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打死我也不会说谎》读后感(精选多篇)

《打死我也不会说谎》读后感(精选多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7 10:27:40 | 移动端:《打死我也不会说谎》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打死我也不会说谎》读后感

我今天看了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名叫《打死我也不会说谎》,其中有一个叫旦南的小男孩,他从小就呆在一个小饭店里,收养他的一对夫妇十分黑心,常骗人。后来因失手杀了客人,可他们却死都不承认,旦南看见了刚想大叫就被阻止了,还遭到了严厉的处罚,后来被折磨死了!

有的人能在所有的事后欺骗一些人,有的人在一些时候能欺骗所有的人,但没有人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诚实的人,永远回应的所有人的尊敬。小旦南正是因为实话实说,才被折磨死了,但是最后纸还是包不住火的,老板杀人的消息还是被识破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勇的小英雄,特地将他的遇难日:5月2日定位诚实节。“怀念真理的人,他在天堂永生”,这是纪念碑上的字,这座石碑永远屹立着,屹立在人们的心中,他时时刻刻都提醒着人们“人以善为本”,不能做亏心事,所以每一个走过这里的人,都会由衷地向这无畏的诚实者表示敬意!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得提醒自己,要诚实相待,做出来了就得承认,这样才会得到大众的谅解与尊敬!

第二篇:(学生素质规范教育)把握命运指导_打死我也决不说谎

每年5月2日,美国的孩子们都要举行各种活动,纪念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诚实节。这个节日来自一个悲惨而真实的故事。

许多年以前,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蒙特罗市,有一个名叫埃默纽·旦南的男孩子。他5岁的时候,父母双亡,生活无依无靠,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

有个名叫顿诺的酒店老板,到了不惑之年也没有孩子,便对旦南说:“你到我的店里来吧,我收养你。等你长大些,也能帮我干活。”顿诺老板在当地的口碑很不好,许多人说,他这样做只是企图讨个慈善的好舍声。

走投无路的旦南,非常高兴地认诺顿夫妇为养父母。他年龄虽小,但忧患和磨难使他变得格外懂事。每当他看到酒店有什么力所能及的活,总是抢着干。他对养父母也很尊敬、孝顺,一家三口,日子过得还算和顺。

转眼之间,就过去了3年,旦南长到了8岁。他更加懂事,辛勤劳动,待人诚恳,彬彬有礼,是个人见人夸的好孩子。

旦南渐渐发现,养父母总是挖空心思地算计怎样坑骗顾客,往酒里兑水,多收顾客的钱,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他有时劝养父母,不要赚昧心钱。

养父母非但不听,有时候还顺手给他两巴掌,骂他吃里爬外。久而久之,旦南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越看越不顺眼,加在他身上的拳脚也越来越多。

一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旦南躺下睡得正香,忽然,只听“啊”的一声惨叫,随后就是一片寂静,一点声音也没有了。

旦南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连忙起床,蹑手蹑脚地走到养父母的房间,顺着门缝向里看去,把他吓得手脚冰凉。只见那个常来店里喝酒的顾客倒在地上。胸口上插着的尖刀还在轻轻地颤动。被杀的顾客是个比较有钱的商人,经常到店里来喝酒。养母站在旁边,搓着两手,不停地嘟囔着:“你杀了他,这怎么好?他死了,死了??”

旦南看到这图财害命的可怕一幕,情不自禁地喊道:“天啊,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养父听到后大惊失色,立即推开门,抓住旦南的头发,把他拖了进来。随后,一反常态,装出无奈而悲哀的样子说:“孩子,你都看见了,这个商人喝醉了酒,竟然行凶,爸爸在自卫中失手杀了他,对吧?这把刀也是他带来的,对吧?明天警察来了,你就这样说。”

旦南像木头人一样坐在那里,眼睛一直没离开商人的尸体。过了好一会儿,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把头埋在养父的膝盖上,哭着说:“爸爸,你说得不对。我知道,是你杀了人。爸爸,我求你,快去警察局自首吧!那样,我们一家人才能都活下去??”

养父气得脸色发青,抬起一脚把旦南踢倒在地,厉声喊道:“你这个小杂种,想把爸爸送上法庭吗?快说,是那商人要行凶??必须这样说,你要向我发誓!”

