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心得
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心得之一
小朋友:要广开思路,就必须观察和体验。如何观察体验大自然呢?
这里,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几点。
第一,会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来细致地观察。如何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呢?首先要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因为世界万物颜色丰富多彩,形态万千,各具特色,抓住颜色和姿态,最能展示景物的特点。如《秋天的田野》作者是这样观察和体验棉田和稻田的,“秋风吹过,棉桃咧开了嘴,吐出雪白的棉絮……微风吹来,金灿灿的稻穗频频点头,似乎在呼唤主人快来收割。”作者通过“白色”、“金灿灿”、“咧”、“吐”、“点头”等词语,描绘出一幅多彩的秋天景象。其次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观察景物可用眼去看,用鼻去闻,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换等等。这样观察,就会使感受丰富,描述事物具体、生动。
第二,能带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来观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观察和联想,使眼中的景物有趣有情。观察时能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会人格化地观察景物的特征。观察时积极地联想。观察时要带着丰富、贴切的想象去观察事物。就是在观察人、景、物的同时,把见到的形状、姿态、颜色,听到的声音,嗅到的气味等,借助贴切、逼真、新奇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在实物与想象之间架起一座彩桥,使已有的印象更具体、更形象、更新颖。如观察早晨的雾时,展开了联想和想象:
早晨有雾的时候,整座象山笼罩在白茫茫中。不一会儿,乳白色的浓雾在流动,在减退,透过云流的缝隙,藏青色的石崖和小树隐约可见。(心得体会 www.bsmz.net)蛙、鲸给我们启示外,还有其他生物给我们启示吗?今天,让我们来动手写一写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出示ppt)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第三组的课文写的都是大自然的启示,你们觉得哪一篇课文写得最好?为什么?
生: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写一写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的文章,请看习作要求,(出示ppt),指名读。
生:读习作要求:把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类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
二、观察与发现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探讨一起这类文章的习作方法,看视频时,请注意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你观察到了什么?二、人们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出示ppt)
生:看视频。
师:同学们,你观察到了什么?人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写法指导:
1、题目:突出中心。
2、开头:点题,开门见山。
3、中间:具体,内容充实。
4、结尾:小结,总领全文。
四、习作展示。
五、自评、小组评。
第三篇:“大自然的启示”优秀习作
大自然的启示 (吴婧)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比如,鲁班被茅草划破了手,他观察茅草发明了锯;鱼儿在水中自由沉浮,人们观察鱼儿发明了潜水艇......看到这些我也想发明些什么,看到了这件事后我深有启发。
上周一,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 。刚进走廊,就看到许多同学都挤到了 走廊的一窗户上,好像在看什么。我也急忙跑过去,挤进来一看,原来窗框的边上趴着一只灰色的壁虎。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墙那么陡,那么滑,壁虎却能牢牢地抓住墙。我小心翼翼地试着去动它,可还是没有碰到它,他就顺着爬走了。见到壁虎爬走了,同学们都散开了,我慢慢走到自己的座位上,一边走一边想,小小的壁虎怎么能吸到墙上呢?难道它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吗?
中午放学回到家,我赶紧上网查了查,原来壁虎四角上指于趾均扁平宽大。趾下面是皮肤褶皱,上面有微细腺毛,因此,有极强的粘附力,能在墙和天花板上爬。知道了壁虎的秘密,我突然想,我要是能利用壁虎的特点发明一双带有吸盘的鞋和手套该多好啊!我想 让鞋和手套都装上吸盘,这样建筑工人建 楼时穿上它就不用担心会掉下来,科学工作者探险上山时穿上它就可以像在平地上走似的行走自如了;粉刷工刷墙时穿上它也会更方便...... 想着想着我美滋滋笑了。 大自然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看来我还真要多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思考问题,说不定我将来真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呢!
