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
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
村干部虽然职位卑微,但是他们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和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上级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们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旗臶,是群众的领航船。
一、村干部工作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
1、投入工作与兼顾家庭的问题。村干部一头挑起工作的重担,另一头还得承担家庭的重负。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支书、村委主任来解决。许多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劳动、无私奉献与家庭经济损失的两难选择。他们选择了前者,就不得不放弃了后者。
2、高付出与低待遇的问题。村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杂性、艰巨性以及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村干部的工作是一种高付出的劳动。与此高付出不相称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经济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乡镇就给一张什么“优秀”奖状之类的,最多就是到县里参加表彰大会。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几年退下来的老村干部,逢年过节却没有上级领导来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走茶凉”。
3、较真工作与遭受打击报复的问题。村级工作不象上级那样进行宏观指导或者发号施令、督促检查就行,而是些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工作,必须较真去落实,否则,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务,而且对不起党和广大群众的信任。一些啃硬骨头的工作,如计生工作、综治工作必须来硬的、必须较真。这样就必定会因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报复。这些人中有的恶语中伤、故意诽谤,让村干部很难正常开展工作;有的暗地里破坏村干部家的庄稼、毁坏村干部家的山林、毒死村干部家的牲畜;有的甚至纠集社会上的地痞无赖对村干部实施暴力。这些都让村干部感到有后顾之忧。
4、群众求富心理与村干部领导能力的问题。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对村干部工作多年却“山河依旧”、群众还
处于贫困之中的现状十分不满,他们埋怨村干部,有的甚至对村干部讽刺、挖苦、谩骂。其实,村干部们怎不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怎不想改变贫困山村的面貌呢?由于村干部中一些人受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资金、地域的局限,村干部们面对群众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无奈。
二、目前基层干部主要存在问题
1、思想言行脱离群众,干群之间明显存在“两个距离”。 一是感情距离,部分村干部党性观念淡薄,宗旨意识淡薄,一身老爷习气,无群众感情,工作作风浮躁,工作方法简单,遇事缺乏周全考虑,遇急就用“蛮办法”,结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上访问题等矛盾时,把群众视为刁民、无赖,作为水火不容的对立面来对待,另有一些干部,“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到基层工作当成提拔的中转站,在工作中蒙瞒上级,糊弄群众,隐瞒实情,一味应付了事。 二是认识距离, 部分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干部和群众的出发点和共同点越来越少。干部抓的“大事”,主要 围绕上级下达的纯经济指标,而群众并不认可, 而群众关心的事,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焦点、热点问题,有些干部认为 是“小事”,不屑一顾, 一些乡村干部们热心的是上工程,立项目,出政绩,群众关心的是村里电视信号不清,道路不畅,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对干部们喊破嗓子也解决不了,一肚子怨气, 有的人甚至说:干部让往东,俺们偏向西;
2、对新的形势认识把握不够,存在“三个不适”:一是对当前变化的农村情况不适应。思维、工作方法明显滞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变化,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也作了很大调整,同时人的意识出现多元化,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而许多基层干部依然承袭或沿用着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老套路上,爱用简单办法处理复杂问题,缺乏创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那些灵丹妙药,已经在新形势下失去威力,甚至大有“毒性”;也有的干部觉得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
用。
三、新时期如何当好村干部
1、要有感情。要热爱自己的村,热爱自己的村民,要有为他们贡献力量的感情。要使自己成为群众的知心人。村组干部充当农民群众的知心人,有利于理顺群众情绪,化解干群矛盾。同时把与农民交朋友和脚踏实地为农民办实事相结合。