旦南捂着胸口,抬起头,说:“不!我不能说谎,是你杀了人,你应该去自首??”

“啪!”的一声,旦南又挨了一记耳光。

养母也扑上来帮凶,拳打脚踢,随后又拿出一根绳子,把旦南结结实实地捆起来。

接着,他们一起动手,把旦南吊到了楼板上。养父取来一根鞭子,“啪”的一声抽在旦南身上,说:“好啊,你不说谎!那你就去死吧!死吧!”

旦南的头上,豆粒大的汗珠不断渗出来,但他仍然很倔强地说:“打死我也决不说谎!”

鞭子雨点般落在旦南身上,养母又取来一根棍子,没头没脑地乱打一顿,边打边问:“快说,这商人是怎么死的?说对了就放你下来。”

旦南睁开黯然无光的眼睛,有气无力地说:“是??你??”

鞭子、棍子再一次雨点般打下来,旦南浑身抽搐着,突然拼命似的喊道:“不,我不说谎!打死我也决不说谎!”此后,头就猛然垂到了胸前,一动不动了。

养父母面面相觑,知道又闯下了杀人大祸。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养父母的罪行终于暴露了,尽管他们在法庭上百般狡辩,但还是不得不供出事情的经过与真相。他们终因谋杀罪而被逮捕,并受到了法律的惩罚(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首页:www.bsmz.net)。

事后,威斯康星州政府为纪念这个诚实而勇敢的孩子,决定将他不幸去世的5月2日定为诚实节,并为他建造了一块纪念碑和一座塑像。那块纪念碑上镌刻着这样的话:

“怀念为真理而死的人,他在天堂永生。”

直到现在,每到5月2日,纪念碑前总堆满了表示哀悼的鲜花。每一个走过这里的人,都会由衷地向这无畏的诚实者表示敬意。

有的人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一些人,有的人在一些时候能欺骗所有的人,但没有人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诚实的人,永远会赢得所有人的敬重。

第三篇:如果可以,我也不会疯狂

如果可以,我也不愿意疯狂

——《歌剧魅影》观后感

萧瑟的巴黎冬季,一辆马车缓缓驶来,他那历经沧桑的脸庞看着巴黎歌剧院,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在不远处,一位看起来差不多年龄的妇女用同样的表情,展示着相同的情绪。一张过时的海报,一个猩猩音乐盒,藏着一个曾经震惊全巴黎的凄美故事。

当被拍卖的大吊灯缓缓上升,周围的事物都被明亮的灯光渲染得崭新,当一切恢复光明时,音乐响起,严肃又壮丽的管风琴,体现了19世纪巴黎歌剧院的辉煌时代。

“幽灵”自出生后就戴着一个面具,以此来遮掩住自己那骇人的半边脸,他离开了家乡,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处,却被人当作“恶魔的孩子”,人们讥讽他的长相,刺激着他的心灵,他不堪日复一日的心灵折磨,终于在一次被讥讽后,杀死了把他当摇钱树的商人,逃出现场,住在了歌剧院里。因为时常以鬼魂的名义出现,决定歌剧院的大小事,所以大家都叫他“歌剧幽灵”。之后他爱上了单纯可爱的女主角——克莉丝丁。为了让她成为最受欢迎的女歌手,“幽灵”教女孩唱歌,命令歌剧院的主事人让女孩担任重要角色,甚至不惜杀害他人生命。但是克莉丝丁并不喜欢“幽灵”,她对“幽灵”的感情是尊敬,是崇拜,她把他称为“音乐天使”,在她的内心,她爱的是青梅竹马劳尔。当“幽灵”得知自己心爱的女孩答应了别人的求婚时,他伤心欲绝,开始了报复??