人类的老师(包馨竹)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它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
鱼儿能在水中自由沉浮,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青蛙的眼睛看活动的东西十分敏锐,可是对静止的东西,它却“视而不见”,人们研究了它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鲁班的手被草划破了,结果他造出了锯;蝙蝠能在夜里灵敏飞行,科学家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海豚头前部的脂肪瘤能把回声定位脉冲束聚集后再定向发射出去。科学家模仿海豚,制造了回声探测器。它能帮助轮船绕过浅滩和暗礁,探测海底深度,导航,探测鱼群,打捞沉船和搜索潜艇等…… 我在大自然中也得到了一个小启示呢!大家都知道蛇吧!蛇有上千个种类,其中蟒蛇是蛇类中最大的。蟒蛇进一次食后,10天都不用再吃东西了,等到消化后,再进一次食就可以了。如果我们人类也像蟒蛇一样,一连好多天不吃饭也不会感到饿,那就可以省好多事了。我想到了:如果有一种绿豆大小的,有甜味的东西,他能像蟒蛇一样,让人一连七天都不会感到饥饿和口渴。我想像到这样一个画面:地震了,一个小女孩被倒下的楼房压着了,不能动了。她突然想起自己上衣口袋里有一粒“防饿丸”,马上把它拿出来,含在嘴里。6天以后,搜救队员把她救走了。我长大,一定要发明出来这种“防饿丸”!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小苍蝇,大学问(杨恩光)
一到夏天,“嗡嗡”乱飞的“逐臭之夫”——苍蝇的身影随处可见。着实令人生厌。别看苍蝇“声名狼藉”,却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凡是脏乱腥臭的地方,几乎都有苍蝇的踪迹。甚至几千米外的气味,都能把苍蝇吸引过去。处于好奇,我仔细地观察过苍蝇,它们没有鼻子,靠什么来闻味呢?通过上网查资料,我明白了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由上百个神经细胞组成。气味一进入,这些神经细胞立刻产生电脉冲信号,并送往大脑。大脑根据电脉冲信号的不同,分辨出不同气味的物质。
仿生学家从这个原理中获得启示,研制出小型的气体分析仪,广泛地应用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还可以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物体。
大自然真是人类的好老师,给了我们那么多有益的启示。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个生物学家,研究苍蝇为什么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也就是苍蝇免疫功能的来源,并且服务于人类,使人们远离感冒等病毒的侵扰,提高人们的免疫力。
哦,小小的苍蝇大大的学问。只要我们留意观察,用心探究,自然界里的科学真的是无处不在。
大自然的启示(林恺然)
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比如,人们从青蛙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苍蝇,是让人讨厌的昆虫,一提到这两个字,就感到恶心。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科学家发现苍蝇的眼睛能看见三百六十度的景象,于是,科学家根据苍蝇的眼睛,发明了全景照相机。他可以把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记录下来。苍蝇让人惊讶——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其实,我也得到过大自然的启示。一天,我放学回家,发现家里没人,就在楼道里的窗户旁站着,我眼前一闪,一个棕色的影子在墙上快速的移动,仔细凑近一看,原来那个影子是一只棕色的壁虎,在墙上爬来爬去。这时,我想:壁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呢?难道壁虎的脚跟章鱼一样有吸盘,不对,那壁虎爬不了那么快呀。
我一进家门,就跑到电脑前,开始查阅资料。原来,壁虎的脚并没有吸盘,而是壁虎的脚上有“钩子”。壁虎的脚上,有被微细纤毛覆盖的鳞片,壁虎的脚上有无数的呈钩子状的微细纤毛,它就能抓住墙上的微细的突起物,轻而易举的爬上墙了。
根据壁虎的脚,我设想出了一款登高鞋。这款鞋子也有微细的小钩子,它的钩子是壁虎脚上钩子的十千亿倍,能让人轻松又稳定地爬上陡峭的地方。
大自然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用心观察、动脑思考,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会潜水的飞行器(冯翰琦)
这个周末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谈谈你在动植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想发明什么。这下可把我难倒了,我觉得该发明的都被发明出来了。如:根据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根据野猪的拱地习惯发明了防毒面具;根据鸟儿发明了飞机;根据锯齿草发明了锯子;从苍耳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根据动植物的特点可以发明这么多东西,我借鉴什么呢?忽然灵光一闪我的脑子里出现了—飞鱼。飞鱼为什么既可以飞又可以游呢?查阅资料后我才知道飞鱼之所以既会飞又能在大海中游泳,那是因为飞鱼长相奇特,胸鳍特别发达,像鸟类的翅膀一样。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整个身体像织布的“长梭”。体型是优美的流线型,集合了鱼类及鸟类的优点。这个问题给了我灵感,我可以根据飞鱼的身体发明一个会潜水的飞行器呀!