2、要有能力。农村干部在经济建设中没有作为,在老百姓心中就没有地位;村级集体经济没有实力,干部在群众中就没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村委会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物质基础。各地经验证明,凡是先进的好的班子,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从实际出发,带领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依靠集体经济帮助群众办实事,从而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相反,一些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党组织,不但无力为群众办实事,而且还向群众摊派集资,必然影响村班子的凝聚力。
3、要讲团结。班子是否讲团结,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有没有战斗力,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发展前途的标志。一个班子能否和睦相处、形成合力,一把手起关键作用。
作为村委成员,首先要自觉把自己摆在辅助的位臵上,甘当配角,维护一把手的权威,工作要积极主动,大胆负责,自己能解决的矛盾决不上交,遇到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不要自作主张,随意定夺。对一把手决策的事情不能随意变通,对其他同志分管的工作不随意干涉。
第二篇: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
一,首先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就要认清形势,就是要充分认识当好村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1、之所以说当村官重要。我们知道,自从世界上有了国家后,就有了政权。国家政权的构成是“金字塔”型,政权的最基层就是村委会这一级。村级是政权组织的神经末梢,处于“兵头将尾”的位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统统都要通过我们村级组织这一级来落实。没有村级组织这一级,国家政权就没有基础。xx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见,村级组织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处在与群众最直接接触的第一线,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实践证明,一个村工作搞得好不好,各项事业发展得快不快,与村官有直接的关系,这是因为村官在整个农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作用、表率作用和协调作用。
2、之所以说当村官艰巨。是因为,一方面,农村工作正处于探索求进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着诸多的发展难题。近年来,我们党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真金白银”般的政策措施,农民增收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最大亮点,农村工作出现盼望已久的重大转机。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三农”问题积累多年,不可能一朝一夕得到彻底解决。当前,农村各种基础设施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三农”发展体制障碍并没有根本消除。从总体上看,我县同全省、全国一样,农村改革和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时期。在农村工作探索求进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难题,困难和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退步中有矛盾,停滞中有矛盾,前进中也有矛盾。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些矛盾,如权属纠纷、收支缺口、公益事业难办等。对待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困扰,要教育引导广大村干部群众辩证地看待形势,辩证地看待困难,克服“怨”的情绪,克服“等”的思想,克服“浮”的毛病,在艰苦奋斗中加快前进步伐,在化解矛盾中提高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农村基层正处于调整适应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着转型的现实课题。近几年来,我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正在实现重要转变,党在农村的工作任务、工作政策和工作布局正在进行重大调整。从减轻农民负担,到增加农业投入;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到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推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但是,由于农村改革深入推进而配套措施尚未完全跟上,村干部确实面临着责任重大而手段缺乏的矛盾,面临着工作要求很高而农民素质偏低的矛盾。许多村干部反映,现在上边出台的政策,均倾斜于农民,特别缺少如何保护国家和集体权益的内容,如何有效地组织农民、发动农民、教育农民成为摆在广大村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面对这一形势,广大村干部只有主动适应国家政策的调整,找到和把握当好村官的方法和途径,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兴一方经济、建一方文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历史责任。
二,就是要充分了解农村工作的特点。
1、农村工作内容众多、面广、量多、事杂、事无巨细。比如计划生育,农村低保,五保,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矛盾纠纷调处等等。
2,农村的关系纷繁复杂。既要对上,要认真领会政策并贯彻落实;又要对下,要端正态度服务好老百姓。不像县直各职能部门那样工作比较单纯,它的工作是综合性的。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是总统,下面是系统”讲的就是这个。
3、农村的利益更是错宗复杂,有时是纠缠不清。特别是涉及农村的田,土,地等利益时更是敏感。
三、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特点,新挑战,以我个人之见,要做好一名村干部,要从当好“四员”上下功夫,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入,从大事上拓展。
