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百年来谁着史读后感
五百年来谁着史读后感
在历史长河中,中国一直是世界文明的引领者,也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包括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内的十八世纪欧洲主流经济学家都曾认为:中国代表着一条自然、健康的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积累道路,这条道路可以通过分工的扩大、市场的发展、贸易的增加,推动形成一个健康、自然形态的世界经济体系。
但近代百余年来,中国经济却落后于西方国家。韩毓海先生的《五百年来谁着史》一书使我对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与互动有了初步了解。作者“以中国为本位”观察和描述了近500年来世界历史的变迁,他没有进行简单的史实堆砌与观点呈列,而是分为“漫长的16世纪”和“漫长的19世纪”两个阶段加以解读,紧紧抓住“国家能力”这一点,从社会组织、财政金融两个层面对中西方500年间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国家能力的形成加以比较、分析、思考。作者认为,“近代欧美文明之所以兴盛的核心原因是,军事强权与金融强权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经济霸权以至于文明霸权”。
“在中华文明中,究竟是做一个‘大人’还是‘小人’,并不是由权势、地位和财富来决定的,更不是由性别和族裔来决定,而是由胸怀、担当和视野来决定”,有目共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迅速成为了一个经济强国,世界大势,浩浩荡荡,无论有多少险阻,人类始终在前进。回眸历史,横看东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的是真正的大国崛起,而非一时表象的“大国乍起”。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幸福,才有底气说崛起,才有底气谈复兴,而当今的中国正在一条健康的道路上,实现着可持续发展,并得到世界的尊重。
第二篇: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公管101李乐乐
历史上一直非常遥遥领先的中国,曾经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为什么从1840年开始,却坠入了屈辱苦难的深渊?以前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除了扼腕痛惜之外,被告知的原因就是: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船坚炮利,和中国封建政府的腐朽无能。
而今,韩毓海,一位北大学者,却通过大量的史实,并引用近年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建立在缜密基础上的论证,揭示了一个真正的原因,那就是“500年来中华民族衰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在货币金融上受制于西方垄断。”洋洋洒洒29万字的《五百年来谁著史》,就是通过大量的论证告诉我们,由于中国明清两朝一直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的货币金融体系,而且在银储备非常短缺的情况下“鬼使神差”地确立了银本位制,从而将国家的金融经济命脉拱手交给了外国资本主义;同时由于明清两朝实行“无为而治”的“文化大一统”,中央政权对边疆、少数民族、外藩满足于文化上的认同,而不是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力控制;国家对散布在基层城乡的亿万小农缺乏强有力的控制和组织能力。所以,这个表面上繁荣的庞大帝国,经不起1840年的轻轻一击,从此开始了分崩离析的命运。
倘若仅仅为了告诉我们上述这些,这并不是《五百年来谁著史》这本书的价值所在。韩毓海把剖析的利刃同样对准了“漫长的19世纪”,对准了素来被史书描绘成科技发达、民主科学理念立国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作者以大量无可辩驳的史实,剥下了长期以来笼罩在这些所谓民主国家头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作者告诉我们,1648年,当清王朝入主中原,奠定了220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帝国的时候,欧洲才通过《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结束了长达几个世纪的200多个小国混战不休的局面。而欧洲30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正是建立在200多个小国混战的结果之上,通过不断地向民间金融资本借债,然后发动战争进行还债的循环史。绝非马科斯·韦伯等西方学者美化的那样,说什么地球上存在着对立的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以基督教为道义核心的西方文明远比以儒学为基础的中国文明先进得多。
十九世纪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被西方史家描绘成科技推动欧洲主导的对人类道德谱系的重新书写,使得“武力征服和支配“成为19世纪欧洲道德的核心、法律制度的核心。然而,韩毓海以“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钻研精神,找到了被西方学者掩盖和美化了的真相:在“亨利五世(1387-1422)的图书室里只有六本手抄本,其中三本还是从修道院借来的。”的欧洲,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兴起,只能是大规模借鉴和引进中国、阿拉伯世界的科学知识的结果。那种认为单靠全欧洲修道院里不到100本的羊皮书就导致了近代科学的产生,这足以沦为天方夜谭,这种天方夜谭恐怕连“上帝“自己也不会相信。而深刻影响了近代生产力发展的蒸汽机车等机器的发明,也绝不是如西方史书所吹嘘的由天资聪颖的西方科学家研究出来的。
