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十大观念》读后感---用观念战胜观念
《深圳十大观念》读后感---用观念战胜观念
深圳市,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经过3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喊出了变革的时代强音,走出了科学的发展新路。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的观念给深圳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对深圳的崛起,我们有欣喜,有震撼,但更多的是困惑,这个昔日的渔村为什么能创造如此多的奇迹?带着疑问,我认真学习了《深圳十大观念》一书,掩卷沉思,感触颇深。
观念时时皆有,处处可见,它是精神的内核,人群意向的集中表述,它是实践发展的坚实思想基础。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观念是她的灵魂,用观念解读城市,是全新的视角,更是经历后的理性总结。
《深圳十大观念》这本书看似总结了深圳30年来的改革实践,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积淀的精神财富也正是借由这本书推广到了全国,它比深圳的高楼大厦更让我们触动。深圳的种种观念犹如冲破思想禁锢的声声春雷,顶着风险应运而生,虽饱受非议,但在践行的风雨中却始终屹立不倒。
由"蛇口之父"袁庚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折射了"发展就是硬道理"和"效率优先"这两个核心理念,成为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特区成立早期深圳精神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出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壳的标志,是深圳精神的逻辑起点。"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神话就是这个观念最好的例证,蛇口的今天,就是对这句口号作出的最好诠释,这是一句永不过时的口号。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出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这个口号主要针对的是大多数普通的政府官员和公务员,如果他们无法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与其空谈,不如实干,"行甚于言"呼应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主题。
不"敢为",何来"天下先"?"敢为天下先"体现着革新者果敢、坚定的意志,召唤和勉励变革的勇气与创新行为,它既是革新者的自我期许,也是革新者的社会诉求。深圳三十年创造的无数"第一",就是对这种精神的最佳诠释。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深圳自出生之日起,即衔有改革创新的使命,局部带动全局,小创新带动大创新,深圳作为解放思想的先锋官,从单一路线的经济改革升级为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发展,改革的宏观目标更加全面、更加人性化、更加可持续,这座城市正在受益于改革的成果。
"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201*年,深圳率先创办读书月,引导和推动全面阅读。无处不在的读书活动,温暖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人们。热爱读书,是深圳经济发展转型的先声,也是深圳文化自觉的标志,它最终追求的,是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过上自由而幸福的生活。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容易,"宽容失败"却要难得多。从一个城市对于失败的态度,更能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力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精神、深圳力量的体现,更是这座城市的承诺与骄傲。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从文化沙漠到文化之都,深圳尽管没有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支撑,但依然播撒了文化的种子,打造了全新的文化之城。这个城市因"文化立市"战略的实施,而让每一个市民都享受着全方位的免费文化服务,在文化享受中得实惠,在文化活动中当主人,在文化创造中有激情,在文化成果保护方面有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为普通深圳人奉献的,无疑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净福利。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拥有太多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引领社会思想变革的观念,这些观念与深圳30年发展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一起,成为深圳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值得学习、铭记、传承。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的更新,伴随的是精神、行动的创新。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阅读此书,并不仅是为了简单的看深圳繁荣的热闹,更多的应是找出其创新发展的门道,并为我所用。