1、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员”。要对结合当前农村的中心工作,全面细致地了解掌握群众的需求,通过召开座谈会,编发宣传单,出黑板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收看远程教育片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有关党的“三农”政策,如粮食补贴政策,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农村建房政策,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农村低保,五保政策等等,使这些党的惠民富民政策深入民心,使农民群众真正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当好农业生产的“技术员”。农村要致富必须靠科技。因些,要根据农民群众从事产业的情况,切实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每年邀请技术人员为农民群众举办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群众的科技水平;经常性地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为群众解决技村难题,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3、当好民事纠纷的“调解员”。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主动介入到化解突发事件,调解邻里纠纷和矛盾中,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得到化解。同时,积极协助村委会制订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
第三篇: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
村干部虽然职位卑微,但是他们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和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上级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们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旗帜,是群众的领航船
一、村干部工作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
1、投入工作与兼顾家庭的问题。村干部一头挑起工作的重担,另一头还得承担家庭的重负。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支书、村委主任来解决。许多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劳动、无私奉献与家庭经济损失的两难选择。他们选择了前者,就不得不放弃了后者。
2、高付出与低待遇的问题。村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杂性、艰巨性以及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村干部的工作是一种高付出的劳动。与此高付出不相称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经济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乡镇就给一张什么“优秀”奖状之类的,最多就是到县里参加表彰大会。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几年退下来的老村干部,逢年过节却没有上级领导来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走茶凉”。
3、较真工作与遭受打击报复的问题。村级工作不象上级那样进行宏观指导或者发号施令、督促检查就行,而是些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工作,必须较真去落实,否则,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务,而且对不起党和广大群众的信任。一些啃硬骨头的工作,如计生工作、综治工作必须来硬的、必须较真。这样就必定会因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报复。这些人中有的恶语中伤、故意诽谤,让村干部很难正常开展工作;有的暗地里破坏村干部家的庄稼、毁坏村干部家的山林、毒死村干部家的牲畜;有的甚至纠集社会上的地痞无赖对村干部实施暴力。这些都让村干部感到有后顾之忧。
4、群众求富心理与村干部领导能力的问题。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对村干部工作多年却“山河依旧”、群众还处于贫困之中的现状十分不满,他们埋怨村干部,有的甚至对村干部讽刺、挖苦、谩骂。其实,村干部们怎不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怎不想改变贫困山村的面貌呢?由于村干部中一些人受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资金、地域的局限,村干部们面对群众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无奈。
5、兴办公益事业与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这也是让村干部们感到最头疼、最棘手的事。一方面,群众强烈要求兴办水、电路等公益事业;另一方面,由于村集体经济的薄弱甚至空白,许多事情有无法办成。一些村不但没有集体经济,反而成为负债村。对此,群众讽刺说村干部是“吃完村提留,喝干承包款,卖了路边树,又卖‘大对部’,东西全卖完,工作没进展”。
二、目前基层干部主要存在问题
