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危急时紧张可怕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导入
1、
2、
3、
4、 幻灯出示一组关于二战场面的图片。 说一说,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简介二战。(幻灯出示) 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二战时的法国,聚焦在法国一户普通的家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半截蜡烛》(板书课题)
二、 导读达标
1、 集体读课题,思考: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这绝妙的方法就万无一失吗?它有什么隐患?
2、 生交流。(幻灯出示: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3、 指导朗读。
⑴、 蜡烛一但燃烧到金属管处,秘密情报将会暴露,这是多么可
怕地事情啊!谁愿意读出这可怕的后果。(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可怕地后果。)
⑵、 师引读:
这是伯诺德夫人藏蜡烛时对孩子们说的话(生读:万一---------结束。)
这是伯诺德夫人看着蜡烛一点一点的燃烧,内心万分着急时的想法(生读:万一---------结束。)
这关系着情报站的存亡,关系着情报站的安危,关系着一家活生生的三条人命,甚至关系着整个法国的安危(生读:万一---------结束。)
⑶ 所以这半截蜡烛是万万不能点燃的。但事实上,这半截蜡烛却被点燃了两次,每点燃一次,就说明火焰离情报更近一步,每点燃一次,也就意味着危险更进一步。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惊心动魄的战斗,便围绕着这半截蜡烛打
响了。
三、 精读感悟
1、 (幻灯出示)⑴:默读3----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划出有关的语句(注意动作、语言、神态等),认真读一读,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⑵、小组交流读书收获。
2、 学生自读自悟并小组内交流。
3、 集体交流,师适时点拨。
重点围绕以下内容点拨:
⑴、 从伯诺德夫人“急忙”取,“轻轻”吹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 想一想,应该怎样读伯诺德夫人的语言(幻灯出示)“瞧,先生们,这盏灯更亮些。”指导学生朗读并说明理由。
⑶、 伯诺德夫人用一盏油灯暂时化解了危急,说一说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⑷、 杰克为什么要搬柴生火?他没有端走蜡烛,为什么还从容的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杰克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 有感情的朗读4—6自然段,体会伯诺德夫人和杰克在危急时刻的机智勇敢和沉着镇定。
5、 朗读感悟紧张的气氛。
⑴师配乐朗读(配以分针走动的声音):蜡烛在继续燃烧,(幻灯出示)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⑵师引读,感悟情况的危急及紧张的气氛。
此时是多么可怕啊,------------------。(烛焰摇曳,------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伯诺德夫人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整个空气都凝固了,伯诺德夫人的呼吸都紧张了,-------------。(她似乎------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6、 是呀,不仅仅是蜡烛越烧越短,更重要的是情报站越来越危险,她们一家人随时都可能被凶残的德军杀掉。这样危急的情景,你想用那些成语来形容?
7、 是呀,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女儿杰奎琳请求德国军人,让她带着蜡烛上楼睡觉。她成功了。我们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幻灯出示)为什么杰奎琳会成功?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
⑴、学生读---品---议。
⑵、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
⑶、说一说杰奎琳是怎样的一个小女孩?
⑷、朗读体会杰奎琳的聪明机智以及从容镇定。
8、 课堂小练笔:(幻灯出示)
当杰奎琳端着蜡烛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此时此刻,屋子里的人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任选一人物,写出他或她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
四、 总结升华。
1、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学生看着板书叙述)
2、 她们一家人在危难之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定来源于什么?
3、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们一家人正是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才与德军斗智斗勇,巧妙周旋,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她们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4、 你会把你积累的哪些爱国名言送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你会把那句爱国名言送给自己?
5、 欣赏歌曲《tellmewww.bsmz.net)来。
教学反思
《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围绕三个主人公描写了几个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对于本课的教学,我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对不同的斗争场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诵读课文为依托,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去领悟课文内涵。
开始,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明确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定。“想办法跟敌人周旋”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
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
当教学到“德国军官从杰克的手中夺过蜡烛”的时候,我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也在场,你觉得情势是怎样的?你会怎么做?让学生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那想动蜡烛又不敢动、不能动,却又不得不动的情况下的紧张和机智,引领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和人物的个性特征。
最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又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再现了“智斗”的场景,让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有更进一步的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演,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第五篇: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执教人:殷召献
时间: 201*年2月
一、导入新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对占领区的人民进行残酷的迫
害和镇压,这激起了人民强烈的反抗意识,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与敌人较量,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壮举。(板书课题)
二、感知体验
1、看拼音写汉字,依据意思写词语。
jiénuòxīchúxīnèkuí
()()()()()()()
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极美妙;极巧妙。()
2、朗读课文:
要求:找七个小组的七位发言人依次朗读。
划出重点词语,把握课文脉络,思考怎样复述课文。
3、复述伯诺德夫人一 家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
教师要求:可以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学生复述,师生评价。
三、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1、自我提问与解答课文中有哪些不明白之处,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2、学生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该共同解决。
学生提问
学生解决
3、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并提出新的疑惑之处。
分组讨论解答疑惑
小组代表提出疑难
4、教师引导学生解决疑难之处。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课文的深层问题。
教师引导疑难问题:
(1)在与敌人周旋的过程中谁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伯诺德夫人: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心理: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结束。
神情:镇定沉着、临危不乱
杰克:
动作:慢慢地站、从容地搬、默默地坐待着等
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神情:镇定、从容、不露声色
心理: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杰奎琳:
语言: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语言: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神情:镇定地
教师提示读书的重要:
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反复诵读中,
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形象;
读出情—— 读出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
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精髓以及言外之意。
(2):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教师提示:两个孩子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母亲长期影响的结果。
绝妙的主意是母亲想出来的。关键在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
(3)读完课文,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
教师设想:
佩服杰奎琳,她战胜了德军,还战胜了自己。
他们都很沉着。
我很佩服他们,平时我们遇到危险时不要慌张。
他们表现得很完美,但是形势没有给他们排练和更多思考的机会,刚才的情景、场面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四、内化检测
1、同学们,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
教师提示: (1)是那半截蜡烛。蜡烛是贯穿整个故事的,蜡烛牵动着大家的心。
(2)我觉得是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伯诺德夫人和两个孩子的心越来越紧张。
(3)我眼前总是闪过的是德国军官的阴险的眼睛。伯诺德夫人总觉
得他们似乎发现了蜡烛的秘密。
目的: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为了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
2、完成下面的检测题。
(1)“蜡烛的秘密”假如暴露,会有什么后果?()[多选]
a、情报站会遭破坏b、屋里漆黑一片c、伯诺德一家五口将
被杀害
(2)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的品质。
a、镇定b、勇敢 c、沉着d、机智e、机警 f、顽强
(3)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
a、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b、说着,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过去了。四、作业:
五、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几个人合作,将故事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默认推荐更多精彩范文:半截蜡烛的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2
12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