我的脑海中立刻构思出了它的样子:整个飞行器具有飞鱼一样流线型的身体,顶部有排水和排气的小孔,以便像鱼一样潜入水底。身体是一节一节的,伸缩自如,想大就大,想小就小。身体两侧是大大的机翼类似飞鱼的胸鳍,在水中时机翼收起像飞鱼的胸鳍一样紧贴身体两侧。
我的潜水飞行器也许看起来有些笨拙,不过它的速度一定非同一般。如果你远在千里之外思念远方的亲人,坐上它,一会功夫就到家了。如果你不想空中旅行的话,还可以走水路。它会带你潜入海底,一边欣赏海底的美景,一边愉快的旅行……
朋友们,这就是我想发明的东西,也许不久的将来我就会驾驶着它带着你们四处去遨游呢!
大自然的启示(韩俊钊)
大自然有时候会给我们很多启示,比如:科学家通过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发现了它夜间飞行,是用它的嘴巴发送超声波,用耳朵接收超声波一系列的原因造成的。通过这个发现,科学家发明了雷达;科学家通过青蛙的眼睛特殊的本领——对活动的东西极其敏锐,对静止的东西视而不见,的一项技术,发明了“电子蛙眼”。水母的顺风耳,是科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这些发明和创造,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我知道,蝙蝠夜间飞行靠的是他的嘴巴和耳朵,它用的嘴巴发送超声波,用耳朵接收超声波躲避障碍物,在夜间安全飞行。
通过这一现象,我想发明一种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的里面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和一个“超声波接收器”,和雷达一样。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线杆、台阶、人等。这样就可以解除盲人的视觉困扰,让盲人和我们一样正常做事。
大自然能给我们这么多启示,可真是我们的好老师呀!
第四篇:大自然的启示习作课教案,反思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指导预案反思 教学目标:
1把自己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真实地表达出来。
2 学习如何选题,积累开头结尾的各种写法,积累各种写作技巧。 教学重难点:
选好材料,选好角度,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进行书面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
学生整理自己的体会、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经过、心得体会或自己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顾,交流
同学们,上节课的口语交际非常精彩,大家的交流也很热烈,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如何记录与分享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 (出示课题)板书(记录与分享)
1.回顾本单元课文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第三组课文,《自然之道》告诉我们……,神奇的大自然中各种动物植物又是我们《人类的老师》让我们受到很多启发,发明创造出了各色各样的高科技产品。而黄河的变化过程和打扫森林的故事则是大自然向我们提出的严重警告,警告我们什么呢?(指生答)
2.汇报交流启示
除了课本中的故事,我们又从积累到的资料中了解了更多的关于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启示。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发现吧。有请上节课的小口才能手与我们分享大自然的故事。
《乌龟壳的启示》(生xxx)
让我们来小结一下这个故事。
《茅草与锯的故事》
《壁虎的脚》
过渡:感谢以上同学的分享。同学们其实大自然的启示无处不在,只要你能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能与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发现与思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么记录你的观察与发现。
二、记录与分享,研究习作
过渡:要记录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要记录什么,所以,我们首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1.写什么,确定自己的习作内容