1、思想言行脱离群众,干群之间明显存在“两个距离”,一是感情距离,部分村干部党性观念淡薄,宗旨意识淡薄,一身老爷习气,无群众感情,工作作风浮躁,工作方法简单,遇事缺乏周全考虑,遇急就用“蛮办法”,结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上访问题等矛盾时,把群众视为刁民、无赖,作为水火不容的对立面来对待,另有一些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到基层工作当成提拔的中转站,在工作中蒙瞒上级,糊弄群众,隐瞒实情,一味应付了事。二是认识距离,部分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干部和群众的出发点和共同点越来越少。干部抓的“大事”,主要围绕上级下达的纯经济指标,而群众并不认可,而群众关心的事,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焦点、热点问题,有些干部认为是“小事”,不屑一顾,一些乡村干部们热心的是上工程,立项目,出政绩,群众关心的是村里电视信号不清,道路不畅,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对干部们喊破嗓子也解决不了,一肚子怨气,有的人甚至说:干部让往东,俺们偏向西;
2、对新的形势认识把握不够,存在“三个不适”:一是对当前变化的农村情况不适应。思维、工作方法明显滞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变化,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也作了很大调整,同时人的意识出现多元化,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而许多基层干部依然承袭或沿用着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老套路上,爱用简单办法处理复杂问题,缺乏创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那些灵丹妙药,已经在新形势下失去威力,甚至大有“毒性”;也有的干部觉得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一些人还流露出上怨群众难管的情绪;二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市场的方法引导群众发展经济不适应。群众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务,许多干部却不知道怎么办,自身不具备带领群众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能力,没有带领群众致富的门路,不受群众欢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识淡保对群众日益提高的民主法制意识不适应,随着(村民组织法)等各项法律的宣传普及,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利的农民越来越多,一些干部对这种新情况不适应,认为现在“刁民”增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群众的对立面上,和群众的冲突屡有发生。
3、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四种精神”。一是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部分乡村干部科学技术不懂,农业结构调整不敢,带头创业无方,富裕农民无路。抱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放,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落后,缺乏与时俱进思想和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束缚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调查研究的精神,部分乡村干部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即使身入农村,也心在村外,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转转看看,对群众所反映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么淡然视之,漠然处之,要么拍拍胸脯,拍拍脑袋,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最后,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不仅伤害了群众感情,也损害干部形象,最终丢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学习的精神。有些乡村干部学习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业务知识不会,整天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文件,学习了也不深
入,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绕过国家政策办事情。四是缺乏长期发展的精神。因为体制政策上的一些原因,许多乡村干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为,只看当前,比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少远见卓识缺乏长远规划,加上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决问题或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埋下隐患,留下包袱,为下任工作开展带来阻碍和困难。
三、新时期如何当好村干部
1、要有感情
要热爱自己的村,热爱自己的村民,要有为他们贡献力量的感情。要使自己成为群众的知心人。水石村的官锦初将“泥砖屋,贫困户,荒着农田等求助,躺在竹床想媳妇,怨声载道没出路”的人均不足800元的省级重点扶贫村变成了全镇的首富村,人均年收入3220元,村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干部多跨群众的门坎,群众就会把干部记在心坎”
村组干部充当农民群众的知心人,有利于理顺群众情绪,化解干群矛盾。南河镇南河村支部书记谢以杰,当村支书!"多年,虽不善言辞却能“一声喊到底”。!"多年来,村里的两上交、两工等各项任务的完成进度都名列全镇前列,他是如何做的呢(每当县乡及上级农村政策出来后,他都要借助广播及时传达给农民,让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政策。同时把与农民交朋友和脚踏实地为农民办实事相结合。他在交朋友上有个观点:“交深不交浅,交心不交面,交友要帮友,村组干部就是要与农民群众交知心朋友”。!"多年来,他带领并帮助农民群众搞种子基地、小型糖化饲料厂%产酒&、劳务输出等使大部分村民走上了富裕路。村民们说:“他是个热心人,心里有我们,我们当然听他的”。用谢支书的话说:“农村工作你说不容易也容易,说不难也难,关键看你怎么做
2、要有能力
