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开国大典教案(精选多篇)

开国大典教案(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7 09:40:59 | 移动端:开国大典教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开国大典》教案2

开国大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

2、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教学重点:

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书的方法,并

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1)正确读生字。(提示学生注意区别檐与瞻的读音的不同)

(2)查字典,联系字义,记住字形。

“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例如:房檐、廊檐等。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瞻”字左半部是“目”。

“擎”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手”。

2.检查学生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

分组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概括的了解。

四、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准备讨论。

学生讨论: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

(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

料的。

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又按大典进行程序写了三个内

容,即:

第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第二,五星红旗徐徐升起;

第三,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写完这三件事,写阅兵式的盛况

再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群众游行的情况

最后写大典后光明充满北京城。)

2、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

(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2段:从典礼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为止。

第3段:阅兵式盛况。

第4段: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

第5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五、作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的伟大历史意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3、背诵“下午三点整??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1段课文。

1.指名读第1段课文。(老师强调朗读要求,有感情地一句一句地认真读。)

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里举行的?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指出文章开头向我们清楚地交待了以上五个问题。)

(2)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怎么样?

(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为什么?

3.学生对第1段课文质疑,老师解释。

(擎着:举,往上托。宣读:在公开场合向众人朗读布告、文件等。)

4.齐读课文第1段。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指名读第2段课文。

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1)在第2段课文,主要写了开国大典进行中的三件事,请说出是哪三件事?第一件: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第二件:五星红旗升起来了。

第三件: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会场上的情形怎样?

(说出“排山倒海”“一齐投向”的意思。)

(3)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意义?

(这句话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

3.齐读第2段课文。

4.归纳:(从典礼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为止,这是开国大典的重要部分,主要写了以上三件事。)

三、学习课文第3段。

1.指名读第3段。

2.文中描写几种兵种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哪三种?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描写海军、陆军、空军的语句。

3.讨论。

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说出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挺着”是描写战士们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钢铁巨人”给人以坚强高大的印象。这句话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

(2)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抛”是描写群众情不自禁地把帽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盖过”是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大,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的飞机飞上蓝天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这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

四、学习第4段课文。

1.读课文(默读或指名读)。

2.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后,傍晚时天安门广场景色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五、学习课文第5段。

1.指名读课文第5段。

2.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话的意思?(“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

3.学生齐读第5段课文。

六、巩固练习。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3)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七、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26 开国大典

大典前的情况。

毛主席宣读公告

阅兵式盛况。

天安门广场

大典结束后

教学后记:

第二篇:《开国大典》教案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三篇: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毛泽东伟人风采。

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预习作业:搜集新中国遭遇耻辱的资料。

课前交流:新中国遭遇耻辱的资料。

预设:他收集的资料很丰富,让我们看到课本的空白;我们可以把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清政府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 过渡:大家收集的资料很充足,看林老师收集的资料(出示图片,解说。) 课前交流结束。

上课。

一、 导入

1、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开国大典》,共同见证新中国成立的庄严、隆重的时刻。师板书课题。

2、注意 “典”的写法,下面一横要长一些,托住上面,齐读课题。

3、这将是一个怎样的典礼?(庄严、壮观、威严)

4、一个国家诞生的典礼,多么有意思,再读。(齐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

(一)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课下已按这样的预习提示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预习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解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主要写了哪几个场景?

2、板书:群众入场(大典前,看到有群众有序地入场,老师用这四个字)、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

3、加上时间、地点,概括地说一说。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的隆重的开国大典。

(二)、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

1、哪些句子给了你提示,用笔画出来,这样的句子一般在一段话的第一句。(学生勾画)

2、和老师找到的句子对照一下,出示:

3、课文很长,共15段,3689个字,有了这顺序的引导,就感觉文章不乱,我们把这样的顺序叫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的顺序。

4、文章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群众入场、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要想了解这次盛典,我们就要回到1949年10月1日,走入那拥挤的人流,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关注典礼仪式这个场面。

三、品读交流

(一)、画出毛泽东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句子

1、生读课后第二题。

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课后的第二题。

这一题告诉我们,作者在写每个场景的时候,都抓住了毛泽东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请同学们,出示:

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用直线和波浪线分别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深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二) 、谈感受

1、谁来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说一说你读这句话的想法。

2、你只画了主席的动作,那群众的反应呢?

“一起欢跃”,你读到这又有什么感受?