刚才我们的小伙伴与我们分享的(ppt出示),还有我们收集到的哪些仿生学的事例呢?(生补充)这些可以成为我们习作的题材。 还有,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奇怪的大自然的现象,你收集到了哪些呢?(指生说,ppt出示)从你们的交流中,徐老师简单的罗列了一些,看这些都是我们的题材,我们可以写的东西可多了,现在你可以再翻翻积累的资料,跟你前后左右的小伙伴讨论商量一下,作出你的决定,你要写什么。然后记录在你的作文积累本上。(生写习作内容) 过渡:这么快就决定好了,看来大家都是果断之人啊,都已经胸有成
竹了。汤汤老师说:写作犹如烹饪,现在有了食材,我们就该研究怎么烧的问题了。
2.怎么写,列好自己的习作大纲
到底怎样才能烧出一盘好菜呢,向大师学习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了。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们的课文时如何进行记录的。(出示ppt自然之道)。
首先,作者观察了什么?(生答)板书:观察,起因。这是事情的起因。然后,作者详细描写了发现这个自然之道的过程,板书:发现,过程;最后,用事实告诉我们结果,让人们得到启示,板书:结果,启示。看,这就是我们平常习作的黄金三段式。我们来回顾一下刚刚听过的两个故事,(ppt出示)。现在你可以思考一下,你的黄金三段式可以怎么建立。可以与同桌交流一下,试着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写一写。起因是谁观察到什么现象,经过是发现了什么特点或者规律,结果如何,有什么启示。
(1)有了提纲,现在我们要给自己的文章取个响亮的题目了。回忆一下课文的题目,再来读读这些题目。你是不是很想知道这些文章的内容呢?取题目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看,如果是这个内容,你可以给它取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呢?(ppt出示)(指生答)(出示精彩题目早知道)看看自己选定的内容,给自己这次的习作拟定一个引人注目的题目吧!(生拟题)
(2)完成开篇或结尾
过渡:我们都说,万事开头难,习作开头更难。接下来,让我们一起
攻克难关吧。(出示ppt,各类精彩开篇)看看你自己的选题,你觉得哪种开头的方式比较适合你这次的习作内容呢?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几篇精彩的结尾。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已经找到灵感了,赶紧拿起笔,开始写吧。 (生自由习作,师巡视,选典型)简单讲评。
(3)几个写作小技巧
确定写什么好似一棵大树有了树干,列好提纲,明确了文章思路,起因经过结果,好似有了主要的枝干,接下来,我们要往这棵大树上添枝加叶,学习几个写作的小技巧。
a. 巧用设问,为文章添彩
什么叫做设问?设问有什么好处?下面我们来欣赏几个设问。 过渡: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写作的小技巧可以与大家分享呢? b. 多用拟人比喻,(到文中找找这样的例子)
c. 夸张,排比也是很好的表达方式
d. 还有具体的数字说明,对比,细节描写等等
四.作业超市,完成习作。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设计分为这样几个板块:回顾课文,确定主题,用两个故事的展示来引出收集到的资料,确定习作内容,并用课文中的实例与这两个小故事为例简单概括习作思路,拟定一个精彩的开头和学会巧设问题的开篇方式是我安排的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这次习作的两个训练点。拟题,这个环节,我设计的是两个不同内容的拟定方式,并用了拓展性思维方式,进行同一内容可以取不同的题目来做了一个口头的训练,并完成自己那篇习作的拟题环节。在学习巧设问题开篇这一作文小技巧时,我首先安排的还是向课文学习。学习课文中的两个开篇,然后补充了两个课外的例子,并当堂练写,讲评。最后的小结,大树形式的板书,为了能让学生对作文的总体结构加深印象,学会整体把握。
上完课,觉得这节课基本已经完成了课前预设,但是有几个环节还是有些走过场,没有很扎实,有些急躁。在学生完成习作后,我觉得自己的点评不够到位,也没有真正找到更加典型的例子来做示范。本节课,我把内容定位为记录生活中的发现和收集到的仿生学资料,没有从发明创造这个角度去引导和启发学生,可能有些局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云里雾里,请各位同仁多提宝贵建议!谢谢!
