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援藏干部心得体会
援藏干部心得体会
**人民善良、纯朴,重感情、讲真情,援藏6年,时时处处触摸到浓浓的真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县实现了震后的第二天通讯抢通、第三天亚乃公路抢通、第四天县城恢复供电等一个又一个奇迹,在极其匮乏的物力条件下,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靠的**县干部群众的超负荷付出,前两天在整理"9.18"地震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材料时,一组组感人的画面再次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诺布同志地震发生后就一直蹲在重灾区康布乡下康布村带领群众开展抗震救灾,而此时,家里的房屋倒了、老婆病了而自己却全然不知,每次打电话他总是汇报康布乡的抗震救灾工作,当问他自己家里怎么样时,他总是淡淡地说,"没事,没事,然后就匆匆地挂掉了电话"。不得己,国庆节后,身为指挥长的我下令让他回家他才第一次踏入家门。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我们6名援藏干部也牢固树立"救灾面前没有援藏干部,只有救灾干部"的理念,在抗震救灾中勇挑重担,争当先锋。**县当地干部多,为做好群众的灾后重建工作,全县干部职工都把自己的房屋放在一边不管,帮助群众做设计、搞规划、抓质量,如今,群众都已基本搬进宽敞明亮的房屋,可我们的干部职工都还挤在帐篷里。
在海拔4600米的堆纳乡唐古村,天气冷、风沙大、条件苦,可这里强基惠民工作队和群众的关系就像和煦的春风一样温暖着**每一个人。区民宗委驻村工作队4名队员把唐古村当成自己的家,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理思路、谋发展。可群众也饮水思源,时刻记着驻村工作队的好,并默默地回报着驻村工作队每一名队员。工作队的燃料、酥油从来就不缺,因为群众时常给他们送;唐古村吃水很不方便,村里的饮水点离工作队住处有(请继续 关注公文素材库:www.bsmz.net)出“新”思路;在正确把握和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克服狭隘的封闭观念、固步自封的基础上,出“高”思路。只有这样,才能目标准、方向明、步子稳,才能号召群众、团结群众、激发群众、群策群力。再次,在工作方法上要灵活多变,要讲究艺术,无为而治。要善于从全局角度抓大事、要事;要善于抓住涉及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给予解决。
体会之三:要求发展、保稳定、强班子
多年基层工作和两年来援藏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县委书记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做到责为民负、权为民用,带领一班人兴一方经济、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要紧紧抓住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切实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扎实开展工作,才能完成援藏使命。一是要高瞻远瞩求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把紧紧围绕农牧民增收、特别是增加现金收入作为工作的重点,要善于抓住影响经济发展大局的关键问题,重点突破,推动全局。二是要立足大局保稳定。西藏地处反分裂的前沿阵地。作为县委书记一定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事关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带领全县人民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特别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及对寺庙、僧尼、边防的管理控制工作,从政治上审视和处理基层各种矛盾和问题,抓难点、碰硬点、治乱点,标本兼治、夯实基础,为全县人民创造一个社会安定、人心思进的良好环境。三是要突出“高”、“严”强班子。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还得靠一个政治坚定、实干为民的领导集体。县委书记作为领班人,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带
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领导班子,要使各级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制度化、经常化,在学习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一班子建设的根本措施,健全党委、常委议事及书记办公会制度等,改进作风、规范行为。作为县委书记,特别是要带头倡导同志们从政治上、生活上、作风上“向我看齐”,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重大决策、人事任免、重点工程招投标、较
大经济开支等方面必须发扬民主,集体研究决定,不搞“一言堂”和“个人说了算”。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带头正确处理好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民主决策、各司其职、依法办事,切实让人大、政府、政协做到与党委“合心”、“合力”、“合拍”。
体会之四:要把握大局、加强团结、形成合力
县委书记肩负着保一方平安、促一方民富的重要职责,特别是从条件优越的内地来到边远县区的援藏县委书记,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要全面把握中央关于西藏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要善于从西藏的战略地位、反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政治高度,综合历史、地理等客观因素来看待理解中央关心西藏、全国人民支援西藏的意义,立足区情、县情,从全局的高度看待和分析问题、提出思路和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同中央、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保证援藏工作有创新、有实效。其次,要善于做好团结工作,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建设合力。团结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西藏各县的民族结构、干部结构、人员成分等都比较复杂,也比较特殊,作为县委书记丝毫不能忽视和加强团结协作,特别是班子成员的团结和民族的团结,要自觉坚持和实践“三个离不开”原则。要充分尊重民风民俗,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政策,坚决做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特别是不能搞小团体、拉帮结派,更不能使援藏干部自结一体,要注意搞好援藏干部之间、援藏干部同当地主要干部之间的团结,讲政治、讲大局;要充分尊重当地民族干部的意见和看法,在工作上不包办、不代替、不干预,加大对当地干部的宣传力度,调动全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体会之五: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