“幽灵”绑架了克莉丝丁,囚禁了她,劳尔试图救出克莉丝丁,但是被“幽灵”绑在了栅栏上,克莉丝丁摘下了“幽灵”面具,看到了那丑陋的半边脸,但是她却吻了那让“幽灵”无比自卑的半边脸。正是这个轻轻的吻,改变了“幽灵”复仇的心意,他放了克莉丝丁和劳尔,消失了。

这个故事是由gaston leroux[加斯通·勒鲁](1868-1927),法国著名的侦探、悬念小说家所作,被誉为西方文学界华丽与诡异完美结合的巅峰之作,有着离奇哀婉、令人扼腕的人鬼悲情,骇人听闻的罪恶勾当,匪夷所思的悬念场景。

在这部音乐剧中,“幽灵”是让人恐惧的,他杀人不眨眼,他神出鬼没,他要挟歌剧院的主事人换主角,他似乎是邪恶的化身,但是实际上,他不是,至少在我眼中,他只是一个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自卑者。

克莉丝丁是善良的,她崇拜着“幽灵”,这个被她称为“音乐天使”的人,她感谢“幽灵”帮助她成功,但是在后来一连串的事故中,她开始害怕了,她害怕“幽灵”的出现,她害怕“幽灵”伤害劳尔,她曾绝望地认为一辈子都不可能逃出“幽灵”的掌控,是劳尔给了她力量。在整个故事中,她是少数几个没有产生伤害“幽灵”想法的人(另一个是吉太太),她只是恐惧。最后,是她的吻化解了“幽灵”心中的恨,她的善良浇灭了仇恨的火焰,解放了“幽灵”心中无形的,巨大的枷锁。

同样,吉太太也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除此之外,她还很聪明。当幼年的她第一次看到“幽灵”的时候,她是唯一一个没有嘲笑“幽灵”的人,虽然她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那出闹剧,但是在“幽灵”杀了商人后,她迅速地带“幽灵”离开了现场,把他安排在歌剧院,为他找了一个藏身之处。当歌剧院的工作人员说起“歌剧幽灵”的事情时,她制止了工作人员的玩笑,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言行,在舞女无意走进克莉丝丁房中密室时,她及

时出现,带走了舞女,避免了一场悲剧。虽然在剧中,她出场次数不多,言语也少,永远是一副没有表情的样子,但是她的内心里,是同情“幽灵”遭遇的。

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看完这部影片后,像我一样,感受到淡淡的哀伤。在“幽灵”的童年里,他是不幸的。父母亲手把面具扔给他,要求他一生不得摘除,还命令他离开家乡,到外地自己谋生。一个小孩子,要靠自己生活谈何容易。他被利益熏心的商人抓住,被关在一个笼子里,给他的头套上了黑袋,把他作为一个摇钱树,不停地羞辱他,他的身边,只有一个猩猩音乐盒陪着他。不堪羞辱的他,第一次杀了人,用绳子把商人勒死了,案发后,在好心的吉太太的帮助下,住在了巴黎歌剧院。在那样畸形的童年生活下,他的内心无比痛苦,产生了巨大的心灵扭曲,他痛恨人,所以当他杀死歌剧院的工作人员时,他没有任何内疚与不安,相反地,他觉得这个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没有听从“歌剧幽灵”的安排,他们应该得到这样的惩罚。但同时,他又渴望有人来爱他,有人能理会他的感受,他用骷髅头的盖章,常神出鬼没地出现在歌剧院,为的就是有人能害怕,有人能感觉到他的存在。这是一个多么自卑的男人,他想爱,却又不敢爱,直到他遇到了克莉丝丁,他的女神。他为克莉丝丁做了很多,但是却得不到克莉丝丁的爱,只得到恐惧,那一刻,他崩溃了,他疯狂地折磨着克莉丝丁和劳尔。最后,他放弃了,在克莉丝丁吻下他的时候,他似乎明白了这样的执着,不仅让他爱的人痛苦,也会让自己痛苦,于是他消失了。

如果他的童年没有那么多的不幸,如果他的父母能好好爱他,如果社会能接受他,他就不会那么疯狂,不会成为人人口中的“幽灵”,不会让人听到他的名称时就怕得发抖,只是这个世界本就少存在“如果可以的话”。其实很多时候,天使与恶魔只相差一小步,却产生截然不同的结局。可惜了“幽灵”出色的音乐天赋和卓越的设计方法(我曾经看过小说版,书中的“幽灵”除了音乐突出外,设计才能也是他人所不可及的,那些歌剧院的地下室和密室都是由他自己设计并完成),他是一个多么难得的人才,不敢说人们能爱他,只要人们能对他好一点,也不会发生那样的变化。