第五篇:大自然的启示(口语交际和习作)
《大自然的启示》口语交际?作文教学
口语交际(一课时)
教学目标:(园地三)
1.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 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3. 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 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搜集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一、激趣引入
师出示课件,讲述一个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选择、自主交流
1. 请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
2. 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
3.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互相交流
4. 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代表到台上交流。
5. 学生对上台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要求:语言准确、清楚、连贯,态度大方
6.评出最佳播报员、最佳资料员、最有创意奖等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说
1.生针对自己的说再次修正,并给同桌说,纠正不足之处。
作文教学(2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把自己参与综合性学习的发现、经过、心得体会或自己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真实地表达出来。
2 能够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教学重难点:选好材料,选好角度,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进行书面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学生整理自己的体会、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经过、心得体会或自己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学习了第三组课文之后,我们围绕有关大自然给人启发的资料、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或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进行一次学习成果汇报交流。通过交流,开阔了大家的眼界,丰富了知识。今天我们将自己参与综合实践性学习中的发现、经过、心得体会或自己从大自然中受到的启示真实地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完成习作。
二、选择材料。
大自然的美妙与多姿多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每天和它和谐共处,感受美好的一切。你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同学们还从中得到了一个最大的启示:我们要留心观察身边的动物、植物,勤于动脑,你一定会有所发现。在课外的阅读中,你可能了解到植物生长的奥秘,发现了动物奇特的本领,或者通过自己的观察,你知道了一些动植物身上的鲜为人知的秘密,或者你观察到了一些神奇的自然现象,从中知道了很多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这些内容都是写作的材料。
三、确定写作提纲:
能结合实践活动来写,要写清楚:发现的经过,发现了什么,发现时的喜悦,发现后的体会和感受。特别要选择活动过程中感受最深,最有印象的内容写具体。如果要联系具体的科学知识,只能简单引用,切忌大段抄写资料。
四、特别提醒
1、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2、认真写,写后自己反复修改,文中尽量不出现错别字和拼音。
3、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详略得当。
4、恰当引用,切忌大段抄写资料。
五、范文引路。
六、进行习作练习
1 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2 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进行修改。
七、修改作文
1 自己修改。
2 同桌交换修改。
八、抄写作文
附文:
留心处处皆学问
清晨,我在自家的墙角边发现了一张蜘蛛网,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捉来一只小蚂蚱放在蜘蛛网上。
这时,从墙缝里爬出一只蜘蛛,它在蚂蚱身边吐出一股白色的丝,把蚂蚱缠了起来,便回洞了。我百思不解:蜘蛛为什么回洞了,怎么不吃掉蚂蚱呢?我又继续观察起来。可等了好久,蜘蛛就是不出来。
第二天,我惊奇的发现蜘蛛已经把小蚂蚱吃了,网上只留下一只空壳。我极为奇怪,蜘蛛为什么不吃壳呢?为了找到答案,我翻阅了很多资料,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原来,蜘蛛捕到猎物后,先将猎物用丝缠绕起来,再吐出一种消化液,注入猎物体内,这种消化液可以溶解由蛋白质组成的昆虫的内部组织,待昆虫一命呜呼后,就会变成汁液。蜘蛛就可大口大口地吮吸了。因为昆虫的外壳不是蛋白质组成的,所以蚂蚱的外壳被完整地留在网上。
通过这次意外的发现,我知道了蜘蛛吃食的奥秘。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发现,却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留心处处皆学问。看似平拉凡凡的大自然,实际上有无穷的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我为我小小的发现感到自豪。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