201*年5月上旬,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出台,支持深圳加快发展的力度前所未有,深圳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深圳从原来改革的末梢走到今日发展的前沿,在城市工业化加速、信息化升级、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的关键时期,《深圳十大观念》的出现正逢其时,唯有加强城市化、市场化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才能促使各级干部用新的信念、理念、观念指导实践,用新的思想、思维、思路破解难题。
深圳的未来,既有绝佳的发展机遇,也有艰难的现实挑战。如何面对一波又一波的考验?如何让深圳和深圳一起实现"同频共振"?如何将深圳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我们需要学习,需要思考,用观念战胜观念,用眼界改变世界,让跃升的思想产生强大的发展动力。"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深圳把握住前行的航向,驶向辉煌的彼岸。
第二篇:读《深圳十大观念》
读《深圳十大观念》,一方面,牢记使命,勇于实践,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不断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走出了科学发展的新路,创造了世人称道的发展成就;另一方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创新观念,引领实践,培育了一批适应改革开放、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观念,喊出了时代强音,振奋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斗志。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观念”,应该说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的生动印记。“深圳观念”表达了深圳人对深圳的认知、理解和期待,反映了特区的品格特征,塑造了深圳的形象和深圳的集体人格特征,强化了深圳的城市自觉意识和文化认同感,具有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是深圳的精神图腾和价值符号。“深圳观念”也是世界看中国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1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它折射出“发展就是硬道理”和“效率优先”这两个核心理念,成为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特区成立早期深圳精神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出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壳的标志,是深圳精神的逻辑起点。
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个口号旗帜鲜明地倡导一种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就是减少争论,多干实事,“堵哓舌者之利口,壮实干家之声色”,呼应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主题。
3、敢为天下先
1992年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把邓小平视察深圳期间重要讲话中的观点、主张结合深圳改革开放的实际,分别以“猴年八评”和“八论敢闯”的社论形式连续发表。“敢为天下先”、“先走一步”、“敢闯敢试”等观念迅速流行起来,成为深圳自我激励、勇做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坚定信念。
4、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201*年3月,中共深圳市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提出深圳未来的发展仍然要向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要发展优势、要发展资源、要发展空间。
5、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从201*年开始,深圳市每年11月举办“读书月”。在这座城市的最中心位置,屹立的是世界一流的书城和图书馆。热爱读书,让我们这个城市更加文明,更加时尚。深圳因为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6、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从一个城市对于失败的态度,更能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力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精神、深圳力量的体现。“鼓励”和“宽容”无疑将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改革年代。
7、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也就是对人本身的价值的尊重。201*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文化发展根本目的”的理念。
8、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句源于古印度谚语的话,早已成为深圳义工的独特理念,深圳人耳熟能详。
9、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这是深圳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一句口号,后来广为传播,契合了深圳人具有世界眼光的追求。
10、来了,就是深圳人
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一种深深的对归属感的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