看完这部音乐剧,我不禁想到另外一个故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丑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洛德收养,做撞钟人,外貌正经的神父克洛德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爱斯梅拉达,途中被弗比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爱斯梅拉达因而爱上了弗比斯。但弗比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克洛德刺杀,但没有死。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卡西莫多将爱斯梅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众为救爱斯梅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大战,爱斯梅拉达被由克洛德带领的军队绞杀在广场上,卡西莫多愤然将克洛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最后卡西莫多抚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殉情。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这个故事里,也存在一个长相丑陋的男人卡西莫多,不过相对于“幽灵”来说,他是幸运的,他没有受到过多的心灵折磨,心灵没有扭曲,反而是副教主克洛德,他成为这部小说里真正的恶魔。

《歌剧魅影》描述的是发生在20世纪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则是发

生在15世纪,虽然两者之间相差了五百年,两者的结局完全不同,一个美满,一个残缺,但是都在弘扬同一个主题,那就是善良与爱。

从古至今,善良与爱一直是各名作家的主题,我们的现实社会中也颂扬着善良与爱。困难厄运面前,人人伸出的援助之手,微博上被数以万计的人们转发的爱心帖,普通司机、市民不顾自身安危,救下不知名的乘客、路人,这些大爱之人越来越多,爱与善良一直是社会主流。

当然,社会主流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无心、无爱、无人性的个体。比如上一年的小伊伊事件,最近震惊全球的中国留学生被色情男星分尸案件,某知名大学生杀死室友并吃食其大脑心脏的案件,当代的各大家都在讨论为何道德沦丧,如何拯救道德沦丧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都应该认真思考有关于道德的问题,思考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道德这个天平,思考教育和道德之间的关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大计,但是道德的可持续继承也是国家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第四篇:《一下子打死七个》读后感

今天,我阅读了童话故事《一下子打死七个》。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有一个人在家里一下子打死了七只蚊子,他就在一件衣服上面写了“一下子打死七个”。这一天,他在一个富有的皇宫外面睡觉,被一个侍卫看见了,侍卫禀告国王:“陛下,外面有一个人称自己一下子打死七个”。国王以为是一下子打死七个人,国王就出去问那个人:“你是不是真的一下子打死七个”?那个人说:“的确如此”。国王说:“如果你能去山那头打死两个巨人,我就把公主嫁给你,再把我的一半财产分给你”。那个人就叫国王给他一队人马,就出发了。到了山那头,那人就叫所有的人都留在山下休息,他自己就上山了。他看见两个巨人正在睡觉,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就用一块石头砸了一个巨人的头,这个巨人就说,你为什么打我?另一个巨人说,我没有打你啊!他们打斗了一会,打累了就又睡着了。然后那个人又偷偷用又大又尖的石头狠狠砸了巨人一下,他们又打了起来,最后他们两个互相把对方快打趴下了,那个人就拿剑把两个巨人杀了,从此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什么事情要善于动脑,运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第五篇:《我也有一个梦想》读后感

08121021

王麒铭

《我也有一个梦想》读后感

历史课本看得生硬,没有故事性和作者的感情色彩,读过也就忘了。我觉得这书好,还有一点可能是因为在美国,书中的事情也就跟我有了直接的关系,也就感兴趣一些了。书中介绍的美国文化的发展,对理解在美国发生的和与美国有关的一些“这怎么可能”的事是有帮助的。书读到一半,我就在想,这林达是什么人?林达确实是一位讲故事的绝顶高手。尽管只是无声的叙述,读起来却颇有些看大片的味道,没有激动人心的惊叹号,却煽情于不露声色之中。国内历史书的作者是不会讲故事的人。当时一本历史书,上下几个百年,一页一个事变,一页一个改革。一本语文书,几十个作者,各种文体,各种风格。学得我很乱。还被逼着写中心思想,为什么作者是这么说不那么说。真希望当时有老师逼我们读几本书,逼我们写读后感。