可以说,正是某些西方学者不顾历史事实,自恋式的研究和自说自话式的表述,才形成了把中国愚昧化、妖魔化的历史价值标准,这不仅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的意识形态,也对五四救亡前后的中国知识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流毒不散。如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仍是西方列强把持话语权的世界,他们在人权、民主、贸易、国际法和全球化等方面实行双重标准,大肆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攻击谩骂,而刻意掩盖和避讳自身的血腥发展史。这样的论调也迷惑了相当一批中国人,以至于他们一提起西方的民主自由就馋涎欲滴。殊不知,《五百年来谁著史》这本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和实质,是为了讨好市民阶级以发行战争公债,从而针对殖民地攫取更大的利益。
作为一名富有正义感的中国知识分子,韩毓海在充分发掘史实和严密论证的基础上,从金融货币体系和国家能力这个新颖的角度,再次验证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把中国亿万农民发动起来,进行自下而上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西方反华势力的努力,和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精英的配合,在目前的中国存在着一股非常不好的思潮:有些人一看到“毛~泽~东”这三个字就大倒胃口,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被蓄意描绘成一片漆黑、一无可取之处。然而,韩毓海却以无懈可击的论证,再次揭示了新~中国独立自主搞建设,在八面封锁的恶劣环境下,建立起独立的金融经济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历史必然性,以及这种历史必然性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的无可抹煞的基础作用。
上面所提到的那种非常不好的思潮,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有些人一看到为新~中国自力更生和改革开放摇旗呐喊的作者和著作,就破口大骂,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恨不得这个被他们认为一无是处的“又黑暗又落后”的中国被美欧彻底征服才算解恨。而我们一些富有正义感和爱~国良知的知识分子包括青年,尽管对这种观点和这种汉奸走狗深恶痛绝,但是却因为掌握资料的有限和史学思维的不足,而只能基于义愤与之接口对骂,从而被贬损为愤青。做一名爱国愤青固然光荣,但是,韩毓海却不是这样的愤青,前面我已经说过,他的辩驳是完全建立在掌握史料之丰富、论证之严密、推理之精当的基础上的,与愤青言论的浅薄无知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为真理之光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
这本书的书名起得非常有深意。五百年来谁著史?从公元1500年到现在,主导世界价值标准的恰恰是西方列强,而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的中华民族,如今却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拼命”地屈就西方确立的贸易标准、人权标准、全球化标准。而西方为什么能够取得标准的制定权?依靠的就是资本主义的血腥掠夺与侵略。作者在无情揭露这一事实的同时,以优美的文笔赞美中华文化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广博的包容力。作者“隐晦”地预示:未来能够主导世界价值标准的,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
一本好书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五百年来谁著史》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最初我是从孔和尚的博客上看到他推荐的。由于一直以来对愤青的正气有余而深度不足的印象,所以一开始我对这本书并未能引起太多的注意,只是抱着在网上浏览几页的态度。然而,几页过后,我便立即通过网上书城下了订单。就因为通过浏览那几页,我感到这不是一本泛泛浏览的书,它是值得我无论是端坐在书桌前,还是倚在床头灯下,都精心阅读、思考、甚至必须在上面密密麻麻地做笔记的好书。这本书所引用的国内外学界的资料成果之丰富,极大地拓展了我这个知识贫乏的读者的认知外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于书中引述的其它著作和观点,不惜放慢阅读速度也要在网上搜索而获其概貌。所以,韩先生的这本书读下来,就阅读量而言,并非仅仅这一本书而已。
韩毓海通过这本书不仅向我们揭示了诸多的历史真相,而且他以自己的观点和著书的行动,告诉我们,“在中华文明中,究竟是作一个‘大人’还是‘小人’,并不是由权势、地位和财富来决定的,更不是由性别和族裔来决定的,而是由胸怀、担当和视野来决定的。与欧洲文明不同,在中国的宇宙观和社会观中,‘自我’从来不是孤立的。因为‘己’的上面有家,家的上面有国,国之上而有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就是超越小我而达致大我的社会进化之道,这就是摒弃自私自利之心的成人之道,以此命令中国人去追求作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对人民有利的人。”