农村干部在经济建设中没有作为,在老百姓心中就没有地位;村级集体经济没有实力,干部在群众中就没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村委会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物质基矗各地经验证明,凡是先进的好的班子,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从实际出发,带领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依靠集体经济帮助群众办实事,从而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相反,一些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党组织,不但无力为群众办实事,而且还向群众摊派集资,必然影响村班子的凝聚力。要学习
陈云同志在《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一文中曾经十分尖锐地指出:读书要与懒惰作斗争,现在一些人知识恐慌,能力恐慌,本领恐慌,其原因就在于“一懒二惰”。一些乡村干部在庸俗观念思想的影响下,安于现状,缺乏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习惯当“太平官”、“懒散官”,时间一长,必然要被淘汰出局。要善于学习。能力的缺失,本领的恐慌,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党的十六大把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学习型干部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无论是谁,要进步要发展,都必须学习。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是一个人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乡镇干部要从繁杂的社会事务中抽出身来,不断激发学习的动力,不当老爷,甘当学生,向群众学,向同事学,向领导学,从工作中学;学政策,学法规,学市场经济知识,学科技知识,学管理科学;在学习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加强学习,把自己从一个“干电池”变成一个“燃料电池”通过学习不断加入新(好范 文站推荐:Wwww.bsmz.net)的燃料成份,源源不断产生新的能量,彻底消除知识恐慌,能力恐慌#,本领恐,所带来的危机感,做一名本领高强,群众爱戴的学习型干部。
3、要讲团结
班子是否讲团结,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有没有战斗力,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发展前途的标志。一个班子能否和睦相处、形成合力,一把手起关键作用。作为一个村委会的主任,需具备以下几种素质:除自身能力要强外,一作风要民主,要善于把村委成员的正确意见集中好,分歧意见统一好,否定意见处理好。在决定村的重大问题,一把手不要先定调子、急于表态,急于拍板,而要充分听取成员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作出决策;二处事要公道,在用人办事公道正派,不掺杂私人感情,一碗水要端平,在村委成员中不搞亲亲疏疏。三、心胸要开阔。要热情开朗,能容人、容言、容事,能时时处听取各种意见,而不被错误意见所干扰。对班子成员,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求全责备,四、待人要真诚。一把手与班子成员要以诚相见,以诚待人,多尊重,多商量,多沟通。在工作中既要给班子成员交任务、压担子,并及时督促检查,严格要求,又要对他们放手、放心。要勇于为班子成员承担责任,为他们大胆干事、安心干事创造条件。同时多在生活上、政治上关心他们,尽可能给他们解决一些后顾之忧。
作为村委成员,首先要自觉把自己摆在辅助的位置上,甘当配角,维护一把手的权威,工作要积极主动,大胆负责,自己能解决的矛盾决不上交,遇到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不要自作主张,随意定夺。对一把手决策的事情不能随意变通,对其他同志分管的工作不随意干涉。
第四篇: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
村干部虽然职位卑微,但是他们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和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上级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们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旗帜,是群众的领航船一、村干部工作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1、投入工作与兼顾家庭的问题。村干部一头挑起工作的重担,另一头还得承担家庭的重负。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支书、村委主任来解决。许多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劳动、无私奉献与家庭经济损失的两难选择。他们选择了前者,就不得不放弃了后者。2、高付出与低待遇的问题。村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杂性、艰巨性以及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村干部的工作是一种高付出的劳动。与此高付出不相称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经济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乡镇就给一张什么“优秀”奖状之类的,最多就是到县里参加表彰大会。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几年退下来的老村干部,逢年过节却没有上级领导来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走茶凉”。3、较真工作与遭受打击报复的问题。村级工作不象上级那样进行宏观指导或者发号施令、督促检查就行,而是些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工作,必须较真去落实,否则,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务,而且对不起党和广大群众的信任。一些啃硬骨头的工作,如计生工作、综治工作必须来硬的、必须较真。