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要抓住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作业画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熊猫。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象;要求画熊猫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我们要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在初一人物头像的课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因为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了,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生硬的让学生只是去画画,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3.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初一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我们教师只有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好美术课的心得(2):
如今的美术课再也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请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bsmz.net)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想要上好一节轻松愉快的美术课,而又有良好的效果,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思考。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我们一直都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们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探讨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谈谈自己几点看法: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快乐的节日》这一课里,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制作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挂在教室四周,我还准备了一些有节日气氛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学生工具材料的充分准备,也是上好一节美术课的关键,因为学生有了工具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操作;准备的材料工具最好多样化,这样更能起到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也就大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如我在《中国画》时除了准备了宣纸,还准备了白布,学生看到白布情绪高涨,学生都主动的积极地选择了白布参与国画的创作,收到不错的效果,虽然耗点资,但教学成功的快乐可以弥补,也就值了。像这样的准备,只要是我们教师想到的,我们就应该下大力气去准备,比如:需要服装、道具,背景等,我们就应该精心去做,哪怕不是那么完美,只要你在课堂有些不一样,就已经给学生很大的吸引力了,抓住了学生就抓住了课堂,教师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有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对“乱”现象的排斥,在某种程度上实际是依赖与那种传统教学的中规中矩,新课改后并非要求那样,但也没有要求课堂一定要乱,课堂上的“乱”都是有原因的,只要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就知道了,老师的原因我们就不说了,如果是学生的原因就要把这种“乱”一分为二的看待了。我们平时看电视、电影上或者杂志,我们不难发现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杂志上你也不会看到要学生怎么坐、不能站起来的现象的语言描述,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在德国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老师播放音乐是可行的,但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自己播放的音乐,学生就一定都喜欢,还是一种离不开传统的观念在里面,如果学生不喜欢,那么我们播放的音乐,就会扰乱他们的学习或创作。总的来说,只要能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不脱离美术课堂教学,我想我们应该允许有些“乱”。
三、美术课堂的导入
一堂课能否成功,好的导入是关键。平淡无奇的开头不可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不可能把学生引入最佳状态去积极参与教学双边活动,不可能将学生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每节课新颖的引言、巧妙的导语、生动的开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法,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承上启下、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责任感的作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谈话导入:如在学习小学美术教材(人美版)第四册《假如我是巨人》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言的:“同学们,上星期我们观看了卡通片《小人国》。故事讲的是海上的风浪打翻了一艘轮船,水手格列佛漂流到了一个神奇的小岛,这个小岛就是小人国。请你们讲一讲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巨人的故事?假如你是巨人会怎样?” 学生发言后板书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几句启发式的谈话,既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引发大胆想象,导入新课。
(二)设疑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情趣,引导他们在好奇、欢乐中学习。设疑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小学美术教材(人美版)第一册《泥巴真听话》,我先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纸下盖的是什么?设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再引导学生用手触摸感觉三种不同干湿的泥材,感受其不同的质感和量感,唤起学生参与本课学习活动的兴趣。
(三)情趣导入:如:小学美术教材(人美版)第二册《童话城堡》,我是以情趣与实用相结合,以城堡的居住者为构思的立足点设计导入的。例: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哪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呀?(白雪公主)谁能简单的讲一下她的故事?(学生讲故事,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谁还能将自己喜爱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包括名字、玩具角色的来历、对他的美好祝愿等)。让学生面对这些角色,赋予情趣和情节,为他们设计适用的城堡。这样以来童话的意味更浓了,同学们设计城堡的干劲也更大了。
(四)图像式导入:如:小学美术教材(人美版)第六册《威武的盾牌》一课,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大家看过古代作战的场面吗?请观赏(放映大屏幕录像)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答:盾牌)盾牌有什么作用?师生共同研究盾牌的作用,出示课题。一段精彩录像,几句简短的导语,几个师生双边活动的回合。既联系了历史与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起到较好的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 导语变化性越大、刺激性越大,就越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导言,为美术课起个良好开端,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听得懂,感兴趣;只有这样美术课堂教学才会有生机,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类别:教学心得 | 评论(0) | 浏览() 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探究 xx-05-27 22:18 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探究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由此可见,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组织教育活动,科学辅导幼儿绘画就尤显重要.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这点,在组织幼儿绘画活动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里不妨与大家共同探讨.