第三篇: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对中国的历史命运,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说辉煌灿烂,但是1840年由于西方的入侵,然后衰弱了,落后了。另一种看法是说这个文明从根本上一塌糊涂,千年来都是专制和独裁,因此必定要被现代文明所替代,抛弃。中国逐步衰落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韩毓海先生从另外一个视角对此进行了精彩的解读。
最简捷地解释这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实际上就在于“国家能力”这一点上。在西方现代兴衰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从根本上说是现代民族国家这种组织形式的奠定,最初就是16世纪地中海地区的银行家们投资于国家间的战争,最终则是金融家通过攫劝世界货币”的发钞权,而让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为他们的投资冒险埋单和作担保。下看基层组织,又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展开分析。在中国再度崛起——至少是经济上崛起——的今天,对如何反思我们的弊端,如何梳理、提炼和整合优秀的文化,都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500年对于中华大地五千年的文化来说,时间并不长。但是这其中却蕴含了五千年文化大起大落的转折点和起伏动荡的历史阶段。而中华的五千年文明,也因清朝的衰亡而倍受中外学者的诟病。
近年来大陆学者呼吁国学恢复,实际上就是对于传统文明的捍卫和扭转世风日下的努力。在价值观和思想认识的混乱状况下,我们希望让中华大地流传五千年的文明继续繁荣,让其为新世纪的中国发展增添动力和精神的力量。要改变目前这种唯“利”是图的价值走向,文化人更应该担当起大任,应当不惜余力的呐喊。经济上,我们有了建树,但是精神上我们更应该有所建树,不然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不是被别的文化吞噬就是被欧美的经济侵略所掌控,我们将无义可守,无忠可赎,我们的价值观将立于何地,值得深思。
第四篇:近代中国:错误的货币政策引来灭国之灾--《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
近代中国:错误的货币政策引来灭国之灾--《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2) (201*-05-09 12:31:16)
转载
标签:
历史
货币战争
白银
王朝更替
革命
杂谈
中国朝廷:错误货币政策和低下的行政能力
中国的情况与欧洲大不同,主要的政治变化来自于王朝更替;最主要的外部威胁一直来自北方游牧民族,而没有欧洲众多小国互相争战的情况。游牧民族的威胁只是偶尔比较大,所以中国的朝廷并没有欧洲国王那种时时刻刻要准备战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四海升平是常态,战争极少。所以,中国古代的战争科技和为战争筹款技术这两个方面,与欧洲的差距逐渐拉大。尤其是战争筹款方法,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思路。
看看书中怎么说明朝货币政策的。
中国自明朝后期1560年代开始,官方以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包括后来的清王朝也是如此。但中国产银量极少,主要靠进口。进口主要来自于西班牙在美洲掠夺的白银。横跨太平洋的白银贸易,可谓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宗的交易。据说西班牙在美洲300年间搜刮的约15万吨白银,其中有一半以上被输入到中国。 但是,当荷兰、英国在菲律宾、印尼群岛附近与西班牙争霸时,随着西班牙的失利,海上进口白银渠道受阻。于是造成大明通货紧缩,这直接导致经济萧条,小农纷纷破产;这个时间点就发生在1630年代。
明朝的运气也太差,恰逢同时又发生连续数年的干旱,粮食大幅度减产。几方面因素合在一起,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了。韩毓海认为,货币供应短缺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是改朝换代运动的重要诱因。
明末农民起义还有另一个原因,韩毓海认为就是过度市场化。一直以来说的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实际情况是,当时东部和南方的经济严重依赖对外贸易。明朝的丝绸和瓷器具备世界级的竞争力。江浙一带小农主要依靠种桑养蚕,取得收入,而日常粮食主要靠购买。当经济萧条,粮食减产时,北方的口粮被贩运到南方;南方人可以勉强度日,而北方人基本就要饿死了。这就是过度市场化造成的恶果,基本口粮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严重失衡,粮食安全无法保证,一旦遇到意外因素,就会爆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同时,明末期的各种改革,均由于无法执行到基层而流产或者变形。为什么呢?按照韩毓海的说法,叫做“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怎么讲?就是官是流动的,而小吏不动。这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吏群体,他们在一个地方根深蒂固,既得利益盘根错节,任何改革都会直接触动他们的利益,因此,一个初衷很好的改革会流于表面而无法惠及底层民众。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只不过成了基层官吏搜刮人民的新手段。