这样就必定会因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报复。这些人中有的恶语中伤、故意诽谤,让村干部很难正常开展工作;有的暗地里破坏村干部家的庄稼、毁坏村干部家的山林、毒死村干部家的牲畜;有的甚至纠集社会上的地痞无赖对村干部实施暴力。这些都让村干部感到有后顾之忧。4、群众求富心理与村干部领导能力的问题。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对村干部工作多年却“山河依旧”、群众还处于贫困之中的现状十分不满,他们埋怨村干部,有的甚至对村干部讽刺、挖苦、谩骂。其实,村干部们怎不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怎不想改变贫困山村的面貌呢?由于村干部中一些人受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资金、地域的局限,村干部们面对群众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无奈。5、兴办公益事业与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这也是让村干部们感到最头疼、最棘手的事。一方面,群众强烈要求兴办水、电路等公益事业;另一方面,由于村集体经济的薄弱甚至空白,许多事情有无法办成。一些村不但没有集体经济,反而成为负债村。对此,群众讽刺说村干部是“吃完村提留,喝干承包款,卖了路边树,又卖‘大对部’,东西全卖完,工作没进展”。二、目前基层干部主要存在问题1、思想言行脱离群众,干群之间明显存在“两个距离”,一是感情距离,部分村干部党性观念淡薄,宗旨意识淡薄,一身老爷习气,无群众感情,工作作风浮躁,工作方法简单,遇事缺乏周全考虑,遇急就用“蛮办法”,结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上访问题等矛盾时,把群众视为刁民、无赖,作为水火不容的对立面来对待,另有一些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到基层工作当成提拔的中转站,在工作中蒙瞒上级,糊弄群众,隐瞒实情,一味应付了事。二是认识距离,部分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干部和群众的出发点和共同点越来越少。干部抓的“大事”,主要围绕上级下达的纯经济指标,而群众并不认可,而群众关心的事,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焦点、热点问题,有些干部认为是“小事”,不屑一顾,一些乡村干部们热心的是上工程,立项目,出政绩,群众关心的是村里电视信号不清,道路不畅,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对干部们喊破嗓子也解决不了,一肚子怨气,有的人甚至说:干部让往东,俺们偏向西;2、对新的形势认识把握不够,存在“三个不适”:一是对当前变化的农村情况不适应。思维、工作方法明显滞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变化,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也作了很大调整,同时人的意识出现多元化,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而许多基层干部依然承袭或沿用着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老套路上,爱用简单办法处理复杂问题,缺乏创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那些灵丹妙药,已经在新形势下失去威力,甚至大有“毒性”;也有的干部觉得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一些人还流露出上怨群众难管的情绪;二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市场的方法引导群众发展经济不适应。群众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务,许多干部却不知道怎么办,自身不具备带领群众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能力,没有带领群众致富的门路,不受群众欢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对群众日益提高的民主法制意识不适应,随着(村民组织法)等各项法律的宣传普及,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利的农民越来越多,一些干部对这种新情况不适应,认为现在“刁民”增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群众的对立面上,和群众的冲突屡有发生。3、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四种精神”。一是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部分乡村干部科学技术不懂,农业结构调整不敢,带头创业无方,富裕农民无路。抱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放,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落后,缺乏与时俱进思想和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束缚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调查研究的精神,部分乡村干部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即使身入农村,也心在村外,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转转看看,对群众所反映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么淡然视之,漠然处之,要么拍拍胸脯,拍拍脑袋,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最后,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不仅伤害了群众感情,也损害干部形象,最终丢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学习的精神。有些乡村干部学习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业务知识不会,整天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文件,学习了也不深入,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绕过国家政策办事情。