改进作风、争做榜样
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执政水平。在西藏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担任县委书记,无论从自身素质、工作要求以及人民的期望,都需要加强学习,只有深入学习,理论上才能成熟、政治上才能坚定、执政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才能提高,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发扬韧劲、挤劲、钻劲和狠劲精神,认真学习科学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从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出发,在学习中认真分析研究西藏发展和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要虚心向长期在西藏工作的各族干部学习,更要学习西藏历史,学习把握党的民族统战宗教政策,这样才能增强应对复杂政治斗争的能力。其次,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改进作风就是要求县委书记要淡化当官意识,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强化群众观点上狠下功夫,必须做到坚持面向基层,从干部和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决做到减少会议、文件、应酬,少说空话、大话、套话。要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掌握实情,说了算、定了办。要学会不事张扬,要少上镜头多干实事,对做出的成绩要实事求是,要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使思想接近群众、工作深入群众、作风贴近群众、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最后,要严于律己、树好形象。一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始终牢记权力是西藏人民给予的,要为西藏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不要认为自己是援藏县委书记就可以耍特权、抖威风。二是要严以律己。要带头发扬“老西藏”精神,要有敬业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以事业为重,始终保持较高的在岗率,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深入研究和解决事关本县发展稳定的大事。同时,县委书记在工作中还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努力做到带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带头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办好事;带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带头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带头强化法律观念和制度意识。要把握住金钱关、小节关和个人英雄主义三道关口;谨守“四慎”:慎独、慎微、慎始、慎终。从而在全县人民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总之,援藏县委书记责任重,要做的事很多。因此,要始终牢记“责任重于泰山”,以如履薄冰之心行事,切实履行“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神圣职责,在三年的援藏工作中为受援县的人民多办实事好事,尽好职责,让上级领导和派出单位放心,让受援地人民群众满意。
第四篇:援藏心得
深入学习全面部署加快推进 更加自觉地做好援藏工作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对口支援西藏座谈会上的讲话体会 7月20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西藏自治区在拉萨组织召开了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座谈会,习近平副主席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在深入总结援藏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做好援藏工作提出了“五个始终”的要求,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对援藏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八宿县位于藏东南部,地处高山峡谷地带,自然资源十分匮乏,农牧业基础薄弱,人均纯收入处于全区中下水平。武汉钢铁公司自201*年承担对口援藏西藏八宿县任务以来,累计投入援藏资金5625万元,建设援藏项目32个,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201*年8月,武钢第二轮和第三轮援藏干部交接,第三轮援藏工作顺利启动。同年11月,武钢与八宿县签署了“十二五”期间对口支援协议,五年协议援助资金5000万元。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副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全面部署武钢新一轮援藏任务,加快推进援藏工作向前迈进,更加自觉的地做好援藏任务,是摆在武钢第三批援藏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副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和八宿县实际,按照县委、县府“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 1
要求,武钢援藏干部在深入分析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五个始终”为新一轮援藏工作指导思想,以“两个立足,四个结合”为新一轮援藏工作思路,以“抓住重点、关注热点、突破难点、培育亮点”为新一轮援藏工作要求,不断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
“两个立足”。即新一轮援藏项目要立足向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上倾斜,向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倾斜,通过项目建设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四个结合”,一是干部援藏与经济援藏相结合。新一轮援藏干部在“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能力素质培养,为更好的履行职责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统筹援藏资金,确保协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二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新一轮援藏在提供必要经济支持的同时,更多在增强八宿自我发展能力上下工夫,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产业特征和基础情况,提出了“一产保温饱、强基提本、农牧结合,二产突特色、发掘优势、创先强优,三产大发展、多路经营、多路进发”的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挖掘“一江(怒江)一湖(然乌湖)一带(然乌至同卡公路沿线)一点(邦达机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河谷农业、邦达草原畜牧业、高原特色旅游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既要帮助完善硬件建设,夯实社会发展的基础,又要把更多工夫下到软件建设