“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导致了国家的执行力无法道达最底层,后来的大清王朝依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在欧洲入侵面前,清廷无力动员整个社会的力量以抗敌。同时,因为没有类似欧洲的那种战争筹款机制,导致战争款只能以更多的税负压到每一个底层民众的头上。这更激起了民众对朝廷的仇恨,为王朝更替/革命埋下了伏笔。
--《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2)
第五篇:读《五百年来谁著史》有感
读《五百年来谁著史》有感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古人的话语向我们透露出读书是改变自身境遇的一条绝佳出路,用现代的话来讲即知识改变命运。
近来,我认真阅读了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到我省山西上任时推荐给全省各级干部的《五百年来谁著史》一书。原本打算从网上搜一下浏览浏览,然而在看了几段之后便感到这是一本需要把它捧在手上详细阅读的书,于是便到书店买来详读。记得以前读过一篇关于读书方法的文章,其中提到了“狼莽牛猫”四种读书方法,《五百年来谁著史》就是这样一本需要我们像猫吃东西一样,一点一点细细的咀嚼、品味其中的奥妙与精彩的书。作者在书中所引用的资料之丰富、看问题的角度之新颖、分析问题之透彻,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认知外延。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遥遥领先的地位。我们曾经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拥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然而,为什么到了近代发展慢了下来?为什么列强架几尊大炮便可随意要挟我们?为什么我 - 1 -
们的国家坠入了屈辱苦难的深渊?以前,我们总是归因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船坚炮利和中国封建政府的腐朽无能。久而久之思维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问题有了标准答案,我们对近代挨打落后的原因便不再深入研究思考。
然而,一位学者通过大量的史实和近年来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另一个角度对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500年来中华民族衰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在货币金融上受制于西方垄断。”作者通过大量的论证告诉我们,由于中国近代一直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的货币金融体系,且在白银储备非常短缺的情况下错误地实行了银本位制,从而使将国家的金融经济命脉为外国资本主义所把持;同时,明清两朝实行“无为而治”的“文化大一统”,中央政权对边疆、少数民族等仅满足于文化上的认同,而不是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力控制;国家对散布在基层城乡的亿万小农缺乏强有力的控制和组织能力。因此,在历史的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先低位的泱泱大国,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枪炮之下,走向分崩离析的局面。
对于新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作者同样从金融货币体系和国家能力这个新颖的角度,再次验证了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亿万农民发动起来、组织起来,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正是由于新中国独立自主搞建设,在列强封锁的环境下建立起独立的金融经济体系,才取得了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
重大成就,而这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起了重要作用。
五百年来谁著史?近代以来,主导世界价值标准的是西方列强,而中华民族如今却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拼命”地屈就西方确立的贸易标准、人权标准、全球化标准。作者在揭露西方依靠资本主义的血腥掠夺与侵略,取得标准的制定权。作者预示:未来能够主导世界价值标准的,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中华文化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广博的包容力才是未来一系列全球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
读罢全书,伏案沉思,历史的发展轨迹清(来源说明好范 文网:Wwww.bsmz.net)晰的在脑海浮现。500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衰弱,再一步步艰难地走向着伟大的繁荣复兴,除了制度原因外,作者又为我们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迎面扑来一丝与过去不一样的清新空气,我们不能不为之精神一震。中华民族走向复兴,需要做的事还很多,需要走的路还比较长,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士能够像韩毓海一样多角度的分析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引领社会发展潮流,并最终走在时代前列。
段江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