四是缺乏长期发展的精神。因为体制政策上的一些原因,许多乡村干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为,只看当前,比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少远见卓识缺乏长远规划,加上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决问题或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埋下隐患,留下包袱,为下任工作开展带来阻碍和困难。三、新时期如何当好村干部1、要有感情要热爱自己的村,热爱自己的村民,要有为他们贡献力量的感情。要使自己成为群众的知心人。水石村的官锦初将“泥砖屋,贫困户,荒着农田等求助,躺在竹床想媳妇,怨声载道没出路”的人均不足800元的省级重点扶贫村变成了全镇的首富村,人均年收入3220元,村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干部多跨群众的门坎,群众就会把干部记在心坎”村组干部充当农民群众的知心人,有利于理顺群众情绪,化解干群矛盾。南河镇南河村支部书记谢以杰,当村支书!多年,虽不善言辞却能“一声喊到底”。!多年来,村里的两上交、两工等各项任务的完成进度都名列全镇前列,他是如何做的呢(每当县乡及上级农村政策出来后,他都要借助广播及时传达给农民,让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政策。同时把与农民交朋友和脚踏实地为农民办实事相结合。他在交朋友上有个观点:“交深不交浅,交心不交面,交友要帮友,村组干部就是要与农民群众交知心朋友”。!多年来,他带领并帮助农民群众搞种子基地、小型糖化饲料厂%产酒
第五篇: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
既担此任,不辱使命
——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
从看到自己的名字在被录取公示的大学生村干部名单时开始,我知道自己选择了一条平凡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从刚上任街道孟书记对我们提出的“三勤”、“三心”、“三不五干”等要求开始,我就感到自己身上多了一份“既担此任,不辱使命”的责任感;从一张张陌生的脸相互问好各自介绍开始,我的身边就多了一群无话不谈的兄弟姐妹;从第一天冒大雨上班被淋湿时同事们的关心问候开始,我又多了几位耐心教我,爱护我的老师。因为我选择了当大学生村(社区)干部,所以有了这些收获,有了施展人生才华的机会和舞台。
两个多月的社区工作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有了很多体会 。刚到社区的一段时间,我先向同事们了解学习一些基本工作,做些力所能及的比如帮残疾人换证填表、发放医保卡、输入居民信息等工作,虽然很繁琐,但都小中见大。在文明城市迎接复查阶段,我和同事们一起捡垃圾,拔草铲菜,刷小广告??过着每天“朝六晚九”的忙碌生活,朋友们笑我黑了,反而令我很开心,因为这是我努力工作的见证。
记得培训时和马鞍村官在一起的交流,通过交流我们发现自己的充实,同时也感受到责任之重。当我们一脸兴奋地侃侃而谈自己工作的忙碌、工作的收获时,马鞍的同仁们向我们提出疑问 ,那就是他们清闲到无所适从,而我们是如何融入基层工作的,其实我们也经历了这样的尴尬期,只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尽量缩短了适应期,令自己更快地融入基层工作。我相信,也从他们真诚的目光中到:他们会做得比我们更好!我们也向他们交流了自己的一些经验,主要总结起来就是这两个多月融入基层工作的几点体会:多说、多看、多记、多做。 一是多说,首先,我们年轻人在基层工作,嘴一定要甜,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 遇人多问候,不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还有就是多和居民或是村民聊天、拉家常,你会发现这是你熟悉工作的一个捷径。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多向领导同事请教,不懂就问,并且主动要求领导分配任务。二是多看,刚上任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多学习,看同事们具体每项工作的流程,学习实际操作的方式方法,尤其像我们社区工作量很大,同事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地教你,这就需要你自己培养锻炼出这种自学的能力。三是多记,不仅指用笔记下一些工作方
法、任务,更要用心去记。当同事们能熟悉地说出辖区内各个残疾人的名字,能报出各家各户的基本信息时,你就要把这些信息通过不断的累积而熟记于心,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移动”硬盘。四是多做,手要勤,我们刚从校园来到基层,领导同事都对我们关爱有加,那么就更需要我们主动请缨,不但踏实地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而且学会找事干、有事干、干成事。腿要勤,要多下一线了解居民生活工作情况,当你已对辖区的每条小巷、每棵树都如数家珍时,你才算彻底融入角色!
正如李源潮部长对我们大学生村官说得那样,“实践告诉我们,温室里长不
出能经风雨的花朵,坐在机关大楼里培养不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人的才干不仅需要读书求学来增长,而且需要实践磨炼来积累。”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更好地实践“多说、多看、多记、多做”的工作方法。
两个月的工作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使我们从最初的迷茫和
困惑开始变得不断坚定和了解,从对自己梦想实现的怀疑到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我们已经成功的完成了角色的转换,更好更快的融入了基层工作,并且从中获益匪浅。虽然我们的工作很平凡,但选择村官不是因为我们甘于平凡,而是因为我们相信平凡能创造骄人的成绩;选择村官不是因为我们喜欢孤独,而是因为我们相信孤独能造就伟大的灵魂! 相信我们能把今天的感悟化成明天的行动,在服务基层的工作中展示出我们当代青年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真正做到: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永不言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