问题一,忽视幼儿的"心灵感悟",绘画采用固定模式,给自由表现设置障碍.长久以来,我们已习惯了让幼儿欣赏范画作画,当这种教育方式终被摒弃时,孩子们仍是大多坐在教室里,手握画笔,并不大胆地在纸上涂涂画画.没有了范画,但也没有够多的目识心记的东西让他们展开联想,怎能自如地表现?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绘画活动就是将眼睛所见,引起内心冲动而通过手的动作描绘出一个"无中生有"的世界的活动.美国专家认为,孩子们的涂涂画画实际上包含着积极的视觉形象思维.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灵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关键是我们如何引导幼儿走进自然,感受生活,让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曾参与过这样一次活动.春天,万物复苏,有两组幼儿同时到郊外写生.刚到目的地,孩子们还来不及喘口气,更没有来得及顾暇周围宜人的环境,只听一组教师说:"开始作画吧,你们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我观察着幼儿的反应,有的目光散乱无焦点,有的"埋头苦作"偏不看......十分钟过去,一组幼儿的作品大多成形.我又来到二组,场面可热闹啦!孩子们三三两两,有在柳树下观察抚摸,叽叽喳喳的,有弯着腰嗅花香的,有正在争论那些树的造型是人工还是自然生成的,教师蹲在孩子们中间也兴奋得涨红了脸.又是十分钟过去,当一组已结束了绘画活动时,二组幼儿才开始作画,不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而是迫不急待地想用画画来表现自己此时的心情.
对于幼儿的作品,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以成人画的框框去评价.对于优秀的作品,大而化之的评价不能激发幼儿再创作的欲望,对看不懂的作品,不能拒之门外,而应该去领悟孩子为什么用这种画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认为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遵循发展规律.
幼儿绘画有其一定的发展过程,从涂鸦——再现——创造,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面逐渐扩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评价幼儿的作品应有不同的方式,教师如果采用不得当,可能会使幼儿绘画兴趣从此被淹没,影响了今后的正常发展.
二是尊重个体差异.
一个班的孩子,其绘画水平不是一条线,个体差异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存在,在绘画中也不例外,有的聪明灵活,有的思维较呆板,绘画作品也就千姿百态.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正确的评价,促进整体提高.
三是激励保护的原则.
幼儿由于年龄小,认识不完整,思维没有定势,因而在绘画中会组成许多非现实的形象和样式.一幅绘画作品,无论成败,教师都应站在保护创造心,自信心的基点上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既能鼓励幼儿的发展,又能增强他们对创作,对生活的信心.
另外,教师在辅导幼儿绘画时,绘画的工具,绘画材料也太过局限,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试想,地处三峡库区,大自然赋于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河里的沙石,大树的叶子,山上的草秸,瓶盖,土豆片......都可以用来当作绘画的工具与材料.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合理指导幼儿绘画,激发幼儿想象,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让他们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快乐成长.
第二篇:如何上好美术课如何上好美术课
一堂好课的标准
1.真实、科学、艺术
2.全面、得当、完善
3.多元、生成、开放
4. 和谐、主动、发展 上好美术常规课
上好一节美术课的前提就是备好课,对于这一点大家肯定都有相同的感受,如果准备不充分就去授课,课堂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般美术课备课的环节有:课前预习指导(课前准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置、教师巡视指导、作品点评等。 其次是背好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我教的是中年级学生,中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起低年级学生来说相对更长久些,他们的概括能力处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渡阶段,他们的平面绘画比较好,对于一些简单的透视变形他们也能初步了解,他们也会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去绘画,对于色彩的喜好和审美观有一个稍微具体的概念了,但想法仍然比较天真,因此,我在中年级课堂教学中,就以教会他们绘画技巧为前提,以培养他们欣赏美的能力为辅助,以创造美为最终的教学目的。在课堂上我通常是布置一些稍有难度的小任务,提出我的主题及要求,以自定义内容的形式,把剩下的时间和空间就交给他们自己去想象发挥,让他们去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去创造他们自己的作品
再者,就是关于作业设置的问题,这可以说是我们美术课缺少思考的一个环节。作业是针对我们的目标而定的,一节课,我们应清晰的预测到,学生可能完成的量,因此,精心设计作业是提高实效性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请不要对我们的学生设置过大的作业量,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上好一堂课除了以上注意点外,我们还要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制定出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思路。分析他们是什么样的学生,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各有什么特点。 最后,是教学的手段要巧、要新。美术课最好用的是实物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具有简单易行、生动形象、图像清晰、色彩艳丽等特点。在美术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欣赏图片和评析学生作品都非常好用,尤其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是很有好处的
第三篇:如何上好美术鉴赏课如何上好美术鉴赏课
美术鉴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
老师美术鉴赏课要上好,对学生和老师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尤其是工作量,教师真的是良心饭,你可以很简单的混过去,也可以很认真的搜索大量的资料,但就算教师准备了大量的欣赏资料,一节课学生也不可能有时间件件去欣赏,所以,一节课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怎么去欣赏,把握欣赏的方法,重点欣赏几幅作品,引导学生去参与的过程中,再总结一下欣赏方法,
自己刚开始上鉴赏课时,课前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就是一幅接一幅的从作品的来历讲到作者的奇闻趣事,最后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学生却神色漠然。
老师怎能用教学参考用书上的简略文字代替学生们个性化的体会呢?美术《课标》也建议:“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其实我们的欣赏课完全可以让学生先说,老师后说。
从课堂实践来看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感受、有的说见解、有的提问题、有的做补充。他们宛若一群艺术评论家。这不正是鉴赏课要达到的目的吗?这种方法胜于在学生毫无感受之前就输入某种概念,防止造成先入为主的不良后果,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得到了转变,变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课堂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应该是一位引路者,更是和学生一同探讨共同成长的伙伴。因为只有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的地位,才能真正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
第四篇:怎样上好美术课怎 样 上 好 美 术 课
