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引领课堂教学研讨
一 、引 学(引领、导入)
【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完成教学目标。
【目的】: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主动地实践、体验和探究。从学生的体验出发让学生的耳、眼、手、口等都参与到其中来形成一个学生自己参与、自己体验、自己感悟的过程。
【作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创设生活化语言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从中让学生感受用英语交流的乐趣和成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交际的能力。
【基本步骤】:
1 、教师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创设适宜情境,并用简洁、恰当地语言复习环节引入新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为整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教师可用歌曲、游戏、表演、图片、简笔画、实物、单词卡等引入本节内容、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注意事项】:
1 、课堂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达到预期目的。
2 、应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 、引探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新知识进行探知、学习、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作用】:英语课堂教学能真正地做到在情景、在活动参与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自然地接受新知识。
【基本步骤】:
1 、教师可以用简笔画、卡片、实物、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让学生用耳朵听、用眼睛看、在不知不觉中复习旧知识的同时,逐步进入直观的新知识学习状态。
2 、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感知与体验,让学生手中有形、口中有声、脑中有意,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3 、教师引领学生在情境中以小组合作来进行本节知识学习和练习、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本节内容进行听录音、跟读、然后再同桌或小组共同探究学习。
4 、教师要及时地把所学语言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注意事项】:
1 、要充分调动学生口、眼、手、耳等感官、通过触觉、听觉、视觉等多方位的参与和感知来加深对新知识的体验。
2 、根据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不怕羞、这些特点,小学英语课堂设计要多样化,听、说、读、演、要合理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把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
3 、充分地调动学习兴趣,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设计课堂,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的多元化地情景活动中参与,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
三 、引练 (训练、反馈)
【任务】:从小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把所学知识放在情景中并配合活动、进行操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目的】:
1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对所学知识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准确运用语言交际的目的。
2 、反馈本节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纠片补漏,不留任何疑惑。通过操练演习,巩固所学知识。
【作用】:培养运用语言交际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
【基本步骤】:
1、在进行操练时,首先要找出英语与汉语表达习惯的不同地方,教师做好示范。然后教师在简单讲解的同时与一名学生合作示范演练。
2、 “让学生走进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体验”,教师精心准备情景活动、然后教师与学生进行操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所学语言的印象和理解。这样使学习变得轻松,学生也敢大胆地说、勇敢地演,课堂气氛活跃且教有实效。这时可以把全班学生分男生和女生进行、分小组进行操练,教师指导。
3 、教师和学生一起演练创设情境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学习、让学生在 “猜一猜”游戏中巩固操练语言知识,让学生在“做一做”中巩固本节内容,让学生在“演一演”中有表情、有感情地把所学知识、在模拟真实情景里进行,使其愉快地、自然地习得语言。
4 、学生分角色、分组上台表演,要求声音响亮、语言流利、表情自然。让其他学生认真地观看表演,最后鼓励学生自评、互评。
【注意事项】:
1 、操练设计由易到难、形式多样、灵活简单。
2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分配任务因人而异。
3 、学生操练时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情况,并给予恰当地鼓励,耐心地帮助引导。
四 、引展 (拓展、巩固)
【任务】:运用所学知识、围绕本节内容进行拓展巩固,从而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
【目的】:在教师引领、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培养他们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交际的能力。
【基本步骤】:
1 、教师示范后,引导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
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并结合教材特点来选择题材,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以旧促新、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自由发挥认真表演,这时学生才能充分体验到成功感。
4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先进”带“后进”,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
5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然后教师作总结性评价。
【注意事项】:
1 、要让学生在操练与应用的过程中活跃思维、展现个性。
2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配任务因人而异。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