瞻仰国旗,表明人民对国旗的尊重。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读懂了什么?(对主席的爱戴和敬仰。)

(三) 、集中出示句子,先关注群众反应

1、同学们看刚才找的这些句子,出示:

2、先关注群众的反应,有一个词用了多次(一齐),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境,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师引读:

当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时,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当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时,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当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3、 有人指挥吗?有事先的约定吗?这就是(不约而同)

4、为什们人们会有这不约而同的反应?(三十万人热爱主席,热爱祖国,这不约而同的情感注定这不约而同的行动。)

5、 选一句读一读。

6、 重点出示:三十万人一齐??

7、 你仿佛看到人们??

你仿佛听到人们??

8、把我们的感受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9、这庄严的宣告传到,他还传到??学校、海内外、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工人师傅们会有怎样的反应?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的欢欣。

(四)、写法指导(反复)

出示这庄严的宣告一段。

1、这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有个句子出现了两次,将其中一次去掉,对比读,看有什么不同?

2、这样可以表现出人们的欢欣,场面的壮观,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反复,它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师读反复部分,生读其它。

(五)理解宣告的意义

1、这庄严的宣告,这宏伟的声音是指什么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指名读,齐读。

2、每当国歌响起,脑海中就会浮现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解说,出示图片:

3、、在战争中牺牲的人很多,出示:

4、这悲凉的数字让人不寒而栗,这宏伟的声音怎能不振奋人心呢?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5、、从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至今已62年了,红旗在世界各地冉冉升起,每当国旗升起时,你有千言万语要说,出示:我想说

6、1949年的五星红旗成为中国人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出示: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四、拓展延伸

(一)、课后作业

每周一我们学校都会举行升旗仪式,旗手和同学们都有哪些表现呢?仿照《开国大典》场面描写的方法,写一写学校的升旗仪式。出示:课后作业

(二)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开国大典,每当国旗升起的时候,我们会想起一位伟人——毛泽东;会记住这个庄严的时刻——1949年10月1日;会铭刻这个盛大庄严的典礼——开国大典。

第四篇:26、开国大典教案

26、开国大典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发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文中的排比句。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引导学生背诵6-8自然段。

课前准备

看有关开国大典的录像片。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状况。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请收藏本站www.bsmz.net)国诞生了。

*自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要求:

1.通读课文2-3遍,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生字:檐、江、擎、泽、钮、瞻。

新词:典礼、协商、汇集、擎着、诞生、瞻仰、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自主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先努力自行解决。 *交流

1.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

2.理清文章思路。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部分)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指导朗读。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书写生字及词语。

3.练习读熟全文

第二课时

*精读第二部分

1.请学生默读,自主理清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体会开国大典盛况。

2.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重点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重、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传遍中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欢跃”,欢腾跳跃。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3.指导朗读课文,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4.练习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而说话。

重点练习朗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感受自豪,扬眉吐气)

5.找出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

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句的气势,练习朗读排比句。

(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4.试练习背诵6~8节。

*阅读第三段

1.自由朗读描写阅兵式的语句。

2.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3.小组合作,讨论试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

____________。

*阅读第四部分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3.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重点:“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练习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句子包含的意思。

*总结全文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内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情况,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初步学习表达的方法: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a.选择最能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场面。b.选择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激动而热烈的场面。c.按大会的进程逐项描述。)

*作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背诵、抄写课文第7自然段。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第五篇:开国大典 教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字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个周一早上集会的时候都要做什么呢?

生:升国旗

师:升国旗的时候都要放什么音乐呢?

生;国歌!

国歌的歌名叫——

生:义勇军进行典。

师:从这振奋人心的歌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歌声感受到壮观。

师:正如歌曲中所说的,“我们万众一心,冒着??”终于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迎来了伟大的历史时刻这就是——

生:开国大典教师板书指导书写“典”字。

师:自己读一读课题,再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联系课文的语句说说课题的意思。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谁知道了题目的意思?

生:课题的意思是建立新国家的隆重的典礼。

师:你明白了典的意思是典礼。

师:谁再把时间地点带进来说一说。

生:1949年十月一日举行了巨大的开国典礼。

师:把巨大换成另外一个词。

生:隆重。

师:还可以换一个。

生:盛大。

师:谁加上地点来说。

生:1949年十月一日,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巨大的开国典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多么盛大的典礼。这么盛大的典礼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记叙了哪些场面?

师:你发现没有,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好些同学都想说。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

记叙了哪些场面描写?

