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以水利现代化服务现代农业

以水利现代化服务现代农业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7 10:06:04 | 移动端:以水利现代化服务现代农业

以水利现代化服务现代农业

水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更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我市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现代农业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是确保“十二五”全市经济跨越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水利行业如何服务现代农业,我个人认为要以水利现代化服务现代农业。

一、水利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的基础

水利服务现代农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在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借鉴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应用现代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思维来实现传统农业水利向现代农业水利的转变,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要在保证农区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农区抗灾害能力;保障农区水资源的有效供给、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改善农区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做好水土保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业水利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

而现代农业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农业的现代化直接体现在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良种化、工厂化、信息化等,21世纪的现代农业更加注重农业生产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环境可持续、立体高效、高产超优、时空集约、休闲观光是其发展趋势。

可以肯定地说,水的供给、利用以及水环境安全贯穿现代农业发展各个环节。可见,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水利提供工程和技术支撑,以实现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提供防灾减灾保障。

二、水利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水利现代化的特征与需求,特别是按照省水利现代化评价体系来看,我市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实现更大突破,水利发展离现代化要求,还有诸多不足和存在问题。

1、防灾减灾保障能力不强。我市现状防洪除涝能力仍然较低,影响农业生产、加工及物流安全。农区防洪标准一般只有10年一遇,除涝标准大部分不足5年一遇,主要河道排涝标准低,堤、坝等防洪工程病险隐患较多,滞蓄洪区安全尚有不少问题。二是在防洪管理能力不足,非工程防洪措施的应用还不够系统和成熟,全民防洪减灾机制不完善,洪涝损失严重,而美国洪灾损失值仅占GDP的0.1%左右,日本在0.3%左右。美国已**库的总库容约占年径流总量的40%。

2、田间工程标准不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国土面积大约是日本的26倍,但治水投入水平不及日本的1/10。我市小型农业水利配套工程有70%建设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沟以上工程完好率不足70%,小沟级工程完好率40%左右,渠系水利用系数为60%,部分受流域性大型工程遗留问题影响的洼地圩区,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提升缓慢。大型灌区支渠以下工程还未改造,中型灌区续建改造工程进展缓慢,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还很艰巨。

3、水利科技对现代农业支持不够。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的共同特点:一是水利技术水平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二是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迅速而普遍。我市在农业水利自动化和信息化方面底子薄、起步晚、投入不足,水利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0%,没有形成对发展规模化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的有效支撑服务。

4、农村水利管理水平低下。重建轻管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扭转,缺乏价格、收费等良性运行机制,造成管理粗放,管理设施和经费不足,部分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严重;水工程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人才结构性短缺;水文站点布设不足,测报设施简陋,通讯手段落后。农村水务建设投入新机制尚未建立。

三、加快建设水利现代化的主要建议

1、完善农村水利总体规划和管理。目前,各个部门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工作混乱,真正解决问题的不多,同时造成更多的投入浪费。建议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农村水利总体规划,特别是县级农田水利规划,重点解决国土部门土地治理、农开部门农业开发、水利小型农田水利等各自为政的做法,以县级为单位进行整合,编制县级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规划,同时严格水工程规划同意书审批制度。严格规划执法,以用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解决更多的问题。

2、大力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高标准农村灌排工程体系,提高农村抗御干旱灾害能力,提高农田灌排保证率,建设稳产高产农田和集约型农业。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63,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超过80%,提高旱涝保收农田占耕地比例,主要措施:一是加大渠道衬砌、管道灌溉和喷滴灌工程建设维护,其中以管道灌溉为重点;二是推广沟渠分开、二暗一明等现代化灌排工程规划模式;三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推进墒情自动监测、自动控制灌溉系统和灌区自动化管理的应用,共享资料信息率达到80%;自动化管理的灌区达50%以上。

3、大力加强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建设。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流域、区域、城市相协调的现代化防洪除涝减灾体系,提高洪水调控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逐步实现从洪水防御向洪水管理的转变。城市防洪标全面达到50年一遇,区域防洪达标准到20年一遇。区域除涝标准平原地区达到10年一遇,洼地圩区达到5年一遇;主要措施是:一是重点加强区域治理、城市防洪、农村排涝工程建设,实施17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推进退田(渔)还湖、11座小水库及水闸除险加固、圩区防洪除涝、水土保持等专项治理,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大、中、小相协调的防洪工程体系;二是加强防洪减灾体系非工程措施建设。完善统一、高效的防汛指挥系统,制定、落实和完善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加强行、蓄、滞洪区建设以及防洪安全管理。三是推进洪水风险管理。综合应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实施洪水优化调度,逐步实现洪水风险管理。

4、努力提高现代水利服务管理水平。以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协调水利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关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和促进水利现代化。主要措施是:一是建立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二是转变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能,推进依法行政。三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机制。四是建立规范科学的水利投入机制。五是建立防洪救灾保障机制。六是建立节水促进补偿机制。七是以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为契机,建立符合省情的水权分配、转让制度。八是加强水利资产管理。九是加强科技创新及人才队伍建设。十要建立服务体系,加强队伍建设。要逐步建立以乡村集体和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专业技术部门为依托,以农民自办服务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鼓励发展农民管水组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以水利现代化服务现代农业》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7797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