上,统筹技术援助和本土人才培养,形成经济援藏、干部援藏、技术援藏和本土人才培养协同推进的支援模式;四是近期援藏与远期援藏相结合。新一轮援藏干部要立足当前,抓紧编制好对口援建规划,尽快明确三年援藏任务和年度安排,把急需干、群众迫切盼望的、现在就能干的事情先干起来。同时着眼长远,充分考虑八宿未来发展需求,本着先急后缓、远近结合的原则,有序推进远期援藏各类规划编制。
按照“两个立足,四个结合”援藏思路,武钢第三批两名援藏干部以发展八宿、建设八宿、稳定八宿为己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副主席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谋划援藏思路,创新援藏方式,拓展援藏领域,不断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一是创造性地开展援藏工作。面对八宿宣传实际,我们创办了《八宿报》,在昌都十一县属首创,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人大主任向巴平措同志还亲自为《八宿报》题名。为提升城市品味,美化环境,我们与武汉东湖荷花园沟通协调,在八宿县武钢广场人工湖引种荷花,荷花种植在全区尚属首次。二是加强技术援藏。在我们沟通协调下,促成了武钢设计院与八宿战略合作,今年四月份,武钢设计院选派技术人员到八宿对然乌镇等7个乡镇中心小学校舍和县城地下管网进行设计,并对本土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三是制定中长期援藏规划。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十二五经济援藏规划(草案)》
和《201*-201*年三年援藏项目规划》等中长期援藏工作指导性文件。三是加紧援藏项目实施。今年4月武钢第三轮首批援藏资金480万元拨付到位,用于县人民医院基础建设,同时我们选定四个改善民生项目,即邦达镇小城镇建设(三角广场)和邦达村、日吉村、乃然村村容村貌整治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习近平副主席讲话为新一轮援藏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支援八宿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担子异常繁重,武钢援藏干部要从思想上对援藏工作进行再深化,再促进、再推动,把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到具体细节当中,坚持援藏工作不放松,不断推进援藏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努力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促进八宿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援藏干部先进事迹
马尔康我们的第二故乡-援藏干部先进事迹
巍峨的群山、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羊群、黝黑而淳朴的笑脸,这是我们心中藏区的模样。然而,这一切对于援藏干部们来说,却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高寒、缺氧、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刺眼的阳光、艰难的翻越……在这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在这里,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在这里,生同样的病也许面临的就是死亡。
记者在马尔康采访,每每被援藏队员的壮举感动,他们克服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把马尔康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在雪域高原上书写着无悔青春。
曾建国是一名“替补”进藏的援藏队员。在他之前,一位援藏队员因无法适应缺氧、高寒的环境,诱发心脏病,被紧急返送回广安。由于马尔康县电视台急需一位懂技术的电视人才,有着20多年电视新闻工作经验的曾建国成为不二人选,他二话没说,背着行李来到了马尔康。
曾建国的母亲刚刚因癌症去世,在他刚进藏区不久,便又接到另一个不幸的消息,父亲被查出患有直肠癌,被送往**大坪医院救治,趁着春节假期,曾建国陪伴在父亲身旁悉心照料一个月。但是,藏区的工作需要他,他把照顾父亲的重担交给兄弟和妻子,头也不敢回地回到了马尔康。
在海拔3千多米的高原上,他扛着重达20多斤的摄像机翻山越岭、爬坡上坎,进行新闻采访报道,常常累得头晕目眩,喘不过气,但他从不叫苦,从不喊累,他拍摄的100多条新闻稿件,其中大部分被省市电视台采用,对宣传马尔康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不能陪伴在父亲身边尽孝,但我要让他看到我的工作、我的付出是值得的!”说到这里,这个七尺男儿顿时就红了眼眶。
和曾建国一样,许多援藏队员都有着类似的经历。为了援藏事业,他们常年在外,家庭不能兼顾,忠孝不能两全,但他们无怨无悔,把对家人的愧疚化为了工作动力。
初见援藏队员刘建华,清瘦的身材,矮矮的个子,看似弱不禁风。然而,他却是援藏工作队中职务最多的一个人,除了任马尔康县卫生局副局长外,还兼任援藏工作队宣传部长,马尔康县创省级文明城市办公室总研判。马尔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谢晓林曾不止一次地向记者推荐,“别看我们刘总调个子小,但是他的工作劲头却很旺盛,你们真的应该好好宣传一下他。”“总调”一职,是马尔康县当地的干部私下给刘建华“封”的职务,意思是虽然刘建华职责多、工作多,但藏区干部群众有事找到他,不管分内分外,他从不推脱,总是尽心尽力完成每件事情。
在赢得当地干部群众交口称赞的背后,却是刘建华在马尔康一年多的时间内,不仅白天奔波忙碌,还有70%的晚上都在加班熬夜,因身体不适、睡眠不足、压力过大,原本就很单薄的身体整整瘦了十斤。他告诉记者,每次给家人打电话,从来都说自己很好,生怕他们有一丝一毫的担心。
远离家乡,孤独寂寞在所难免。忙还好,可以暂时忘掉烦恼。一旦下班后,对家乡、对家人的思念如影随形。上网和家人视频聊天,成为不少援藏队员的“必修课”;家里有升学的孩子的援藏队员,每天晚上至少打半个小时的长途电话,给孩子进行“远程教育”;更多的时候,援藏队员们聚在一起,吃一顿饭、聊一会天,就成为最好的慰藉……
援藏队员高建平和吴川,之前他们生活并没有交集。来到马尔康后,他们成了室友,共同住在一栋废弃的办公楼内。这栋被他们称之为“别墅”的房子,除了只有他们两人居住,单门独户之外,没有一丝“别墅”的样子:没有厨房,就在走廊上做饭;没有洗衣台,就在厕所地板上洗衣;房子只有一间寝室,要是有一方的妻子来探亲,另一个就要到隔壁打地铺……
孤独的生活,做饭也成为一种乐趣。每天下班后,高建平负责买菜,吴川主厨,在一阵锅碗瓢盆的“交响曲”后,一顿香喷喷的晚餐就上桌了。吴川的妻子来探亲时,见到老吴像模像样的弄上一桌子菜,打趣地说,“在家连碗都不洗的人,现在竟然成大厨了。”
客厅有一张大木板,往小茶几上一摆,就是张大餐桌。周末的时候,援藏队的队员们齐聚在这里,一起洗菜、做饭。饭桌上,聊工作、聊生活,大家总是欢声笑语,无论平时再忙再累,只要到了这个时候,一切烦恼都飘到九霄云外去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