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体会
**三中 关小华
最近经常会谈到、听到的一个词汇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既然要提高,肯定是我们的课堂效率低下,效率低下也就说明我们课堂中有很多无效行为的发生。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该考虑这个“效”的含义。我以为,“效”就是“效果”、“效益”、“效率”,而这个“效果”“效益”“效率”又是什么?就是目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或目标。我们的教学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说它是“有效”,反之则是无效劳动。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标准。以下是我在课堂有效性教学研讨周中对有效性的认识与反思。
一、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每个老师每节课的时间相同,但为什么优秀教师教出来的学生能力强,成绩好,学习习惯好又学得轻松快乐,这里就涉及到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问题。所以说,要想弄清楚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有必要先搞清楚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达到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也就是现在说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三者缺一不可。掌握知识是获得能力和形成情感的载体,是传承文化的桥梁;能力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学习知识的结果(但并不是必然结果,假如机械学习、生搬硬套的学,就不可能形成较全面的素质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教学目标设置的有效性角度反思,我在设置目标时比较机械,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目标设置,并没有从知识、能力、情感三角度出发,即使制定了目标,也没有在课堂实践中体现目标的价值。总之,我在设置目标时没有考虑实际的可操作因素,也没有具体落实到每一步教学中,以后要在备课环节中加强备目标的技巧培养。
二、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明确了教学有效性的内容,再来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那么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思考,设计科学合理的、适应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课堂教学的方案、内容、策略、手段、练习、评价等,就一定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与前辈老师的交流中我明白目前我的课堂有效性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总结如下:
1、 学环节设置过于花哨,没有深入研讨文本,缺乏对学生析词辩句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不足。
2、 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明显的体现出来,依然是教师唱主角,还在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3、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太少,没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探求、讨论的能力。
4、 教师自身素养有待提高,尤其是提问艺术的研究
在以后的学习与实践中,我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对自己的提高:
第一,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和教参作深入细致的研读,而且需要自觉地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有用的信息,增加一些可以称为“背景”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进行内化,变成对教学有用的东西,这样,文本在学生眼前就不再是孤立出现的一株植物,而是有着深蓝色天空作映衬的一幅图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再次要研究儿童心理和学习心理。教师要全面了解儿童年龄阶段特征和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深刻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这三点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的基础。
第二,从教材方面讲,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儿童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否则,所谓的个性解读和生成就会失去根基和方向,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诸多生成误区都是源于对文本的忽视和误读。
第三,从教学方面讲,要强调精心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由此可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质上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效益、效果,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需要以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为前提(基础)。也就是说,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而是教师和学生一同提高与发展。只有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时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让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我想我应该在以后应该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以后的每堂教学活动中。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