、化,在学生走上社会加以运用之前,都只能是“经院文化”,而对学生而言是难以使之
立足即融入生活的,体育则不是,蕴含其中的“玩”的教育、“美”的教育、“安全”的教育、
“健康”的教育、“人际关系”的教育“生活习惯”的教育、“欣赏”的教育等等,在这个意
义上,我们说不要把体育仅仅看作是运动的教育,而是要看到运动作为一种载体,其教导生
活的承载力是其他任何教育所难以比拟的。作为生活教育的体育也许不能直接培养出引发产
业革命的旷世奇才,但却可以造就一代懂得如何健康、文明地生活的一代人。
6、具有素质教育的劳动素质培育作用。
6.1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
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
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
的劳动素质。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
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
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结论: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
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
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
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参考资料: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2)《论中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 作者:岳贵有体育教师网
(3)《体育教学》201*年第2 期
第五篇:浅谈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实施的主渠道。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一场历史性的转变。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个性及创造等方面的发展,对培养跨世纪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一、 转变观念,更新思想
素质教育是为了改变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提出来的扶正理论,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的基本属性和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社会实践逐渐积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不是教育的分类,而是科学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及经济发展对学校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即更好地完成自然的人向社会的人转化,这个社会的人应具有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即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素质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现代社会每个个体所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素质能够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转化为人的行为表现。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求得青少年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除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正确的教育思想是学校一切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以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来组织实施全部教育活动。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二、 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基本内容
(一) 增强学生的体质
体育教学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强健 1
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二) 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首先,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可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如,在体育教学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发展;通过教学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
(三)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严格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行为,在开展各项体育游戏竞赛的时候,利用对规则的学习、理解培养他们遵纪守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根据各种不同的教材特点,培养他们的各种意志品质。如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健美操和体育舞蹈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四) 培养学生的积极竞争意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正是为其步入社会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体育中的各种竞赛,是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教师通过比赛和游戏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进取,超越自我。在体育比赛中,胜利与失败并存,对学生进行胜负观教育尤为重要。胜不骄、败不馁,在胜利中找不足,继续前进;在失败中找教训,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失败与挫折,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五) 培养学生的能力
能力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在一定的制约下,成功地完成或处理某种活动
和情况的行为和表现。而在体育教学这一特定环境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学生对教学的示范、讲解、指导的理解;分析、接受与学习的能力;组织能力、解答能力、保护与帮助能力、自练能力、自控能力、交际交往能力等方面。能力不是天生而俱,而是后天获得的,而能力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创造力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学应该有目的地逐步开展,促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六)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良好的个性会影响整个人生。学校体育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体育教学更由于教学环境的独特性,学生的个性表现是“显性”的,开放而又强烈,教师易于观察,便于引导,加上青少年的可塑性大,也给教师的教育带来有利条件。使教育能根据学生的显性表现,因势利导,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由于个性在人生历程中的重要性,而个性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因此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没有创造,人类只能停止在一个水准,社会就不能前进,故人的创造性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的体育教学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应提倡让学生提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变求同思维为求异思维。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个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表现在敢于怀疑,求新求异,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八) 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必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每前进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
的意志努力,胜利也常常取决于“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所以,长期系统的体育教学,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九)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在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教师除了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教育与教学要求,抓好常规教育外,教师的示范、讲解,教学中的举止行为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十)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
正如蔡元培先生指出的那样:“体育中含有大的美育因素,体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多姿多彩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各种教法手段的运用,各种队列练习与技术练习,各种体育竞赛与表演,以至体育场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学生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并获得丰富的、多种多样的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热爱美的情感,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三、 对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
⑴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以思想观念的更新先导,更新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克服那种只讲社会需要,忽视个体发展;只强调体育的传技、健身作用,忽视体育的教育、人文价值;只追求体育的近期效益,忽视体育的长远效益等片面性。把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育体和育心、增强体质与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基础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将现代教学思想真正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才能拓宽思路,勇于创新。
⑵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过去,体育教学最基本的常规方式,首先是讲授示范再进行练习,先集体模仿再分组过渡等等。教学的主导方面出现了“教师
讲得多、统得多、包得多”的现象,容易陷入死板、缺乏活性的地步。目前,首先应把现代教学方法引用到体育教学中去,体育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每项教材的特点、价值和魅力。教法上必须解决怎么教学生学生才爱学,怎么教学生学生才会学、学懂的问题,引起兴趣,形成意识,培养能力,在掌握“三基”过程中,朝着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和终身体育的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加强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学有所成。
⑶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尚的职业道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广播的业务知识。从理论到实践能全面掌握体育教学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努力掌握一切最新的体育教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等;多元化的文化素质。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众多学科交叉关联。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掌握体育本身的基础知识外,还需加强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修养,以便在教学能做到语言丰富,讲解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和号召力,从而不断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总之,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正在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必将会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而“素质教育”必将以崭新面貌给教育以新的内涵和活力,体育教育也必将在贯彻“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