这本《我也有一个梦想》聚焦于种族问题,从阿姆斯达号的故事到南北战争,从马丁路德金的民权运动直到现在,一笔穿透了整个美国历史,其情节更是高潮迭起。林达之所以厉害,在于他们非常让人无法抵御的叙述功力,以及超强的清晰思路。首先他们可以把繁复庞杂的历史事件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并且丝毫不失去原本的滋味和魅力;然后还能从各个角度,完全理性客观地去分析说明背后的种种;最后总可以在结论的时候让人信服地频频点头。

正是这种平民视角的津津乐道创造了本书的精彩。此书是直接由书信体发表的,也就是说,它是林达在给自己的好朋友讲故事,作为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给国内的朋友讲美国的故事。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而林达的故事又讲得特别好,就像是茶馆里说书的先生,大家这才都去听他的故事。换了某些满口黑话的政治学历史学专家们来讲,恐怕一般听众忍不了多久,就掩耳逃走了。但不得不说,带点演义味儿的“讲故事”,确实是一种危险的叙述方法,毕竟林达的中心主题是严肃的政治和历史,虽然是启蒙,也不能信笔写来,如果稍不注意,就有偏离客观事实或片面之险。并不是没有人指出林达书中的硬伤,这实在意料之中。

通过阿姆斯达案,我们可以看到美国200多年的历史,美国人民“人人生而平等”的基本理念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们“对人类向善的信心并没有降低,对自然法的敬畏、对有一个高于人类的欲念的上帝的敬畏,从来没有消失。”“其根本原因就是,对于他们来说,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追求一个人人都能享有的自由生活,是比维持一个强大的国家,比维护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比其他任何比输比赢的政治游戏更重要得多的永远的梦。为此他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这就是美国的信念、美国的梦想。这种信念、梦想,就是人性和人道原则,是全世界可能通用的。

林达给我们所讲述的南北战争让我们耳目一新,他认为美国是一个历史非常短的年轻国家,却是一个具有深刻反省能力的国家,通过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对那次兄弟相残的南北战争的反省,政治家们也达到了一个共识,不论这块土地

上发生什么矛盾、冲突,诉诸武力来解决问题都是不可想象的、不可接受的,任何人只要向内战跨出一步,就会身败名裂。完全相信人们今天已有足够的智慧解决自身的分歧。

肯尼迪总统的故事,使我们知道他为了这样正义的事业而献出了生命,让我深深感到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是多么重要和神圣,是多么需要健全和维护。林达用大量篇幅重新呈现了美国结束种族隔离桎梏的曲折历程,客观、详尽地描述了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

对于美国人民来说,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追求一个人人都能享有的自由生活,是比维持一个强大的国家,比维护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比其他任何比输比赢的政治游戏更重要得多的永远的梦。为此,他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从美国南方南北战争前的奴隶制到南北战争后100年里的种族隔离、种族迫害、种族歧视的不光彩历史,我们也看到了几百年来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在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而不是一开始就达到了现在的高度。如果没有民主,如果缺乏人性的反省和追求,如果人道主义得不到高扬。美国历史的整个过程,就是民主不断战胜这块土地上残存的专制因子,就是它的人道主义精神不断克服人性中残存的兽性的过程。

全书给我感触最深的大概是制度进步,法律进步之艰难。这种改变在美国,哪怕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或者顺理成章的小事,也可能会掀起巨大的波澜。但因了对“游戏规则”的尊重,虽艰难却充满希望。而对规则的尊重,正是我们所最缺少的,中国近代百年,无视规则久矣,我们已经吃尽了苦头,联想到我身边的现实,令人感慨万千。话说回来,美国人是否更幸运,因开国一代的英明而世代受益?我相信还有更深的原因,林达在书中没有多讲,只是提到之所以美国人能在关键时候坚定平等自由之信念,甚至不惜自己的利益以维护自然法,与他们坚定虔诚的宗教精神是分割不开的。

从林达的描述中,随处可见美国人对历史记录的尊重。我们需要历史,即便不谈进步,我们至少也不能因为遗忘而犯下同样的错误。林达笔下的美国种族平等发展史展现了美国的进步力量,如何在一个挺不错的体制下,遵守游戏规则,推动种族平等和融合的。 遵守游戏规则,可能是我们最缺乏的一种游戏规则,可能这就是我们如此不堪的原因吧,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感动他人,也许美国的昨天就会变成我们的明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打死我也不会说谎》读后感(精选多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279665.html