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多篇)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7 09:41:19 | 移动端:岳阳楼记教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教案

主备人:邱志云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

3.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 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方法】

1.这篇文章是千古传诵的名篇,立意高远,文采斐然,句式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位,体会文章的特点,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2.引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句读,读出情感;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主要把握前两段的内容,尽量疏通第三段文字。

【教学步骤】

一、作者介绍,解题。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三、研习新课。

(一)教读第1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越明年、谪、属

2.思考与讨论

首句中“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滕被谪以后心情不好,准备修好岳阳楼后“凭栏不恸数场”。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开头就点出这个“谪”字,这不是存心触痛老朋友吗?试联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是否别有深意? (可以先提问题,全文读完了再明确其缘由)

引导要点:从这个“谪”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说的“迁客骚人”,作者一开头就点明滕的处境,其实暗暗包含着对老朋友的劝勉:你虽然身处逆境,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迁客骚人那样为个人的遭遇而悲叹,应该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这样写也暗寓与老朋友同处逆境、自勉勉人之意。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岳阳楼记》所以传诵千古,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泛泛的记事写景之作,而是一篇有所寄托、立意高远的好文章。

(二)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夫 、然则、 骚人、得无异乎

2.思考与讨论。

(l)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引导要点: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

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势。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与“广”近义,但作者用“横”而不用“广”,因“横”字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朝晖夕阴”的“晖”换成“晴”字,义通顺,但作者用“晖”而不用“晴”字,因为“晖”字具体,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引导要点:“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下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景象做好铺垫。“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谢谢你访问好范文www.bsmz.net

(六)、写一写拓展延伸升华主旨

1、播放视频: 20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林俊德的事迹。

http:///programs/view/z5vhceo83oa/

2、林俊德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们,结合自己的志向联系实际试着写一则读后感。

板书设计:

迁客骚人:个人忧乐对古仁人:万家忧乐

淫雨霏霏即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春和景明 则喜

教学反思:

1、教案的设计,即注重了文言文基础字词的积累,注重了对学生的朗读,又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多媒体、教学互联网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直观性和启示性。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3、学生对字词的巩固不够深刻,小组合作的效率有待提高。 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三篇: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谪守zhé霪雨 yín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霏霏fēi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潜形qiǎn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舟楫 jí心旷神怡 yí

2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c.前人之述备矣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3.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24.“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

a“迁客骚人”和“商旅”

b“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c“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和“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d“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

2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第四篇: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课型:主备人:授课人:序号: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初审:复审:

学习目标:

1、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与文学常识。

2、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

3、理解作者忧乐观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2、通过对作者忧乐观的评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预习案

1.填空。

《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希文,宋朝________家、________家。 2.给加粗的字注音。

浩浩汤汤()宠辱偕忘()岸芷汀兰() 谪守巴陵郡()一碧万顷()霪雨霏霏() 3、解释加点字词 ⑴古仁人之心()⑵或异二者之为() ..

的政治抱负。

四、文章主题

1、滕子京是否属于“仁人”?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2、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五、“仁人”之心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范仲淹身上,我们看到了忧国忧民的责任心和先苦后乐的忧乐观。面对这样的“仁人之心”,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

(2)《岳阳楼记》是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________”的高

尚情操,并抒发了“________”的远大政治抱负。

检测案

1.“古仁人”的“忧乐”与“迁客骚人”的“悲”“喜”形成鲜明对比,前文中概括写“迁客骚人”的悲的句子是“”,喜的句子是

“”。

⑶先天下之忧而忧()⑷微斯人() ...

2.文段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4、翻译下列句子。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表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微斯人,吾谁与归?

导学案

一、美景欣赏

4、找出文中流传至今的成语。自读课文,划出描写岳阳楼景色的句子,读一读,试简要概括它们的特点,并说说它们之间的

关系。二、情感体验

5、谈一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现实意义。1、划出文中描写人们欣赏景物所产生的情感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

教后小记2、造成他们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试作分析。

三、作者之志

1、面对这样两种人的表现,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作者具有的宽广胸襟和

《岳阳楼记》

课型:主备人:授课人:序号: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初审:复审:

2、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3、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4、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5、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6、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7、朗读第3段,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8、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9、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11、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检测案

1、《岳阳楼记》选自《》,作者,字希文,宋朝家、家。2、《岳阳楼记》为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的远大政治抱负。 3、本文写了 幅画面。“洞庭画卷”运用了 的 手法,寓情于景,写出了“迁客骚人”阴晴时“览物之情”的不同,分别是:4、作者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和做了对比,其目的是为了说明的道理后进一步得出的结论。

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2、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预习案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4、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导学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第五篇: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商城县冯店一中陈伟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难点]

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及课文积累背诵。

[教学时数]总计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课文译读)

一、导入,作者简介。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除干京滴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 1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二、读课文。

1、正音,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

2、学生放声读课文,达到熟读的地步。

三、 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结构。

(详细内容参见《中学教材全解》初三语文上册221-224页)

四、 再读文章,复习巩固。

(第二课时:深入研究)

一、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三个部分。

一部分(1 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二、深入理解课文。

1.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2.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明确]:(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明确]: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4.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明确]: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5.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6.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明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明确]: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8.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明确]:“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9.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明确]: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10.提问: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明确]: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表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其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第三课时:字词积累和作业)

一、背诵课文。

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强行记忆。

一、一词多义。

国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家 国恒亡;国都 则有去国怀

或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居处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住 面山而居;停了 居十日 通通过 初极狭;顺利 政通人和;通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旷开朗 则有心旷神怕;宽广 土地平旷,屋舍严然

二、古今异义。

备古义 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今义 准备

景古义 日光 至若春和景明今义 景物

尝古义 曾经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今义 品尝

微古义 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今义 微小

[作业练习]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按要求从文中摘句并翻译。

①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②写迁客骚人之悲的句子。

本网向你推荐更多精彩范文:

岳阳楼记

新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读后感

读岳阳楼记有感

《岳阳楼记》读后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7604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