在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由深圳报业集团等发起的“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201*年8月20日正式启动,11月7日在深圳揭晓。十大最有影响力观念评选活动再一次激起了广大市民对过去火红岁月的回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成为了多少人的鞭策?“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明天”感动了多少来深建设者???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这些令人回肠荡气的口号,影响着这座年轻城市的精神特质,俨然成为特区血液中的“dna”。201*年8月20日,由深圳报业集团主办,深圳商报、晶报以及深圳新闻网联合承办的“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正式启动,经过近一个月的报网征集,8月19日,主办方从征集到的200多条深圳观念中选出了103条,20日在深圳商报、晶报和深圳新闻网予以公布。
“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缘起于网络上的一个帖子。201*年8月1日,网友“为饮涤凡尘”在深圳新闻网的深圳论坛“我说深圳事”栏目发表了一篇题为《来深十八年,再回忆那些曾令我热血沸腾的口号》的帖子,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目前,这篇帖子的点击率已超过3万,跟帖数量也接近300篇,成为该网络论坛的众多帖子中持续关注度最热的一篇。
在这篇帖子中,“为饮涤凡尘”汇集了一些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深入人心、耳熟能详的口号,回顾了口号背后影响了这座城市精神气质的“深圳观念”。帖子下面还配有一幅黑白照片,照片中是曾经在深圳随处可见的巨大标语牌,上面就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许多网友在跟帖中表达了自己的共鸣。
“为饮涤凡尘”的热帖与跟帖网友的建议,促成了此次发动广大市民共同回忆并共同参与的“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成为配合市委市政府举办的纪念特区建立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市民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活动
“‘同在一片热土,共创美好明天’,‘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让城市因读书而受人尊重’??一个个如清泉、如火炬的口号成为不断超越的深圳的城市新观念,成为培育深圳更加强大、更加文明、更加吸引人的思想催化剂。”读者孙豪在给“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征文活动的投稿中写道。
“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自8月20日正式启动以来,引发了全体深圳市民的共鸣,成为一次全城参与的文化盛事。深圳新闻网专门为评选活动设立的官方网站,截至9月18日,已有数百名网友写下了自己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深圳观念”。同时,主办方设立的投稿邮箱也收到了大量热心市民讲述自己与“深圳观念”故事的投稿。
许多见证特区发展历程的“老深圳”成为本次活动的拥趸。老蛇口人谭筑熙认为,评选“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可以告诉后来人,今天的一切不是必然的,要珍惜得之不易的生活。”
本次评选活动也得到了深圳理论界、学界的关注与讨论,“在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中,深圳人曾因思想解放为国人津津乐道。什么是思想解放?就是观念的创新。”深圳社科院杨立勋教授说,只有观念的创新才会带来体制、机制的创新,特区应该引领观念之先、理念之先、风尚之先。“在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能够举行这样一个先进观念的评选活动,既是对过去30年先进观念的一次集中展示和表彰,更能够激励未来产生更多的创新观念。”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还专为此次评选活动举行了一个主题为“特区而立与观念更新”的文化沙龙,邀请各界嘉宾对此话题进行了热烈讨
论。他们认为在深圳经济特区迎来30岁生日之际,梳理那些曾经令人回肠荡气,并最终影响这座城市精神特质的观念,显得意义深远。
“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自8月20日正式启动以来,经过近一个月的网络征集,共征集到200条网友推荐的深圳观念,经过主办方的认真筛选,评选出103条候选“观念”。
在这103条候选条目中,既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在特区成立之初就在全国引起轰动的口号,也有“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创意就是金钱,创新就是生命”等近几年才叫响大江南北的口号;既有“这里的微笑比较持久,这里的握手比较有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等关注文明社会的口号,也有“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探求科学真理,弘扬人文精神”等关注精神文化生活的口号;更有“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从这里开始”等体育口号??用词精炼却内涵丰富的“深圳观念”,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特区30年的辉煌历程。
这103条候选条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都是源自深圳这片热土、开风气之先的思想观念,在特区成立30年中,因为广泛的传播,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力,而这也正是本次评选活动的标准。
在从网络征集到的200条“观念”中,有些只是个别企业或个人提出来的口号,传播范围不够广,影响力也有限;而有些则是热心网友新近创作的,还有一些并非“深圳制造”,因为都与本次评选活动的标准不符而未能入选。
评选活动接下来进入“103进30”阶段,由评选委员投票产生30条最有(感谢访问公文素材库www.bsmz.net麻烦支持下!