美术课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生都有爱画画的特性,信手涂鸦,得以抒发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美术课呢?这是美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从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多年了,现将自己在美术课教学中的一些方法与体会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搞好美术教学工作。
一、重育人,辅以绘画艺技
我们在美术课教学中,对待小学生应首先从育人角度,在审美、价值和教学方法基础上,对教学工作作一探索。画画的小学生并不一定个个都能成为将来的画家,绝大多数小学生也并没有将画画锁定为一生的职业而从小就努力追求。当然也不否定部分小学生将来成为画家,从事画画职业,绝大多数小学生学画画,只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求知阶段。我们对美术课教学首先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教美术定位在育人上。培养小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美的审视中,陶冶性情、净化情感,树立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开发智力,热爱生活,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对人类有用之材。
当然美术不是认字或其它学科,我们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应当辅以绘画的艺技教育。如绘画工具的认识使用,绘画方法与技巧,绘画的类别等理论常识,也应以深入浅出、亲切、活泼地逐步讲解,这样才能使美术教学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对于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面,我认为不要苛求什么,顺其自然,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形成作品的多样性。
二、重兴趣,运用正确方法
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持续地倾注着积极感情的认识活动。积极的感情是指兴奋、愉快、欢乐等等。兴趣与好奇紧密联系着,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对自己周围的生活满怀兴趣,总是以无法比拟的热情和兴趣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一切生活,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当他们还不能用具体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便借助于各种材料乱画,试图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美术课教学中,重在启发、引导,通过欣赏画家或教师范画,游戏,讲故事及电教手段等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学画的兴趣,只要孩子始终保
持对美术的浓厚兴趣,便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兴趣对小学生来说,是学习的主要动力。
为了始终保持小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我采用了根据学生年龄,在教学中,教学要求和评价有所差异。如对低年级的小学生,绘画不作较高要求,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理解能力,且徒手控制笔的能力也差。但信手涂鸦、自由想象等方面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以线描画为主。且对造型要求不高,只要求他们自由表现,大胆用线用色,并引导小学生理解造型的结构、体积及构图、空间的关系等基本规律。对高年级的小学生,则要求他们多画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并要求他们能运用绘画基本语言:点、线、面和色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念和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提高了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重表扬,培养孩子个性
小学生绘画,是天性的流露,他们常常不顾实际比例对被描绘的对象,进行大胆夸张与取舍,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段,任意添加,调整内容,在夸张变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他们本能的冲动加上笨拙的小手画出了让成人都感动的画面,因此我们对每一张画都重在鼓励,表扬这种创造力,使这样创造力得以持久。小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绘画作品,它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表现能力,是小学生思维形式和想象力没有任何清规戒律的真实再现。对于小学生美术的教学和评价应该始终体现“小学生”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不能以成人的观念来理解美术。表现在教学上就是不能用纯专业的教学形式来对小学生进行教学,也不能用成人的欣赏标准来衡量美术,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欣赏、评价他们的作品。艺术是最具个性的,小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每个小学生都有独特的性格、思维和情感。表现在小学生作品中,就有不同绘画语言:有的细致精美、有的粗犷豪放、有的色彩悦目、有的线条宜人、有的生动有趣、有的光明美好、有的写实、有的富于想象??这些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作业中,有许多是十分优秀的。对一些平淡呆板的作业也要肯定他们的长处,提出个性意见,保护孩子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发掘小学生的潜能和天性,启发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画,培养小学生个性。
在培养小学生的个性方面,教师的审美情趣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引
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来”,再加上自己特有的绘画形式来表达,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有个性的绘画作品。小学生生性好动,思维活跃没有禁锢,采用相对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发展。如果对学生进行“自由绘画”教学,完全解放学生,虽能发挥小学生天性,使美术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创造出一片光彩夺目的美术天地,但这种教学没有发挥美术课教的作用,使小学生总停留在一种原始的创作表现风格。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审美需求逐渐提高,渐渐地不满足于这种原始的表现风格。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受到,小学生美术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和小学生的事,社会、学校、家长等因素都对小学生美术教学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们无论是教师、家长,如果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用科学、平常的心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每个孩子,那么我们的小学美术教育前景一定可观!
第五篇:如何上好美术课如何上好美术课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
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
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我们向你推荐更多精彩内容: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
如何上好幼儿园美术课
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
如何上好美术课
怎样上好小学美术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