生:入场——大典——阅兵——游行

师;这就是开国大典的过程,也是课文的内容。

四、重点品读

(一)理解“庄严的宣告”句子

师:这节课重点学习大典部分,是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的,再读读

指名说

生:5——10自然段

师:也是这么想的举手。

师:确实是从第5自然段开始,到10自然段结束。

师:请大家细细地认真地读,想一想哪些场面深深地感动了你,哪些语句打动了你的心,快速读一读。把他画下来

学生自由读书。

师:哪个部分深深打动了你,哪些语句深深打动了你。

生:我认为第7自然段,学生读这一段。出示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你不仅找得好,而且读得也不错。

师:联系这段话中的哪些字词,你感受特别深。

生:“一齐”,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起来,是壮观让我激动的场面。

师:人数多,很壮观震撼了你。

再指名读。

师;不仅人多,这声音还传到了长城内外,而且传到了——

生:传到了大江南北。

师:传到了——

生: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这声音传到学校课堂 (同学们激动得把书本抛上了天)

传到工厂车间 (人们都欢呼雀跃,有的抛帽子,有的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传到田间地头(高呼“祖国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吧!再读句子

师:你们觉得你们的朗读把此时此刻人民的激动表现出来了吗?

生:我感觉表达出来了。

生:我感觉表达得不够,这时,全中国人民是很高兴,很激动的。

师:你来读、

学生读

师:你读得好,把我们刚才体会的词都强调了出来,此时此刻人民群众为什么如此激动?让我们来回顾一段历史。

师:(放图片资料)痛苦、屈辱、灾难??在圆明园的大火中燃烧,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刻骨铭心的过去,真可谓暗无天日,民不聊生,旧中国成了一座人间地狱。危难之际,毛主席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终于迎来了曙光。再来读主席的话,你会有更深的体会。学生齐读。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谁想读

生读

师:谁再来?

生读。

师: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一起读。

师:联系这句话,你觉得人民群众为什么如此激动?

生:以前的旧社会资本家不把人当人看,瞧不起中国人。

师:不仅仅是瞧不起,是践踏在脚下。

师:回想从前,你还有话说吗?

生:以前的旧中国,都被帝国注意侵占,还挂着牌子“中国人和狗不能入内。”

师:孩子们,那个屈辱真不堪回首啊!

生:还签定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一些领土也割让出去了。今天中国站起来了,成了亚洲和世界强国了。

师:从这天开始,那些屈辱的日子过去了。回想新中国的过去,还有说的吗?

生:中国战胜日本,很不容易,感到很自豪。

师;胜利来的不容易啊,孩子们,这就是开国,这就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读。

学生读

师:对,就带着这样的激情来感受庄严的开国大典。

(二)理解“瞻仰升起的国旗”

师:还有哪一句话同样深深打动了你,哪些场面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生:第八自然段打动我,生读第八自然段“接着升国旗??”出示: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读得那么好,能不能说你的感受。

生:以前中国人受压迫,现在可以从此抬头做人。

师:再从这句话另外的词你有什么体会?

生:瞻仰,人们对国旗很敬仰,很敬佩。

师:瞻仰是什么意思?

生:怀着崇拜敬仰的心情来看。

师:表示看的词还有很多,谁说?

生:俯视

生:仰望

生:瞧

生:眺望

师:孩子们课文用了一个瞻仰,为什么?

生:一般用在对神才瞻仰,五星红旗是神圣的。

师:五星红旗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带着这种感情读。

学生读。

a.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们理解这句话吗?在这以前是怎样的,你们知道吗?

b.生汇报,出资料。

同学们,让我们翻开这段屈辱的历史看看,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无地位,无尊严,备受欺凌,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中国人民喘不过气来;多少年过去了,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仍像一把钢刀扎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

今天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齐说)

这个站是多么得来之不易这时,我们还仅仅是站起来了吗?是富强了,强大了!

回顾曾经的屈辱,把你心中的话写出来。

课件出示: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表明——!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师:好,孩子们,写完的可以说了,没有写完的直接说出来。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又站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是十分强大的。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以前不敢抬头的中国人可以站起来了。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我们从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我们中国人不再受帝国主义压迫了,可以抬头挺胸做人了。师:这就叫扬眉吐气了。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中国即将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了。

生:中国不会受日本人的欺辱了,不会过那些苦日子了。

生:那些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师:孩子们这就是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带着这样的激情再读“毛主席亲自按动从此站起来了。“

五、课堂总结,铭记“大典”。

这节课,我们走进开国大典,目睹了典礼仪式的盛大场面,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的场面又怎样写得盛大而隆重的呢?下节课我们再品读欣赏。

您可能还需要以下相关范文: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开国大典》优秀教案评选

《开国大典》优秀教案评选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开国大典教案(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7603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