第五篇:读《深圳十大观念》笔记
读《深圳十大观念》笔记
1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它折射出“发展就是硬道理”和“效率优先”这两个核心理念,成为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特区成立早期深圳精神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出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壳的标志,是深圳精神的逻辑起点。
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提出。 “谈”与“干”,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二者的结合就是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个口号旗帜鲜明地倡导一种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就是减少争论,多干实事,“堵哓舌者之利口,壮实干家之声色”,呼应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主题。
改革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为改革而改革。
3、敢为天下先
“敢为天下先”由孙中山先生提出,提倡“敢于做先行者,做他人未做过的事”。而深圳的实践赋予了其新的内涵。1978年之前,深圳特区所在地--广东省宝安县县城,2万多人口的的落后过境小镇。30年后,超过1400万人口的现
代化大都市。
1992年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把邓小平视察深圳期间重要讲话中的观点、主张结合深圳改革开放的实际,分别以“猴年八评”和“八论敢闯”的社论形式连续发表。“敢为天下先”、“先走一步”、“敢闯敢试”等观念迅速流行起来,成为深圳自我激励、勇做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坚定信念。
“敢为天下先”是推动社会变革时代中的标志性话语。
4、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201*年3月,中共深圳市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提出深圳未来的发展仍然要向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要发展优势、要发展资源、要发展空间。要“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的发展新思路。
《深圳,你被谁抛弃了》
201*年《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出台,为改革创新立法,明确国家机关是改革创新的主体,将改革做为行政机关的法宝义务。
“铭于心”,方能“敏于行”。
改革具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价值目的的理性,即为什么
要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一个是工具理性,即如何进行改革?创新只的工具理性这一维度。
先易后难的改革策略有其合理性,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迅速取得突破,见到改革的成效。短处:积累问题,越是困难的问题越是往后放,放到最后就是难上加难。有时,因错过了合适的时机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改革创新,永远是深圳经济特区的灵魂与动力。 做为改革的先锋,应率先在升级上做出尝试并取得实效,以实际行支动告诉全国应该怎么办。
5、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读书并非完全是私人的事情,在基于文化权力之上的私人阅读之外,另有基于公众利益考量的公共阅读。
私人阅读的汇集与保护,加上公共阅读的提倡与选择,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格局和文明力量。
从201*年开始,深圳市每年11月举办“读书月”。在这座城市的最中心位置,屹立的是世界一流的书城和图书馆。热爱读书,让我们这个城市更加文明,更加时尚。深圳因为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读书随处净土,闭户即是深山”——扬之水
6、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从一个城市对于失败的态度,更能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力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精神、深圳力量的体现。“鼓励”和“宽容”,特别是“宽容”无疑将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改革年代。
善待挫折,宽容失败,才能鼓励探索,必然培植成功。 “宽容失败”是有限制地免责,不是无限制地试错。
7、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文化权利——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文化成果受保护的权利。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培植城市软实力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也就是对人本身的价值的尊重。201*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文化发展根本目的”的理念。
平等是现代政府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现代政府需要向每一个人开放资源,并通过法治途径平等地给他们提供公共服务项目,这其实是现代政府最重要的责任之一。
一个政府的回应性比较强,它的行政措施当然就具有较强的公共性。
8、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句源于古印度谚语的话,早已成为深圳义工的价值共识和社会标识,深圳人耳熟能详。
慈善之举的核心内涵,不仅仅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一种物质救助,也包括对被救助者尊严的一种维护。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蕴含了美好、传递、共享的含义,并且这个理念首次承认了“有我”,只不过”“助人也是助己,乐人也是乐己”,这一理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转型,已变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9、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这是深圳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一句口号,后来广为传播,契合了深圳人具有世界眼光的追求。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桥梁,深圳与世界的距离在拉近中,最终融为一体。
国际大都市的7项衡量标准:一是主要的金融中心;二是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三是国际性机构集中地;四是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五是主要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六是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七是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标准。
国际化城市-世界公民喜欢去的地方
要想没距离,就要自然与真诚。
10、来了,就是深圳人
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一种深深的对归属感的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
为什么深圳能从一个小渔村变为我国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特区城市,发生如此巨变,通过阅读《深圳十大观念》这本书,我多少对深圳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观念”是城市的灵魂,存在于所有城市中,每种观念的背后,都有其深厚的价值资源,只有读懂一座城市的“观念”才算真正了解这座城市。深圳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一面旗帜,是时代精神的一面旗帜,深圳“十大观念”内涵丰富,从纵的方面涵盖了深圳的精神发展史,也是改革开放的进程史,从横的方面涵盖了深圳文化价值观。“深圳观念”集中反映了深圳人的精神奋斗史,是特区经验的浓缩和精华,是深圳价值体系的提炼和总结,是改革开放时代的精神产物,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深圳的城市精神发展史就是一步城市观念史,城市的发展以经济为基础,以制度为保障,以文化为灵魂。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